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中医体质角度探讨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方法:使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中文版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436名宁波市某区城镇居民60~70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1)老年人平和质占15.6%,偏颇体质占84.4%。(2)平和质老年人在生活质量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得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平和质老年人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偏颇体质;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平和质类型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八种偏颇体质类型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纠正偏颇体质,提升体质平和状态,可能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与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和体质调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大学生中医体质和生活方式,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数据,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判定中医体质类型,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最后采用对应分析法探讨生活作息、饮食观念及运动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中医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生活作息规律、注重饮食和营养、总是参加运动与平和质关联性强;生活没有规律、不注重饮食和营养、缺乏运动与偏颇体质关联性强。结论:可从生活作息规律、饮食观念和运动习惯三个方面入手来开展大学生中医体质的调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州市高校乳腺增生女大学生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统计易感体质,分析体质偏颇与乳腺增生病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评表,对广州高校118名未婚女大学生乳腺增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18名广州高校乳腺增生女大学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气郁质易感,占29.67%;其次是阳虚质,占19.49%;痰湿质与气虚之质占同等比例,为11.86%;阴虚质8.47%;平和质、血瘀质及湿热质亦占相同比例,为5.08%;特禀质不易感,为3.39%。结论:气郁质易感;乳腺增生病与体质偏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甘肃省兰州市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并调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探求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形成与后天生活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3所高校419名大学生,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辨识学生中医体质。结果:平和体质占13.6%,偏颇体质占86.4%;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是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大学生以偏颇体质居多,阴虚质、气虚质是其常见偏颇体质。在校大学生偏颇体质中阴虚质与睡眠时间、饮酒、便秘、失眠4大因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精神压力、失眠2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经过较多样本的研究,探讨癌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从而可以对癌症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预防癌症的发生。方法运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测定表》,对600例癌症患者及600例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从整体看,600例癌症患者,平和质较少,仅占8%,多数为偏颇体质占92%。在8中偏颇体质中,痰湿质126例,占21%,血瘀质114例,占19%,气郁质108例,占18%。600例普通人群中,平和质最多,占42%。结论癌症患者的主要影响体质类型为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751名女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女大学生的不同体质调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51名女大学生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1名女大学生确定的体质类型中,平和质275人(36.61%),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分别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倾向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结论:女大学生平和质所占比例较低,以偏颇体质居多,确定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居多,有倾向的偏颇体质中以阴虚质、血瘀质和阳虚质居多。  相似文献   

7.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情绪状态,并探究其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抑郁自评量表》《痤疮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调查表》对306名福州在校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0.0软件对痤疮发病特点、情绪状态及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大学生群体中,Ⅰ型痤疮最为常见,占样本总量的59.48%;无抑郁占55.88%,有抑郁占44.12%,轻中度抑郁最多;平和质占48.37%,偏颇体质占51.63%,排名前3的偏颇体质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痤疮严重程度与喜好肉类和油性皮肤呈正相关,与喜好水果、经常运动、干性及中性皮肤呈负相关;痤疮等级与情绪积分等级呈正相关;痤疮等级与平和质呈负相关,与多数偏颇体质呈正相关。结论:在痤疮的临床治疗和日常防治上,应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体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干预,从整体上调节痤疮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体质偏颇,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7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平和质占42.26%,偏颇体质占57.74%,,居于前5位的偏颇体质类型是气虚质15.31%(男:7.38%,女:7.93%)、阳虚质11.14%(男:1.94%,女:9.20%)、阴虚质9.33%(男:2.72%,女:6.61%)、痰湿质8.33%(男:3.89%,女:4.44%)、湿热质6.59%(男:4.67%,女:1.92%)。以下依次是血瘀质、气虚质、特禀质。结论:在校大学生存在偏颇体质,且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居多。  相似文献   

10.
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中医体质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0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患者,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计算判定进行体质分析。[结果]气郁质占27.58%,阴虚质占20.68%,气虚质占17.24%,阳虚质占6.89%,平和质占27.58%,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等为零,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是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年人心肺耐力分布特点,为中医调整体质偏颇改善人群心肺耐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0~60岁体检者303例,对其进行心肺耐力检测,并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中医体质。分析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有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9种体质,除平和质之外其他8种都为偏颇体质)中年人群心肺耐力水平(分为极弱组、弱组、一般组、良好组、优秀组五组)的分布特点。结果:九种中医体质的心肺耐力水平分布类型有显著差异(P=0.0020.01),平和质极弱、弱、一般、良好、优秀各组分别占29.69%,27.03%,32.76%,32.14%,57.14%。以性别分层,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心肺耐力分布特点,男性9组间有一定差异性但不显著(P=0.05)。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阳虚质(25.00%)、气虚质(12.27%)、湿热质(9.55%)。以性别分层,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心肺耐力分布特点,女性9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阳虚质(32.53%)、气虚质(10.84%)、阴虚质(10.84%)。阳虚质和气虚质普遍见于中年男女。其中阳虚质比例(32.53%)甚至超过平和质(26.51%)。结论: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年人心肺耐力分布存在差异,其中阳虚质和气虚质更容易出现在低心肺耐力水平人群,阳虚中年女性低心肺耐力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38-240
目的:观察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其与感染时间、临床分期的构成比,分析中医体质因素与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四诊信息情况,分别以体质学说分类法判定中医体质类型,观察各体质类型在HIV感染的不同感染时期、临床分期中的构成比。初步评判各中医体质类型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中气虚质占32%;平和质为17%;其次是湿热质为13.2%;感染时间≥5年的感染者主要以平和质和气虚质为主,均占11.3%;感染时间5年的主要以气虚质为主,占20.8%;早期(Ⅰ、Ⅱ期)中医体质主要为平和质和湿热质,分别占17%和9.5%,终末后期(Ⅲ、Ⅳ)主要表现为气虚质和阳虚质,分别占30.2%和9.5%;中医体质属气虚质的HIV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数量表现为最低(241.41±78.86),与其它各组体质类型(除痰湿质外,t=2.07,P0.0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中医体质主要以气虚质为主,不论在感染年限和临床分期上,气虚体质均有存在,气虚质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数量也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151例,分别进行中医四诊资料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和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进而作出中医证候分析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以各证候为因变量,9种中医体质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中卫分证136例(占90.1%),气分证91例(占60.3%),无营分证、血分证。在气分证中,阳明证52例(占34.4%),肺热证30例(占19.9%),少阳证40例(占26.5%),胸膈证10例(占6.6)%,湿阻证28例(占18.5%)。体质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回归分析显示,甲型流感气分证与平和质、特禀质呈负相关,与阴虚质呈正相关;阳明证与阴虚质呈正相关;少阳证与气郁质呈正相关;肺热证与痰湿质呈正相关;湿阻证与痰湿质呈正相关,与特禀质呈负相关;卫气合病证与阴虚质呈正相关,与特禀质呈负相关;单卫分证与平和质、特禀质呈正相关,与阴虚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是影响甲型流感患者中医证候的5种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发病时的中医证候与患者中医体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中医体质分类、分级研究,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级标准及应用意义"(试行)探讨,为今后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健康体检,对确诊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132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级,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分类,并在9种中医体质分类的基础上,按创新设计的"中医体质分类分级标准及应用意义"进行分级。结果研究对象132人,辨识出中医体质类型359类次,符合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的214类次。其中,平和质50类次,8种偏颇体质164类次。平和质1级18类次,平和质2级6类次,平和质3级18类次,平和质4级8类次;8种偏颇体质分级,1级145类次,2级134类次,3级28类次,4级2类次。气虚质2级以上(含2级下同)48类次,占总类次359(下同)的13.4%;阳虚质28类次,占7.8%;阴虚质24类次,占6.7%;痰湿质20类次,占5.6%;湿热质8类次,占2.2%;血瘀质10类次,占2.9%;气郁质21类次,占5.8%;特禀质5类次,占1.4%。体质评估后,1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特禀质。结论平和质1级、2级判定为基本是,3级4级判定为是,其级层越高,表示体质越优。8种偏颇体质2级以上者判定为是,其级层越高,表示偏颇程度越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偏颇体质调平具有指导作用,"中医体质分类分级标准及应用意义"(试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南海狮山片区乳腺增生患者中医体质的调查,了解乳腺增生患者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趋向性。方法:选取我科诊疗的乳腺增生患者440例,采用王琦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表,对其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了解该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趋向性,为探讨体质偏颇与乳腺增生易感的相关性提供依据。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患者中有单一体质及多种体质相兼两大类,单一体质占56.4%,多种体质相兼占43.6%;平和质占11.1%,偏颇体质占88.9%。其中阳虚质占22.9%,气郁质占14.6%,气虚质占13.8%,血瘀质占11.7%,阴虚质占9.5%,痰湿质占8.2%,湿热质占4.9%,特禀质占3.3%,并且按问卷的实际得分相等或不等分成三类,分别为两种体质合并(得分相等)、两种体质相兼(得分不等)、三种体质相兼。结论:乳腺增生患者中偏颇体质比例明显大于平和质,而且存在多种体质相兼,也提示体质偏颇与乳腺增生易感有一定的关系,阳虚质易感。  相似文献   

16.
孙婧  熊志强  沈丽萍  谢伟  黄琼  傅奕  刘永芳 《光明中医》2020,(21):3315-3317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和中医证候判定,观察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42. 22%)、阳虚质(28. 89%)、阴虚质(11. 11%) 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肾阳虚证(74. 44%)居多,其次为阳虚质(28. 89%)、阴虚质(11. 11%)。不同体质类型发病后中医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的患者发病后多数表现为脾肾阳虚证;阴虚质发病后表现为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质发病后表现为风湿热痹证和脾肾阳虚证。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发病后中医证候的形成受体质类型影响而具有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 (AIDS) 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舌脉特点。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138 例 AID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对比不同中医体质类型 AIDS 患者初治后的生活质量,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统计分析患者的舌脉特点。结果:138 例 AIDS 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占 44.93%,气虚质次之,约占 24.64%;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分期、中医证候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患者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及其他中医体质类型患者 (P<0.05);舌象以舌色淡红 (占 65.22%)、舌体胖 (占 57.25%)、苔厚 (占 56.52%)、苔腻 (占 42.75%)为主;脉率以脉率不齐 (占 69.57%) 为主,脉象以虚 (占 74.64%)、弦 (占 47.10%)、结 (占 34.06%) 为主,脉位以中位为主(占 86.23%),脉势以低平虚 (占 89.13%) 为主。结论:AIDS 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舌脉特点有其特定规律,临床诊治中辨证、辨体相结合能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体质和偏头痛及其生活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填写"中医体质调查表"收集数据,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对偏头痛体质类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偏头痛发生的体质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其中气郁质和血瘀质为危险体质,平和质、阳虚质和阴虚质是保护体质。结论:通过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偏头痛的关系,首次从体质角度确立气郁质、血瘀质是偏头痛的危险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丰富了偏头痛的发病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王相东  樊西玲  郭小青 《陕西中医》2012,(10):1353-135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和黄褐斑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评估其体质特点,并对黄褐斑患者根据体质不同进行中药加减治疗。结果:黄褐斑患者偏颇体质较多,占93.96%,健康组平和质居多,占35.71%,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处理,偏颇体质中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虚质在两组人群之间体质分布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发病和中医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了解其构成比,探讨该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146名学生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调查人群中,平和质占19.18%,偏颇体质占80.82%;居于偏颇体质前四位的是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男女生体质分类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生以阴虚质为主,女生以阳虚质为主。结论: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占有较大构成比,阴虚质、阳虚质居于先后,同时为男女生的主要体质类型,其原因可能与地理因素、自身作息情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