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上海市给水管材管件卫生质量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享有安全和高品质的饮用水.作为连接集中式供水单位和末端用户之间的重要环节,给水管材管件的卫生质量将直接影响饮用水的质量.为了保证上市管材管件的卫生安全性,1996年卫生部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并于2001年9月修订颁布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规范>(卫生部,2001).为了解目前本市上市给水管材管件的卫生质量状况,我们对32件上市的管材管件的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管材管件浸泡液中总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配水管材管件种类繁多,目前常见的有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聚丙烯(PP—R)管材、聚乙烯(PE)管材、聚甲醛(POM)管材以及铝塑复合压力管、玻璃钢等。由于这些产品原料、添加剂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对水质产生影响。该类产品浸泡液中的总有机碳(TOC),它反映了产品溶解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为此《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中规定了TOC为管材浸泡试验的增测项目,其卫生要求为:增加量≤1mg/L。本文采用TOC分析仪,湿氧化法测定了多种输配水管材浸泡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涉水产品的卫生状况,为今后卫生行政部门对涉水产品实施更有效的监督提供依据。方法样品来自2012—2013年广州市卫生监督所随机抽检的广州市内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和使用涉水产品的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涉水产品,包括管材、管件和化学处理剂。管材和管件的检测指标为基本项目15项和部分增测项目,化学处理剂的检测指标为7项。结果抽检的化学处理剂为27份,合格率为100.00%,管材与管件合格率分别为97.10%(67/69)和90.63%(29/32),管材和管件的不合格项目为铅、锌、镍、钡、三氯甲烷、浑浊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合格率分别为96.04%、96.77%、96.77%、97.92%、99.01%、99.01%和99.01%。结论广州市生产或使用的涉水产品卫生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涉水管材和管件的卫生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涉水管材和管件质量的卫生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企业与市场销售的规范化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4.
几种给水管材的技术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常用的给水管材有6种,即薄壁铜管、PP-R(聚丙烯)塑料管、PVC-U(聚氯乙烯)塑料管、铝塑管、内衬PVC镀锌钢管、薄壁不锈钢管。本文重点对这6种管材进行技术性能分析。1 薄壁铜管 给水管道中所使用的薄壁铜管是指薄壁紫铜管,具有较好的机械性和延展性,且管材坚实、抗拉强度大,能满足工作压力高的使用需求。由于管材的管壁较薄,所用的材料也较少,质量较普通镀锌钢管轻;又因其管壁光滑,流动阻力小,有利于节约管材和降低能耗。旧管材可以回收再利用。铜在化学活性排序中的序位很低,因而其性能稳定,不易腐蚀,应用的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5.
硬聚氯乙烯(UPVC)饮水管材和管件中痕量锡的GFAAS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丹  宋国良  卓岳明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79-1380
目的:建立测定硬聚氯乙烯(UPVC)饮水管材和管件中痕量锡的新方法。方法:应用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横向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浸泡液中痕量锡。结果:选定了最佳测量条件,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本法的最低检出量为9.3pg,回收率在94.0%-101.0%之间。对锡含量为6.0μg/L的浸泡液连续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硬聚氯乙烯(UPVC)饮水管材和管件中痕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给水管材管件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给水管材管件卫生状况。方法对2002~2004年全省抽送检的各种管材管件按《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规范》进行浸泡试验,检验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各类型管材管件287份,其中83份样品有一个以上的项目超标,总超标率为28.9%,其中PVC管超标率为34.0%,PP管超标率为14.3%,PE管超标率为13.3%,内衬塑料镀锌铜管超标率为26.7%,铝塑管超标率为25.6%,薄壁铜管超标率为61.1%,薄壁不锈钢管超标率为41.4%。结论PP管和PE管的卫生质量较好,其他类型的管材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和配方,才能保证更好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7.
硬聚氯乙烯饮水管材和管件标准中[5]锅的测定尚未建立相应的配套检验方法。本文研究建立了柠檬酸-OP-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硬聚氯乙烯饮水管材和管件中的锡。回收率在98%一118%之间,在0·0一0.2ing/L范围内r>0.998,锡含量为0.03mg/L,0.10mg/L,0.20mg/L时,其相对标准差分别为4.6%、3.2%、3.3%。在含锡0.08mg/L的试验用水中加人25—200M铅,对测定无影响。若取试验用水苹取液50ml,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01mg/L。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铅干扰小,可满足测定要求测定锡的方法普遍应用的是光度法[1,2],但由于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PVC管材、管件中锡的方法。方法:在0.03mol/L草酸介质中,于-1.1V预电解富集60s,记录-0.6V左右的溶出峰高。结果:通过选择辅助电解质,解决了锡、铅的分离问题,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提高了分析灵敏度。 锡在0-40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60-0.9990),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02mg/L,相对偏差3.49%-6.30%,回收率91.0%-98.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PVC管材、管件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1日.据北京市建委提供的消息,由于pvc水管材料中含有铅盐会造成饮用水污染;从今年10月1日起.饮用水管管材和管件将限用铅盐做稳定剂的pvc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嘉定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现状 ,为该类产品的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的研制、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消除可能影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有害因素 ,保障人体健康 ,于 1999年 8月对该类产品进行了抽查。对嘉定区 2 0家大、中、小型建材商场的管材、管件、涂料 ;嘉定区大、中型商场出售的净水器 ;集中式供水单位使用的净水剂 ,抽查卫生许可批件。PVC管材的管网水水质监测 ,检验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 ,共计 2 6项。检验方法按 GB5 75 0 - 1985进行 ,评价标准按 GB5 749- 1985。净水剂生产企业产…  相似文献   

11.
硬PVC饮水管材和管件中的铅主要来自加在原料中的铅盐热稳定剂 ,镉来自原料杂质。它们可直接污染水质 ,测定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GB964 4-88:硬聚氯乙烯饮水管材和管件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 ,但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若以氯仿双硫腙萃取比色法测定铅镉 ,其操作复杂 ,且有机废液不易处理 ,不利于环境保护。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仪器昂贵。本文通过研究 ,选择在 0 .0 9mol L盐酸~ 0 .0 5mol L溴化钾介质中 ,以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其萃取液中的铅和镉 ,具有快速准确之特点。铅回收率 96.5 %~ 10 5 .4% ,镉 92 .4%~ 10 …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常见PVC-U给水管材15种金属溶出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常见PVC-U给水管材中15种金属溶出含量的现状。方法:在佛山、中山、东莞、深圳、广州5个生产PVC-U给水管材的主要城市随机抽取31个采样点,共采集17个品牌31种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定铝、铬、铁、锰、镍、铜、锌、砷、银、镉、汞、铅、锡、锑、钡15种元素,依照《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进行样品前处理、检验和评价。结果:铝检出范围0.5-43.2μg/L,检出率96.8%,超标率12.9%;锡检出范围0.05-194.0μg/L,检出率45.2%,超标率25.8%;钡检出范围0.05-85.5μg/L,检出率45.2%,超标率3.2%;铅检出范围0.05-169.5μg/L,检出率41.9%,超标率29%;铜检出范围0.05-3.6μg/L,检出率38.7%;锌检出范围0.05-84.0μg/L,检出率25.8%;砷检出范围0.05-1.0μg/L,检出率19.4%;镍检出范围0.05-1.9μg/L,检出率12.9%;铬、镉、锰、锑、铁、银、汞检出率均小于10%。结论:常见PVC-U给水管材浸泡溶出的金属有铝、铅、锡、钡、锌、铜、砷等,常见超标元素有铅、锡、铝、钡等,而铬、镉、锰、锑、铁、银、汞检出率很低。需要加强PVC-U给水管材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杨翠云  张桂芳  隋红波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40-1841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有效的铜质管材及管件中镍元素测定的痕量分析法。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探讨适合的样品处理方法、仪器工作条件、升温程序等参数以及基体改进剂的合理选用方式。结果镍的浓度在0~60n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0,方法的检出限为2.5 ng/ml,RSD%(n=6)≤6.55%,回收率为94.6%~103.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此类样品测定要求,应用于铜管材和管件中镍元素的分析,是一种灵敏、准确、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市售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有关产品的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的生产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包括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家庭装修和市场上销售的涉水产品以管材类和管件类为主。为了解市场上销售的涉水产品卫生状况,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测定PVC管材中氯乙烯单体的检测方法。方法:在分离上,用SPB-1毛细管柱(60m×0.32mm×0.25μm)取代填充柱;在样品的制备方面进行了改进,先用电动转头将PVC管材进行粉碎,另外增加了溶解1gPVC材料的所需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用量。结果:我们采用毛细管柱替代填充柱进行了分离,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在PVC材料中按1μg/g添加氯乙烯,测得平均添加回收率97.8%,标准偏差2.1%。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能满足测定PVC材料制成的管材管件中氯乙烯单体,最低检出限和准确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秀清 《职业与健康》2003,19(12):57-58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所谓“涉水产品”指的是“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连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按此定义 ,目前广泛使用的饮用水桶不属于该范畴 ,但因其只与饮用水接触 ,故也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管理的范围 ,从而成了“两不管”的产品。因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且使用范围极广 ,故部分省市已将其纳入涉水产品或食品包装的管理范围 ,如果把饮用水桶作为涉水产品或食品包装进行管理 ,那么茶杯、热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顶空色谱法检测塑料管材、管件中氯仿、四氯化碳的效果 ,期望建立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测塑料管材、管件中有害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色谱法 ,以电子捕获检测器、DC - 5 5 0色谱柱 ,气化室温度 1 5 0℃、检测器温度 1 80℃、柱温 85℃为检测条件对样品检测、分析。结果 氯仿在 0~ 80ug/L、四氯化碳在 0~ 8.0u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8;r =0 .9984 ) ;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 :氯仿0 .6ug/L、四氯化碳 0 .3ug/L ;方法的回收率氯仿 95 .4 %~ 1 0 2 .3% ;四氯化碳为 97.3%~ 1 0 2 % ,3种浓度的相对偏差 :氯仿 2 .4 %、2 .5 %、0 .88% ,四氯化碳 6 .2 5 %、7.1 0 %、0 .85 %。结论 本法具有干扰小、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 ,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适合于各种涉水产品中氯仿、四氯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2月—4月,我委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饮用水输配水管材管件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对饮用水输配水管材管件进行了卫生安全抽样检查,发现17个产品检测不合格。现将检测不合格产品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我委已责成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对不合格产品和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我委将继续加强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监督抽检工作。特此公告。  相似文献   

19.
广州化工厂是一家大型氯碱化工厂,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液氯、氯乙烯、四氯化碳、糠醇、漂水、纯碱和塑料粒与塑料管材等。生产过程中尘毒和有害物理因素有几十种以上。为了推行职工健康监护,于  相似文献   

20.
2014年7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了今年全国饮用水输配水管材管件专项整治行动抽查结果,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PTP牌聚乙烯给水管等17个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包括铅、镍、铝、铬、铝、钡和三氯甲烷。其中,有8个样品不合格指标为铅,占47.1%。据通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时间为2月~4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对饮用水输配水管材管件进行卫生安全抽样检查。抽查不合格产品涉及的公司包括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高峰控股集团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