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分析1+1+1组合签约模式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调查54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情况、1+1+1医疗组合签约情况和签约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使用情况。结果 1+1+1签约者448例(82.5%)。签约者较未签约者参加免费体检和体重管理的比例显著增多(P均0.05)。2016年签约患者在2018年的月就诊次数、月就诊费用较2017年签约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6年签约患者的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2017年签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6年签约患者比较其签约后2年的月均就诊次数和月均就诊费用,发现每月在社区就诊的次数下降(P0.05)。2017年签约患者签约后每月在社区的就诊次数和就诊费用较签约前显著增多(P0.001)。结论 1+1+1组合签约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采取高血压慢病规范化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开展为期1年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方式改变、依从性等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签约背景下潍坊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健康服务项目、提高社区健康服务水平和居民满意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潍坊市奎文区、潍城区、寿光市的18岁以上社区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收集资料,共选取643名居民,应用描述性统计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背景下潍坊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评价较高,合理检查满意度、疾病预防满意度、疾病及健康管理满意度、转诊服务满意度分别为3.89、3.88、3.84、3.76,均高于均值3。在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中,是否知晓分级诊疗通过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影响满意度(总效应0.239),文化程度对满意度直接影响效应为负面影响(-0.148),综合影响为负面影响(-0.103),居住地、首诊意愿对满意度产生直接正向影响(0.132、0.242)。健康状况自评对满意度直接影响效应为负面影响(-0.118)。结论 在家庭医生签约背景下,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评价较高;文化程度及是否知晓分级诊疗是影响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指标;首诊意愿、居住地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淄博市周村区1 55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38.67%的社区居民患病首诊选择签约家庭医生;家庭收支结余、签约前后医疗服务改善度、签约双方沟通频率对社区居民首诊是否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有影响。结论:加强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引导社区居民基层首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工业区家庭医生的康复服务能力情况以及“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残疾人机体功能改善、满意度、医疗费用支出情况,为后续精细化干预提供支持。 方法 通过自拟问卷于2016年8-10月和2017年8-10月调查金山工业区14名家庭医生基本情况及掌握康复服务技能种类等以及733名残疾人的基本人口学信息、残疾特征信息和机体功能改善情况、满意度情况和医疗支出情况等。 结果 14名家庭医生年龄集中在20~50岁,均具有多种康复服务技能,能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1+1+1”签约服务。733名残疾人男女性人数比为1.08:1,肢体残疾人数最多,为334人(45.57%),残疾等级中四级残疾人数最多,共342人(46.66%)。“1+1+1” 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人数和康复治疗人数较家庭医生制团队服务分别增加130人和312人。接受“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186名(25.38%)残疾人机体功能改善,47名(6.41%)残疾人机体功能恢复。签约残疾人满意度有一定提升,满意和非常满意人数总和由签约前的585人(79.81%)升至签约后的714人(97.41%)。签约残疾人医疗费用则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2.82%。 结论 “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提升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残疾人机体功能,降低残疾人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南市部分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四所医疗卫生机构前来就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分,回收有效问卷541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为33.27%;不同调查地区、居住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人均月收入、首诊机构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对签约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地区居民家庭医生的签约率有待提高;家庭医生相关内容宣传不到位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力不足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原因;建议加强宣传工作,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行初期取得的成效及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需求、签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109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需求、签约情况及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090份,有效回收1027份,有效回收率94.22%。结果915例(84.9%)居民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769例(74.9%)居民愿意或已经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度及对社区实行首诊制的接受度与居民签约意愿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可,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6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签约居民和社区医院就诊的居民患者共200名,进行问卷现场自填,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认知情况和满意度指标。结果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等的签约服务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签约服务满意度为非常同意的前3位指标为就医便捷(46.5%)、服务态度良好(43.5%)和排队等候时间短(36.5%)。结论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服务的可及性较好且满意度较高,需要加强培养高水平的家庭医生队伍;进行多样化的宣传可以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知,提升满意度,深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夏丛旺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0,31(8):641-642
目的分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签约家庭医生的影响程度和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社区居民8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研究和调查。结果有效研究人数760人,其中签约家庭医生居民320人(42.1%),未签约家庭医生居民440人(57.9%);近三个月以来,因为身体不适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签约居民(64.5%)明显比未签约居民(28.63%)高(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性别、职业、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合理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率,具有良好的签约效果,而且还能合理优化社区卫生资源,提高社区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某社区2019—2020年60岁以上参加健康体检并与家庭医生签约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健康宣教结合的方式展开。干预组根据项目要求实施为其12个月健康宣教以及指标监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服务。结果 干预12个月后,两组在健康行为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上升和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依从性、 BMI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年龄和BMI起到负向作用。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有促进作用,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实行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即家庭医生制度2.0版,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针对家庭医生制度1.0版存在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接受度不高、签约履约率低、居民无序诊疗和医疗费用逐年上涨等突出问题,上海市启动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工作,通过3家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市级平台优先转诊;提供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的便捷用药服务等举措,努力尝试解决1.0版存在的问题。结果上海市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工作。截止2018年底,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人数已超过666万人,已签约居民中77.09%在签约的3家医疗机构内就诊,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达到了57.77%左右,家庭医生制度2.0版对分级诊疗的落实和医疗服务下沉社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2.0版实施3年多来,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序诊疗正在不断改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在实施中;延伸处方优惠政策凸显,医疗服务逐渐下沉社区。但是医疗费用仍然持续增长,后续需要家庭医生加大对签约居民医疗费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开展本次研究,选取10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干预模式不同均分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采用常规诊疗服务,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一般组,组间...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于社区居民自付医疗费用的影响,探讨签约对缓解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成效。方法:2019年7—9月在厦门、杭州、上海、北京分别选择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街道的居民,根据调研时最新的家庭医生签约率,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1 508人。医疗费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就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以及年医疗总费用(均为自付)为指标,采用两部模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签约家庭医生的社区居民相较于未签约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率(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利用率)显著提高,但是没有显著影响次均就诊费用和年医疗总费用;降低了住院服务利用率,并且次均住院费用减少了673元。结论:家庭医生可以促使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但是其作为医疗费用守门人的职责还需进一步加强。这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加强团队间的协作,完善与上级医疗机构或者专科医生的合作机制,突出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创新型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签约模式与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融合方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市玄武区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适龄儿童进行观察,随机选取140名儿童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名。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儿童除常规治疗外增加家庭医生服务,根据每位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童实施的不同治疗措施,经数据显示,研究组儿童的健康状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儿童成长保健,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有助于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和基本健康教育,实验组由签约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采取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FBG、2hBG、 HbA1c、TC、TG和LDL-C均比治疗前下降明显,HDL-C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签约服务可有效改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观察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社区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签约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签约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服药依从性以及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但签约组各指标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MMAS-8评分均上升,但签约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签约组满意度(98.3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李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4):27-30
上海市已在多个区、县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其核心是在居民与家庭医生制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契约式签约服务.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就医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意愿程度一般,主要影响因素有居民对本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知晓程度、就医行为、转诊经历及对社区首诊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