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并与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HFREF)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选择HFNEF、HFREF患者各60例,分别组成HFNEF和HFREF组,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制定调查量表,采集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信息、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证候要素等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双百分法对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权重系数分析。结果一般流行病学特征:HFNEF组患者平均年龄、女性、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比例均高于HFREF组,吸烟、饮酒、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比例均低于HFREF组(P 0. 05)。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两组患者主要本虚性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阳虚,主要标实性证候要素为血瘀、痰浊、水饮、热蕴、阳亢等;对两组中医证候要素权重系数进行比较,HFNEF组阴虚、痰浊、水饮、热蕴、津亏、阳亢权重系数(195. 87、149. 58、105. 45、71. 16、50. 00、21. 16)均高于HFREF组(113. 68、133. 68、82. 62、45. 44、16. 03、9. 40); HFNEF组气虚、血瘀、气滞、阳虚等权重系数(287. 85、254. 28、41. 67、22. 40)均低于HFREF组(305. 56、269. 23、79. 77、61. 83)。结论 HFNEF与HFREF中医证候特征均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均是两类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候特征,但与HFREF相比,HFNEF患者本虚性证候要素中阴虚较为突出,标实性证候要素中痰浊、水饮、热蕴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88-2491
目的:揭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相关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其临床治疗和相关科研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其中医证素、证型规律。结果:共纳入73篇文献,总病例数95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气阴两虚血瘀、痰瘀互结、心气不足、气滞血瘀、气滞心胸等为常见证型,多见证素为血瘀、痰浊、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为本虚中首位,阴虚、阳虚次之;标实中以血瘀为首,气滞、痰浊次之。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梗的虚实夹杂证候明显较不稳定心绞痛增多;同时急性心梗中瘀血、痰浊证素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多于不稳定心绞痛。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本虚标实为其病机,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最为常见。而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虚实夹杂证候及瘀血、痰浊证素都随之增加,提示中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在标本兼顾的基础上尤其应该注重对瘀血、痰浊证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证型证素规律及用药特点,为中医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公开发表的有关口服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文献,对其证型、证素、治法、方药进行梳理,并采用频数分析、构成比分析、因子分析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痰瘀阻络、阳虚血瘀和肝肾阴虚;常见的病性证素为血瘀、气虚、经络、阴虚、痰、湿、阳虚,常见的病位证素为经络、肝、脾、肾,其中虚证证素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证素为瘀血、痰、湿、热、毒;常见方剂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和补阳还五汤;常用中药为黄芪、当归等;常用药对药串为黄芪系列、桃仁系列等。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其次为痰、湿、热、毒,病位在经络,涉及肝、脾、肾三脏。气阴两虚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血瘀是关键;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补气活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老年性痴呆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老年性痴呆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进行频次统计。结果: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髓海不足证、痰浊阻窍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痰瘀阻窍证。证候要素中,病位为肾、肝、脾、心、脑;病性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虚、痰、血瘀、气滞、热,频率在7%以上者依次为痰、血瘀、阴虚、精虚、气滞、阳虚、热。结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主要在肾,与肝、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痰,血瘀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入手对证候进行研究,能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老师认为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属瘀血阻滞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心脉瘀阻 ,血运不畅则导致心失所养 ,常可合并发生心悸怔忡等证。其治当以活血化瘀为法。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所创活血化瘀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方 ,专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其方治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相吻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星教授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以阴虚、气虚、气阴两虚为多见 ;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 ,其次是痰浊。不论是血瘀、气滞、痰浊 ,还是阴虚、气虚 ,该病主要病机仍为心脉痹阻。张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常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收到良好疗…  相似文献   

7.
刘冬梅教授传授临床利用自拟方补中祛痰汤加减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霉菌性食管炎的病位在脾胃,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阴虚,标实为痰浊、气滞、血瘀,虚实夹杂,其中痰浊是最重要的病理因素,主要证候为中虚痰阻,治疗以补中祛痰为主,以自拟方补中祛痰汤加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肺癌治疗中运用化痰祛瘀解毒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玉  柴可群 《四川中医》2002,20(10):12-14
肺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多为阴虚、气虚, 而标实为痰凝、血瘀、毒聚,因此,中医治疗除养阴益气润肺外,当灵活运用化痰祛瘀解毒法,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樊茂蓉  韩克华  王书臣 《北京中医药》2012,31(4):252-253,317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对94例IPF患者病位、病性、病因、病机做出辨析,并以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基础,参考中医辨证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证型。结果 94例IPF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病位在肺、脾、肾、心,虚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包括血瘀、痰、湿、热、风邪。证型分布特点:本证包括肺燥津亏、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在本证中气阴两虚证型患者最多,占44.68%;标证包括血脉瘀阻、痰热壅肺、痰湿阻肺、风邪犯肺,在标证中血脉瘀阻证型患者最多,占44.68%;在所有证型组合方式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最多,占27.66%。结论 IPF患者气虚、阴虚2者常相兼出现,在本虚的基础上往往伴有标实的症状,血瘀证最常见,临证治疗时应辨清本虚标实之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病机本虚标实:虚则脾肾阴阳虚弱、肝血不足;实则血瘀、痰湿、湿热阻络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凉、麻、痛、痿四大主症为临床特点。其主要病机是以气虚、阴虚、阳虚失充为本,以瘀血、痰浊阻络为标,血瘀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临证当首辨其虚实,虚当辨气虚、阴虚、阳虚之所在;实当辨瘀与痰之所别,但总  相似文献   

11.
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开龙  卢健  焦扬 《中医杂志》2007,48(10):923-9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症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COPD中医证候调查表,对99例患者进行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缓解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病机复杂的时期。缓解期是以肺、脾、肾三脏气虚、阳虚为主,伴有血瘀、痰热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12.
顾宁教授认为频发室性早搏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气阴两虚,标实有气滞、痰热、血瘀之异,故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兼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配合宁心安神、双心调摄。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6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部分文献分析,认为糖尿病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是气虚、阴虚;标实重在热、瘀、痰、湿。辨证以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兼血瘀、肾阴虚、阴阳两虚、阴虚燥热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阴、补气、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清热泻火、收涩、辛凉解表9大类。并对本病的深入研究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胸痹之症,病因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因素兼夹多见;标实以寒凝、气滞、痰浊或瘀血等因素兼夹多见。但临床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故治疗当以益气活血为要。孟昭阳教授对胸痹中医证候变化规律有独到见解,运用自拟经验方"冠心宁方"治疗此病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检索国内近15年(1996-2010)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杂志肺心病缓解期研究的有关报道,统计分析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纳入271篇文献中共出现62个证型,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项证型分别是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肺气亏虚、阳虚血瘀、肾虚失纳、肺脾两虚、痰热壅肺和水凌心肺,其累计频率为89.1%。结论:肺心病缓解的中医证候以单纯本虚为多,本虚标实和标实证候也不少见。本虚以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肺气亏虚最为常见;本虚标实以气虚血瘀证较常见;单纯实证以痰瘀互结证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26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6%;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7.3%;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2.9%;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4%.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17.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45例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方法采用虚实辨证;虚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分为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并对证型分布,证型相兼,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分别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证型分布,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均表现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之证;临床上本虚以气虚,标实以血瘀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邓铁涛运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邓老认为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的冠心病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在本病的治疗上,邓老强调心脾相关理论,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30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8%;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5.35%;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3.3%;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3%。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AS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CAS住院患者411例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检查动脉斑块好发部位、动脉斑块性质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痰浊、血瘀;(2)CAS的斑块性质和血管狭窄程度均与血瘀、痰浊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CAS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阴虚,标实为痰浊、血瘀;痰浊、血瘀和痰瘀互结可能是促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