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速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吸烟者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去痛片等,药物代谢速度加快,疗效仅为不吸烟的 10%;服用平喘药如氨茶碱等,药物破坏与排泄速度比不吸烟者快 3倍,疗效显著降低;服用抗心绞痛药如心痛定等,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不吸烟者低,且排泄量也增加,可造成病情加剧;使用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或注射胰岛素等,疗效均会降低;使用抗凝血药如肝素等,血浆中肝素半衰期较不吸烟者缩短,在血中消失得也快。 影响药物的吸收 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当使用 H2受体阻断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时,就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现在上药店自己买药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应引起注意的是,有些药物若使用不当反会致病。笔者在此将生活中常用的几类药物介绍如下:阿斯匹林它的作用是解热、消炎,缓解头痛、关节痛以及其它疼痛;通过对血小板的影响,还可以减少由血栓导致的心脏病、中风的发病机会。但它有以下三种较明显的副作用:一是引起胃痛、恶心、溃疡;二是耳鸣;三是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流滴涕、气喘和胸闷。因此,服用阿斯匹林应注意:(回)服药时应尽量多饮水;(2)剂量不可过大;(3)用于治疗头痛时,每4小时的服用量不可超过2片,且不可连服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由于血压高,我长期服用降压药.医生说,长期服降压药需要补锌,请问:为什么要补锌呢?长期服用药物时都需要补充营养素吗? 65812部队 陈鑫龙 陈鑫龙同志: 长期服用某类药物,导致营养素丢失,使人体细胞功能减退,或使参与药物中间代谢的必需物质缺乏而产生的耐药性,叫作营养缺乏性耐药.药物一方面会作用于胃肠道,引起营养吸收不良,另一方面又会促进营养素的排泄,造成人体营养素缺乏.当人体内营养素缺乏时,药物利用率就会下降,药效大减.因此,长期服药的中老年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素,防止营养缺乏性耐药,以增加药物疗效,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优降糖为磺脲类降糖药物,用于轻、中及稳定型糖尿病的治疗。但应注意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生蓄积中毒,造成低血糖性昏迷。我院1992年收治1例因糖尿病长期服用优降糖而产生低血糖性昏迷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 12例发生静脉炎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发生静脉炎与穿刺部位、留置时间长短、输入刺激性药物有关。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在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药物后静滴生理盐水 2 0ml;输入多组液体时 ,将高渗或刺激性药物顺序提前 ,可减少或避免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6.
哪些药忌热水服用平时,人们用热水服药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岂不知有些药物是不能用热水服的。因用热水服用时可降低其药效,这样,既造成药品浪费,又延误治疗。那么,哪些药物服用时不能用热水而只能用凉开水呢?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等,此...  相似文献   

7.
输液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大家广泛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因输液导致的医疗事故不时见诸报端,应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输液能引起人体哪些不良反应呢?血管炎症和血管栓塞输液对局部血管是一种损伤。特别是在护士因操作技术不熟练而反复扎针时,或者在使用一些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时,易引起血管炎症。另外,有些液体因出厂时质检不严、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治疗中反复多次加药,均可造成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增多(如橡皮屑、玻璃屑等),而药液中的较大微粒可直接造成血管栓塞。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药物经血管进入人体较口服给药更…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具有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多种功能,但如果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利用,其功效也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 磺胺类药维生素C属酸性物质,而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及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磺胺结晶盐,从而造成泌尿系结石,导致肾脏受损.如病情需要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可间隔2小时服药.  相似文献   

9.
服用药物引起的食管炎称为药物性食管炎(Medication-Induced Esophagitis,MIE),近20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从1965年以来文献中报道有13种药物可引起食管炎(表1)。病变可发生在各年龄组的服药病人。病变可轻可重,从食管粘膜表面红肿、糜烂、浅表溃疡到深溃疡以及食管狭窄。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但都有相似的起病过程,通常为服药后4到12小时内突发急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或吞咽时痛。奎尼丁引起的食管溃疡的症状可在几周后出现。Teplick等和Mason等发现服药的时间和方法与发病有关,在他们报道的病例中,发现病人在临睡前用少量水或不用水  相似文献   

10.
动静适宜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一般以25℃左右为宜。调整用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些药物;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可预防性…  相似文献   

11.
在各型药疹 (由药物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 )中 ,有几种属于重症 ,如糜烂渗出性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及大疱表皮松懈型药疹等。这几种重症药疹 ,初期多需住院给予较大剂量抗过敏、激素及支持疗法。病情稳定后 ,方可出院在家中继续治疗。那么患者回到家中后 ,除按医嘱用药外 ,在护理上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促进毒物排泄、防止因较多渗出而引起的失水现象。可饮白开水 ,也可饮含有少量糖或盐的饮料、糖盐水等。2、督促患者按时进食 ,饮食以半流质或软饭为宜 ,应富含营养 ,品种多样 ,但要禁忌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等…  相似文献   

12.
正高血压典型的血压波动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上午9~11时和下午6~7时,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3时最低。一般降压药在服药后2~3小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因此,长效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氯沙坦等,用法为1日1次,建议早上7时服用,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保持血压的平稳。有些降压药物则宜与食物同服,以增加药物吸收,如美托洛尔,进餐时服药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40%。有的药物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服用中药汤剂,选择合适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中药汤剂需要空腹服用,也就是要在饭前至少1小时服用,并且尽量在早上空腹时服用,这是因为这时胃及十二指肠内没有太多食物,药物可以避免与食物混合,迅速进入肠中,有利于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可否会引起女性患者不孕,以为广大女性服用紧急避孕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因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而不孕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排除其它干扰因素,患者均为因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而导致不孕。结论服用紧急避孕药并不是一种常规的避孕手段,长期服用可导致不孕,女性服用该药物时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15.
以毫米波段低强度电磁脉冲(ЭМИ)刺激体表穴位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核磁共振疗法(MPT)优于药物治疗,而逐渐被采用。作者研究140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MPT治疗的病人不再服用药物。方法是以ЭМИ刺激主穴位(E_(36)和Cl_4),每天10次,每次25~30分钟。ЭМИ由频率为54~78ггц(亨利—赫兹)、功率3мВт/cm~2(毫瓦/cm~2)的Г4—142发生器发生。药物治疗采用抗酸、抗胆碱和Vit B等药。所有病人进行Ⅰ、Ⅱ级综合免疫学检查(WHO标准,1981  相似文献   

16.
清晨空腹服用的药物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的最佳服用时间是清晨空腹时。此时服药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抑制作用,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也可以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步发现,一些药物对美容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影响牙组织的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容易沉积于婴幼儿的骨骼和牙组织中,使牙齿变色。新生儿即使短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也极易引起乳牙的色素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全,造成儿童永久性黄牙,严重者还可造成牙齿的实质性缺损。此外,含汞、铝、砷、铋的药物也会使牙龈发炎变黑。影响毛发的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毛发脱落、头发变白和多毛症,其中以脱发最为常见。某些抗生素、抗代谢制剂以及阿司匹林、消炎痛、呋哺啶呋喃妥因等都可能导致脱发;因服用维生素A剂量过大而…  相似文献   

18.
1 药物研究进展 1.1中枢性依赖性镇咳药物 主要指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具有十分明显的镇咳作用.由于该类药物具有依赖性,因此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短暂使用.常用药物为可待因,该药直接抑制延脑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亦有镇痛和镇静作用.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是伴有胸痛的干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军队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老年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他们大多患有多种老年常见病,需要长期在家服用数种治疗药物和预防药物.为了满足他们"慢病控制"医疗需求的提高,近年来军队干休所老干部门诊医疗经费有较大幅度地增加,老干部门诊用药范围明显增宽、用药档次明显提高,随之也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如过多用药、重复用药、过度用药、盲目用药现象较为严重,从而造成药品浪费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老干部身心健康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现将近两年来,笔者针对老干部不合理用药、甚至乱用药现象采取的一些对策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服药时间要正确很多人看药品说明书上写着"1日3次",就每日在三餐前服药。其实,这是错误的,1日3次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1次,这样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此外,"饭前服药"是指某药需在空腹时(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饭后服用"是指在饱腹时(餐后半小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小药物对胃肠的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