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辛的主治病证、配伍特点和常用剂量,为临床合理使用细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方剂文献中含细辛的方剂,采用SQL Server 2008构建细辛方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频数、均值等参数,运用SQL Server 2008开展数据的关联分析。从内服和外用2个方面分析细辛方的主治病证范围、配伍特点及常用剂量。结果:共采集到4 489首含细辛的方剂;从内服和外用2个方面分别挖掘出了细辛方主治频数最高的前15个病证、配伍频数最高的前10味中药;确定细辛内服汤剂的常用剂量范围为1.85~13.75 g。结论:细辛的主治病证与药物配伍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从汉朝至南北朝到清代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细辛临床常用剂量以1.85~13.75 g为宜,针对不同的病证,可以配伍不同的方药、使用不同的剂量,不应受"细辛不过钱"的观点所束缚。  相似文献   

2.
滕占理  樊巧玲 《中医杂志》2018,(10):887-889,892
目的总结汉代至清代间含细辛内服散剂中细辛的用量特点。方法收录《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细辛的内服散剂,建立方剂数据库,统计整方药量、细辛药量、方药味数、日服量及细辛用量比重。结果细辛入散剂无单独使用案例,常为7~15味药复方形式,常用日服药次数3次,常用细辛药量占比为3.80%~10.39%,治疗外科疾病时药量占比可适当增加,历代平均药量占比呈增加趋势。入散宜小剂量使用,历代常用剂量范围分别为汉唐时期0.33~1.19 g、宋元时期0.61~2.00 g、明朝0.48~1.92 g、清朝0.72~2.71 g,呈增长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1~3 g常用量的标准更符合细辛在散剂中的用量规定。结论用药味数的减少和细辛药量占比的增加是导致历代散剂中细辛日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把控细辛用量时应考虑不同的剂型因素,直言细辛用量范围而忽视剂型条件较为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厚朴在中医汤剂中的临床常用剂量,为临床合理使用厚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方剂文献中含厚朴的方剂,利用Excel 2013筛选出水煎内服的厚朴方,采用SQL Server 2008构建厚朴方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厚朴剂量的众数、频数、均数等参数。结果:共采集到4 674首含厚朴的方剂,筛选出含有剂量的内服汤剂775首。在历代内服汤剂的厚朴方中,厚朴剂量3 g的厚朴方占总数的23.87%;3~11.2 g的厚朴方占总数的52.26%;11.3~30 g的厚朴方占总数的12.26%;30 g的厚朴方占总数的11.61%。结论: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厚朴内服汤剂的炮制主要为姜制,厚朴临床常用剂量以3.5~11 g为宜。厚朴汤剂的常用剂量在隋唐及以前相对较大,宋代以后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石膏在中医汤剂中的临床常用剂量,为临床合理使用石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方剂文献中含有石膏的方剂,采用SQL Server 2008构建石膏方数据库。利用Excel 2013筛选出水煎内服的石膏方,采用SPSS 19.0统计众数、频数、均数、中值、四分位间距等参数。结果:共采集到3 546首含石膏的方剂,筛选出含有剂量的石膏内服汤剂672首。历代内服汤剂的石膏方中,15 g的石膏方占总数的47.92%;41.5 g占总数的75.6%;41.5~60 g占总数的4.32%。结论:含石膏的汤剂中主要使用生石膏,临床常用剂量以7.5~41.5 g为宜,超常规剂量以55~110 g为宜。经分析历代方剂文献发现,宋代及以前,石膏在相关汤剂中的常用剂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细辛在《本草别说》完成之前的历代临床汤剂中的用量特点,为细辛临床汤剂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至宋代的《本草别说》(公元约200年至1092年)细辛汤剂用量数据库,选取各个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包括细辛汤剂的方名、细辛药量、加水量、服法等。统计汤剂中细辛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果 :整个汉代、两晋、隋唐时期,汤剂中细辛的用量范围很大,平均用量均在20g以上,最常用量在13g至41g之间;至北宋时期,由于煮散剂的普及应用,与其他药物一样,细辛用量明显下降,其在汤剂中的使用频次也显著减少。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本草别说》以前800多年中含细辛方剂的分析,得出细辛在汤剂中的用量远大于李时珍所说的"不过钱"和《药典》中的1~3g。  相似文献   

6.
细辛的毒性与临床用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经查阅古今有关细辛毒性与用量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认为细辛常规用量可以确定为:入丸散剂,0.5~1g;入汤剂,5~15g。煎煮时间宜20min。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细辛方剂共16首及历代医家用药经验总结用药剂量,探索证治规律、配伍药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细辛汤剂用药范围3~120 g,散剂1~3 g。通络、软坚化瘀40~60 g;散寒化饮、寒凝瘀阻6~60 g;虚实寒瘀偏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等头面部疼痛3~12 g;风湿寒凝痹症9~15 g;温散厥阴血分之寒痼疾60~120 g;寒凝气滞,腑气不通6~9 g;心肾阳虚、温通泄浊30~60 g。入药以延边辽细辛根为佳,最佳采收期为9月,炮制辅料以酒、米泔水为佳,煎煮30 min可保留有效成分,降低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黄黄祥武老中医运用细辛治病的规律进行探讨。方法在收集整理黄老含细辛处方的基础上,并以"中医经验采集/数据挖掘系统软件"作为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含细辛处方中涉及的中医疾病名称、单味药物频次、高频次药物组合及细辛常用剂量等。结果黄老含细辛处方最常涉及的中医疾病名称:痹症、腰疼、不寐和咳嗽等;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除细辛外还有:甘草、白芍、桂枝、附子、当归、干姜、五味子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配伍组合有细辛―甘草、细辛―白芍、细辛―桂枝等;细辛最常用剂量为9、12、6 g。结论黄老在使用细辛的方子中灵活运用配伍组合,不仅能有效减低细辛的毒性,又可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细辛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细辛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03~200 g,常用量是3~15 g,丸、散剂中细辛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5~1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细辛,如细辛发挥温肺化饮、解表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部积液、心包炎、冠心病时,其用量为0.9~45 g;发挥温阳解表、通络泄浊的功效,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时,其用量为3~30 g。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细辛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温肺化饮、解表散寒时常配伍麻黄、干姜、五味子等;温阳解表、通络泄浊时常配伍附子、丹参、黄芪等。临床运用细辛正常剂量下(汤剂1~3 g,散剂每次0.5~1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煎服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0.
刘爱玲 《国医论坛》2004,19(5):28-29
关于细辛的用量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文有关细辛用至50g的报道,只属个人用药经验,仅供参考。编者认为,细辛用散剂时要严格控制剂量,用汤剂时可适当放宽,但仍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为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手段,对《外台秘要》中涉及细辛的汤剂进行整理,总结共97首汤剂中使用细辛,对其不同剂量频次分类整理,得出细辛的日常用剂量为13.8g、27.6g和41.4g,剂量范围在6.9~69g,明显高于《中国药典》对细辛用量范围的规定。文章分析《外台秘要》汤剂中应用细辛剂量明显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原因是唐代以前医家认为细辛无毒,并且唐代以前单味中药用量普遍大于现代用量规定;应用细辛的剂量范围较广,可能与《外台秘要》不同医家的中药用量经验有关。本研究为细辛用量研究提供文献学的依据,为《中国药典》及《中药学》教材中细辛剂量的标准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手段,探讨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1975—2015年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剂量分析和关联规则探索常用有效中药、药对及剂量。结果:对筛选出的56张处方中102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6味核心中药和2个核心药对(桂枝+附子、附子+细辛+麻黄),并确定其参考剂量为黄芪15~50 g,附子6~20.5 g,丹参12~30 g,桂枝9~20 g,麻黄5~10 g,细辛3~10 g。结论: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核心药物为黄芪、附子、丹参、桂枝、麻黄、细辛,黄芪宜为君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细辛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毒性与剂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宋代之前细辛主流基原为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因历代推崇华阴为道地而得名;自明代以来,产自辽东一带的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成为商品主流,被认为品质亦佳并延续至今,华细辛产量则逐渐下降,目前已无商品。宋代之前文献记载细辛无毒,南宋陈承提出细辛有麻痹呼吸的作用,因而规定单用粉末服用时剂量不可超过半钱匕,后在此基础上演变成"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经考证认为,细辛单用粉末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入汤剂则剂量限制放宽,但需久煎保证其安全性。结合当代生产实际,建议经典名方中细辛药材选用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为基原,加工与炮制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其剂型与剂量当遵循原著。  相似文献   

14.
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的药物剂量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妮  吴承艳  王进 《中草药》2021,52(21):6648-6655
目的 通过系统整理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的中医古代文献,梳理当归四逆汤的药物剂量演变,试确定当归四逆汤的适宜剂量,使其更适合临床实际应用,也为该方的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记载当归四逆汤药物剂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考证当归四逆汤的原书剂量、历代用量演变、药物剂量比例及近现代名医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文献考证,发现当归四逆汤药物使用剂量经历由大变小的过程,并根据当归四逆汤的用量演变规律,推算东汉1两约为现今3 g。且历代医家在运用当归四逆汤时,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的配伍比例多取3∶3∶3∶3∶2∶2。结论 建议当归四逆汤汤剂的药物剂量为当归9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9 g、木通6 g、甘草6 g、大枣4枚,日服3次;煮散剂的药物剂量为当归4.5 g、桂枝4.5 g、白芍4.5 g、细辛4.5 g、木通3 g、甘草3 g、大枣2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黄柏从汉代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表建立历代黄柏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黄柏方剂的方名、总药量、黄柏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黄柏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黄柏用量特点。结果历代黄柏用量规律大致为汉唐时期用量最大,唐代每方用量最高可达220g;至宋代仍然维持着较大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为8~40g;但从金元至近代、当代,其用量大幅下降,每方最大量在30g左右。结论黄柏汉唐时期用量最大,金元至当代用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法定的细辛剂量为水煎内服,成人1日1~3g。笔者查阅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识与使用,并结合临床应用心得,探讨细辛用量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SPSS 20.0提供的描述性分析进行数据挖掘了解吴茱萸在现代临床应用上的剂量情况及量效关系,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吴茱萸剂量作对比分析。方法:文献检索近17年期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应用吴茱萸的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和临床观察文献,采用均数、百分位数(Px)和极差(R)等统计方法对中医医家运用吴茱萸的剂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吴茱萸的剂量阈为2 g,治疗窗为2~30 g,平均使用剂量值为9.71 g,其中77.96%(336/431)分布在6~15 g之间。当患者有头痛或眩晕时,其常用剂量为6~15 g;恶心、呕吐时,其常用剂量为6~12 g;反酸时,其常用剂量范围为3~5 g。结论:研究发现吴茱萸在汤剂中的剂量阈和治疗窗可适当提高或扩宽,以6~15 g为宜。相比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2~5g的剂量使用范围明显偏低、偏窄。数据挖掘结果较客观地反映、总结了吴茱萸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的量效关系,有助于推动吴茱萸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清肺排毒汤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推荐临床使用的中药复方,临床疗效显著,由于受到"细辛不过钱"传统认识的影响,部分学者对清肺排毒汤中使用细辛6 g提出质疑。该文基于文献回顾,系统整理了古代经典方剂和现代临床中细辛的应用情况和使用剂量,梳理和分析了古今医家对细辛毒性的认识,探讨清肺排毒汤应用细辛的合理性。结果发现:①历代本草文献对细辛的毒性记载并不相同,"细辛不过钱""细辛有毒"认识的形成曲折而又复杂,具有一定的片面性;②现代临床应用细辛的剂量并未拘泥于"细辛不过钱"传统认识,多数临床医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增加了使用剂量后获得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酌情增减药物的使用剂量。因此,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细辛在清肺排毒汤中的使用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头痛是门急诊中常见的多发病,属祖国医学的“头痛”、“偏头风”等范畴。笔者5年来运用细辛天麻三虫散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20~30岁18例,31~30岁15例,41~50岁9例,50岁以上8例;病程3天~26年。按中医分型为气滞血瘀型19例,风痰阻络型13例,肝阳上亢型12例,气血不足型6例。治疗方法内服细等天麻三虫散:细辛30g、天麻20g、蜈蚣20g、全蝎20g、僵蚕30g,上药共研粉,过7号筛,贮瓶密封。每次服6g,早晚各1次,以开水送服,10天为1疗程。气滞血瘀型加川芎,风痰阻络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桃仁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 建立历代桃仁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将含桃仁方剂的方名、总药量、桃仁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桃仁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桃仁用量特点。结果 桃仁用量以汉唐时期最大,尤其在唐代日服量最高可达69 g;至宋代略有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达到40 g;金元时期用量最小,最大用量仅为4 g;明清直至当代,其用量略低于宋代,最大用量为30 g。结论 桃仁历代用量呈现广剂量、宽范围的特点,桃仁大剂量(≥20 g)适用于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