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疼痛病症、针刺进针点、针刺工具及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不同角度,对近30年针刺镇痛文献进行分析,初步优化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以提高针刺镇痛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因素与镇痛效应、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2.
Fan GQ  Zhao Y  Fu ZH 《中国针灸》2010,30(11):965-968
从疼痛病症、针刺进针点、针刺工具及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不同角度,对近30年针刺镇痛文献进行分析,初步优化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以提高针刺镇痛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因素与镇痛效应、镇痛机制的关系,既可提高针刺镇痛疗效,又可全方位探索针刺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的效果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分析了针向是否朝向病灶、针向是否循经络走行、针向是否顺神经出颅(脊髓)方向、针向是否与肌肉走行相同等因素与针刺镇痛疗效之间的关系。既往的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针向病灶的镇痛效果优于不向病灶,而对针向循经络与逆经络、针向病灶与刺中病灶、针向循神经出颅(脊髓)与逆神经出颅(脊髓)、针向循肌肉与逆肌肉走行间的镇痛效果存在争议。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优化疼痛病症的针刺方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的证据级别,优化针刺治疗方案,建议:①采用2004年第2版《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偏头痛亚型、衍生型分类标准,并分析亚型、衍生型及病情、病程、伴随病症、辨证分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明确针灸适应病症;②选穴配伍应重点解决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头部穴位点取穴和非穴位点取穴的疗效对比问题;③针刺手法研究应注重重要穴位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针刺刺激量、针刺时间与疗效的关系;④明确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电针、针刀、三棱针适应症及操作规范;⑤设立阳性及阴性治疗方法对照,优先选择多因素设计;⑥注重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研究;⑦开展针药结合优选方案研究;⑧疗效评定应对控制头痛发作、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面积及头痛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5.
林俊  黄红  丁光宏  张迪 《针刺研究》2007,32(1):16-1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镇痛效应与穴位区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研究针刺效应与穴位局部的肥大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留针组(仅留置针体在穴位处)、电针(EA,2/100Hz,0.5/1.0/1.5mA,“足三里”)组和手针(MA)组,在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完全弗氏佐剂0.05mL注射于动物踝关节)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爪反射的方法,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比较电针、手针和留针组的镇痛效果。将穴位区的组织块制成石蜡切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染色,观察其中肥大细胞变化的情况。结果:电针和手针对AA大鼠都有很明显的镇痛效应(与留针组比较P<0.01),而留针组无效(与模型组比较P>0.05),其中手针穴位处的效果更明显于电针。同时,电针和手针组的组织切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高于留针组(P<0.01)。结论:穴位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了针刺镇痛效应中针刺信号从穴位向靶器官传输与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激痛点针刺疗法由于其疗效独特而日益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文章从主要针刺部位(激痛点)、针刺效应机制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激痛点针刺疗法的临床文献进行总结,发现针刺激痛点在治疗疼痛性病症、内脏相关疾病及耳鸣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并且针刺激痛点的疗效与针具选择、针刺手法、角度和深度等参数关系密切。但目前相关研究文献较少,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肥大细胞功能对针刺大鼠"足三里"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肥大细胞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穴位针刺组、旁开针刺组、色甘酸钠组、生理盐水组、色甘酸钠 针刺组、生理盐水 针刺组和色甘酸钠 对侧针刺组。采用大鼠尾部痛阈作为效应指标,在体观察针刺“足三里”提插捻转30 min过程中大鼠的甩尾潜伏期;并通过穴位组织切片染色,离体对照针刺前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以及色甘酸钠注射对其的影响。结果:手针大鼠“足三里”穴具有显著镇痛作用,效果明显优于针刺旁开对照点;而在色甘酸钠屏蔽穴位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功能后,这种镇痛作用被明显地削弱。针刺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显著提高;而注射色甘酸钠可以明显减少该脱颗粒现象。结论:穴位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了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的内容,探讨留针时间的源流和依据,分析《黄帝内经》和现代研究对留针的认识及针刺效应与留针时间的关系。目前关于留针时间与针刺效应关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尚缺乏深入系统的机制探索,应继续进行客观化实验研究,并在循证医学模式指导下进行规范化临床研究。优化针灸治疗各种病症的最佳留针时间,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针灸学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效应是如何启动的,是针刺作用原理研究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多年来在肯定针刺效应的前提下,从穴位局部化学离子入手,由点及线,由线成网,从神经、免疫、内分泌、能量代谢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探讨了局部神经-细胞-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针刺后“穴网络”变化其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证实:1)针刺可引起支配穴位的神经兴奋,启动神经调节;2)针刺可引发穴位局部炎性反应,启动免疫调节;3)针刺可调节穴区部分激素水平;4)针刺可调节穴区血流和氧分压,影响局部能量代谢;5)针刺后穴区神经-肥大细胞-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影响针刺效应;6)有向加权模型和复杂网络模型能够刻画针效初始调控网络的时序响应特征,并发现其中关键节点。对针效启动机制的研究,应将局部反应与整体效应相结合,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概念,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规律的提炼,从而揭示针效启动的关键基础因素,探寻针刺效应的有效调控模式,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中枢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正> 许多针刺研究的工作提示,中枢递质的活动与针刺效应有关。随着微量测定等技术的发展,已有较多的研究者以比较直接的方法观察了针刺对中枢递质的影响,为分析中枢递质参与针刺效应的机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一、内阿片肽(Endogenous Opiate Peptides EOP) 1.针刺使脑脊液内EOP含量升高 Sjolund等对9例患有慢性痈的病人用表面电极刺激穴位镇痛,并测定刺激前后腰部脑脊液中EOP含量的变化。其中4人疼痛的部位在腰椎水平,电刺激部位也在相应的节段,电极刺激穴位镇痛时,脑脊液中EOP含量明显升高;另5人的疼痛部位在胸部或头  相似文献   

11.
Wu S  Li J  Liang FX  Jin HY  Wang H 《中国针灸》2011,31(5):477-480
在总结近10年针刺调整胃肠电文献的基础上,分析针刺对胃肠电的调整作用、影响针刺调整胃肠电因素、针刺调整胃肠电机制,发现针刺穴位对胃肠电的调整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针刺方法、频率、穴位、运针与否以及受试对象所处的机能状态等都使得针效表现不同,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可表现为增强、抑制或双相调节;针刺对胃肠电调节效应的发挥有赖于神经系统完整,神经核团、神经递质、体液与胃肠激素等也参与了针刺效应的发挥,今后应加强对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近10 a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 agnetic resonance im aging,fMR I)技术进行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通过穴位特异性、针刺镇痛、针灸疗效等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FMR I证实了穴位与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②针刺的镇痛效果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③针刺效果与脑内部分区域的功能变化有关。因此,fMR 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针刺时效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针刺最佳效应时机进行阐述与分析,为取得临床最佳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8年8月有关针刺时效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43篇文献,分别从即时效应、后效应及总时效3方面进行研究,涉及留针时间、穴位种类、穴位数量及针刺频次等影响因素。结论:目前针刺作用时效关系的研究虽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多分散孤立,不成体系;留针时间及后效应观察时间不够长,无法观察到针刺确切的最佳诱导期、半衰期和残效期。今后应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制定更加合理的研究方案,纵向观察针刺的整个作用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的证据级别,优化针刺治疗方案,建议:①采用2004年第2版《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偏头痛亚型、衍生型分类标准,并分析亚型、衍生型及病情、病程、伴随病症、辨证分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明确针灸适应病症;②选穴配伍应重点解决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头部穴位点取穴和非穴位点取穴的疗效对比问题;③针刺手法研究应注重重要穴位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针刺刺激量、针刺时间与疗效的关系;④明确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电针、针刀、三棱针适应症及操作规范;⑤设立阳性及阴性治疗方法对照,优先选择多因素设计;⑥注重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研究;⑦开展针药结合优选方案研究;⑧疗效评定应对控制头痛发作、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面积及头痛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不同频率电针镇痛效应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颖颖  陈华德 《光明中医》2008,23(1):129-130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或情感体验,是人类特有的感觉。西药镇痛疗效差且易成瘾,而针刺因其镇痛效果好,无副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刺治疗疼痛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电针镇痛是在毫针针刺穴位获得针感后,在针柄上通以微量脉冲来兴奋穴位,以达到镇痛效果。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不同的刺激频率对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镇痛效应。本文对不同频率电针镇痛效应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期偏头痛患者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以90例偏头痛急性期患者为观察对象,以VAS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观察穴位配伍(太阳、风池、太阳+风池)、针刺方向(直刺、向下刺、向后刺)、针刺刺激量(1根针、3根针、5根针)、针刺时间(30 min、1 h、2 h)4因素3水平间的不同搭配组合针刺方案,对偏头痛急性期镇痛疗效,初步确定4因素的主次作用(方差分析)、3水平优劣(多重比较)及4因素3水平优势组合。结果穴位配伍、针刺方向、针刺刺激量为针刺镇痛主要因素,留针时间为次要因素(P0.05)。太阳+风池组合镇痛效应明显优于单用太阳或风池(P0.05)。脑空透风池(向下透刺)镇痛效应显著优于风池直刺及完骨、天牖透风池(向后透刺)(P0.05)。5根针、3根针(排针平刺)显著优于1根针(P0.05);5根针优于3根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2 h的镇痛效应优于留针30 min及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太阳+风池穴、向下透刺法、5针排针平刺法、针刺2 h方案为急性期偏头痛针刺镇痛的优选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亦可选择排针3针,留针30~60 min。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研究针刺效应主要包括了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体针与头针穴位针刺特异性的研究、动物穴位针刺效应的机制探讨。虽然上述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结果尚缺乏规律性和规范性;同时,相对于复杂的经络和穴位系统,此方面研究开展的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今后PET脑功能成像技术在探索针刺引起人类神经活动的生理机制方面应用将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近10年针刺调整胃肠电文献的基础上,分析针刺对胃肠电的调整作用、影响针刺调整胃肠电因素、针刺调整胃肠电机制,发现针刺穴位对胃肠电的调整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针刺方法、频率、穴位、运针与否以及受试对象所处的机能状态等都使得针效表现不同,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可表现为增强、抑制或双相调节;针刺对胃肠电调节效应的发挥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读值.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min即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3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从针刺5 min至起针后120 min与针刺前即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