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专业学生培养中医药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思维中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辨证论治、取象比类的特点,提出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方法和模式。结果通过营造中医药氛围的校园文化、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力度、倡导中医药思维贯穿课堂活动的教学理念、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作用四大方面立体化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结论将以上几个方面交叉融合应用有助于对中药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大学生的培养要以中医药传统文献研读为切入点,让学生体悟中医药的概念、范畴、内涵,学习、熟悉、再现经典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医思维水平。医古文作为中医药传统文献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语言和导入专业的同时,还广泛介绍与中医密切关联的中华传统思想和文化背景。加强中医药传统文献特别是医古文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语言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高职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美学教育在中医药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艺  于红  李晖 《中医教育》2012,31(6):81-82
中医药专业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科学,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思维模式、辨证论证等许多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美学思想,在中医药专业的许多方面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因此,加强美学教育对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思想、加强对中医药专业的信心、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中药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提高所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两创方针"指引下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拟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探索出净选切制、火候、辅料炮制、现代实验、职业道德5种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既为下一步进行相关教学案例设计奠定基础,又为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要求中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具备较好的中医药思维水平。《中药药理学》课程是一门衔接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中药专业研究生中医药思维的重要阵地。文章通过对当前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缺乏中医药思维的现状分析,提出增强中医药思维的《中药药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破解中医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瓶颈的靶点,提高中医药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教育水平的提升。团队基于中医药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建设、课程建设的现状,以及我国新医科建设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相关要求,从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水平、创新教育现状、创新教育意见与建议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多群体、多维度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中医药创新教育进行了理性透视并提出对策设计,以期能够为加强中医药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耦合、培养高水平专创融合的学科交叉型人才提供思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迈进,为中医药创新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药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中医思维方式更不熟悉。因而在科研思路上往往沿用西药的研究方法,忽视了中医药的诸多特色和优势。所以,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加强中医思维的培养,将为中药的研发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中医药院校低年级学生对中医专业认知、学习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北京某中医药大学的一、二年级多个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结果显示,学生选择中医专业的因素很多,入学之前,大多数学生对中医专业不够了解,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对中医发展有信心。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未来发展也存在困惑。学校应加强专业课导读的效果、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药化学在整个中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中医药创新人才,作为中药化学这门专业课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读中医药文献古籍、案例式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此次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效果和专业发展为导向,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采用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中药药理学方面的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内与课外并进:提高学生对课外学习的重视程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获取教材外知识的能力。传承与创新贯通:在对中药现代创新性成果的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思维的融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与实验课相通达,培养学生综合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思维的渗透: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本课程通过多元混合式教学改革,使学生的中医药理论传承意识、基础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等均得到提高,对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传承与创新能力兼备的中药学人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留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中医思维缺失、专业认同感下降等问题,以中医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诵读中医经典、解读中医文化、领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建立健全留学生导师制、加深中医药校园文化底蕴等多元途径,培养留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完善的中医临床思维、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中医药留学生的整体质量,拓宽中医药人才培养范围,推动我国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有着特殊性。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中医思维;既要培养研究生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也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文章从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角度,结合本校医学免疫学专业的特点,对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总结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以期为培养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由中医药学拓展到非中医学学科领域,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如何突出中医特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医思维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解决复杂性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培育突出中医特色的新型开放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中医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医理论教育、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氛围、鼓励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技能等途径来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中医思维培养。探讨中医思维培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涵和价值,分析了中医思维培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如何在中医药教育教学中实践中医思维培养,旨在为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方楠 《中医教育》2014,(5):50-53
通过分析整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指出加强中医药学专业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中医思维,塑造新时代“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中医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思考如何运用中医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配伍用药,提出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药学课程应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将专业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以文化浸润、知识传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专业自信。通过以文育人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合一、以人为本的职业态度。同时,以文塑人的方式,多维度效果评价,涵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坚定中医药职业认同,树立专业自信,培养职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某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为(277.95±36.24)分,属于中等评判性思维水平(P<0.05);临床医学类和药学类研究生评判思维能力高于基础医学类研究生(P<0.05).结论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体呈中等水平,应重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学史是国内各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承担着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探寻中医药发展本质的重要作用。本着更新育观念的思想,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中国医学史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方法改革,坚定了学生的专业信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纵向联系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中医药思维研究,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以期刊文献为表征的研究成果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期刊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思维研究的主题词组主要有中医药临床思维、中医药思维培养、中医药教学(教育)思维、中医药学思维、中医药辨证思维等.建立在中医药思维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中医药思维学,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