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医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意指外感病湿热证候的病因为湿热,病位在中焦脾胃,故治疗时应针对湿热轻重之不同,脏腑功能之所偏,用药物之药性、归经及功能纠正其偏,使中焦脾胃功能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一治则,已不限于外感湿热证,后扩展于涉及到脾胃二脏病机的许多病证,特别对脾胃病辨治时的方药配伍运用,医家们多遵此训,用以指导临床组方,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具体“治中焦如衡”这一治则,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 升脾气与降胃气脾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升降运动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基本形式,若脾气不升则可见头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名中医朱宗元教授行医40余年来,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方药多源于古典医著,体现出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功底的深厚。尤其在治疗脾胃病证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他认为脾胃病初起多实,久之多虚实相兼或以虚为主,胃病的病机关键是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形成虚实寒热错杂的病理,表现出以中焦气机不畅、瘀血阻络为主的证候,治以辛开苦降、运达中焦,治疗脾胃病,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治中焦如衡"思想,总结整理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廖志峰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规律。从调理脾胃的气机、寒热、虚实等方面入手,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论基础,调治该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在"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脾胃病机基础上提出了"治中焦如衡"的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并经过历代医家的亲身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证实在"治中焦如衡"理论基础上创制了诸多有代表性的治疗脾胃疾病的方药。笔者仅就古方中有代表性的方剂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邓运明教授认为痛风与现代医学"代谢-炎症-免疫"网络息息相关,治宜促进尿酸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消炎抑炎三管齐下。中医病因则为湿阻热化,气机被遏,病位为中焦脾胃,病机脾胃失和,湿热痹阻,故邓师提出固中清消法辨证施治,设立痛风清消方固护中焦,健运脾胃,斡旋三焦,平衡诸脏,消石排酸,同时配合足太阴脾经刺络放血,可有效指导痛风各期治疗,是一种理想的痛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总结且探讨了导师朱方石教授基于"治中焦如衡"之思想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学术经验。导师认为,CAG病因多端,病理变化复杂,但总以"中焦失衡"之表现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为病;辨治CAG,健脾益气为其基本大法,以期平衡脾胃之气;疏肝和胃常为治标之法,以平肝胃之气失衡;病久养阴益胃、活血化瘀,濡润胃腑黏膜,通达胃络气血,以促中焦胃津衡常、运行平衡。导师这一"治中焦如衡"的辨治观点和经验方法,为临床治疗CAG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介绍吕绍光主任医师辨治胃痛的思路和诊疗特色,强调先辨病后辨证、辨病辨证相结合、治中焦如衡、注重止痛药及甘味药的应用等理念,同时结合福建脾胃名家治疗胃痛经验灵活化裁,总结出治疗胃痛专病专方,寓繁于简,需临证灵活化裁,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归属"燥痹"范畴,病因为燥邪,致病机理是阴虚燥热,病变可累及多脏多腑出现津亏液竭的综合表现,治疗采取中医分步辨证方法.病之初在肺,清热润燥治其上焦;病及中焦脾胃,补脾益胃,养阴生津治其中焦;病及下焦肾阴不足,滋补肾阴治其下焦为治疗关键环节.临证时尚需根据病情,病程的轻重缓急综合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医三步治疗干燥综合征述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勤 《中医药学刊》2005,23(3):545-545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归属“燥痹”范畴,病因为燥邪,致病机理是阴虚燥热,病变可累及多脏多腑出现津亏液竭的综合表现,治疗采取中医分步辨证方法。病之初在肺,清热润燥治其上焦;病及中焦脾胃,补脾益胃,养阴生津治其中焦;病及下焦肾阴不足,滋补肾阴治其下焦为治疗关键环节。临证时尚需根据病情.病程的轻重缓急综合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0.
阐发陈士铎、沈菊人两位医家对血崩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异同。两位医家均重视体质的发病因素及血崩常见虚热之证。陈士铎更多关注到血崩的病因为房事不节,病机涉及脾胃亏虚、冲任不固、肝气郁结、瘀血内阻等,治疗上以气血辨证及五脏生克制化用药,同时强调血崩之人宜戒欲养生。沈菊人治疗血崩重点在中焦脾胃上,多以归脾丸加减治疗,健脾、醒脾、运脾,补益中焦,但补益之外常加麦芽等开胃之品以疏导。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特色鲜明,互补互用,通过对比研究,能够从体质、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等方面全方位把握血崩内涵,有助于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1.
刘铁军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学识丰富,在辨治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临证屡起沉疴,疗效卓著。临床多采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每多效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辨证用药原则,刘师认为对呃逆的治疗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现将老师运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验案三则介绍如下。上焦呃逆案治上焦如羽:呃逆在上焦者,其病机重点在肺,其辨  相似文献   

12.
2 治疗中焦病,遵"治中焦如衡"法则 "治中焦如衡",概括了中焦脾胃肠病证治疗时所遵循的原则.脾胃居中,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因而治疗中焦病证要做到"如衡",其"衡"之意:第一,湿热病邪易侵犯中焦,故选方用药当权衡湿热的多少,分别予以祛湿和清热;第二,与"治上焦如羽"相对,选药质地不轻不重,药味不多不少,煎煮时间不长不短等;第三,要做到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平衡,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用药符合升降平衡特点.  相似文献   

13.
史丽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16-116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漫病条辨》中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意思是在外感湿热温病时,应当根据湿热轻重的不同,用药物之药性、归经及功能纠其偏,使中焦脾胃功能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一原则,绝不仅限于温病治疗,脾胃病的治疗,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贯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思想,运用综合调理的方法,不偏不倚,调节异常病理状态,使之恢复和谐、平衡的生理状态亦为此原则的体现,并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认为“治中焦如衡”,即脾胃病的治疗应考虑到脾胃的气机升降、寒热状态、燥湿喜恶,虚实错杂等病理状态,采用升降同调、寒热并进、燥湿相济,补泄兼施的方法,以使中焦如衡,恢复脾胃的功能。具体浅析于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焦如衡”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基于脾胃的生理特点,提出的脾胃病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在此论点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中焦如衡”为切入点的论治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大法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胃癌前病变(PLGC)是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的病理改变。从“中焦如衡”理论探讨PLGC的病因病机,立足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中焦如衡,以平为期”为切入点,认为本病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胃黏膜遭受持续损害,而在正邪交争中,胃黏膜的保护和防御机制被激活,动态平衡机制被打破,出现以脾胃虚损为本、毒瘀损络为要、升降失衡为主要表现的病机特点,随之而出现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通过调和气血、虚实、气机等多种因素,以调和中焦为手段,以恢复脾胃平衡、气机升降为目的,从而防治PLGC。  相似文献   

15.
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脏腑精气的升降敷布无不赖于中焦气机的畅达,中焦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徐昕教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时,重视整体观念,善用多种辨证方法指导辨证,用药长于补肾、调肝、清利中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申吴瑭"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义,提出内科脾胃疾病,应辨证精细,治病求本。注意调理脾胃的阴阳平衡、升降平衡、纳运平衡和燥湿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治中焦如衡”理论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初时作为外感湿热温病中焦湿热证的治则,后通过发展推广至内伤脾胃病的治疗,成为治疗脾胃病的总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随之发生改变,加之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脾胃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泄泻患者尤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泄泻,笔者临证常依据“治中焦如衡”之经典理论而究机立法、遣方用药,同时注重病证结合,辨病择药,使中焦脾胃功能复常如“衡”,每每获效。  相似文献   

18.
“治中焦如衡”治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锦 《四川中医》2008,26(9):33-33
分析了"治中焦如衡"治则的内涵,阐述了其治则指导下的治法及在脾胃病辨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玲君 《光明中医》2014,(9):1825-1826
胃痞证是以自觉胃脘部痞塞,胸膈胀满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证。金老师认为胃痞证的发生是因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辨证治疗以行气消痞的同时配以辛温散发药疏肝,通过治肝而达到治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安玲 《河南中医》2003,23(2):47-49
在脾胃病的证治过程中,风药的应用相当普遍,这是由于脾胃病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风药适用于脾胃受寒、湿浊、湿热困阻中焦、实热壅滞、中焦气滞、胃络滞窒、脾胃气、中气下陷、中阳不振所致的多种病证。由于风药多辛燥,故胃阴不足证非其所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