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也称进行性或进展性卒中,指早期阶段病情继续进展、神经功能损伤逐渐加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亦缺乏早期识别及治疗的有效手段,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本文就近年END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病6 h内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该科收治的151例发病6 h内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溶栓后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较前增加≥4分作为END标准将患者分为恶化组与非恶化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中恶化组26例,非恶化组125例。恶化组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房颤患病率高于非恶化组(P 0.05);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OTT)低于非恶化组(P 0.05);两组患者的TOAST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1.124,95%CI=1.007~1.254)、房颤(OR=6.425,95%CI=1.230~33.561)、收缩压(OR=1.031,95%CI=1.001~1.063)、冠心病(OR=0.072,95%CI=0.006~0.904)与溶栓后END显著相关(P 0.05)。结论高NIHSS评分、房颤及高收缩压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风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内静脉溶栓后24 h内疗效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溶栓组(n=118)和非溶栓组(n=51)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指标(包括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后24 h NIHSS评分、入院24 h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等)。结果(1)非溶栓组24 h后NIHSS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Z=-0.086,P=0.932),溶栓组入院后24 h NIHSS评分小于入院时NIHSS评分(Z=-4.629,P=0.001);(2)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比较,无论在END(SymbolcA@2=1.989,P=0.158)还是症状性出血(P=0.699)、脑梗死进展(P=0.176)、脑水肿(P=1.000)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能有效改善早期脑梗死症状,同时不增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按照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6例和对照组88例,对2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等病史,白细胞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以及NIHSS评分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46例患者出现END;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病史,颈动脉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含量、D-二聚体含量、凝血酶原时间以及NIHSS评分等显著相关(P0.05);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到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病史、颈动脉狭窄超过50%、NIHSS高评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END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END会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且预后较差,因此应该积极地对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病史、颈动脉狭窄超过50%、NIHSS高评分等EN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者30例(END组),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者70例(非END组),通过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2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动态血压与EN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ND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50%及以上比率分别为63.33%、70.00%、70.00%,与非END组的35.71%、45.71%、4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患者中反杓型占40.54%,非杓型占33.33%,反杓型与超杓型、反杓型与杓型、非杓型与杓型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晨峰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nMSBP[(142.26±15.63)mmHg vs(135.55±14.47)mmHg]、nMDBP[(75.28±11.48)mmHg vs(70.41±10.58)mmH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晨峰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END存在一定的关系,需加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08-2013‐12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END 27例,发生率为28.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与END发生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50%比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NIHSS评分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EN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OR=2.171,95% CI=1.08~4.361,P=0.029)、糖尿病(OR=3.842,95% CI=1.638~9.012,P=0.002)、心房颤动(OR=6.573,95% CI=1.073~40.286,P=0.041)、颈动脉狭窄≥50%(OR=4.242,95% CI=0.762~23.617,P=0.099)和 NIHSS 评分(OR=3.629,95% CI=0.795~16.577,P=0.096)。结论入院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和高NIHSS评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更易发生END。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03—2015-09收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其中符合早期END诊断标准的31例(观察组),未出现早期END患者73例(对照组),通过收集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饮酒史、相关病史、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以及实验室血常规生化检查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早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比重、饮酒比重、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入院时NIHSS评分、高血压比重、糖尿病比重、高脂血症比重、心房颤动比重、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颈动脉狭窄≥50%比重、粥样斑块不稳定比重分别较对照组高,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早期END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患者入院NIHSS评分偏高,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病症史及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检测明显异常时提示具有较大的END风险。此外,也要重视患者颈动脉狭窄、粥样斑块不稳定等脑血管症状,综合考虑上述相关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评估和预防早期END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筛选患者287例根据血 Hcy水平分成2组,A组152例<10·3μmol/L ,B组135例>10·3μmol/L。所有患者均行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记录患者基础人口统计学数据,入院前后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Hcy水平随年龄和男性比例的增加而升高(P<0·05),B组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5),7 d NIHSS评分和3个月mR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Hcy水平、NIHS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有关,且H cy水平越高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越高( P <0·05)。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显著相关,可作为急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萎缩(BA)对静脉溶栓治疗严重缺血性脑卒中(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18-08解放军第985医院静脉溶栓治疗的严重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以BV/CV作为相对脑容量,观察BV/CV与近期终点事件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27例患者发生近期终点事件19例,发生率14.96%。终点事件和非终点事件患者年龄、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V/C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患者3个月时mRS≤2分者51例,mRS2分者76例,预后良好率为40.16%。mRS≤2分者和mRS2分者年龄、基线血糖、高血压、糖尿病、近期终点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与≥15分的严重ACI患者静脉溶栓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4—2013-01收治的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各项指标,总结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5例(26.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高、糖尿病、颈动脉狭窄≥50%、心房颤动以及高血压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HSS评分高、糖尿病、颈动脉狭窄≥50%、心房颤动以及高血压都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合并以上因素的患者应加强干预治疗,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卒中护理观察量表对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出现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结果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1/3,入院时高血压、糖尿病史和空腹高血糖、体温升高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临床干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找出影响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指导判断病情.方法 2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者57例.通过对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INR、血小板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体温、平均动脉血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白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铁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既往史为不可控因素,血压、血糖、体温、纤维蛋白原等危险因素要针对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是否出现END,将其分为合并END组(41例)和非END组(95例),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SIRT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EN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IRT1诊断END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2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占比、冠心病占比、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与非END组比较,合并END组患者血清SIRT1水平较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较高(P<0.05); 糖尿病史、年龄、hs-CRP水平及SIRT1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SIRT1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559~0.903,P<0.05],诊断特异度为81.49%,敏感度为89.15%。结论 SIRT1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4例; 根据诊断标准观察入院72 h内发生END的患者,其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36例(END组),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138例(非END组); 测量并详细记录患者入院后24 h及24~72 h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最小值(min),计算SBP和DBP的标准差(s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max-min)。进一步分析END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17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2.6±11.3)岁,男69.5%]有36例(20.7%)发展为END; END组与非END组入院时S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入院后24h SBPmean、24h SBPsd、24h SBPmax-min、24h DBPmean、24h DBPmax-min、24~72h SBPmean、24~72h SBPmax-min、24~72h DBPsd、24~72h DBPmax-mi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P=0.001,OR=1.092,95%CI=1.036~1.152)、入院后24 h SBPmax-min(P=0.018,OR=1.289,95%CI=1.045~1.590)、24~72 h SBPmax-min(P=0.004,OR=1.159,95%CI=1.047~1.282)是END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始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入院后24 h及24~72 h血压变化与END发生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入院后24 h及24~72 hSBP变化波动大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EN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重型脑血管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主要与血肿的占位效应、毒性产物的释放、继发性脑水肿形成有关,还可能与血肿周围的缺血性损害有关。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诊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集(n=210)和测试集(n=90),另收集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n=100)为验证集。采用A.K.软件提取DWI和PWI病变区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模型筛选最佳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END的预测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每例患者的DWI和PWI图像各提取1 316个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37个与END高度相关的特征。ROC分析显示,基于DWI+PWI的模型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EN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7、0.981,训练集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945、0.958,测试集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918、0.916。验证集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END的AUC为0.897,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825、0.824,准确度达0.824。结论基于治疗前的DWI和PWI的机器学习构建模型对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END的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外部验证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MRI指导下快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4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24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成早期进展性脑卒中组(33例)和早期非进展性脑卒中组(38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 419例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3例(7.88%);两组间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血压、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空腹血糖、胱抑素水平以及MRI表现为分水岭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责任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分水岭梗死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找出影响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指导判断病情.方法 2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者57例.通过对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INR、血小板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体温、平均动脉血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白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铁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既往史为不可控因素,血压、血糖、体温、纤维蛋白原等危险因素要针对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非再灌注的首发轻型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实现个体化预测。方法 选取从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非再灌注治疗的首发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比较END组与非END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相关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纳入END组患者66例(17.19%),非END组患者318例(82.81%)。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TOAST病因学分型中的CE分型、白蛋白水平、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为非再灌注治疗的首发轻型卒中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并生成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58~0.864)]。校准曲线与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提示使用该列线图有较高的净获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非再灌注的首发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预测模型,由糖尿病、TOAST分型、白蛋白水平、CAS构成,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的影响因素及凝视 - 面 - 臂 - 言语 - 时间(G-FAST)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 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 219 例 AIS 患者。用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后 END 的发生情况。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END 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 END 的价值。结果 219 例患者中 43 例患者发 生 END,占 19.63%。年龄≥ 60 岁(OR=1.035,95%CI:1.003~1.236)、心房颤动病史(OR=1.925,95%CI: 1.313~2.685)、昏 迷(OR=2.031,95%CI:1.340~3.026)、入 院 时 NIHSS 评 分 ≥ 10 分(OR=1.368,95%CI: 1.167~2.361)及入院时 G-FAST 评分≥ 3 分(OR=1.509,95%CI:1.368~3.165)是 EN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素(P< 0.05)。G-FAST 评分和 NIHSS 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 END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68、0.733 和0.897。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END 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G-FAST量表对END 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