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对于急诊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14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常规创伤救治原则护理的1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救治相关指标,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75.71%,高于对照组的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救治时间、院前救治时间、现场救治至到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多发伤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提升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使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2.
969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11-11~2008-11-11院前急救的969例创伤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 男女之比为2.47∶ 1;年龄1~95岁;20~49年龄段67.24%,受伤原因:交通伤44.58%,斗殴伤14.04%,跌伤10.01%,坠落伤3.3%;创伤部位的前四位依次是头部(36.5%)、四肢(29.1%)、腰部(7.43%)、胸部(2.48%)和脊柱(2.48%);死亡率1.34%,交通伤是最主要的死因.结论 创伤尤其是交通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应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控制救治反应时间,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开展时间分为传统救治组(2013年1月~12月)32例和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2014年1月~12月)36例。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急诊抢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救治成功率高于传统救治组(P0.05),致残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救治组(P0.05)。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急诊抢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救治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救治组(P0.05)。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组治疗后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IS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救治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能有效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发伤急诊死亡危险因素及死因,为提高该病的救治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创伤中心2011-05-2015-04救治的1 583例多发伤患者(其中105例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与性别、致伤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年龄)病死率较其他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部位、ISS评分、受伤至就诊时间与患者生存有关,且损伤部位越多,ISS评分越高,受伤至就诊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大;颅脑损伤(50.48%)和失血性休克(23.81%)为多发伤患者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亟需建立自主型急诊创伤外科,对多发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提高创伤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重度创伤急救原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ISS评分≥16分)的急救原则。方法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①外科主治以上医师(Attending)首诊并全权、全程指挥抢救原则;②患者入院后立即成立急救小组(Teamwork)救治原则;③抢救、检查、诊断同时进行,使抢救时间最短的并联(Parallel)原则。分析比较应用"ATP三原则"前、后各2年救治重度创伤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ATP三原则"前2年(2002-01-01~2003-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388例,ISS评分(25.9±6.4)分,死亡152例,死亡率39.2%,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02.8±16.7)min、(140.3±20.6)min。应用"ATP三原则"后2年(2004-01-01~2005-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438例,ISS评分(28.6±7.8)分,死亡87例,死亡率19.9%,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69.5±11.5)min、(89.6±9.3)min。两组治疗前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死亡率、抢救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TP三原则"后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创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急诊创伤死亡病例68例,观察并记录创伤患者的性别与死亡年龄分布、创伤原因、受伤部位、直接死因、救治方法、创伤至死亡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死亡年龄以青中年年龄段最多;死亡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刀伤、其它伤;主要创伤器官排位分别为头部、胸部、腹部;直接死亡原因有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它;救治方法有扩容补液、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支持、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急诊手术;患者死亡时间多在现场至伤后1h内。急诊创伤死亡患者年龄结构、受伤原因等较前有显著区别,在救治过程中要及时改变观念;临床急救工作要更偏重于严重创伤患者,综合评估和分析急救工作相关因素,制定合理有效抢救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抢救质量,降低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江门市中心城区严重创伤患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效果。方法:对2005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92例AIS≥3分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受伤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受伤原因排第一的是道路交通伤,受伤部位及病死率最高的是颅脑外伤和多发伤,存活出院1 007例,死亡85例;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后,争取救治时间,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改进急诊救治模式,创建生命绿色通道,形成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对颅脑外伤和多发伤等实施紧急的专业化治疗和护理,可缩短检查和术前准备时间,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6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3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危机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外伤急诊急救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01—2018-12期间救治的670例多发伤患者(其中46例死亡)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46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多发伤生存患者60例(生存组),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至就诊时间、损伤程度评分法(ISS)评分、创伤数量、是否休克、输血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在年龄≥60岁、高处坠落及车祸、颅脑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3h、ISS评分≥16分、创伤数量≥4处、休克、输血量≥4U的比例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其中,患者年龄≥60岁、受伤部位(颅脑)、受伤至就诊时间≥3h、ISS评分≥16分、休克为多发伤病患急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急诊医生的重点关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急救预案可以降低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数智一体化”急救模式在重症多发伤(S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收治的148例SMI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急诊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144例SMI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数智一体化”急救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急诊救治效率、急诊时间效能、急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创伤救治团队到达时间、完成CT检查时间、完成B超检查时间、接受输血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确诊时间、ICU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分别为84.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智一体化”急救模式可以提高SMI患者的救治效率及急救成功率,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构建高效、快速、全覆盖的协同救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严重创伤的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对47例妊娠期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按救治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多科会诊救治组(n=16例)和急救创伤团队救治组(n=31例),探讨不同救治方式对患者的疗效。结果:急救创伤团队救治组死亡3例(9.7%),ISS评分为(35.9±3.9)分,平均入院至手术开始时间为(58.0±6.0)min,并发症发生率为41.9%,平均住院时间为(28.0±4.0)d;多科会诊救治组死亡6例(37.5%),ISS评分为(37.1±3.6)分,平均入院至手术开始时间为(137.0±11.0)min,并发症发生率为68.8%,平均住院时间为(39.0±3.0)d。2组患者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死亡率、入院至手术开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专业的急救创伤团队,早期液体复苏和原发伤的确定性手术治疗以及微创技术和理念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期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TC模式(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PTC模式实施的95例创伤患者为实验组,选取2012年1~6月传统急救模式实施的89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评价指标为初始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临床死亡人数以及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获得治疗时间及急诊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临床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PTC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提高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内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严重创伤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严重创伤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院内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个环节花费时长及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实施常规救治护理流程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某大型三甲医院2011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我院2011-01-01-2011-12-31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院前急救患者5117例,男女比1.46:1,年龄49.28±22.26岁;院前死亡患者349例,男女比2.14:1,年龄61.34±18.49岁;院前急救量与院前死亡例数,在时间段分布上,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关系(r=0.689,P=0.013);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创伤(34.38%)、神经系统疾病(16.81%)、循环系统疾病(11.47%)、消化系统疾病(7.78%)、其他(7.60%)、中毒(6.59%);院前死亡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0.37%)、神经系统疾病(21.78%)、创伤(18.34%)、消化系统疾病(12.32%)、呼吸系统疾病(7.45%)、其他(2.87%);院前急救30~5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男性更易患创伤和循环系统疾病(P值分别为0.000、0.008)。结论:①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对指导院前急救工作有重要意义,为疾病监控、预防保健等提供依据;②加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及中毒的宣传教育,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实施各种危重病的院前急救演练,提高救治成功率;③加强青中年男性健康和安全防范教育,重点减少创伤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使青中年男性的预防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486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本地区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急诊科抢救室急救死亡及院前急救死亡486例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0~39岁(28.40%)及20~29岁(27.57%)为两个急诊死亡高峰组;<10岁儿童急诊死亡病例(13.99%)比例也相当高;>60岁急诊死亡病例较少。男性死亡病例是女性的3.45倍。死因以各种创伤(34.36%)、猝死(22.22%)、心脑血管疾病(17.49%)为主。急诊死亡病例就(出)诊分布最高的时段为00:00~08:00(29.63%)。结论: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与本地区特殊人口结构及其他社会情况有关。需加强有效的社会预防措施,同时加强院前急救及急诊科抢救室专职化建设来降低急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急诊严重创伤133例救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剑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51-1152
目前,在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四位,而严重创伤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如何提高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已成为医院急诊外科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病例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2001-01~2006-01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356例创伤病例,其中严重创伤133例(占同期创伤抢救人数的5.6%)。在133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47例,年龄6~77岁,17岁以下12例(9.2%),18~30岁69例(51%),31~45岁23例(18%),46~59岁16例(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急诊处置路径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救治, 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急诊处置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救治时间、分诊时间、入院至下达医嘱时间、入院后检查时间、等待急诊时间、纠正休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急诊后早期预警评分(MEW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救治成功率、救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急诊处置路径能有效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率,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救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李明凤  李红  叶健  叶磊 《华西医学》2008,23(2):352-353
目的:分析创伤急症急救现状,促进创伤急症护理水平。方法:从受伤年龄、受伤机制、就诊情况几方面对3784例创伤患者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受伤年龄主要分布在20~50岁年龄段(58.8%);受伤机制主要包括车祸伤、高坠伤、烧伤、枪伤等7大类型;受伤后就诊时间平均为44.95小时,在急诊科处理滞留时间平均2.69小时。结论:通过准确评估、合理转运、客观记录、心理护理等护理支持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120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04-08~2007-06间急诊120出诊的流行病学资料,为院前急救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以2004-08-01~2007-06-30间新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救中心接受乌鲁木齐市"120"指挥中心派诊出诊的急救病历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分析出诊情况,并对患者一般情况、病种分类及初步院外救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诊救治患者2769例,平均日均接诊病例按年统计从2004~2007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排在前五位的主要疾病依次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和中毒.经院前急救后89.5%的患者病情趋于稳定,2.8%的患者放弃治疗,情况危重的患者占0.7%;死亡195例,占7%.结论 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出诊原因,急救培训应以创伤急救、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急救为重点,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促进急诊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北川县地震后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北川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接诊的患者性别、年龄、出诊时间、诊断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三年中,院前急救系统救治患者人数稳定增长,总计1281例,男女比例分别为62.71%和37.29%,年龄(41.79±18.41)岁。院前急救前4大类疾病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26.13%)、创伤(16.72%)、急性中毒(10.69%)、急腹症(5.92%)。急救呼叫服务时间主要分布在9~21时。院前救治成功率平均为95.65%,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新北川县医院具备了良好的院前急救能力,可为建立县级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