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杨炳初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杨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拟定和胃方调和肝脾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收到良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总结朱生棵教授辨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又兼痰、瘀为患;治疗注重疏肝降逆、化痰祛瘀,临证多采用疏肝和胃方化裁。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基本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当以疏肝和胃降逆为纲,而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则可生痰,痰气搏结,阻遏中焦或咽喉,本病乃生。故痰气并治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辨证施治中可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调理升降法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林  赵荣 《天津中医药》2009,26(1):37-38
探讨调理升降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关系.通过归纳中医脏腑气机升降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故提出治疗宜采取调理脏腑气机升降原则.经过临床实际应用.运用该原则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理想的效果。梳理近5年关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方面的文献,着重从中医病机这一维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中医药运用。目前,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主要有三方面认识。一为脾胃升降论,脾胃升降失衡,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临床多选用六君子汤加减。二为肝胃关系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则肝胃不和;胆腑疏泄失常,木郁土壅,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临床选用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三为气机失调相关脏腑论,气机升降失常是其根本病机,肝、胃、肺、肾多脏腑失衡导致气机逆乱、清浊不分。临床多选用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张喆  刘瑜  姜良铎  王微  符思 《环球中医药》2013,6(3):178-182
目的探索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机要素。方法收集83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知识给予解释确定病机要素。结果共得到9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78.30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主要病因为体虚,病位主要在肺胃,与肝相关性较强,核心病机要素为肺胃同病,体虚蕴邪,气机升降失和,上逆致咳。结论因子分析是客观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机要素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病机核心为肺胃蕴邪,气机上逆。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胃与食管,病因与脏腑气机升降密切相关,临床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调,肝肺不调,心肾不交等,且阳虚、土湿、水寒也是其重要发病因素。故在临床上以调节脏腑气机、和阴阳为主要原则,升脾降胃、升肝肃肺、交通心肾为主要方法,结合温阳化气,温通行气,进而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多娜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5-446
1 胃失和降为发病基础王长洪主任认为食管为胃之系,为胃气所主,通过其蠕动功能将食物推进胃中,传化物而不藏,与胃同属六腑的范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食管乃胃之门户,胃土受病,食管亦受影响.反流的形成,首先责之于胃的通降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反顺为逆,胃气上逆,《临证指南医案》中述:"胃宜降则和……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失调,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清浊相干,形成反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说:"酸者,肝木之味也……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若平素性情急躁或抑郁,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胃浊上逆,亦成反流.肝升肺降可促进脾运胃纳,使胃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肝气不升,肺失肃降,也会影响脾升胃降功能,致痰气阻隔,上逆于咽,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优势,一些临床研究及专家经验,与"气机升降失常"理论有关。该文从"升降出入"溯源及相关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结合相关脾胃病学专家经验,着重讨论赵荣莱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论述"气机升降失常"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重要性,恢复气机升降正常运行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理论可作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姜程帆  彭君伟  陈江 《河南中医》2020,40(8):1159-1162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肝(胆)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郁日久,化火生热,胃热上泛食管,发展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治当平肝扶胃,采用抑木扶土法,以"苦辛泄降,少佐酸味"为遣药原则,采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化裁治疗。脾不升清,胃(浊)气挟热上逆,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调和阴阳,祛其寒热偏盛,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应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思路之一。吴门医家对脾胃升降失常的治疗各具特色,薛己治脾,以升为主,遵循李东垣"大升阳气"之法,以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之虚,升下陷之清阳;叶天士调胃,以降为先,遵循张仲景"急下存阴"法,创立"胃阴学说"。胃食管反流病与肺脏有一定关联,肺主肃降,助胃使浊阴下降,肺胃不和,胃气上逆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之一。当降肺降胃,用药以"轻剂清降,以及苦辛寒开肺"为原则。吴门医家着眼于全身气机升降平衡,论证了脾升胃降和肝升肺降对维持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升降治法中既疏肝肃肺,又善补胃阴,调和脾阳胃阴。  相似文献   

11.
何晓晖教授认为食管具有以降为顺、以柔为喜、以空为用、以衡为健的四大生理特性;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衡法为基本法则,并提出了三大治疗要点:①整体论治,以平为期;②宣通气机,升降相因;③刚柔相济,润养为要;常用自创新方—降逆调胃汤为主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临床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中医辨治GERC,从气机升降理论出发,指出气机升降逆乱导致胃气上逆,肺失肃降为其根本病机,而阴亏不能养阳,导致脾虚痰生,气机阻滞,肺失宣降为次要病机,其本在肝、脾、胃,其标在肺,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健脾理气、肃肺降逆为主,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肝、胃、肺功能失调,胃气上逆,久病不治则产生痰、湿、瘀,互结于中焦,发为胃食管反流病,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胃,与肝、肺密切相关。根据脏腑辨证,通调气机,使肝、脾、肺、胃功能协调,以通为用,调气、驱邪,症状自止。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与肝脏在经络循行、生理功能、病例变换等方面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主要因素,把握"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围绕治肝可以安胃的原则,以气机通畅为先,以升降平衡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是我国高发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本文从“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提炼出本病的病机以郁、酸、热、逆为主的病机特点,旨在总结谢晶日教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临床治疗特点。提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密切相关,治疗从肝胃出发,主要采用疏肝解郁、调和肝胃以泄郁热制酸,和胃降逆、通腑降气以畅中焦气机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谢晶日注重身心调养。其疗效确切,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17.
汪银莹  顾勤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4-127
胃食管反流病中常见胆汁反流,且大多与酸反流并存.西医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为主.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在胃气上逆、脾失运化,临证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或疏肝清热,或健脾益气,或宣肺降逆,或降气化痰,或滋阴清热等.顾勤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肝胃郁热,少阳枢机不利,气机上逆,故治疗时以调气机之经方小柴胡汤,可疏利三焦,调畅气机,疗效较好.此外,临证中见肝肺气逆证,如:咽中堵塞感或异物感,但饮食下咽无碍,可予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谢晶日教授从医30余载,治疗本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谢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气机升降失调,浊气上逆,治疗上当以调畅气机为主,同时注重脏腑气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平衡脏腑间气机升降出入。  相似文献   

19.
从脏腑失职,气机逆乱及调畅气机,重在降逆两方面入手探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与反流性食管炎相类病症的中医辨治方法,指出临床目前已证实反流性食管炎与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密切相关。《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反流性食管炎相类病症如嗳气、嘈杂、呕逆、反胃、饮食有碍等症状主要与脾胃、肝、心肺、肾的气机升降失常有关,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枢机不利;肝胃不和,升降失常;心肺阳虚,宣通不及;肾虚不摄,气化失司;治疗方面张锡纯通过药物调整脏腑气机升降,使脏腑恢复其生理特性,主要有补中降逆,调肝降逆,温通降逆,补肾降逆等。  相似文献   

20.
王庆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其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积有经验。根据临床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机总由气机升降失常,具体病机可概括为:胆胃不和,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脾胃虚弱,气滞血瘀五个方面。采用辛开苦降、虫类搜剔、相反相成等方法,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