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导管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Medtroni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符合无导线起搏推荐意见适应证的患者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观察和评估手术持续时间(从股静脉穿刺到静脉通路闭合)、X线透视时间、器械回收重新释放次数、围手术期起搏器程控检测(感知、阈值和阻抗)以及住院期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检测起搏器参数,观察手术相关的中长期不良事件。结果 入选20例患者,均经导管均成功植入无导线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8.5±3.3)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10.8±6.1)min,平均Micra起搏器释放次数(1.56±0.75)次,其中14例患者1次释放成功,3例患者2次释放成功,1例患者3次释放成功,2例患者回收释放次数大于5次。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部位首选在右中位室间隔成功植入14例,高位间隔4例,低位间隔2例。术中平均起搏阈值(0.50±0.21)V,心室感知(8.87±1.52)mV,阻抗为(758.9±187.9)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无导线起搏器Micra置入术中释放即刻阻抗对起搏阈值变化趋势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无导线起搏器Micra置入的患者, 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术中电学参数, 将阻抗和起搏阈值分为释放即刻、释放后5~10 min和牵拉试验后3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对比3组电学参数,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释放即刻阻抗对起搏阈值变化趋势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1例置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 男性12例(57%), 年龄(72.2±12.5)岁。21例患者置入术中释放即刻阻抗为(798.1±35.3)Ω, 释放后5~10 min为(800.9±35.6)Ω, 牵拉试验后为(883.6±31.7)Ω, 3组阻抗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释放即刻阈值为(0.97±0.11)V/0.24 ms, 释放后5~10 min为(0.95±0.12)V/0.24 ms, 牵拉试验后为(0.59±0.06)V/0.24 ms, 牵拉试验后阈值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主动导线植入右心耳的改良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与被动导线比较的差别。方法入选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住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191例,其中88例使用改良技术将主动导线植入右心耳(主动组),103例使用被动导线植入右心耳(被动组)。记录手术曝光时间,测试术中的起搏参数,记录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的心房导线均成功植入右心耳。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6.87±4.02)min vs(6.79±3.82)min,P0.05]。与被动组比较,主动组感知幅值降低[(2.97±1.39)mV vs(3.69±1.48)mV,P0.01]、起搏阈值增高[(0.86±0.37)V vs(0.59±0.20)V,P0.01]和阻抗减小[(513.46±149.91)Ωvs(571.05±159.20)Ω,P0.05]。主动组未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被动组有1例导线脱位。结论使用改良技术将心房主动导线植入右心耳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以及双源CT精确判定室间隔起搏部位,分析体表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 57例植入起搏器患者,术中经DSA图像定位提示起搏导线植入右室间隔部,术后行双源CT确定导线精确位置,分析明确植入到室间隔不同部位及游离壁的起搏心电图特征。结果游离壁12例(21.1%);间隔45例(78.9%)。游离壁起搏的QRS波时限显著宽于高位间隔起搏(150±15 ms vs 121±26 ms,P<0.05);高位间隔起搏Ⅲ导联R波振幅(RⅢ)明显大于低位间隔起搏(1.10±0.55 mV vs-0.27±0.12 mV,P<0.05);高位间隔起搏者44.4%Ⅰ导联出现q波或QS,中位间隔36.8%,低位和游离壁均为0;代表游离壁起搏的肢体导联切迹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室间隔起搏心电图往往表现为窄QRS波,I导联形态多变,高位间隔起搏时RⅢ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三维超声心动图精确定位的起搏心电图特点来评价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方法 40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植入术中经二维X线影像定位示心室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植入术后行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心室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精确位置,并分析起搏电极导线位于不同部位的体表起搏心电图特点.结果 三维超声心动图示起搏电极导线位于高位间隔者23例(57.5%),低位间隔者6例(15.0%),游离壁者11例(27.5%).与游离壁相比,起搏电极导线位于高位间隔时,其下壁导联起搏心电图的R波振幅高[(1.28±0.18)mV vs(0.88±0.18)mV,P<0.001]、QRS时限短[(132.5±8.3)ms vs(155.3±6.9)ms,P<0.001]、顿挫少(21.7% vs 90.9%,P<0.001),胸前导联R/S移行早(大于V4,24%vs 81%,P<0.05);起搏电极导线位于低位间隔时,其R波振幅也较高[(1.43±0.13)mV vs(0.88±0.18)mV,P<0.001]、时限也较短[(143.5±4.3)ms vs(155.3±6.9)ms,P=0.004],胸前导联R/S移行早(大于V4,24%vs 81%,P<0.05).而高位间隔与低位间隔相比,高位间隔QRS波时限更短[(132.5±8.3)ms vs(143.5±4.3)瑚,P=0.003].另外,当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后间隔时,Ⅰ导联上的QRS波以正向波为主,位于前间隔时则以负向波为主.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有利于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的精确定位;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植入术中起搏电极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的定位,当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后间隔时,其起搏心电图Ⅰ导联为正向波,前间隔时为负向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主动固定起搏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主动固定导线组(n=20)和普通导线组(n=20),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心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主动固定导线组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且X线曝光时间[(10.8±4.4) min对(7.3±2.8)min,P<0.01]明显延长.与普通导线组相比,主动固定导线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起搏阈值[(0.52±0.23)V对(0.60±0.17)V,(0.51±0.07)V对(0.50±0.04)V,(0.52±0.13)V对(0.54±0.18)V]、阻抗[(785±152)Ω对(797± 153)Ω,(542±.100)Ω对(560±110)Ω,(510±113)Ω对(558±107) Ω];R波振幅[(11.24±4.9)mV对(10.52±4.3)mV,(11.16±2.34) mV对(11.31±1.86) mV,(11.31±2.26)mV对(11.72±1.68) 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830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可行的,但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81岁。因“呼吸困难,胸闷20余天”入院。心电图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3次/分;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选择经静脉途径安置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术中经左侧股静脉放置临时起搏电极行临时保护性起搏;经右侧股静脉途径放置Micra AV于右室间隔部,测试起搏阈值0.25 V/0.24ms,感知9.8 mV,阻抗1 120Ω。术后起搏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更换脉冲发生器时,经静脉除颤导线的稳定性和长期起搏参数。方法:研究入选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ICD/CRT-D脉冲发生器更换术的患者。比较首次植入时、脉冲发生器更换时的经静脉除颤导线的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结果:共308例患者成功施行ICD/CRT-D脉冲发生器更换术,男性205例,平均年龄(59.05±14.45)岁,脉冲发生器使用时间为68.0(54.2~83.3)个月。除6例除颤导线因绝缘层破裂或不完全断裂而追加了新导线外,302例(98.1%)均继续应用原除颤导线。应用原除颤导线的302例患者除颤导线的起搏阈值首次植入时为(0.71±0.49) V/0.50 ms,更换时升高至(1.01±0.88)V/0.50 ms,R波感知振幅由首次植入时(15.38±6.46) mV下降至(12.13±6.48) mV,阻抗由首次植入时(867.66±318.21)Ω降低至(702.05±260.87)Ω,P均0.001。以导线固定方式进行分组,主动固定导线组的起搏阈值在首次植入时[(0.93±0.84) V/0.50 ms vs.(0.64±0.25) V/0.50 ms,P=0.008]和更换时[(1.15±0.98)V/0.50 ms vs.(0.90±0.72) V/0.50 ms,P=0.036]均略高于被动固定导线组。两组在更换时的起搏阈值均表现为升高趋势,增幅为0.2 V/0.50 ms,但主动固定导线组的起搏阈值变化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228)。结论:98%的除颤导线在平均应用5.67年后仍参数良好,数值变化幅度小,脉冲发生器更换时可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房起搏使用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瑞金医院心脏科置入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共109例。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螺旋电极组(n=68)和被动固定电极组(n=41),观察两组在置入术中即刻和术后1、3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起搏阈值明显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1.12±0.40)V对(0.67±0.28)V,P0.01],术后1、3个月[(0.49±0.12)V及(0.42±0.13)V]较术中即刻明显降低(P均0.01),但与被动固定电极组[(0.45±0.16)V及(0.41±0.15)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旋电极组术后3个月的起搏阈值明显低于其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P0.01)。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454.56±82.51)Ω对(526.51±93.06)Ω]、术后1个月[(370.53±87.86)Ω对(533.63±89.64)Ω]、术后3个月[(371.07±86.14)Ω对(535.17±90.64)Ω]的阻抗均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电极组(P均0.01);螺旋电极组术后1、3个月的阻抗均明显低于其术中即刻阻抗(P均0.01),术后1、3个月之间的阻抗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2.84±1.17)mV对(3.20±1.34)mV]、术后1个月[(2.75±1.36)mV对(3.15±1.42)mV]、术后3个月[(2.61±1.27)mV对(3.03±1.31)mV]的感知与被动固定电极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各时间点之间的感知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炎、心包填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心房螺旋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