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随着中心静脉置管材料的改进和操作的简化,在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测和营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诊断及治疗,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特别适合危重及慢性病患者。2006年对73例危重病人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取得满意效果,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6例,女性27例,年龄34-72岁,右侧颈内静脉置管67例,锁骨下静脉2例,股静脉4例,留置最长96d,最短1d;56例为急诊手术病人。1.2材料国产天地人和科技公司单腔静脉置管包(管径14ga、16ga)、碘伏消毒剂、5%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等。1.3穿刺方法1.3.1右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2.
常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主要途径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 1996~ 1998年 ,我院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80例 ,穿刺方法简化 ,减少了穿刺时的并发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80例中 ,男 4 2例 ,女 38例 ;年龄 4~ 88岁 ,平均 4 5岁。右侧 4 2例 ,左侧 38例 ,导管留置时间 7~ 4 2d。1 2 穿刺置管方法 病人仰卧 ,肩下垫薄枕 ,取头低足高位 ,头低 5°~ 10° ,选择颈外静脉较充盈的一侧 ,头偏向对侧 ,常规消毒 ,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若颈外静脉不充盈或充盈不明显时 ,可让病人深吸气后屏气 ,或在锁骨上缘压迫颈外静脉 …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单针双腔管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能迅速建立的常用暂时性血管通路之一。临床主要用于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食物中毒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瘘成熟前维持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建立,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即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又为操作者减轻了工作负担。自2000年1月开展中心静脉置单针双腔管术,通过对161例病人的临床应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徐葵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1,(8):76-77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临床应用有近50多年的历史,且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中心静脉置管或中心静脉通路的应用已成为医疗实践中的一个基本元素。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病情重、体质差的患者,因为进食困难、补液量不足、手术或外伤失血等原因而导致低血容量, 相似文献
7.
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已广泛用于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我院80年代前在麻醉科就已用于体外循环手术和各种重大手术,近10年来又逐渐用于院内临床各科室及院内各种需要长期补液、某些特殊治疗或外周输液困难的病人,尤其是化疗病人居多.作者仅三个月内于疼痛门诊采用德国贝朗16G单腔穿刺套件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平均每天1~4例,共100轮次.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例1,男性,62岁。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全麻诱导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在平环状软骨水平,用18号穿刺针经胸锁乳突肌三角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回抽血为暗红色且无搏动,将J形导引钢丝置入穿刺针,在12cm左右稍遇阻力,用力推进阻力消失。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回顾分析介入法在难置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经PICC专科护士会诊或操作后在床边直视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困难或失败的52例患者,在DSA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对静脉显影不佳者采用顺行浅静脉造影穿刺靶静脉,对静脉迂曲或变异者采用微导丝导引法置管。结果 52例患者中50例成功置入PICC管,置管成功率96.1%。其中46例一次成功置管,4例第一次置入失败,第二次置入成功;全部病例均采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21例采用顺行浅静脉造影穿刺法,4例因头静脉注入深静脉角度过锐或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段狭窄,走行迂曲而使用微导丝导引克服血管迂曲后置管成功,2例因双侧肘正中静脉缺如,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狭窄、闭塞置管失败。50例置管患者中,平均留管时间73天,2例(4.0%)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2.0%)发生致命性肺栓塞;1例(2.0%)发生无菌性静脉炎。结论 DSA导引下运用介入方法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床边置管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有着广泛的用途 ,为探讨其成功经验 ,减少并发症 ,对我院近两年来所完成的 5 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 2 5~ 74岁 ,平均年龄 42 .3岁 ;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 8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 2 0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例。其中 48例用于血液透析 (HD) ,1例用于静脉输液 ,1例用于放置临时起搏器。1.2 方法 病人取头低足高仰卧位 ( 10~ 2 0°) ,肩胛骨之间用一小枕垫高 ,头转向左侧 (穿刺右颈内静脉 ) ,在胸锁乳头肌内外两头与锁骨形成的三… 相似文献
14.
癌症病人晚期,疼痛是最常见及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自2003~2004年期间,采用上肢静脉置管,连接自控镇痛泵对晚期癌症病人镇痛,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感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PICC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42例消化内科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原发疾病、PICC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导管护理频率、穿刺血管、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PICC导管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CC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3%,其中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穿刺部位、穿刺方法及护理频率是PICC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合并心血管疾病、低护理频率是PICC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肘上部位穿刺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PICC导管感染并发症多与穿刺部位、护理频率及内科合并症有关,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PICC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用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征,寻求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4例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观察。(1)对不同部位(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组及股静脉组)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2)对相同部位不同预防方法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从样本中筛取80例经颈内或锁骨下静脉途径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前期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后期43例为试验组,使用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的试验方法,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1)常规预防感染方法的61例临时中心静脉导管中,共发生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12例(19.6%),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29.2%)显著高于颈内及锁骨下静脉(13.5%)(P<0.05);(2)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3)两组采用不同的预防感染方法感染率分别为13.5%和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易发生感染,而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用药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延长置管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可能减少重新置管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高气压环境下深浅静脉置管的可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5,12(2):109-109
近年来,各种深浅静脉置管的广泛应用,减少了输液患者的静脉穿刺次数,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而封管后各种原因(如患者躁动不安,肢体用力活动等)引起的置管管腔回血堵塞是影响置管继续使用的常见原因。为了解高气压环境对深浅静脉置管的影响和患者带管进舱高压氧(HBO)治疗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ARROW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方法:应用ARROW导管对6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在一针穿刺成功方面,右侧为87.23%,左侧为57.14%。结论:应用ARROW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