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敏点灸对肩周炎急性期患者CRP、NO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敏点灸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将69例肩周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灸组(36例)和传统艾灸组(33例)。2组分别采用热敏点灸和传统温和灸治疗,每日灸1次,连续治疗10次,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RP、NO水平,肩关节疼痛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肩周炎急性期患者CRP、NO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均P0.01)。热敏点灸组、传统艾灸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CRP、NO水平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价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前者优于后者。结论热敏点灸具有降低肩周炎急性期血清CRP、NO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肩关节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刃针结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热敏灸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疗程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针刺常规治疗法相比,刃针结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不仅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更利于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程度,该治疗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观察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双侧KOA患者,按热敏灸操作步骤分为热敏灸组(治疗组)和常规艾灸组(对照组),每组30例,连续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步行能力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IL-1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步行能力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IL-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常规艾灸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无创无毒副作用,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30例。两组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9次,观察综合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温针灸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积分均明显增加(P0.05),VAS积分明显减少(P0.05),其中热敏灸组JOA积分增加幅度大于温针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热敏灸组前屈改善程度大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热敏灸、温针灸用于治疗肩周炎均疗效良好,其中热敏灸在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前屈活动度方面优于温针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心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含量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IBS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每组40例,热敏灸组接受热敏灸治疗,心理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热敏灸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热敏灸组和心理干预组(P0.01),热敏灸组疗效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三组患者肠道症状尺度表(BS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热敏灸组和心理干预组(P0.05),热敏灸组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QOL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热敏灸组和心理干预组(P0.05);热敏灸组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清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热敏灸组和心理干预组(P0.05),热敏灸组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热敏灸组和心理干预组(P0.05),热敏灸组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心理干预能调节IBS患者的SP和5-HT水平,改善BSS,缓解SDS和SAS,提高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6.
张路  廖希希  王琪  肖晓华 《光明中医》2022,(13):2387-2389
目的 观察热敏灸配合浮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浮针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热敏灸配合浮针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2种治疗方法操作风险较小,治疗过程中痛苦小,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更高,两者联用可增强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圆利针围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髌下脂肪垫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圆利针围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32/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28/32);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8.1%(25/32),高于对照组的62.5%(2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结论:圆利针围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选择适宜临床应用的肩周炎疗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热敏灸组(60例)和温针灸(60例),分别考察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后的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患者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热敏灸的临床治愈率要显著高于温针灸,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针灸治疗组相比,热敏灸组患者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前屈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肩关节自由度外展、外旋、内旋、后伸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和温针灸均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但是热敏灸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具有治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自制参蛤散治疗稳定期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热敏灸及自制参蛤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自制参蛤散治疗稳定期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头针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热敏灸组30例予热敏灸治疗;头针组30例予头针治疗;联合组30例予热敏灸联合头针治疗。3组均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3组治疗前后采用肠道症状尺度表(BSS)评分评价患者症状,抽血检查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水平,并统计疗效。结果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3.33%,头针组总有效率90.0%,联合组总有效率96.67%,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热敏灸组及头针组(P0.05)。3组治疗后BSS评分均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BSS评分低于热敏灸组及头针组(P0.05)。3组治疗后SP、5-HT含量均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SP、5-HT含量均低于热敏灸组及头针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头针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调节SP和5-HT分泌,改善BSS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对照组各30例.热敏灸组给予热敏灸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6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巴塞尔指数(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随访3、6个月末观察病死/残疾率、复发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热敏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热敏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6周,两组患者FMA、BI、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6周热敏灸组FMA、BI评分较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SS-QOL评分较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热敏灸组FMA、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热敏灸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联合射频治疗非炎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B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射频组50例,采用单纯射频治疗;针频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射频治疗;热频组51例,采用热敏点灸配合射频治疗.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统计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TH-CPSI)积分.结果:临床疗效热频组与针频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热频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频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频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热频组与针频组NIH-CPSI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频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热敏点灸联合射频治疗CPPS-ⅢB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察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oea,PD)及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PD患者按热敏灸操作步骤区分热敏灸组(治疗组)和常规艾灸组(对照组),每组40例,以关元穴为施灸部位,每穴大概灸疗时间大约30分钟,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施灸,每日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采用痛经症状评分标准、COX痛经症状量表、痛经总体临床疗效及伴随症状临床疗效标准为观测指标,总体评价PD及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后,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均较疗程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后有效率分别为:92.5%、80.0%,临床总体有效率均较高(P0.05),但治疗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后,伴随症状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5%、70%,两者均较高(P0.05),但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及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艾灸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无创无毒副作用,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光宪  黄瑞聪 《新中医》2015,47(7):262-264
目的:观察蜂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蜂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和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口服。1月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患者躯体功能(BASFI)和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ESR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SDAI及BASFI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明显,且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毫刃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热敏灸结合毫刃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灸结合扶他林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结论:热敏灸结合毫刃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CRH、ACTH与CORT的影响。方法:6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艾灸组(32只)、假手术组(8只)、NMDA组(8只),空白组不予干预,其余各组通过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法复制IBS模型。造模完成,艾灸组以悬灸命门穴出现尾温变化为依据,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实验第21、28、35天,NMDA组套管植入海马微量注射5μg/μL NMDA 1μL,假手术组、艾灸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CRH 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CTH、CORT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CRH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NMDA组CRH mRNA表达升高(P0.01),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CRH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CRH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ACTH含量均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ACTH含量无明显差异,NMDA组ACTH含量升高(P0.01),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ACT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ACTH含量降低(P0.05);(3)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NMDA组CORT含量无明显差异;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CORT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CORT含量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可有效改善IBS模型大鼠相关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NR的表达,降低下丘脑CRHmRNA表达及血清ACTH、CORT含量,恢复HPAA负反馈调节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涂国卿  邹来勇 《新中医》2010,(10):97-98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素(B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及药物组,分别以敏感穴位热灸法治疗、阿伦膦酸钠内服对照。观察症状体征、BMD测定、BGP测定结果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各部位BMD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热敏灸组的各区BM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组各区BMD治疗前后也有轻微变化,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各区BMD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血清BG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BGP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热敏灸组BGP比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3月后,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灸组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热敏灸可增加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温和灸热敏态与非热敏态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于疼痛发作前5 d开始对关元穴实施温和灸,每次艾灸时间45 min,并配合常规针刺,每个月经周期治疗(7±2)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将患者在关元穴出现热敏化现象及在整个疗程中热敏化现象≥4次的归为热敏腧穴组(治疗组),没有出现热敏化现象或整个疗程中热敏化现象次数4次的归为非热敏腧穴组(对照组),以COX痛经症状量表、痛经总体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COX痛经症状量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温和灸热敏腧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治疗,隔天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呋嘛滴鼻液滴鼻治疗,每日2次,每次3~5滴。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分级总评分,同时治疗组采用RQLQ量表来评估其生活质量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分级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眼部症状与情感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36例中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分别为8例、16例、12例及66.67%,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AR疗效显著,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