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的发展情况。方法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6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96所(57.83%);164所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年份的医院中,1995年之前建科的医院46所(28.05%),1995—2005年建科的医院63所(38.41%),2005—2015年建科的医院55所(33.54%)。165所医院每千床专职人员数从1995年的4.80名下降至2015年的4.09名,1995—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2,P<0.01)。1995—2015年各省份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学历、专业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2.91、47.10,均P<0.01)。1995、2005年专职人员学历均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70.81%、53.30%;2015年以本科学历(53.79%)为主,博士、硕士所占比率分别为2.45%、22.86%。专职人员专业均以护理为主,所占比率由1995年的58.38%下降至2015年的45.96%。结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经历了30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提高专职人员比例,优化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及压力来源。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医院级别分为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均为公立医院,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编号,随机抽取调查目标医院,对调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般情况、专业、院感专职人员配比、继续从业意愿以及压力来源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7所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44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3.18%;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占63.64%;专业以护理为主,占81.82%;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为5~10年最多,占47.73%;年龄40~50岁占比最高,占34.09%。专职人员配比符合要求的仅4所,占23.53%。有转岗意愿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30名,占68.18%,其中40~50岁人员中最多,占86.67%,其次为30~39岁,占78.57%。不同级别医院专职人员主要压力来源调查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工作压力大(95.45%)、管理涉及面广(81.82%)、医院领导不够重视(72.73%)、专职人员少(61.36%)、职称晋升难(50.00%)。结论 该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管理涉及面广及领导重视不够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制定甘肃省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选取甘肃省60所医疗机构对其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专职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配备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床位配比不足各占92.16%和100%、70.59%和100%、47.06%和66.67%;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年龄构成、专业及学历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级医疗机构无出省培训机会占72.56%,三级医疗机构只有科室负责人有出省培训机会占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分别占3.92%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监测分别为76.47%和100%,采用信息化监控手段分别为19.61%和11.11%;基础感控措施落实方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三级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组织相关机构设置较合理,二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需要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仍不足,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中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医师严重不足,医院感染监测基本停留于手工阶段,信息化管理滞后,难以将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深层次拓展的循证感控和精准感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西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山西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3年1月17日—2月4日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山西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调查200所医院284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包括三级医院45所,二级医院155所,其中56所(28.0%)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置充足。不同等级、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置充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配置充足率优于二级医院,床位数为100~500张者配置充足率最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以46~66岁(占50.4%)、女性(占94.4%)居多,专业背景以护理专业为主(占80.0%),学历硕士者仅占7.0%,高级职称占44.8%。虽医疗工作年限>20年者占61.6%,但医院感染工作年限 < 5年者却高达43.3%,已取得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证书者占91.9%。 结论 山西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置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甘肃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的现状.方法 通过现场访谈调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48所医院133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8所医疗机构三级7所、二级41所,有独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三级6所、二级14所;133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女性96名、男性37名,年龄以40~50岁为主,占57.9%;专业以护理为主,占46.6%;学历以本科最多,占32.3%;职称以中级为主,占50.4%;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5年的占55.6%.结论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人员有所加强,但总体数量仍然不足,专业人员比例配备欠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发展状况,为有效提升该区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地区101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于2016年2月15日—3月31日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1995、2000、2005、2010、2015年五个时间点各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发展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所医院中三级医院22所,二级医院79所。2005年及以前>300张床位的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占70%以上,<100张床位的医院仅占20%左右;2005年及以前>300张床位的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仅占50%左右,<100张床位的医院不到5%;2015年各所医院均开展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005年及以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护理人员为主,均占80%左右;2000年及以前专职人员以中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占50%以上,2005年后约80%人员为大专及以上学历;2000年及以前专职人员未接受培训的占70%以上;至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护理人员所占比率下降至65.90%,而医疗和其他专业人员各占17.05%,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40.09%,参加自治区级及以上培训的占92.08%,未接受培训的仅占1.98%。结论新疆地区20年来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得到发展,但专职人员的配置及专业素质还不能满足该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咸阳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现状,探讨影响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原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医院级别分为二级和三级医院,对不同级别医院分别编号,随机抽取调查医院,抽取咸阳市29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5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般情况、专业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原因等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女性为主,占89.13%;年龄30~50岁最多,占54.35%;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47.83%;职称以中级为主,占41.30%;专业以护理为主,占65.22%;从事医院感染工作年限9年比率最高,占91.30%;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从事医院感染工作前岗位以护理为主,占63.04%;从事医院感染工作主要原因为领导安排(占63.04%)。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不稳定居前3位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压力大(91.30%)、领导不够重视(78.26%)和待遇低(63.04%)。结论咸阳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工作压力大、领导重视不足以及待遇低是影响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陕西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10个地市的17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5—6月。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情况等。结果共获取165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有效问卷资料,其中三级医院43所,二级医院122所。165所医院中90%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职责基本健全,但医院风险管理方面亟待加强,目前仅63.03%的医院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66.06%的医院进行了风险评估。医院感染相关培训及效果反馈较好,分别为99.09%和88.41%。人员配置方面:88.48%的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符合规范要求,但仅有34.55%的医院有人才培养计划。仅33.94%的医院有医院感染专项经费。医院感染监测方面:仅21.21%的医院已安装使用医院感染监测软件;监测项目开展情况: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医院占90%左右;但开展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目标性监测的仅占34.55%和23.64%。结论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监测项目普及;但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并存在专职人员配备及专业素质发展不均衡,信息化监测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参与SIFIC感控实践优秀医院评选活动的不同床位数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的现状。方法对2019年5月份参与SIFIC感控实践优秀医院评选活动申请的320家医院填写的申请资料进行核实及调查分析。结果共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20家医院参加本次评选,其中三级及二级医院分别为191(59.69%)、124(38.75%)家,床位数(1 052.85±667.43)张;专职人员数量配备不足的医院有98(30.63%)家,床位数2 000张医院专职人员配备不足最明显;平均每位专职人员负责239.80张床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业分布前三位依次为护理专业(55.82%)、临床医学专业(17.54%)、公共卫生专业(15.91%)。专职人员人均发表论文0.62篇,其中29.10%的医院近5年未发表过一篇感控论文。结论参与评选医院分布广,均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但床位数2 000张医院专职人员数量不足明显,专职人员配备专业结构不合理,临床医学专业比例低,专职人员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根据有关要求设计调查表,采用现场督查、问卷方式对全市54所不同层次的医院进行感染管理情况调查。结果所调查54所医院中,三级医院9所,二级医院26所,一级医院16所,民营医院3所;综合医院所占比例最大,占53.70%。三级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均配备有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小组,一级、二级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相对较差。三级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开展率均为100%,一级、二级、民营医院开展率相对较差。专(兼)职人员以女性为主,年龄偏大,半数以上为中级职称,大部分为护士,医疗仅占了不足12%,检验及其他专业更少,半数的人从业年限不足3年。结论不同级别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差异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备专职人员,完善相关制度,进而指导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蒙古地区143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43所医院中三级医院43所(30.07%),二级医院100所(69.93%)。所有医院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88.81%(127所)的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仅10所(6.99%)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了实验室,7所(4.90%)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担任科研课题负责人,26所(18.18%)医院的工作人员参与科研课题。117所(81.82%)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128所(89.51%)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病例监测,89所(62.24%)医院开展了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 90所(62.94%)医院开展了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性监测,63所(44.06%)医院建立了全院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三级医院参与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比率高于二级医院,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设施配备、科研方面仍需加强,二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医院30年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所儿童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专职人员配备、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支持情况、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医院感染监测情况等。结果至2015年20所医院均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015年1 000张床以上的医院有46.15%(6/13)的医院专职人员配备不足。2015年20所儿童医院共有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88名,学历以本科为主(47名,占53.41%),职称以中级为主(30名,占34.09%),专业以护理为主(41名,占46.59%)。至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均较2006年下降。2015年20所(100.00%)医院均开展了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消毒灭菌监测、配备了防护用品。2015年9所医院(45.00%)的全部病区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19所(95.00%)医院全部病区配备了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1996年无一所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3次,2015年有11所(55.00%)。结论近30年来,我国儿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达到要求,医院感染监测逐步完善,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人员素质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30年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3个省市的165所二、三级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开展CAUTI监测的时间、范围、方法、数据反馈以及日发病率等情况。结果165所医院中已开展CAUTI目标性监测的医院占92.12%(152/165),三级医院开展率为98.08%(102/104),高于二级医院的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8,P<0.001)。大部分医院仅在全部或部分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展,占82.24%(125/152)。69.08%(105/152)的医院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监控护士三者共同负责监测。95.39%的医院(145/152)采用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诊断CAUTI。98.68%(150/152)的医院已逐步推行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指征、医务人员手卫生、不频繁更换留置导尿管以及每日评估插管必要性等干预措施。75.66%(115/152)的医院将监测结果向全院进行反馈。监测开展首年(2010年以前)、2010年及2015年CAUTI日发病率分别为3.10‰、4.72‰及1.89‰。结论30年来,我国在开展CAUTI监测工作上已取得一定成效,CAUTI监测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但各级医疗机构发展仍不均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省县级及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现状。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该省县级及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省县级及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共117所,参加调查的中医医疗机构85所,共128名专职人员,其中二级中医医院65所,专职人员82名;三级中医医院20所,专职人员46名。共83所(97.65%)中医医院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77所(90.59%)中医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55所(64.71%)中医医院专职人数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人员要求,27所(31.76%)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专管医院感染管理,58所(68.24%)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兼管其他管理。专职人员专业主要以护理为主(91.41%),学历主要以大专为主(55.47%),职称主要以中级职称为主(54.69%),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61.72%),从事医院感染工作时间主要在1~3年(45.31%)。115名专职人员具有医院感染管理岗位证书。结论该省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结构单一、专业综合素质偏低,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领导应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加强专业素质建设,尽快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对39所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的分管副院长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以及亮点等。结果 39所市级公立医院中有37所(94.9%)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完备的市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并开展相应工作职责。30所(76.9%)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部门成员构成符合要求,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医疗副院长担任的有38所(97.4%)。有37所(94.9%)市级公立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31所(79.5%)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由医疗副院长直接管理,28所(71.8%)定位为职能部门。39所市级公立医院平均每239张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符合规范要求,但在不同医院间存在差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方向主要为临床医学(59.0%),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方向主要为护理学(41.9%)。39所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亮点主要是能够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100.0%)、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预警机制(89.7%)、实行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和MDT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87.2%)等;建设难点主要集中在员工发展前景受限及晋升难(41.0%)、医院经费投入不够(33.3%)、岗位人员待遇低(23.1%)等问题。结论 市级医院需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优化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培养机制,落实人员晋升激励措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经费投入,保障科学规范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要医院感染指标现状及趋势。方法 采用"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机构组调查的医院自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142所样本三级公立医院,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分别为1.91%、1.86%、1.65%, 医院感染漏报率分别为2.39%、1.23%、1.44%,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72‰、2.68‰、1.82‰,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48‰、0.35‰、0.31‰,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71‰、0.66‰、0.53‰, 中部地区医院各指标下降明显。样本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逐年上升, 分别为74.66%、78.60%、83.55%(P<0.05)。2019、2020年样本医院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数较2018年平均增加1人。结论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要医院感染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 医院感染管理防控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获得一定的成效。未来仍需持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探索多系统信息化协同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