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环磷酸腺苷(c AMP)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方法:6只雄性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24只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化颗粒低剂量组、清化颗粒中剂量组和清化颗粒高剂量组,干预4周,IPGTT法观察小鼠血糖水平变化,ELISA法分析小鼠肠道c AMP、ATP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回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下调db/db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G)(P0.01),增加肠道c AMP水平(P0.01),降低肠道ATP水平(P0.01)和血清GLP-1水平(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清化颗粒明显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回肠组织的形态。结论:清化颗粒能够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促进GLP-1分泌,改善回肠组织形态,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c AMP水平,降低肠道组织中AT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化颗粒对db/db小鼠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干预4周,观察小鼠糖代谢变化;ELISA法分析小鼠血清GLP-1的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回肠胰高血糖素原和激素原转化酶1/3(PC1/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回肠PC1/3的蛋白表达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回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G)(P0.01);提高血清GLP-1的浓度(P0.01);上调小鼠回肠组织胰高血糖素原和PC1/3酶的mRNA水平(P0.01);上调小鼠回肠组织PC1/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另外,清化颗粒明显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回肠组织形态。结论:清化颗粒能够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血清GLP-1水平,上调胰高血糖素原和PC1/3的mRNA水平,促进肠道GLP-1的合成和分泌,改善回肠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麦冬多糖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只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Exendin-4组和高剂量+Exendin-4组,每组10只。干预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GLP-1水平;对各组大鼠进行16S-rDNA肠道菌群测序;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葡萄糖激酶(GCK) mRNA及脂肪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4)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HOMA-IR、拟杆菌门丰度、普氏菌属丰度、瘤胃球菌属丰度明显升高,血清GCK、GLUT4 mRNA及GLP-1表达水平、厚壁菌门丰度、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乳酸杆菌属丰度、密螺旋体属丰度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Exendin-4组大鼠FBG、HOMA-IR、拟杆菌门丰度、普氏菌属丰度、瘤胃球菌属丰度明显降低,血清GCK、GLUT4 mRNA及GLP-1表达水平,厚壁菌门丰度...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2,(9)
目的:探索大黄素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肥胖型2型糖尿病小鼠(dia-betes mouse,db/db小鼠)18只,分大黄素高剂量(100 mg/kg)干预组,大黄素低剂量(25 mg/kg)干预组及普通饮食对照组,喂养过程中每周监测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共干预12 w,于等12周行胰岛素耐量实验,实验结束后空腹取血测血脂、GLP-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大黄素能防止db/db小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的上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降低血脂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GLP-1的释放,但对血压无显著的影响。结论:大黄素可显著改善肥胖型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研究青钱柳叶复方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信号通路和GLUT4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青钱柳叶复方高剂量组(复方高剂量组)、青钱柳叶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各药物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12周后,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的变化;计算各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Western-Blot法、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骼肌胰岛素信号通路IRS-1、IRS-2、PI3K、AKT、GLUT4的表达情况。结果复方(高、低)治疗组大鼠血清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FINS均显著降低(P0.05);HOMA-IR显著降低,HOMA-IS显著升高(P0.05);其中复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BG、Hb A1c、FINS等含量低于复方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RS-1、IRS-2、PI3K、AKT、GLUT4等蛋白表达量增多。结论青钱柳叶复方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此作用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数量,激活PI3K途径增加GLUT4转位,增强骨骼肌中GLUT4基因和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辛润苦泄方通过葡萄糖转运体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唐旨宁颗粒低剂量组、唐旨宁颗粒中剂量组、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6只。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6周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GLUT2和肌肉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胰岛素(FIN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药物干预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LUT2的mRNA均显著上调(P0.05);唐旨宁颗粒中、高剂量组、吡格列酮组中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上调显著(P0.05);唐旨宁颗粒低剂量组中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上调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唐旨宁颗粒中、低剂量组GLUT2 mRNA表达均下调,(P0.05);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GLUT2 mRNA表达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剂量中药组中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中GLUT2的蛋白表达上调、GLUT4的蛋白表达下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通过上调GLUT2的mRNA及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加速葡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对T2DM db/db小鼠肝组织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IL1β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5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61.80、30.90、15.45 g/kg), 每组15只, 另取15只db/m雄性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 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 1次/d, 连续灌胃12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降低(P<0.05), 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降低(P<0.05);各给药组肝组织NLRP3、IL-1β mRNA水平降低(P<0.05), 葛根...  相似文献   

8.
翻白草水提取物对自发2型糖尿病db/db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翻白草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公认的自发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随机分为4组:翻白草高剂量组(400 mg·kg-1·bw-1)、翻白草低剂量组(200 mg·kg-1·bw-1)、吡格列酮组(4.05 mg·kg-1·bw-1)及模型组,...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8)
目的观察黄地安消胶囊(葛根、枇杷叶、三七,等)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GK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选取符合T2DM模型的GK大鼠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1.44 mg/kg)组,参芪降糖颗粒(1.08 g/kg)组,黄地安消胶囊高、中、低(12、6、3 g/kg)组以及Wistar大鼠正常组。各组连续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含有量、空腹血清血糖(FP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血清生化指标(TG、TC、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进行测定。取胰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FPG、FINS、HOMA-IR、TG、TC、HDL-C、LDL-C、Hb A1c均显著升高(P0.01),GLP-1、IGF-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地安消高、中、低剂量组FBG、FPG、FINS、HOMA-IR、TG、TC、HDL-C、LDL-C、Hb A1c均明显降低(P0.05,P0.01);GLP-1、IGF-1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P0.01),黄地安消高、中、低剂量组胰腺组织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黄地安消胶囊能够降低GK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细胞的产生与增殖,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粉化四氢姜黄素(THC)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db/db小鼠糖脂代谢及胰腺相关蛋白表达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b/db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微粉化四氢姜黄素6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称量体重,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肝脏脏器指数等相关指标;光镜下观察肝脏、胰腺组织HE染色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胰腺组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第6周,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200mg/kg剂量组血糖、TG显著降低;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剂量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微粉化四氢姜黄素200mg/kg剂量组肝脏指数有降低趋势;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剂量组血清胰岛素升高,微粉化四氢姜黄素100mg/kg、200mg/kg剂量组胰腺组织结构及分叶较清楚,胰岛结构紊乱程度及胰岛细胞数量增加、细胞显肥大均有所改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程度减轻,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浆显著疏松及空泡样变性均有改善;胰岛素阳性产物呈浅棕褐色或棕褐色,位于胰岛细胞胞浆内,排列较紧密,阳性产物染色显著增强;GLP-1阳性产物呈浅棕褐色或棕褐色,主要散在分布于胰岛周边细胞胞浆内,阳性产物染色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微粉化四氢姜黄素灌胃给药可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异常,提高GLP-1含量,促进或者维持胰岛素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微粉化四氢姜黄素能够提高GLP-1蛋白的表达,对保护胰岛B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8,(12)
目的考察白簕中性多糖ATP1-1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将50只成模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85 mg/kg)及ATP1-1高、中、低剂量组(60、40、20 mg/kg),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4周;另取10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末次给药前,进行空腹血糖测试及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GLUT1、PEPCK、G6Pase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TP1-1高、中剂量组口服葡萄糖耐量明显改善(P 0. 01),空腹血糖及PEPCK、G6Pase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5,P 0. 01),GLUT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 0. 01); ATP1-1高剂量组GLUT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 0. 05),但中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 0. 05)。结论 ATP1-1可有效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提高耐受性,修复受损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提高GLUT1表达、促进糖酵解和肝糖原合成、降低PEPCK和G6Pase表达来抑制糖异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7,(5)
目的探讨桑酮碱(桑叶总黄酮和总生物碱,STA)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血糖、淀粉耐量、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8周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阿卡波糖组(39 mg/kg)、桑酮碱组(105、210、420 mg/kg),db/m小鼠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小鼠灌胃给药100 d,每10 d测定小鼠随机血糖;第100天检测淀粉耐受情况;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olt法测定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蛋白表达。结果桑酮碱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随机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腺组织病理形态损伤,上调肝脏P-IRS1、P-PI3K、P-AKT、GLUT2蛋白表达。结论桑酮碱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血糖、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从而揭示针刺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机制。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通过8周的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针刺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 Alc、0’GLP-1、30’GLP-1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 Alc低于对照组,0’GLP-1、30’GLP-1高于对照组,治疗8w时降糖精组症状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健脾类穴位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Hb Alc,提高GLP-1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滋膵通脉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基础上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滋膵通脉饮,共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HOMA-IS、Hb A1c、空腹血糖、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OMA-IS、Hb A1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除Hb A1c、空腹血糖外,治疗后治疗组余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59.5%(P0.05)。结论:滋膵通脉饮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血糖、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杨华生  龚芬芳  柳婷  李婷  吴璐 《中成药》2023,(12):3921-3929
目的 基于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探讨玉竹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和玉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另取8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2、4、6、8周末,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给药7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LP-1、胰岛素水平;给药8周后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观察胰腺、肝脏的形态,RT-qPCR法检测回肠组织T1R2、T1R3、α-gustducin、TRPM5、SGLT-1、GLUT-2 mRNA表达。以HuTu-80细胞为模型,加玉竹多糖溶液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cAMP、GLP-1水平,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Ca2+荧光强度,RT-qPCR法检测细胞甜味受体mRNA表达。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玉竹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和血清TG、TC、LDL-C水平降低(P<0.05),血清GLP-1、胰岛素水平和回肠组织T1R3、TRP...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db/db小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延缓早期DN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PF级雄性db/db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红芪多糖200、100、50 mg/kg剂量组、替米沙坦组(5 mg/kg)和模型组(等体积0.9%),每组10只;10只雄性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NS灌胃。所有小鼠在6周龄开始进入实验,连续灌胃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检测血糖浓度,第4周末及第8周末收集小鼠24h尿液,ELISA法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第8周末框后静脉取血,血清用于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处死小鼠,剥离肾脏,左肾皮质用于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MMP-2及TI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血脂、Scr、BUN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IMP-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糖数值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除红芪多糖50mg/kg剂量组外,其余各治疗组小鼠血脂、Scr、BUN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I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以红芪多糖100mg/kg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结论:红芪多糖能够防治db/db小鼠早期DN,其机制可能与红芪多糖抑制TIMP-1并上调MMP-2 mRNA和蛋白在肾脏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基于肠道菌群分析探讨葛根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将5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以及葛根高、中、低剂量组,另取10只db/m小鼠为正常组。持续给药8周,测量小鼠体质量和血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 GSP)、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 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16S rRNA技术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回肠组织中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肝组织中胆固醇7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序贯治疗对db/db小鼠肝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血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2~14周龄雄性db/db小鼠,按空腹血糖及体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石斛合剂序贯组(以下简称序贯组);选db/m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共6个循环(54 d)。观察各组治疗后各组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胰岛素(Ins)、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Tch),同时提取肝组织RNA,以逆转录PCR法检测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2)、PI3K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序贯组FBG、GSP和Ins显著下降(P0.05),改善葡萄糖耐量(P0.05~0.01);InsR、IRS1/2、PI3K等mRNA表达增加(P0.05~0.01)。结论:复方石斛合剂序贯治疗能有效降低db/db小鼠的降低高胰岛素血症,降低空腹血糖及血脂,改善葡萄糖耐量,可能与增加InsR、IRS1/2、PI3K等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习练不同频率的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糖尿病前期的病人随机分为少林内功一组、少林内功二组、少林内功三组、少林内功四组、步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通过不同的干预方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6个月的观察,比较6组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结果 :少林内功各组和步行对照组对糖尿病前期病人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FBG、2h PBG和Hb A1c均较干预前改善(P0.01)。干预6个月后,少林内功三组对于FBG和Hb A1c的改善更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1);少林内功三组2h PBG的改善与少林内功二组、四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优于其他组(P0.01)。结论:习练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有良好作用,长期习练对控制血糖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且每日习练3遍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脏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Podocin、CD2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选取12只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6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渴平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12只;连续给药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24 hUP)。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足细胞nephrin、podocin及CD2AP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明显降低db/db小鼠FBG、CysC和24 hU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足细胞nephrin、podocin及CD2A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消渴平组nephrin、podocin及CD2AP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渴平合剂可以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胱抑素C及24 h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脏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