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哮病的文献,分析哮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EXCEL2007、SPSS 20. 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哮病证候56种,频率≥3. 5%的证候13种,即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风寒袭肺证、痰饮停肺证、肺气虚证、肺肾两虚证、冷哮证、脾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热哮证、寒饮停肺证和肺脾气虚证。对常见症状做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推断出常见证候8种,即痰热壅肺证、风寒袭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阳虚证。据此,总结出哮病的常见证候6种:痰热壅肺证、风寒袭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结论:本研究结果中肺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在现存教材及以往相关研究中少见,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痨的文献资料,挖掘肺痨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痨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肺痨证候17种,频率≥5%的证候有6种: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痨的临床常见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本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的文献,分析肺脓肿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丰富肺脓肿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证候频数描述,推断出肺脓肿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热毒闭肺证、肺热血瘀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风热犯肺证等;根据肺脓肿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风热犯肺证、肺气虚证、燥邪犯肺证、热毒闭肺证、虚实夹杂证、阴虚肺燥证;根据以上两种共有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推断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其研究结果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验证、分析与补充。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63-1865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的文献,分析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风温肺热病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8.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风温肺热病证候32种,频率≥5%的证候有8种,分别是: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表寒肺热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肺经郁火证、气虚湿困证、正虚邪恋证、暑湿证、热毒闭肺证、热扰神明证、热入营分证、湿热蕴脾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燥邪犯肺证、痰湿内阻证。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风温肺热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该文献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特征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文献报道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症状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数据库,将原始资料数据量化后录入计算机,建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合格文献94篇,226条记录,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为肺气虚证(19.03%)、脾气虚证(14.60%)、肾气虚证(13.72%)、肺脾气虚证(7.96%)和肺肾气虚证(10.18%)等;根据各主要证型的症状特征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对证型的判别准确率达86%以上;结合专业知识对主要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3个基本类别。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基本证候有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常见证候有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等,可为进一步开展支气管哮喘证候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特征及老年患者的特征.方法 收集4所三级甲等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常见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1 059例临床数据中,共出现了23个中医证候,其中频率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与非老年人肺炎比较,老年人肺炎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出现的频率高(P<0.05).肺炎常见证候有风热袭肺证、外寒内热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有6种,其中痰热壅肺证是最常见的一种,而老年人肺炎常兼有气虚或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的辨证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检索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提取纳入文献证候、方剂、药物等信息,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统计肺痿常见证候及治疗采用方剂(经方、时方)、中药使用频率,并对各常见证候所用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二元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期刊文献及33本著作。肺痿常见证候分别为肺气阴两虚证、肺阴虚证、痰热壅肺证、肺气虚证、肺胃阴虚证和痰瘀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有麦门冬汤和炙甘草汤;常用药物有麦冬、甘草、半夏;常用药对有熟地黄与石斛、枇杷叶与石膏、枇杷叶与熟地黄。肺阴虚证常用方剂为麦门冬汤;常用药物有麦冬、甘草、南沙参;常用药对有生地黄与党参、麦冬与半夏、知母与化橘红。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为千金苇茎汤;常用药物有苦杏仁、川贝母、甘草;常用药对为竹茹与芦根、桔梗与枳壳、川贝母与枇杷叶。肺气虚证常用方剂为独参汤;常用药物为黄芪、白术;常用药对有黄芪与牡蛎、丹参与当归、太子参与白术。肺胃阴虚证常用方剂为现代名老中医自拟方;常用药物有茯苓、甘草、川贝母;常用药对有砂仁与莲子、半夏与化橘红、陈皮与南沙参。痰瘀阻肺证常用方剂为香附旋覆花汤;常用药物有半夏、党参、红花;常用药对为丹参与赤芍、丹参与桃仁、枇杷叶与百部。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痿常以气虚、阴虚、痰、瘀、热为中心辨证用药,各证候用药均具有一定规律和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文献报道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症状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数据库,将原始资料数据量化后录入计算机,建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合格文献98篇,213条记录,发作期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热哮证(41.78%)、寒哮证(38.03%)、痰浊阻肺证(5.16%)、肝火犯肺证(5.16%)等;根据各主要证型的症状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对证型的判别准确率达85%以上;结合专业知识对主要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热哮证和寒哮证2个基本类别。结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主要证型有寒哮(风寒袭肺)证、热哮(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和肝火犯肺证,可作为进一步开展支气管哮喘证候研究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及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及其特征。方法:收集4所三甲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和频率的统计描述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1046例患者中出现了28个证候,其中频率与构成比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分别为60.23%、8.77%,其次是肺气虚证,分别为46.18%、6.73%。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痰热壅肺证、外寒内饮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并对其主次症特征作了分析。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8种,其中痰热壅肺证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根据古代文献研究、现代研究综述、临床经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急性加重期证候以表寒肺热、痰热壅肺、痰湿阻肺、血瘀证等实证多见,同时兼有肺气虚、脾气虚等脏腑虚候。稳定期主要表现为肺气虚、脾气虚、肾阳虚等虚证。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实证为表邪在肺、痰热壅肺、血瘀证,以虚实夹杂证候为主。缓解期以肺脾肾虚证候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痰饮的文献,分析痰饮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痰饮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痰饮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饮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饮停肺证、水饮停肺证、痰湿阻肺证、寒饮停肺证、脾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结论:痰饮的临床常见证候有6种,并将本次研究数据与临床结合,明确各个证候的主次症,从而为临床确立治疗方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南星  王至婉 《新中医》2018,50(12):31-35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揭示IPF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建立IPF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BM、CNKI、TCM、VIP数据库中有关IPF中医证候的全部文献并进行筛选,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收集的401篇文献中≥8%的常见症状有60个,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频数统计的常见证候有5种,并得出常见证候的主次症分布特征。结论: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的IPF的中医常见证候有5种: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证候及其主次症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仍需结合临床调查研究及专家经验为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型及证候学特点,丰富中医药治疗煤工尘肺的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08例煤工尘肺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煤工尘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热(火)、风(外)、痰、血瘀、寒(外)、阴虚、湿(内)。病位主要集中在肺、脾、肾。临床辨证有10种证候:肺气虚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脾气虚证、风寒犯肺证、痰湿阻肺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表寒肺热证。对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7类:肺气虚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辨证以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为主;合并急性感染时,常合并痰热蕴肺证、风热犯肺证的兼证。结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气虚为主。患者常因本虚,易感受风热、风寒之外邪。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煤工尘肺中医证候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现代百年名老中医经验文献,挖掘名老中医治疗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常用药物有苦杏仁、甘草、连翘等,常用药对有苦杏仁与石膏、金银花与桑叶等。肺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有生脉散和沙参麦冬汤,常用药物有太子参、杏仁、薏苡仁、麦冬等,常用药对有太子参与麦冬、太子参与苦杏仁等。湿热内蕴证常用方剂有三仁汤和升降散,常用药物有苦杏仁、半夏、蝉蜕等,常用药对有黄芩与苦杏仁、黄芩与半夏。邪入少阳证常用方剂有小柴胡汤,常用药物有半夏、苦杏仁、黄芩等,常用药对有柴胡与黄芩、柴胡与苦杏仁。气虚湿困证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有白术、半夏、党参等,常用药对有半夏与白术、苦杏仁与白术等,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有泻白散,常用药物有川贝母、栝楼、竹沥等,常用药对有川贝母与栝楼、黄芩与桑白皮。结论:通过对名老中医有关风温肺热病的数据挖掘,归纳出常见证候的方药规律,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支气管哮喘的文献,揭示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与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基于已有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支气管哮喘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证素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及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常见病因有外感、外寒、内因、痰邪等;病机以肺失宣肃、痰浊阻肺、痰热壅肺、气虚较为常见。22个证素中,病性证素以痰、寒、热、气虚、阴虚较常见;病位证素以肺为主,涉及肾、脾、肝、表、心、胃。证素组合以两证素和三证素组合常见,其中两证素组合形式气虚+肾、气虚+肺出现频率较高,三证素组合形式痰+热+肺、痰+湿+肺出现频率较高。两病性证素组合以痰+热、痰+湿、寒+饮、风+寒较常见,病位在肺。结论:现代名老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与目前教材、专著论述大致相同,也有部分具丰富内涵的独到见解,如病因的血瘀及病机的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木郁伐金等在以往专著中鲜有提及,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6.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生 《河南中医》2009,29(10):984-985
基于近30年中医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文献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初步确定了常见证候及其特征(主症、次症),基于各常见证候的症状组类而制定了各证候的辨证标准。常见证候为实证类(风寒袭肺证、风热袭肺证、风燥伤肺证、痰热壅肺证)、正虚邪恋类(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二证类六证候。治疗方面,一是宣降肺气止咳为总的治疗原则,可随风寒、风热、风燥等邪之不同而分别以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疏风润燥等;二是重视化痰降气,使痰清气顺,则咳嗽易除;三是注意固护正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考核验证。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六所三甲医院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选择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作为评价指标。结果7个证候210例患者中,敏感度范围为66.67%~89.29%,其中风寒袭肺证的敏感度最高(89.29%),其次是痰热壅肺证(86.54%)、风热犯肺证(82.67%),而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较低(68.42%、66.67%);特异度范围为93.65%~96.79%;准确度范围为90.95%~94.76%;阳性预测值范围为52.00%~91.18%;阴性预测值范围为90.85%~97.25%;阳性似然比范围为10.89~18.60,其中值最大的是风热犯肺证(18.60),其次是痰热壅肺证(17.09),值最小的是肺气虚证(10.89);阴性似然比范围为0.11~0.35,其中值最小的是风寒犯肺证(0.11),其次是痰热壅肺证(0.14),值较大的是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0.34、0.35)。结论证候诊断标准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其中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的诊断效能相对较高,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30-153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医证型规律,以及证型与诱导痰细胞学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的证候学信息采集,同时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测,整理后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示:73例患者可分为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5个证型;诱导痰细胞学分析: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5个证型分别为第1、2、3、4、5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第1组高于第2、3、4、5组,第2、3组显著高于第4组(P<0.05),第2、3、4组与第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计数(%):第2组高于第1、3、4、5组,第1组大于第5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可分为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5个中医证型,其中风寒袭肺型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痰热蕴肺型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热壅肺、痰湿蕴肺、阴虚肺热和肺脾气虚"等临床分型的阐述,综述了当代名老中医对小儿咳嗽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见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阳虚水泛证、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肺、肾、脾、心、脑,病性为气虚、阴虚、阳虚、痰、血瘀、热、寒饮,频率在10%以上依次为痰、气虚、热、阳虚、血瘀。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主要在肺、肾,与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