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强化临床技能在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实验组学生中,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知识结构的不同,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强化技能培训,采用调查问卷和老师评价的形式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堂气氛、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交流、参与主动性、课堂注意力、时间合理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知识外延、查阅资料、巩固复习、知识理解、学科联系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沟通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治疗原则、选择方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技能可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其理论指导临床,使学生具有对中医临床各科病证辨证论治的能力和对急、难、重症进行处理的初步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实践对中医骨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将20名中医骨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方式,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实践方法,观察两组学生干预前后临床评判能力及评判性思维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评判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5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实践在培养中医骨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评判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优于传统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医研教"一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本科生临床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影响。方法从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选取实验组(48人)对照组(48人),实验组在中医教学中采用新型培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学院教学方案。结果 2组在学校安排课程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在科研创新与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相关问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研教"一体式人才培养模式较单纯的学院培养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本校2009和2010级护理、临床专业大专生中开展药理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研究。方法: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仍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实验组教学部分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检验教学效果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的理论考试、实验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学习兴趣、专业学习帮助、提高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期末实践能力考核及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学生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有很高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并且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能够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选取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八年制各两个班共计209名学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教师团队分别采取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法。分别在实验对比教学结束后一学年的时间,对两个组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各班级授课教师组的平均学生评教成绩和学生在各级别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篇数的统计。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班在总分、客观题、论述题、病案题及教师评教成绩和发表论文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得出应用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医典籍的兴趣,有效培养其中医临证思维和科研思维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肛肠科临床见习中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见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进行肛肠科临床见习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见习带教,见习结束后2组均进行书面测试及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在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肛肠科临床见习中采用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探讨开放性实验在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和2015级中医学专业学生100名,2014级学生为对照组,2015级学生为实验组,每组50名学生,对照组教学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方法,即验证性实验+基础操作培养+定量实验。实验组采用常规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总体分析比较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比对照组得以提高,综合能力、科研素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提高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结论要充分发挥开放性实验在中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实验室为平台,调动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实验中的被动地位,培养创造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突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而促进中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急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依据最终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病例分析能力的提高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满意度问卷实验组在学习效果、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培养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压力、学习占用时间、考试公平性等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翻转课堂"适合中医急诊学的教学特点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验证式的药理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与科学探索能力.以培养创新思维的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介绍SCI论文检索、教师讲解SCI论文科研设计思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善考核方式等途径,形成药理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操作技能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护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08级专科护生100人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按照内强、外训、中实践的三环模式进行培养,对照组按照传统理论、实践教学和临床带教方式进行培养,研究此模式在提高专科护生沟通能力方面的作用。结果:采用新模式进行培养的实验组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环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T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校临床医学专科1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L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学教学查房中应用评判性思维培养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200名在内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102名)和评判性思维培养教学组(98名),进行外内科护理查房教学,最后对有关10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评判性思维培养教学组在详细了解病情、有效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融合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专科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查房中,评判性思维培养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特点,根据基础医学新进教师培养目标,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等方面创新性地分两个阶段制定新进教师学分制培养方案,探讨采取学分制对基础医学新进教师进行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将贵阳中医学院2016年度新进采取学分制培养方案教师8名设为实验组,将未实施学分制培养的2015年度新进教师8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学分制方案分两阶段进行培养,各阶段均需修满一定学分并通过考核合格,对照组实行导师带教普通培养,培养期均为一年。培养结束后分别从教学能力评价、科研能力评价、学生工作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学分制培养的8名新进教师各方面得分均优于未实施学分制培养的新进教师,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进教师学分制培养方案以师德建设为根本,以质量监控为保障,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为载体,以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提升为目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护理科研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采用的护理科研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采用的护理科研目标管理为实验组,对实施目标管理前后两组的人均发表文章数、参与科研人数、护理科研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人均发表文章数、参与科研人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科研步骤、选题、参与培训及科研重要性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目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护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与科研,进行了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针对川北医学院药学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辨证思维和人文素养等。通过药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教学科研,主要培养其实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论文和标书写作能力等。并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做到了立德树人,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台州市全科医师的科研能力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台州市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6名全科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台州市全科医师的科研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在参与科研意愿调查中发现愿意参加科研的有49名,认为需要开展科研活动的有64名,认为开展科研存在困难的有57名,认为进行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晋升职称的有58名,经常阅读医学期刊有17名,主动了解学科前沿研究进展的有21名,经常主动使用医学数据库的有14名。在参与科研工作调查中发现未发表过论文有33名,未主持过课题的有65名,未参与过科研培训的有33名。调查对象在2012~2016年期间总共发表论文为296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35篇,非核心期刊有161篇,论文研究方向中关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研究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且论文发表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机构在发表数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台州市全科医师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但不同机构科研水平层次不齐,研究方向相对单一,整体科研实力偏弱,且全科医师参与科研意愿不高,多数医师进行科研的目的为了晋升职称,缺乏对科研的主动精神。应该在全科医师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上进行主动探索,注重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加强科研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儿科学)专业是我国中医院校近几年来招生的新兴专业之一。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培养方案还在进一步完善。该专业的特点是突出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文章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分别从培养存在的不足、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能力培训的多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CBL教学模式在推拿手法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1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13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实践考核、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及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综合能力自我评价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有效的中医临床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结果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对新模式的培养方案更加满意,且在各科轮转成绩、发表论文数量、参编著作数量、完成课题数量、论文答辩成绩、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学位论文及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数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新模式的培养,可以明显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具有学习自主化、研究高效化、视野国际化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康复护理学本科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此教学法的评价。方法将2011级本科护理学一班设为对照组,二班设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和Seminar教学法教授康复护理学内容。观察2组考核成绩及实验组问卷调查情况。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1);2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相当(P.05),但实验组总体分数略高于对照组;70%左右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帮助掌握重要知识点;90%左右的学生喜欢Seminar授课方式,认为它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帮助学会查阅文献;近60%的学生认为课前准备内容繁多造成负担和Seminar授课使教材内容掌握不够全面;近50%的学生认为课前准备需要时间过多。结论在康复护理学本科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多数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研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