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选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数据拆分、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高质量数据的主要期刊来源是核心期刊《中医杂志》;新冠临床用方以解表清热剂、开窍补益剂、辟秽祛湿剂为主;临床用药以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化湿祛痰药以及补益药为主;临床治病思路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寒、毒相关证型;重视新冠前期预防以及后期恢复调养;治疗过程用药考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结论 新冠的中医临床诊治考病全面,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可为官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传承研究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可视化分析从宏观角度呈现中医传承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医传承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18年间发表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的中医传承研究领域论文进行分析,将该领域主要科研团队、科研机构、发文数量、研究焦点及走向以知识图谱形式呈现。结果 中医传承研究发文数量从2004-2010年期间处于起始期和缓慢增长期,自2011年后处于显著增长期,以唐仕欢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和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首的科研院校为中医传承做出了较大贡献。中医传承辅助软件的应用极大方便和扩展了传承的内容和深度,传承研究日趋细化、数据化、客观化。结论 国家采用科研立项、国医大师评选等一系列扶植中医的政策及名师带徒等具体传承工作的实施是中医传承研究领域迅速升温的直接原因。计算机、统计学的发展以及中医传承软件的开发为中医传承研究注入了新活力。预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围绕中医传承实践方法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及传承软件升级将是该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题开展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相关文献,并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1099篇文献,通过CiteSpace共现分析找到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研究的高产机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以及高频关键词。研究发现各个研究者及机构缺乏沟通合作,研究热点主题有体质研究、治未病、健康管理、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结论 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加,知识图谱揭示了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受病毒感染的人数持续上升,本研究全面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对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2日期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0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作者合著网络分析提示:目前,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还没有形成,但有四个团队之间彼此的联系较为紧密;研究机构网络分析提示:机构间合作存在高校与医院、医院与医院、医院与企业以及跨区域的合作,湖北省是目前为止地区发文量中机构数和文献数最多的地方。关键词可视化研究提示:基于CiteSpace高频关键词分为常用疾病名称、检测方法、中医诊疗、西医诊疗和信息技术,共五类,基于VOSviewer的共词聚类分析可以分出8个聚类。结论 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检测方法、诊疗内容上,并且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突出,中医信息化紧密结合研究及时有效地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证特点以及临床重型案例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整理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医的病证特点及原因,并列举三则中医药治疗的重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老年COVID-19具有病邪易热化、多存在基础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重、疾病各阶段多存在气阴不足、多存在“湿”与“燥”相兼和转化的特点。三则老年新冠肺炎重型案例基本符合以上特点,且中医药在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案一为热入营分证,治法当清营分之热兼护阴液;案二为湿热郁肺,治法当清热化湿解毒兼顾正气;案三初为寒湿,迅速热化伤阴,故处方用药不宜过于温燥,应时时固护阴液,处理好“湿”与“燥”的关系。结论 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老年COVID-19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通过CNKI、WANFANG、Pubmed数据检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证候特征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2月27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研究偏移风险,采用Stata12.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合并效应量,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1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热表现占比最高,分布频率为84%[95%CI(79%,90%)],而且亚组分析显示该病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湖北省发热率高于湖北以外省份,南方高于北方。其次常见的中医症状包括:纳差64%[95%CI(36%,91%)],咳嗽62%[95%CI(49%,74%)],乏力53%[95%CI(40%,57%)]。舌诊以红舌69%[95%CI(46%,92%)]和腻苔78%[95%CI(63%,94%)]为主;脉象以滑脉42%[95%CI(17%,68%)]为主。中医证型分析发现湿毒型在COVID-19疾病占比最高72%[95%CI(53%,91%)]。结论 我们分析了COVID-19的常见中医症状和体征(包括脉象、舌象),为临床全面考虑中医证候,准确辨证治疗提供参考。需要强调的是:①我们证实了湿毒处于该病的核心地位;②COVID-19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纳差是患者仅次于发热的重要表现,而且舌苔厚腻、便溏、腹泻等脾胃功能障碍表现突出,具有明显“邪犯中焦”的特点。因此建议中医药在临床常规辨证论治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地域差异;同时加强对患者脾胃的固护,这与国家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强调“脾胃治疗贯穿始终”不谋而合。以上结论期待为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归纳梳理中药溯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文献数据库中2003年-2020年7月与中药溯源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使用CiteSpace 5.5 R2进行文献关键词,作者,机构的共现分析,获取对应知识图谱。结果 整理后共收集到196篇文献,通过分析,有三个团队在中药溯源领域内有稳定合作关系;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且存在地域性,研究成果存在断档;热点关键词为质量追溯,物联网,区块链,二维码等。结论 中药溯源领域现处于稳定起步阶段,发文数量逐年趋于稳定,中药溯源系统与区块链,物联网,DNA条形码技术的融合,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是相关研究的热点。NB-IoT,EPC编码等物联网技术在中药溯源系统中的运用未来将会受到更多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CiteSpace分析近20年“气虚血瘀证”的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1年至2021年气虚血瘀证相关文献,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直观展示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955篇。发文量显示,气虚血瘀证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伟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刘建勋团队等是研究气虚血瘀证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方向主要在气虚血瘀证疾病证候分类、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的方法学和发生机制等方面。结论 本研究利用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近20年气虚血瘀证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趋势,以期为气虚血瘀证的研究前沿提供新的视角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近期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概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自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3月3日期间收录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以了解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及热点。结果 共纳入文献82篇,目前发表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研究文献大体可分为专家共识、综述、临床观察、辨治思路、数据挖掘及其他6种类型。以辨治思路类文章发文量最大(30篇),占发文总量的37%,临床观察类文章发文量最少(6篇)。共36种期刊发表相关文章,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9种,发文量 ≥ 2篇的期刊共14种。发文量前5位的杂志分别是:《世界中医药》、《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天津中医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共发文32篇,占总发文量的39%。基金资助分析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多,其次是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共有64位作者被纳入分析,形成有3人以上的合作团队共5个,其中以刘淑娟团队、张俊华团队、肖小河团队人数最多,团队联系紧密。其中发文量在3篇(含3篇)以上的作者有15位,以刘淑娟、邱模炎发文量最多(5篇)。发文量前五的单位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合作机构存在明显的同地域合作特征。关键词共现网络共有节点86个,连线217条,形成7个聚类。除去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后,频次前3位的关键词分别为“诊疗方案、疫病、病因病机”,中介中心性前3位高的是“肺炎、疫病、诊疗方案”。结论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涉及辨析病因病机、疾病分型、证治方药,中医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挖掘组方用药规律等,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理论参考和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工具,立足于“疫病是徭役”“疫病是战争”两个基本隐喻,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之中医病名、病机特点、发病过程和治法方药。通过分析发现,古人以徭役之涉及人群广泛和服役者死伤众多两大特点认识疫病的致病特点;本病是由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侵犯人体,人体奋起反击的保卫战役,肺卫之气的盛衰是这场战争成败的重要转折,祛邪外出是本次战争的基本战略。此外,本文认为,结合现有实验室检查结果,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应考虑“痰”邪在病变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前沿、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为中医药治疗HSP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itespace("引文空间")软件系统对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的2878篇中医药治疗HSP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对作者、机构内容进行共现分析。结果:自1995年开始相关文献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加快,2005年以后每年发表文献数量均稳定在100篇以上;聚类分析得到32个聚类,由396个节点,638条线组成,主要聚类结果包括小儿过敏性紫癜、活血化瘀药、紫癜性肾炎、凉血药、临床观察等;突现分析得出52个突现词,可看出中医药治疗HSP在治法上以凉血为主,其次是活血祛瘀和清热,常用药为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等,病证表现上肾脏损伤的相关研究较多,临床上较重视名医经验、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研究等;作者合作网络得到以丁樱、孙轶秋、何平为核心的3个主要合作团队图谱;机构合作网络分布图谱密度Density=0.0071。结论:中医药治疗HSP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小儿过敏性紫癜、活血化瘀药、紫癜性肾炎、凉血药、临床观察等,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小儿过敏性紫癜、名医经验、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为主,已形成相对较稳定的若干研究团队,但在机构合作上联系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吉林省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治疗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及疑似患者,在依据国家救治指南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思路,予中医药对症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46.00%),有效26例(52.00%),总有效率98.00%。患者发热、汗出、头痛、周身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率较高,舌苔明显好转。结论采用针对个体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疗效颇好。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扩散,治疗和预防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资源,提高疫情防控的成效。根据中医药对瘟疫病的病因病机和预防理论论述,探讨内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结合中医经典医著和现代医家关于对瘟疫病预防的文献,理清内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依据,建议以祛邪和扶正为总则,选用疏风清透、固表化湿、清热解毒之轻剂,可达预防之效。  相似文献   

14.
The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caused by the new coronaviru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mainly manifests by fever, dry cough, and fatigue. The emergence of SARS-CoV-2 poses a huge threat to people's lives. Unfortunately, so far, there are no effective treatment drugs and vacc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for treating this epidemic. More than 85% of patient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in China have received TCM treatment.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the progress of TCM for the COVID-19 therapy.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国经验"要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会遇到很多障碍,包括中医药的定位、医院系统的屏障、专业执照的限制等等。海外中医界期待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数据能够跨过循证医学的门槛,希望能用不可拒绝的诉求,以破例的方式打开西方现有医疗制度的壁垒。其实,无论海外中医界最终能以何种方式参与,这次百年不遇的抗疫大战可能成为一次发展的契机。作者特别提醒海外中医界关注大疫之后医疗需求的变化和中医针灸擅长领域的真正机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27例患者,中西医结合组658例,西医组5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比较,总体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分析其中医证候及卫气营血辨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男32例(64.0%),女18例(36.0%);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0.0±18.4)岁,入院前平均病程为(3.2±2.5)d,平均潜伏期为(5.0±3.5)d。处于卫气分阶段34例(68.0%),气分阶段14例(28.0%),营分阶段2例(4.0%),其中挟湿者44例(88.0%)。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者多见于卫分证,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炎性反应多见于营、气分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分证较之卫分证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多以发热、咳嗽为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湿邪是此次病机的关键因素,发病主要以卫分证阶段和气分阶段为主,部分进展至营分阶段,早期治疗可选用辛凉清轻宣透之品,注重祛湿治疗,不可过用苦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回顾性真实世界评估参麦宁肺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17日至2020年12月4日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参麦宁肺方治疗组(参麦组)223例,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连花组)132例,连花清瘟胶囊+参麦宁肺方治疗组(联合组)201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4、IL-6、IL-10、IL-17、淋巴细胞、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新冠病毒核酸CT值及临床分型转重率的变化。结果 参麦组、连花组、联合组患者年龄、吸烟无差异,临床分型分别以无症状型(91.48%)、普通型(55.30%)、无症状者(65.67%)为主。炎症因子:治疗前IL-10、IL-17三组无差异,参麦组IFN-γ和IL-4最低,联合组IL-6最低,治疗第7天三组患者IFN-γ均较治疗前下降,参麦组下降最明显;IL-6在参麦组、联合组增高,连花组下降;IL-10在参麦组和联合组下降,联合组变化不明显;三组患者经治疗后IL-4、IL-17均有下降趋势。淋巴细胞和特异性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参麦组较连花组和联合组高,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三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上升,参麦组上升趋势最明显;治疗前CD3+T淋巴细胞计数参麦组高于连花组和联合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参麦组CD3+T、CD4+T、CD8+T细胞数均有下降趋势,而连花组、联合组CD3+T、CD4+T、CD8+T细胞均有上升趋势;治疗前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参麦组和联合组较连花组浓度低,治疗第7天、第14天参麦组、联合组IgM、IgG抗体浓度增长较连花组缓慢,治疗第14天,参麦组8.58(2.95, 17.75)IgG抗体浓度最低。病毒核酸检测CT值和转重率:三组患者新冠病毒OR基因CT值治疗前后均无差异,治疗第7天连花组较参麦组、联合组N基因CT值增加;共30例患者临床分型转重,连花组转重率7.58%最高,联合组6.97%居中,参麦组转重率最低2.69%。三组患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参麦宁肺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安全有效,可能与增强固有免疫、减缓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基础实验的探索与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国内外在中医药治疗便秘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方法:该研究通过运用数据分析软件CiteSpace 5.8.R3C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经筛选,CNKI数据库纳入文献2 133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纳入文献224篇。年发文量统计分析显示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国内发文量近两年连续下降;作者共现分析显示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刘春强和CHUNGWAH CHENG;机构共现分析显示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分析显示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疗法、临床研究、病因病机等方面。结论:对于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但未形成联系较为紧密的科研团队;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时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研究机构应注重学科交叉,突出技术创新,争取做到在该领域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系统梳理近十年来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与中医健康管理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进一步绘制、分析相关的知识图谱.[结果]通过检索共获得文献1348篇,近十年来中医健康管理的发文量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