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来,确诊和死亡病例急速增加,疫情迅速蔓延全球,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疫情,各地区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探索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案。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尚未研制出来,西医现主要采取在有效隔离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和支持治疗;中医以辩证论治的思想,个性化使用中成药和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文献以及网络报道和通告,对新型冠状病毒用药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中西医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全国各省市地区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提供详细信息和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委通过官网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COVID-19治疗期处方的中药用药频次、药对关联、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聚类处方等,运用图表等形式对中药处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并对其轻症、重症处方的中药的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筛选后,纳入中药处方78个,涉及的中药总数144味,总处方用药频1022次;功效267个,总功效频次2897次;药性9种,总频次906次;药味10种,总频次1434次;12经总频次2162次。聚类处方治疗期中药用药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①杏仁、麻黄、甘草、黄芩、石膏;②半夏、陈皮、苍术、草果、藿香;治疗期轻症中药用药种类为116种,总用药频次为6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为杏仁、甘草、黄芩;重症中药用药种类为95种,总用药频次为351次,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石膏。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以图表文字相结合展示中医药治疗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具体用药规律,并对治疗期轻症及重症用药进行对比,为临床上指导治疗COVID-19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COVID-19)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简称2019-nCoV)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型肺炎。我国最早的COVID-19患者被发现于武汉,患者从感染到发病通常在14天内,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截止至2020年2月23日,COVID-19患者累计77049例,导致不少于2445位患者死亡。与SARS相比,COVID-19进展快,危重患者多存在肺损伤、肝功能异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发展至多器官衰竭、休克。危重COVID-19患者的病理变化机制目前仍未阐释清楚,有学者从COVID-19引起的炎症瀑布揭示COVID-19患者肝功能异常。COVID-19病理发展变化最终需要详实的解剖和病理研究证实。COVID-19给我国造成的危害不亚于2003年我国爆发的SARS。在当前COVID-19防治工作中,仍未形成全球公认最佳疗效的治疗指南,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救治措施的均有报道。本文将COVID-19的最新中西医防治方法和措施予以汇总,为COVID-19防治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受病毒感染的人数持续上升,本研究全面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对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2日期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0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作者合著网络分析提示:目前,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还没有形成,但有四个团队之间彼此的联系较为紧密;研究机构网络分析提示:机构间合作存在高校与医院、医院与医院、医院与企业以及跨区域的合作,湖北省是目前为止地区发文量中机构数和文献数最多的地方。关键词可视化研究提示:基于CiteSpace高频关键词分为常用疾病名称、检测方法、中医诊疗、西医诊疗和信息技术,共五类,基于VOSviewer的共词聚类分析可以分出8个聚类。结论 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检测方法、诊疗内容上,并且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突出,中医信息化紧密结合研究及时有效地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的用药特点及组方特征,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优势。方法 检索并整理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证经验、验案等文献,采用Excel2016建立数据表,运用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症状、辨证、单味药、剂量区间、药物组合等进行频次及关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共收集到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验案77则,涉及中药121味;高频药物有黄芩、甘草、柴胡、法半夏、麻黄等;核心药物组合有法半夏-柴胡-黄芩、白芍-柴胡-黄芩、枳实-生姜-黄芩、金银花-黄芩-甘草等。结论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麻杏石甘汤、达原饮以及藿朴夏苓汤的加减,治则上以扶正透邪、疏肝健脾、宣肺祛湿等法为主,重祛邪、防传变;但临证中还需兼顾其可能伤气、伤阴、结瘀等病机特点,适当佐以温阳补气、滋阴润燥之品,以防伤阴损阳、疫毒入血的重症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通过CNKI、WANFANG、Pubmed数据检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证候特征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2月27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研究偏移风险,采用Stata12.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合并效应量,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1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热表现占比最高,分布频率为84%[95%CI(79%,90%)],而且亚组分析显示该病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湖北省发热率高于湖北以外省份,南方高于北方。其次常见的中医症状包括:纳差64%[95%CI(36%,91%)],咳嗽62%[95%CI(49%,74%)],乏力53%[95%CI(40%,57%)]。舌诊以红舌69%[95%CI(46%,92%)]和腻苔78%[95%CI(63%,94%)]为主;脉象以滑脉42%[95%CI(17%,68%)]为主。中医证型分析发现湿毒型在COVID-19疾病占比最高72%[95%CI(53%,91%)]。结论 我们分析了COVID-19的常见中医症状和体征(包括脉象、舌象),为临床全面考虑中医证候,准确辨证治疗提供参考。需要强调的是:①我们证实了湿毒处于该病的核心地位;②COVID-19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纳差是患者仅次于发热的重要表现,而且舌苔厚腻、便溏、腹泻等脾胃功能障碍表现突出,具有明显“邪犯中焦”的特点。因此建议中医药在临床常规辨证论治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地域差异;同时加强对患者脾胃的固护,这与国家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强调“脾胃治疗贯穿始终”不谋而合。以上结论期待为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中医药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地发布的多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推荐使用,对疫情的防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医药的普遍应用让武汉及全国各地的药师和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一样站到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一线,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有力地保障了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成为疫情防控的一道新防线。该文将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认识,分析疫情防控的中药临床应用与药学服务切入点,明确临床中药师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参与中药临床用药方案制定、药物重整、处方审核、合理用药指导、药学监护、叠加用药风险把控等方面开展工作。临床中药师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有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疫情的水平,对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促进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国家及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所公布的NCP中医诊疗方案的用药规律及新方挖掘。方法 收集国家及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中医诊疗方案,提取方案中四诊信息及处方用药信息,共收集到处方76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等方法,分析NCP中医诊疗用药规律。结果 对入选的76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本病治疗药物寒温并用,辛甘苦味为主,药物归经主要是肺、胃、脾经,常用药物有杏仁、甘草、生石膏、黄芩、麻黄、连翘、茯苓、苍术、大黄、法半夏等,并得到新处方7首。结论 NCP治疗以辛温解表、清热解毒、化湿健脾、清肺平喘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人群舌象特征,探讨中医药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DS01-G手持式舌象仪记录并导出舌象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及临床分型康复人群的舌象特点。结果 整体舌象以淡红舌,薄、白、润苔为主。病态舌象中红舌、暗红舌、裂纹舌、齿痕舌、点刺舌、黄白相兼苔、腻苔检出率较高。随年龄增大,紫暗舌、裂纹舌、瘀斑舌有增加趋势(P<0.017)。女性老舌、点刺舌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淡紫舌、嫩舌、裂纹舌、腐苔较女性多(P<0.05)。重症组厚苔多于轻症组(P=0.018)。结论 新冠康复者仍存在正虚邪恋、余邪未尽的病理特点,女性多邪实,男性多正虚,老年人则多虚多瘀,治疗上当以驱余邪、复正气为目标,并根据虚实性质多少的不同,合理选用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化湿之法。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蔓延。目前数据显示,COVID-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基础病的患者病情较为严峻,病死率相对较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于COVID-19的防治及患者基础疾病的兼顾治疗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特色及优势。本文结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想,拟从COVID-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肿瘤三个方面,探讨COVID-19爆发形势下合并基础病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Recognizing the potential of globaliz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global use of TCM for COVID-19, statu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and strategy on globalizing TCM for COVID-19. COVID-19 is a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that has sparked a pandemic in March 2020 affecting over 110 countries. Although researchers have been racing to develop targeted anti-COVID-19 treatment and vaccine, they are still currently unavailable. Thus, in treating patients infected with COVID-19,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recommended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Existing drugs are used in the context of clinical trials, and the FDA still not yet approved these drugs for COVID-19. On the other hand, TCM proposed herbal treatment for suspected individuals to take within their observation period, as well as for confirmed COVID-19 patients to take during active phase of disease and during recovery. In China, Integrative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had been used in treating 91.5% of COVID-19 patients and showed its strength in reducing disease severity, shortening recovery time, and lowering the mortality rate. Despite obstacles in globalizing TCM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promoting appropriate use of locally registered TCM products may prevent disease in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ssist in the recovery of COVID-19 patients. With increasing global acceptance, TCM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battle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医外感热病的理论,综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气候、地域、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符合中医学的“寒湿疫”。本文从中医学“寒湿疫”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特点、病机特点和传变规律,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拟定出“寒湿疫”分期治疗原则,强调初期重视疏散寒湿、芳化湿秽;中期宣透郁热、清化痰热、宣畅湿热、通下湿滞,是阻断疫毒深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疫情急剧蔓延,迅速播散,截至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为了做好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的作用,我省中医药专家组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省的疫情形势、临床症状及诊疗经验,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愈后调理、预防调护等方面,制定了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期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与传统治疗的临床评价比较。[方法]收集小儿肺炎病例230例,分治疗组与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情况,治疗组150例在传统中医红霉素与头孢菌素联合抗感染基础上,辅以中医辨证口服中药,外治疗法敷胸散敷胸,与对照组80例单纯红霉素,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病程可缩短2~4天,肺部啰音消失明显,快于对照组。其中有效144例,3例无效,3例因患儿本人未坚持治疗而发展至迁延性肺炎,有效率达9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7.5%,且病程相对较长,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确实提高了小儿肺炎的治愈率,缩短了病程,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分析,研究方证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收集国家和各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该病的分期、证型、处方用药等信息进行汇总,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辨证和处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病机及演变规律。通过检索共获得26个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1个国家方案,25个地方方案),其中16个包括预防和治疗2个方面,7个仅为治疗方案,3个为预防方案。病程可分为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因素为湿毒,核心病机为湿毒壅肺、阻遏气机,病理特点可概括为"湿、毒、闭、虚"。该病病位在肺,多涉及脾、胃,重症波及心、肾。各期的核心治法依次为芳化湿浊、宣肺透邪(初期),清热解毒、宣泄肺热(中期),开闭固脱、回阳救逆(重症期),清解余热、益气养阴(恢复期)。全国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较多,不同地域的诊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总体上遵循国家方案,在病程分期、证候分型、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均围绕湿毒致病的核心病机及传变规律进行防治。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相关诊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标准化,希望重视重症期和恢复期的化瘀通络治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本病病机演变和恶变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其及早干预和防止向重症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医药理论,分析和明确了COVID-19属于寒疫和湿疫夹杂的混合疫,为外寒湿引动内湿伏邪所致;系统分析了中医病机演变的动态规律和病机恶变的驱动因素,提出了病机由传变-剧变-恶变-极变-转归动态发展规律,提出以寒湿疫疠直中三阴的六经辨证结合三焦辨证为主要辨证论治的思路,并归纳了中医辨证施药的思路和治疗禁忌,指出“截断病势”和“防止脏寒”疗法在治疗和预后中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中药连花清瘟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1日至1月30日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治疗组(21例,常规治疗联合连花清瘟颗粒,1袋/次,3次/日),对照组(21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消失率,发热持续时间,其他症状(肌肉痛、咳痰、鼻塞、流涕、咽痛、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头疼、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消失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热症状消失率85.7%(对照组57.1%),咳嗽症状消失率46.7%(对照组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4.6±3.2)d,较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6.1±3.1)d,缩短1.5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咳痰消失率64.3%(对照组9.1%),气促症状消失率77.8%(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连花清瘟能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症状,为其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初步的临床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s a discussion of Professor Tang Nong’s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while providing a case report at the end. Professor Tang Nong considered that the main etiologies of the disease are “cold, wet, and poisonous.” He suggested resolving the body’s dampness by balancing internal organ functions, detoxifying the lungs, and providing heat. However, the treatment of cold with herbs and cleansing heat must not be performed too early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Using principles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Fuyang Pai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is project used the Huashi Qingfei immune formula (modified Guizhi Erchen decoction),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to treat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OVID?19. At present, the participation of TCM in our hospital is over 96% with a cure rate of approximately 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高危人群,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用药特点,为新冠肺炎的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9年0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CNKI中明确方剂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文献,总结单味药应用情况、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药效分类,逐一输入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Clementine12. 0软件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全部117首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甘草、白术、茯苓、黄芪、党参,以甘、苦类药物为主;从药性来看,以温性药物为主;从药物归经分析,以归脾经(60%)、肺经(53. 33%)为主。从中药功效分析,以补虚药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组置信度为100%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3类。结论:结合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病理特点、各地分期治疗方案分析,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及治疗阶段,应结合体质、辨证分型,重视甘草、白术、党参、茯苓、黄芪、薏苡仁等中药及白术-薏苡仁-党参、茯苓-党参等核心药对应用,改善机体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减轻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在多个国家广泛传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抗击COVID-19的中医药诊疗方案,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本文从功效主治、各药物在国家及各省COVID-19诊疗方案中的使用情况、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