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蛋白模块方法探讨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培土清心颗粒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特应性皮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培土清心颗粒潜在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Network Analyzer工具对网络进行拓扑属性分析;以插件ClusterMaker对靶点进行模块化分解,并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活性成分185个,靶点125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檞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等;重要靶点包括PTGS2、CXCL8、IL-10、CCL2等;PPI网络模块化分析结果显示,125个靶点主要分为3个模块,KEGG通路富集方面,模块一内靶点KEGG通路主要与特应性皮炎免疫系统、炎症反应相关;模块二内靶点KEGG通路主要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模块三内靶点KEGG通路与代谢密切相关。结论培土清心颗粒可能通过抗炎、调节免疫、调控细胞凋亡以及调节氨基酸代谢以达到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网络药理学理念和网络分析技术,拟探讨丹红注射液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利用TCMSP平台收集丹参和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就拓扑学特征对丹红注射液的活性成分进一步筛选,选取节点自由度≥9的活性成分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从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3. 7. 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用FunRich 3. 1. 3软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共获得丹红注射液活性成分110个,经筛选得到主要活性成分共60个,其中丹参成分51个,红花成分11个,丹参、红花共有成分2个;收集到靶点基因159个。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主要通过涉及凝血过程、炎症反应、代谢调节的21条通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丹红注射液从凝血过程、炎症反应、代谢调节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开展实验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原理,预测小麦抗抑郁靶点及通路来明确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探究其作用机制做铺垫。方法从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检索出小麦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依据Genecard疾病数据库现有的抑郁疾病靶点,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进行关键靶点的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获得13个化合物,85个化合物靶点,8880个抑郁相关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共72个节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792条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35条信号通路。结论研究初步预测小麦抗抑郁作用机制,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主要依靠各个通路中抗炎、抗氧化作用进行抗抑郁治疗,存在其他未明确抗抑郁机制。  相似文献   

4.
侯雪楠  张苗  崔赛男  杨蕾  李强 《新中医》2020,52(11):26-3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四逆散"一方多效"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进行四逆散主要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的预测和筛选。借助检索相互作用的基因/蛋白质搜索工具平台(STRING)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利用BiNGO和MCODE插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运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的数据库(DAVID)平台对关键靶点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从四逆散中共筛选出121种活性成分,并作用于248个潜在靶点,参与炎症免疫调控、体内物质代谢、信号转导等54个主要GO生物过程,调控癌症、免疫炎症、细胞信号转导等137条信号通路。结论:四逆散有"一方多效"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不仅对多种免疫炎症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也可以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薏苡附子散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依托BATMAN-TCM数据库对薏苡附子散进行成分筛选和靶点预测,利用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BiNGO和MCODE插件对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模块分析,通过DAVID服务器对薏苡附子散潜在靶基因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薏苡附子散中去甲乌药碱、薏苡素、苯甲酰乌头原碱、薏苡酯等1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多巴胺受体、M2胆碱受体、前列腺素受体E2、肾上腺素受体等66个靶点,涉及cAMP信号转导、钙离子调节、神经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参与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信号转导、糖类代谢、精神疾病、炎症及其他7大类19条信号通路。结论薏苡附子散不仅具有治疗胸痹急痛、强心、中枢止痛的作用,还可能具有抗癌、抗炎、抗抑郁及调节血糖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三仁汤君药药对(SRJMP)的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探讨三仁汤君药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三仁汤 3 味中药相关的所有化学成分及预测作用靶点,采用STRING 数据库与 Cytoscape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通过 ClusterProfiler、ClueGO、DAVID 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把候选作用靶点映射在 KEGG 通路图上分析结果,最后应用 AutoDock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 40 个活性成分和 222 个相应蛋白靶点。首要分析核心靶点47 个,GO 分析共包含 117 条富集结果,KEGG 通路富集筛选出 30 条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了 SRJMP 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分化,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干预细胞代谢过程,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枳术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明确其药理机制。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获取枳术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依据度值和介数筛选关键靶蛋白;利用BiNGO和MCODE插件对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靶点的KEGG信号通路。结果获得辛弗林、N-甲基酪胺、白术内酯III等16个主要活性成分及127个靶点,发现了MAPK1、DRD2、ADRB1、CHRM2、HTR、MAOB、DBH等30个关键靶点。聚类分析809个GO生物过程得到内环境、神经递质、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炎症、激素、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等28个子簇。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涉及神经递质、内分泌、信号转导、物质代谢及其他等5大类17条信号通路。结论枳术汤活性成分作用于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受体及代谢酶,参与神经递质调节、心肌信号转导、内分泌等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主治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也具有一定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和潜在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标,并对潜在靶点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及与临近基因的富集分析.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考察红花注射液干预后相关通路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枳实芍药散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及其药理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BATMAN-TCM)获取枳实芍药散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依据度值和介数筛选关键靶蛋白;利用Bi NGO和MCODE插件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靶点的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结果获得辛弗林、D-柠檬烯、N-甲基酪胺、没食子儿茶素、芍药新苷等26个主要活性成分及143个靶点,发现了DRD2、MAPK1、CHRM2、TNF、PTGS2、SLC18A2等35个关键靶点。聚类分析418个GO生物过程得到解热抗炎、神经突触递质、蛋白质分泌运输、转录、细胞代谢调控等10个子簇。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涉及神经递质、信号转导、肿瘤、物质代谢及其他等5大类22条信号通路。结论枳实芍药散能作用于前列腺素内环氧合酶2、肿瘤坏死因子、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视黄酸受体α等靶点,参与抗炎、神经递质调节、抗肿瘤等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对炎症、胃肠系统、神经系统及肿瘤疾病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5)
目的分析左金丸活性成分-靶点-多维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左金丸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TTD数据库预测分析左金丸潜在治疗疾病,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靶点-疾病网络,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BINGO和MCODE插件对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左金丸中13种活性成分作用于49个潜在靶点,涉及炎症反应调节、突触传递、细胞分化、凋亡等19个生物子簇;KEGG富集得到消化液分泌、癌症、内分泌、神经递质、炎症、信号转导、心血管7大类22条信号通路,在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炎症、癌症等方面具有治疗价值。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左金丸活性成分、靶点、多维作用机制,可为其临床治疗价值拓展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李园  王连心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4):4521-4532
该研究运用生物分子网络分析方法,预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从Genecards,STITCH,Dis Ge NET数据库获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阿司匹林及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相关基因;采用Agilent Literature Search文献搜索软件构建生物分子网络;经AP,MCODE和MCL 3种方法对生物网络进行模块识别;通过DAVID软件进行相关KEGG通路识别。结果表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阿司匹林对SAP分子网络的覆盖率分别为45.92%,62.56%,联合用药的覆盖率为71.64%。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阿司匹林与SAP前10个重要节点中,MAPK14,MAPK8,IL-6,IL-8为2个药物共同重叠的SAP重要节点,AKT1和IFNG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单独重叠的SAP重要节点,EPHB2和TP53为阿司匹林单独重叠的SAP重要节点。2个药物共同参与的SAP相关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单独参与的SAP相关信号通路包括VEGF信号通路和1型糖尿病信号通路;阿司匹林单独参与的SAP相关信号通路包括AA代谢、亚油酸代谢信号通路等。该研究表明联合用药一方面在抗炎症反应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方面有疗效增强作用;另一方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能够保护血管内细胞和调节糖代谢,起到疗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探究其治疗冠心病与焦虑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数据库获得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有效成分和通过人类表型本体(HPO)数据库和Disease Connect数据库获得冠心病、焦虑症的靶点基因,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有效成分和冠心病,焦虑症的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综合比较分析,获得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冠心病,焦虑症的靶点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_Ontology,GO)功能和生物学通路。结果: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的靶点基因网络有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白细胞介素-10(IL-10),Smad3等32个基因,557个GO功能如生物质量调控、脂质稳态、睡眠的恒定机制等,20条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与冠心病重叠;有死骨片蛋白1(SQSTM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对氧磷酶1(PON1)等16个基因,260个GO功能如发育过程、细胞成分组织、声音的感官知觉等,10条KEGG通路与焦虑症重叠。经文献验证有10条通路和冠心病相关,4条通路与焦虑症有关。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能通过干预MAPK信号通路同时对冠心病和焦虑症起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军霞  郭巧生  朱再标  徐碧霞 《中草药》2023,54(4):1228-1235
目的 利用老鸦瓣Amana edulis各部位及芽茎不同发育时期RNA-Seq及基因表达量数据,挖掘老鸦瓣芽茎发育过程关键基因。方法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法构建网络,根据模块功能富集分析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的筛选。结果 通过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进一步将网络划分为15个模块,将共表达模块与老鸦瓣芽茎3个发育时期相关联,鉴定到与芽茎发生高度相关的3个模块,即T1MEplum1模块、T2 MEdarkturquoise模块和T3 MElightcyan模块。对3个模块内的基因进行动态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绘制网络关系图,挖掘出4个与芽茎发育过程相关核心基因(Te_c1647、Te_c3695、Te_c23305、Te_c52282),涉及蛋白质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糖基化修饰、植物激素调节等。结论 挖掘出的3个共表达模块...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复杂疾病,血瘀证是其主要证候。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是目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之一。尽管有诸多治疗方法和抗心绞痛药物出现,但一些患者仍然会经历心血管事件,而且由于症状频发所致生活质量受损的患者人数仍很高。在我国,中医药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随着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其中,丹红注射液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辅助用于不同类型心绞痛,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积分,提高心电图复查有效率和硝酸甘油片的用量等,且有较好的安全性。然而,当前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和药理机制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通过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多数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缺乏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仍需要严格设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二,虽然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的药理机制可能涉及抗氧化、抗凝、抗炎、抗纤维化、抗血管增生、抗动脉硬化等,但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提出应用模块药理学的分析框架可为进一步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多靶点作用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M)药物的核心配伍、潜在靶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收集325例赵进喜教授诊治2型糖尿病的医案,应用关联规则算法筛选核心药物配伍。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核心处方的活性成分,应用STITCH、TTD、DrugBank、GA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药物及T2DM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中的MCODE算法识别功能模块,应用ClueGO插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通过关联分析得到黄芩、葛根、丹参、仙鹤草、荔枝核、地骨皮等6味药物的核心处方。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58个药物-疾病相关靶点,识别出5个功能模块。对重要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得到18条相关通路。[结论] 核心处方治疗T2DM是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协同作用的过程,其作用靶点可能为SLC2A2、SLC2A4、TNF,PPARA和PPARG,并可以通过调节脂肪因子信号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根皮苷对食管癌细胞系表达谱的影响,探索根皮苷作用于食管癌细胞系的信号通路及其潜在功能。方法 使用根皮苷处理人食管癌KYSE450细胞,提取总RNA并建立测序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DESeq2程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MCODE进行差异基因核心模块筛选,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核心模块中的基因对食管癌生存的影响;使用TIMER在线分析根皮苷对食管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 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根皮苷处理后的食管癌细胞具有460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07个为上调基因,2195个为下调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根皮苷对蛋白质加工、胰岛素抵抗、基因复制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产生影响。在差异表达基因核心模块中,E3泛素蛋白连接酶2(E3 ubiquitin ligase mind bomb 2,MIB2)高表达可降低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环指蛋白19B(ring finger protein 19B,RNF19B)、三重基序蛋白69(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69,TRIM69)、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UBC)和克隆E3泛素连接酶(homologous to the E6-associated protein carboxyl terminus domain containing 2,HECTD2)的表达水平可影响食管癌癌组织的纯度以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类型。结论 根皮苷可影响食管癌细胞的转录谱,其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生长相关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严炯艺  冯茵怡  卢卓  奉建芳  罗伟生  黎芳  梁健钦 《中草药》2020,51(22):5768-5775
目的 探讨荔枝核干预结肠腺癌(COAD)进展和转移的黄酮类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DRAR-CPI和SWISS数据库检索荔枝核中19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法建立COAD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和识别共表达模块,以共表达模块和潜在作用靶点中共同靶点作为化合物干预COAD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KEGG和GO分析。通过cytoHubba插件提取Hub基因作为COAD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Cytoscape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的互作网络。HPA数据库验证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与潜在生物标志物作用的化合物。结果 经WGCNA分析得到18个共表达模块,其中7个模块与生存时间、肿瘤分期等临床特征相关,turquoise模块与COAD进展转移相关。荔枝核中19个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380个潜在作用靶点,选择与turquoise模块重复的34个靶点作为作用靶点,GO分析结果显示作用靶点富在304个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29条、细胞组成31条、分子功能44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作用靶点富集在癌症通路、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癌症途径、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等40条通路。CytoHubba筛选得到CDC25A、CDC25C、CCNB2、AURKB基因作为COAD进展转移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HPA数据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OAD组织中CDC25C、AURKB、CCNB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TCGA数据集中基因表达量一致。通过分子对接初步筛选得到柚皮芸香苷、原花青素A2、根皮苷、表儿茶素可通过氢键等与CDC25A、CDC25C、AURKB结合较好。结论 CDC25A、CDC25C、CCNB2、AURKB可作为COAD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干预COAD进展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调控细胞分裂、细胞周期G2/M期转变等生物过程进而调节癌症途径、p53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柚皮芸香苷、原花青素A2、根皮苷、表儿茶素、芦丁可能是CDC25A、CDC25C、AURKB的潜在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冠心病中医病案进行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阐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Excel表格及Python软件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集的343例冠心病临床病案的证素以及用药进行频数统计、权值计算,获得核心中药.通过检索TCMSP、UniProt、TTD、Genecards、OMIM、D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据库(SMD-TCM),对口服益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并验证SMD-TCM各部分功能。[方法] 计算机检索SMD-TCM,获取并筛选文献,借助SMD-TCM对口服益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26篇,再评价结果显示:疗效方面,纳入研究均报告口服益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疗效;安全性方面,19篇研究对安全性进行了相关报告,7篇未报告,且存在报告不清晰、未明确区分组别、未报告发生患者例数等问题;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方面,纳入研究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具有一定改善空间。[结论] 当前,SMD-TCM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将系统评价再评价研究的时间大幅缩短,切实提升了科研效率,节约了时间及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8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栓和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r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疗程均为8周.若仍有心绞痛发作者,两组均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次.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及TAC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MDA及LPO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细胞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