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5株黏质沙雷菌,统计不同标本检出情况,并用VITEK-2 Compact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到的205株黏质沙雷菌最多来自于痰液,占72.2%,其次是尿液,占13.7%;对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西丁、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达到95%以上;而对头孢吡肟、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0%;耐药率为20%~50%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结论黏质沙雷菌检出率较高,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136株鲍氏不动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他啶等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的136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15.4%、16.2%、16.9%、44.1%、45.6%、47.8%、50.0%、57.4%、59.6%、64.0%、65.4%、77.2%、80.1%、83.0%。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3年比较,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三级中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 年1 月- 2009 年11 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529株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29株PA,分离自痰标本 359株(67.86%),脓液及伤口分泌物标本82株(15.50%),尿标本41株(7.75%),其他标本47株(8.88%)。4年间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70%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98.49%)、头孢唑林(98.49%)、氨苄西林/舒巴坦(96.98%)、复方磺胺甲口恶唑(96.98%)、头孢曲松(73.53%);耐药率在50%~70%的抗菌药物有:妥布霉素(68.43%)、头孢他啶(68.24%)、氨曲南(65.60%)、环丙沙星(60.8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27.98%)、头孢哌酮/ 舒巴坦(27.79%)、阿米卡星(24.20%)、亚胺培南(15.12%)、头孢吡肟(14.74%)。结论P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痰),耐药性高;及时准确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能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169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统计,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8.0%;3年间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9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总耐药率为:环丙沙星26.9%、头孢哌酮/舒巴坦33.0%、美罗培南33.5%、头孢他啶33.7%、亚胺培南/西司他丁39.6%、氨曲南39.2%、头孢吡肟42.0%、左氧氟沙星42.8%、阿米卡星46.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4%、头孢哌酮50.7%、哌拉西林56.2%、庆大霉素59.8%、头孢曲松64.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4.6%、头孢噻肟69.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仅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保持相对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某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对2001-2006年间检出的15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5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科(20.25%)和重症监护室(15.82%)送检标本; 标本分布以痰为主,占67.09%。该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61%、36.00%和47.71%;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四环素几乎完全耐药。提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奇异变形菌385株,采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3年的变迁情况.结果 分离到的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匹美、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90.0%;对呋喃妥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50.0%,头孢哌酮/舒巴坦为0.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奇异变形菌分离率较高,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对某些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不同标本来源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差异,分析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共检出KP 1 104株,其中医院感染组410株,社区感染组694株。两组KP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主要来源科室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两组KP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组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社区感染组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医院感染组KP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8.54%。经趋势χ2检验,医院感染组检出KP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感染组检出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医院感染KP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且医院感染组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KP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应区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普罗威登斯菌属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7月-2021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分离的普罗威登斯菌属的来源及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分离出普罗威登斯菌属88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占84.1%,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占15.9%;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为主,占28.4%,其次是急诊内科、老年病科和神经内科;临床标本以尿液和痰液为主,分别占51.1%和36.4%。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和厄他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尿液标本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分离株(P<0.05),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低于其他标本分离株(P<0.05)。结论 对普罗威登斯菌属所致感染应引起重视,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早期治疗,临床治疗可优先考虑头孢吡肟、氨曲南和阿米卡星,还需结合不同感染部位选用不同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2012年-2014年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检验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用WHONET 5.6软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共分离出171株黏质沙雷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87.13%)。科室分布以重症ICU病区为主(38.60%),其次为外科病区(33.33%)。黏质沙雷菌对19种抗菌药物有逐年增高趋势,对亚胺培南、厄它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1.64%、23.39%,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呈天然耐药,耐药率为28.65%~100.00%,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为0.58%~4.09%。结论黏质沙雷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耐药变化选择敏感药物,以减少多药耐药黏质沙雷菌的产生以及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D Phoenix 10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K 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IMP、VIM、OXA、GES)及外膜蛋白基因oprD2。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8.33%;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差, 耐药率>60%,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全部耐药。检测到1株OXA 17阳性菌,阳性率2.78%;oprD2缺失率为38.89%;未检测到其余耐药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除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外, 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膜蛋白OprD2缺失与碳青霉烯酶产生等机制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临床分离的625株鲍氏不动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头孢他啶等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收集的625株鲍氏不动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40.0%,分别为27.7%、37.3%、4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的耐药宰约为60.0%;对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70.0%,分别为71.2%、72.6%、77.0%、81.1%;2009年以来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迅速增加.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病区分离的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2013年某院老年病区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对检出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检出病原菌7 426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6 755株(占90.96%),革兰阳性(G+)球菌537株(占7.23%),真菌134株(占1.81%)。检出菌株数居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9.16%)、大肠埃希菌(16.4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5%)、肺炎克雷伯菌(7.22%)及鲍曼不动杆菌(6.21%),居前5位的细菌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 573株,占94.15%)。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等8种常见抗菌药物,以及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检测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均P<0.01)。结论老年病区分离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日趋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变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近3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检出状况及其耐药性的变迁,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K-B法,对近3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及耐药谱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近3年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26株,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痰液 咽拭子)占75.14%,其次为血液占15.0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呋喃妥因、亚胺培南耐药性最强,耐药率几乎为100.00%,20种常用抗菌药物中耐药率<50.00%的只有6种,分别为复方新诺明(5.10%)、头孢吡肟(16.99%)、头孢哌酮/舒巴坦(39.18%)、美罗培南(39.61%)、头孢他啶(39.6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1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上升最快,3年分别上升了46%和34%,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趋于稳定。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及多药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合理方案。方法采用API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住院新生儿临床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选用17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31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和胃液标本,共占74.8%;其在临床病区分布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为主,占82.4%;1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70.0%;而对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的敏感率则次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应结合新生儿的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出现与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4年6月某院960例泌尿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标本微生物送检信息,分析其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社区感染403例,医院感染557例;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分别占78.16%和66.97%。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01)。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氨曲南外,大肠埃希菌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均高于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的屎肠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病原菌构成特点和耐药菌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防止和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2016年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该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比较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ICU与普通病房送检标本均以痰为主,分别占78.7%、66.5%。ICU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11.7%)与普通病房(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达73.8%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高达50%以上;普通病房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达59.6%,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分别为48.0%、44.3%;ICU铜绿假单胞菌对被检测的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临床上治疗其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及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特性,为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2011年每年1-5月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应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603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90.4%,且主要集中于几个重症监护病区,占70.3%;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率均>60.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非耐药株中,近年来处于中介的比例>5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均有明显集中趋势,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非耐药株的MIC值明显增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