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诀】美髯之王制首乌,善入肝肾甘温苦。固精益肾健筋骨,头昏眼花腰膝舒。【释义】中药治疗须发早白首选制何首乌。制何首乌味甘、苦、涩,性温,善于走入肝、肾之经,补肝、肾之精血。其能补养肝肾,故能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不健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眼花等。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何首乌醇提物致大鼠多脏器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剂量何首乌对大鼠主要脏器的损伤作用,暴露其可能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亚急性毒性试验,初步比较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20g生药/b)灌胃28天的毒性,观察肝脏病变频数;进一步对毒性较大的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醇提物进行研究,以40g生药/kg连续灌胃28天,观察大鼠体重增长情况、脏器指数变化、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组织病变结果。结果初步发现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醇提物毒性均大于各自的水提物和药材全粉,肉眼观察发现服药大鼠主要脏器中,肝脏发生显著病变的频数最高。何首乌醇提物毒性结果发现,与未给药动物比较,生何首乌组和制何首乌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受抑,生首乌组主要脏器指数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生何首乌组和制何首乌组肝、肾和肺脏均发生显著损伤;肝功能生化指标动态监测显示:生何首乌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仅在给药第3天时出现一过性显著升高,在此后第7、14、21和28天均无显著改变,而CCl。阳性对照组在实验第1周ATJT和AST即出现显著升高。结论初步实验提示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可能集中在醇提物,其毒性器官主要集中在肝脏。进一步实验提示生何首乌毒性大于制何首乌,何首乌对肝、肾和肺均有损伤,其中对肺脏的损伤作用是首次报道;肝功能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对何首乌肝损伤不敏感,提示何首乌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CCl。主要基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肝损伤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研究进展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4  
罗瑞芝  贾伟  赵利斌  邱明丰  孙霞 《中草药》2005,36(7):1097-1100
归纳了近10年来国内外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研究成果,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聚合原花青素;具有明显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包括抗衰老作用、影响免疫系统、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心肌保护作用、保肝作用、神经保护作用、抗菌作用等;临床用于抗衰老、高脂血症、血管性痴呆、脱发、老年皮肤搔痒、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其毒性和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损害。生、制何首乌有效成分、作用、毒性均有差异,应区分应用并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何首乌可能存在的肝毒性物质基础及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何首乌肝毒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何首乌肝毒性研究的文献报道,对其可能的肝毒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主要以生、制首乌的肝毒性实验研究为展开点,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肝毒性成分、机制及相关报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展开论述。结果:蒽醌类、二苯乙烯苷、鞣质都被分别报道是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基础,但迄今仍无统一说法,甚至还存在诸多矛盾。此外三者在机体内会相互影响。结论:何首乌的肝毒性作用主要由蒽醌类、二苯乙烯苷、鞣质三类物质共同介导,且此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影响着何首乌的肝毒性作用,推测其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多成分协同制毒及双向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何首乌是九大仙草之一,临床应用极其普遍。随着何首乌肝毒性报道越来越多,其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案例报道、临床特点、实验研究、毒性机制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对何首乌的肝毒性进行综述,为何首乌临床安全用药及肝毒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20)
何首乌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但其生品均有一定毒性,多为炮制后的制何首乌入药,近些年对其毒副作用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炮制前和炮制后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炮制前后会存在临床功效的差异和毒性变化。本文对何首乌炮制历史和现代炮制工艺,对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毒性改变情况进行综述。对后续研究寻找何首乌肝毒性物质打下基础,为评价何首乌最佳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有利于保证何首乌炮制工艺、质量、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何首乌含有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黄酮类、磷脂类等多种类型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补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何首乌肝毒性的临床案例报道日渐增多,其安全性备受关注。通过对生/制/发酵何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肝毒性进行系统综述,为何首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1]。目前临床多采用制何首乌入药。笔者现从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综述如下。1炮制历史沿革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2],其炮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王新陆血浊理论探讨化浊药物临床应用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期血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王新陆教授临床辨证应用清化血浊功效药物进行总结,认为凡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具有理血化浊,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或正常循行规律的一类药物,称为化浊药。对常用的化浊药荷叶、焦山楂、决明子、制水蛭、酒大黄、赤芍、路路通、虎杖、何首乌的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证效关系、量效关系、修制与配伍、援药理论应用思路四方面对化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HPLC指纹图谱评价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部位肝毒性。方法基于内毒素(脂多糖,LPS)的特异质肝损伤动物模型,HPLC法测定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部位信噪比(S/N)大于10的指纹峰总面积,并以大鼠ALT、AST水平为评价指标,从而获得特异质肝损伤评价。结果何首乌与制何首乌3种提取部位的S/N比值大于10的指纹峰总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50%乙醇、75%乙醇、水,何首乌联合LPS给药组的肝损伤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LPS+50%乙醇-何首乌、LPS+75%乙醇-何首乌、LPS+水-何首乌,制何首乌联合LPS给药组的肝损伤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LPS+50%乙醇-制何首乌、LPS+75%乙醇-制何首乌、LPS+水-制何首乌。结论何首乌、制何首乌50%乙醇提取的部位毒性最大,HPLC总峰面积也最大,能更好的体现毒性成分信息。  相似文献   

11.
脂溢性脱发难以根治,西医认为其发病机理多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及雄激素代谢相关酶密切相关,但西药治疗依赖性大且副作用明显。赵泉霖教授根据该病临床表现,通过辨证论治理论自拟祛脂固脱汤,以清热利湿法为主治疗脂溢性脱发获得满意疗效。基础方为制何首乌、夜交藤、侧柏叶、茯苓、泽泻、赤芍、丹皮、炒白术、当归、丹参、白鲜皮、地肤子。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祝 《中医杂志》2004,45(9):650-650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生何首乌味苦、涩,性平,制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入肝、胃、心经,有益肾补肝、养血、通便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重用制何首乌配伍其他药物治疗高脂血症62例,获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近年来何首乌肝中毒事件频发,针对网络销售制何首乌大量增加及质量监测缺失的问题,检测不同批次从网络上购买(网购)的制何首乌质量和肝细胞毒性大小,并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工艺的减毒效果,为规范和提高何首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化学指纹图谱和肝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考察部分网络销售的制何首乌质量差异;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肝细胞毒性降低效果.结果 网购的26批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在0.004%~3.442%,其中有8批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052~0.998,其中有6批差异巨大;对肝细胞毒性(IC50)差异较大,其中4批网购的制何首乌样品毒性大于生何首乌对照药材.何首乌常压清蒸法减毒速度较慢,蒸制12 h毒性仅下降13.6%;高压清蒸法和高压黑豆汁蒸法减毒速度相对较快,蒸制5~6 h毒性下降22.1%左右且趋于稳定.结论 网络销售的制何首乌质量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炮制减毒不充分,增加了何首乌肝中毒的风险,应加强何首乌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何首乌高压清蒸法的炮制减毒效果较好、时间较短,建议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何首乌肝毒性问题屡有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何首乌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机制与调控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现有文献及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显示: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主要为蒽醌类化学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学成分、鞣质类化学成分和外源性污染物,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可能与机体药物代谢酶缺陷、特异炎性免疫反应、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等有关。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二苯乙烯苷分解代谢障碍导致其在体内累积可能是何首乌肝毒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致毒机制。可通过建立合理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炮制工艺和实施辨证论治、个体化用药等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来胜 《陕西中医》2001,22(2):94-95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乃肝、脾、肾三脏之虚为本 ,痰浊、瘀血为标的病证。应以调理脾胃 ,补益肝肾 ,祛痰除浊 ,活血化瘀综合治疗为大法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对肝脏影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鹏岩 《江西中医药》2007,38(11):66-67
何首乌又称首乌、赤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 gonummu ltif 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我国四川、湖南、贵州、河南等地区,生于灌木丛中、山脚阴处或石隙中.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是滋补肝肾的常用中药.近年来用于肝炎、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斑秃、脱发等,疗效满意.但何首乌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损害引起人们重视,亦多有报道.现就何首乌对肝脏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规格何首乌的煎煮成分对肝细胞毒性的差异,探讨何首乌饮片规格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建立何首乌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规格何首乌水煎液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以其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的抑制率作为肝毒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相关分析,试图找出与毒性相关的化合物。结果显示不同规格何首乌饮片成分溶出差异较大,何首乌打粉饮片的肝细胞毒性显著强于何首乌块状饮片;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发现了3个与何首乌肝毒性密切相关的成分。结果揭示了饮片规格与何首乌肝细胞毒性的关系,其中粉状规格饮片毒性相对较大,有一定的肝损伤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脂溢性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脱发性疾病,杨文信教授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湿热为其不可忽视的病机。本文主要介绍杨文信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主张从肝、肾论治,治法上强调疏肝补肾补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同时结合外用冰柏液和复方皂矾洗发香波,此外,重视心理疏导、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护。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性不育症的基本病机及治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炎性不育属于中医“精浊”、“不育”范畴,根据其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认为该病的脏腑定位在肝肾,病机特点是“肝实肾虚”。肝经湿热、肝经气滞、肝脉瘀阻是其实证的基本病机,肾气亏虚是其虚证的基本病机,浊瘀阻滞是其治疗棘手的癌结所在,“泻肝补肾”是其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反映肝损伤的传统肝功能指标以及早期血清生物标志物指标,探讨何首乌不同提取物常规剂量长期使用对大鼠的肝毒性作用,同时揭示其产生肝毒性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生、制何首乌水提组,生、制何首乌醇提组,生、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组。何首乌以6 g生药/kg的剂量,连续给药30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精氨酸酶1(ARG1)、谷氨酸脱氢酶(GLDH)、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A1)、苹果酸脱氢酶(MDH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的血清TBIL、ARG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制何首乌醇提组和配方颗粒组的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生何首乌醇提组MDH1水平显著升高(P0.05),制何首乌醇提组GSTA1含量显著升高(P0.05);何首乌水提组及醇提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生何首乌水提组比较,制何首乌醇提组和何首乌配方颗粒组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何首乌醇提组,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组ARG1含量明显升高(P0.05),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何首乌醇提组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给药组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水样变性、脂肪变性,偶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何首乌以6 g生药/kg的剂量长期给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毒性大小为醇提组配方颗粒组水提组,生何首乌毒性大于制何首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