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世亮系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擅治内科疾病,特别是对冠心病论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采用“心胃同治”法治疗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不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每于餐后发作,或餐后规律性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现代医学认为,饱餐后发生心肌缺血,反映病人的冠状动脉储备能力极差。患者往往在餐后20~30分钟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脘痞闷、恶心纳呆等症。中医临床从调理脾胃入手,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部分病例  相似文献   

3.
周仲瑛肺肾同治法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瑛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从事教学、科研、临床60余年,在诊治。肾小球。肾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周师从肺治肾,肺肾同治法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经验,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导师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业医近60载,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见长。笔者在随师学习过程中,曾观察到周师治疗多种类型的内伤发热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1 经验简介 1.1 细询病史,审证求机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亦可表现为高热。周师认为,诸种内伤病因,如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均可致内伤发热,其性质总不外虚、实两类。由气郁化火、湿热壅滞及瘀血阻滞  相似文献   

5.
对周仲瑛教授门诊治疗糖尿病的病例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病机、病理因素、用药特点。结果发现,糖尿病的病机主要以肝肾阴虚、气阴两伤为主;病理因素主要涉及虚、热、瘀、湿、痰、风、郁;用药主要涉及清肺润燥药、清热燥湿药、凉血活血化瘀药、益气养阴药、生津止渴药、利水通络药、化湿健脾药。  相似文献   

6.
周仲瑛教授治疗颅内肿瘤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学平  王志英 《新中医》1997,29(11):10-11,33
周仲瑛,男,68岁,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府中医内科重点学科带头人,1994年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授予名中医称号。临床50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急、难病症。先后主持省级以上研究课题24项,已取得研究成果15项,获科技进步奖12项,如“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8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编写教材、专著26本,获国…  相似文献   

7.
周仲瑛教授治疗痿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痿证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多发性肌炎和运动神经元病均属中医之痿证范畴,西医学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故治疗上除急性期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外,尚无特殊疗法。中医对痿证的治疗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治痿独取阳明”;朱丹溪又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等,为中医治疗痿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周老师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中医治疗痿证是有广阔的前景的。兹将跟师学习心得介绍如下。1主因脾肾亏虚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脾肾亏虚是其发病本源,脾…  相似文献   

8.
周仲政教授业医50余载,精通医理,勤于临床,诊治脑肿瘤,时起沉疗,疗效卓著,慕名求诊者络绎不绝。兹将周老治疗脑肿瘤的经验概要简述如下。l突出肝肾亏由,民疾瘀毒阻脑周老认为脑肿瘤之成,多由索体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痰浊瘀毒内生,痹阻脑络所致。若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养脑,经络运行否涩,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则湿聚为痰,血滞为瘀。肝为风水之脏,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痰瘀阻,清阳失用,发为脑瘤。且痰湿、凤阳、瘀阻日久,皆可耗气伤阴,进一步导致肝肾亏虚。故肝肾亏虚,气阴不足为其本,风痰瘀毒为其标,因果…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医药对于乳痛症的治疗多由“气”论治,侯俊明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研究,运用因地制宜的思想总结性提出“肝胃同治”的治疗思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仲瑛教授治疗重型肝炎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樊蓥 《中国中医急症》1997,6(4):165-166
周仲瑛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数十年来一直从事急症与疑难病的研究,硕果累累。学生侍诊在师左右,屡有所得,今撷其治疗重型肝炎之精要,以飨读者。1湿热疫毒是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症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病势急暴,病死率极高。其以发病迅急,周身面目皆黄,身色如金,烦渴壮热,胸腹胀满,尿少腹大,神昏酒语,甚或痉厥,吐血、觑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胁下皮积,舌质红绎,苔黄而操,脉弦数或细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黄疽”病“急黄”门;其具有温病特征,又…  相似文献   

11.
林琳 《新中医》2004,36(11):7-8
周仲瑛教授认为,宿痰是哮喘发病的基本病理因素,也是根本病因,并提出脏腑阴阳失调,肺脾肾对津液运化失常,为第二病因之说。哮喘病以发作期、缓解期为分治大纲,并重视整体观在治疗中的应用,发作期当虚实兼顾,不可拘泥于攻邪;缓解期在扶正培本时,参以化痰降气之品,清除内伏之顽痰,以冀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梁乃津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穗平 《新中医》1995,27(5):1-3
梁乃津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黄穗平主题词咳嗽/中医药疗法,胸痹/中医药疗法,梁乃津梁乃津教授临床50余年,擅治老年病,认为本病病机特点是脏腑虚损、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痰瘀阻滞,具有本虚为主,兼夹标实,正虚易致邪犯,邪犯加重正虚的内在联系,主张治疗应补虚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及全世界均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考验及挑战。老年病具有多病共存、症状复杂或不典型、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尽管现代医学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有了很大发展,但针对还原病因为主的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面有明显不足之处,中西医结合诊疗老年病有明显优势,能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陈志强教授以“症病同治”理论为指导,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正确识别“症”和“病”,厘清中西医诊断,及时评估病情,尽快确定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叶放 《新中医》2008,40(12)
周仲瑛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对中医理论造诣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疑难杂病,治疗臌胀先辨标本、虚实主次,再议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灵活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高红勤  周仲瑛 《新中医》2012,(8):204-206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占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因素构成原因的41%,我国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44.4%,总死亡的危险因素第1位是高血压病。同时高血压病及相关疾病的负担亦是巨大的,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每年直接医疗费和间接耗费达3 0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这引起了广大群众及医生们对于本病的重视。马云枝教授是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在数十年从事脑病专业的临床工作中对治疗中风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本病诊疗过程中形成了心脑同治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介绍中风的病因病机,分析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在中风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异病同治的思想,并附以验案一则。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对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的理论治疗中风的经验。结论在中风合并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马云枝教授的心脑同治法可获得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应用心胃同治法,以自拟参景固本汤治疗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三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8%,效果满意.结论:心胃同治法对于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不失为一种崭新而有创意的思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应用心胃同治法,以自拟参景固本汤治疗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三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8%,效果满意。结论:心胃同治法对于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不失为一种崭新而有创意的思辨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曦 《中医研究》1997,10(3):33-34
以心胃同治法治疗心律失常45例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陈曦主题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补气补血活血祛瘀心律失常属祖国医学“心悸”范畴。笔者临床遇到不少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胃脘不舒、腹胀、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症,采取心...  相似文献   

20.
心胃同治法临证一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胃同治法源于《内经》“胃络通心”的理论。笔者临证应用辨证多种疾病 ,收到满意疗效 ,兹举几例 ,以示同道 ,意为抛砖引玉。1 胸痹男 ,68岁 ,2 0 0 1年 3月 1 1日来诊。患冠心病 3年余 ,时有发作 ,经常服用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治疗 ,只能取效一时。近日胸部闷痛发作频繁 ,伴心悸乏力 ,纳差、胃脘胀满 ,恶心欲吐 ,口唇紫黯 ,舌青紫 ,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及瘀斑 ,苔白腻 ,脉沉涩。西医诊断 :冠心病。中医诊断 :胸痹。证属脾胃虚弱 ,痰浊内阻 ,气血瘀滞 ,心脉痹阻。治当宣痹通阳 ,温化痰浊 ,药用 :瓜蒌 1 5 g,薤白 1 2 g,生山楂1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