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方法将国内20年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报道、资料及文献进行收集,统计酒精性肝病中药复方的用药类别、主要药物以及频次等,分析现代中药复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临床文献中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组方用药类别和常用药物的总结,可看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为主要组方;根据中医中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用组方中所涉及的药物,将其具体使用频次进行了统计,其中占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丹参、山楂、柴胡、茯苓、葛根、郁金、茵陈、泽泻、黄芩和甘草。结论中医学认为酒精性肝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痰相互博结,常采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以及清热解毒药等中药复方药物。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在酒精性肝病(ALD)中的诊治逐渐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分析中医药在治疗ALD中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医治法的特点,本文收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LD的临床文献19篇,并统计和分析用药的类别、频次。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中医治疗ALD的用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补气药、化湿药、解酒药、解表药、化痰药,其中丹参、郁金、茯苓、茵陈、柴胡、葛花、白术等是治疗ALD的常用药。统计中还发现,衡量治疗有效率的指标为现代医学指标,对中医药治疗ALD的物质基础并未作出相应评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近5年来中医治疗颈性眩晕的内服方剂,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TCMISS)对筛选出的101个方剂中的154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使用频次,分析核心用药特点、配伍规律以及高频用药剂量,挖掘出了14个核心药物组合和7个新方组合。其组方用药规律阐明了治疗颈性眩晕以平肝潜阳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气活血药、滋补肝肾药为主,治则为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通窍、化痰祛湿、平肝潜阳通络、益气活血养血。旨在总结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单味中药、高频药物组合和疗效显著的高频用药剂量,探讨目前治疗颈性眩晕组方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检索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纳入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应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挖掘方法对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进行挖掘。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71篇,涉及方剂171首,中药140味,药物总频次1 772次,挖掘出19个核心组方和7个新方组合。其中高频药物为黄芪、丹参、茯苓、人参、葶苈子、白术、桂枝。核心组方为黄芪、丹参、茯苓的组合。挖掘出19个核心组方和7个新方组合。其中高频药物为黄芪、丹参、茯苓、人参、葶苈子、白术、桂枝等。核心组方为黄芪、丹参、茯苓等的组合。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体现出以益气活血为主的用药特点和以益气为核心辨证加以活血、温阳、利水的组方规律。挖掘出的新方为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兼证的临证治疗提供新的借鉴。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治疗""临床研究"为关键词,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和中国知网3个平台上检索1996年至2016年3月期间的文献资源,整合文献中临床所用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源整合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34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剂34首,共涉及13种中医证型,114味中药,共使用366次。其中使用频率前10位的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山楂、丹参、泽泻、茯苓、柴胡、郁金、黄芪、白术、陈皮、赤芍。以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主,药味多为苦、辛、甘,药性多为温、寒,使用药物主要归经为肝经和脾经。结论: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用疏肝健脾法和利水渗湿法,主要用理气药结合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辅以具体症状需要的补益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法要素及方药规律。方法纳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整理分析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治法及方剂。结果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法频率分别为98.6%、89.9%、84.1%、72.5%。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白术、柴胡、茯苓、郁金等用药频率分别为66.7%、63.8%、60.9%、50.7%、46.4%、46.4%、43.4%、42.0%。结论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可选用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白术、柴胡、茯苓等中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使用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对药物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剂82首,使用中药122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杜仲、熟地黄、淫羊藿、当归、骨碎补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含熟地黄-杜仲、淫羊藿-骨碎补、淫羊藿-杜仲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方。结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处方用药多归肝、肾、脾经,以补益肝肾、补血生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祛瘀等为治疗原则,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组合亦以补益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治疗白发的内服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白发内服方剂,提取资料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别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对药物使用情况、常用药对、核心组合、新方组合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内服方剂90首,使用中药157味。药物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43)、熟地黄(39)、何首乌(34)、牛膝(33)、枸杞子(28)。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65,得到52个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生地黄、何首乌,生地黄、牛膝,何首乌、熟地黄。关联规则分析可得到41组关联药物,置信度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菟丝子→牛膝;当归,枸杞子→生地黄;当归,熟地黄→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黄→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生地黄。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共得药物核心组合12个,新方组合6个。结论中医药治疗白发的内服方剂多用补益之品,以补益肝肾、养血为主;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组合亦以补益为主,并佐以辛行之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癫痫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大数据平台"收集、整理治疗癫痫的方剂,导入系统并利用Canopy算法层次聚类等数据发掘方法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532首方剂、895味中药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药物有48味;基于apriori算法分析组方规律得出: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33个常用药物组合,及药物间关联规则(支持度个数≤15,置信度≤0.9);基于Canopy算法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得出治疗癫痫的24首新处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方剂匹配,得到相匹配的3首条方剂。(相似度阈值0.3)结论在治疗癫痫时,组方不仅以醒神开窍、熄风止痉为主,而且应当注重补益元气、安神定志,并兼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中医治法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IETM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0年-2021年。提取中医治法和用药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医治法、用药频次及频率、主药剂量的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其中中药口服91篇、中药灌肠69篇。在口服中药方剂中,中医治法频次在前5位的依次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健脾、通腑泻下、利湿退黄;在灌肠中药方剂中,中医治法频次在前5位的依次是活血化瘀、通腑泻下、清热解毒、益气健脾、利湿退黄。口服中药方剂共91首,涉及中药148味,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丹参、赤芍、茵陈、白术、茯苓、栀子、黄芪、郁金、枳实;灌肠中药方剂共69首,涉及中药77味,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赤芍、枳实、厚朴、茯苓、乌梅、薏苡仁、蒲公英、黄芩、丹参。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口服中药方剂10组药对聚类组合、4组3味药聚类组合、2组多味药聚类组合。灌肠中药方剂得到7组药对聚类组...  相似文献   

11.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质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干燥技术的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重要环节。冷冻干燥技术可较好地保持物料的原有形态及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获得较高质量的干燥物。介绍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着重总结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中药加工的目的、影响因素,以及冷冻干燥对药材组织成分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冷冻干燥的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陆柳如  吴克明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142-314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影响妊娠率及抱婴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卵巢功能异常和子宫内膜因素,导致移植后胚胎着床困难、早期流产和妊娠失败。近年来中医药界在辅助IVF-ET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在治疗卵巢反应低下及卵巢过度刺激、提高卵泡及胚胎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保胎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该文将中医药在辅助IVF-ET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瑞  师彦平  王庆忠  曹慧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11-4815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中药豨莶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豨莶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 分别为3, 4'-二甲氧基槲皮素(1), 3, 3', 4'-三甲氧基槲皮素(2), 3, 3'-二甲氧基槲皮素(3), 7, 3', 4'-三甲氧基木犀草素(4), 乌苏酸(5), 2β, 19α-二羟基乌苏酸(6), 2β-羟基乌苏酸(7), 豆甾醇-7-酮(8), 3β-羟基-5α, 8α-过氧-6, 22-麦角甾二烯(9), β-谷甾醇(10), 3, 3'-二羟基-4, 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木脂素(11), 乙酸橙酰胺(12), 3-(对甲氧基-间羟基苯基)-N-(2'-对羟基苯乙基)-2E-丙烯酰胺(13), 对羟基苯甲醛(14), 间羟基对甲氧基苯甲醛(15), 3, 4, 5-三甲氧基苯甲酸(16), 丙二酸单乙酯(17), 对羟基肉桂酸(18)。其中, 化合物 1~9, 11~18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杨娅楠  张芳  吴崇明 《中草药》2022,53(1):308-316
近年来,五加科药用植物由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众多,但是揭示其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研究不够透彻、单体成分研究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人们对其药理作用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以五加科药用植物(中药),主要是人参、三七为中心,回顾其历代研究...  相似文献   

15.
荜茇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未成熟果穗,虽然中医、蒙医均用荜茇治疗胃肠道疾病,但在配伍及治疗疾病种类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对荜茇在中医、蒙医中的用法、性味、功能、临床配伍等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整理出荜茇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再结合计算机软件分析,对荜茇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荜茇在中医临床中的配伍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荜茇在中医药、蒙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单锋  郝近大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464-2469
通过本草文献及现代研究,梳理了紫花前胡及前胡的历史应用情况,明确2种前胡的区分,并确立紫花前胡的药用归属.依据历代本草及相关医书,并结合现代研究进行分析.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um在历史上长期用作当归的替代品,近代出现充作中药前胡使用的情况,尤其受日本文献观点的影响,促使了紫花前胡成为前胡正品来源,但是缺乏足够的历史依据.中药前胡的历代来源主要为前胡属植物,以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为正品.2种前胡从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亦有着明显的区分.2010年版《中国药典》紫花前胡与前胡相同的功效描述可能无法阻止紫花前胡充作前胡应用的情况.必须进一步结合现代研究,确立紫花前胡的功效和药用归属.  相似文献   

17.
陈黎明  陈洁  张晓丹 《中草药》2023,54(8):2596-2606
目的 建立运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快速筛查460份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43份)中常用的50种农药残留。方法 通过对比《中国药典》2020版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优选中药中50种农药残留的适配性前处理方法。中药样品经乙腈溶剂提取,以Qu ECh ERS法处理,采用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460份检测样品中共检出农药残留66份,总检出率为14.3%,检出禁用农药6份,检出率为1.3%,43份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1.6%,未检出禁用农药。农残的检出是季节性分布集中出现在第3、4季度,农贸市场和种植地的农残检出率明显高于医院和药店,并且存在农残超标情况。中药中根类和叶类受污染最重,中药材全草类中农药残留最多,检出率为20.4%,其次为叶类18.3%和根茎类16.3%,中药饮片中农残最高为叶类,检出率为15.4%,全草类检出率为11.1%、根茎类检出率为6.2%,全草类、根茎类和叶类存在样品中检出多种农药残留的现象。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快速筛查中药中农药残留,为保障中药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皮肤组织与非癌皮肤组织的基因表达微阵列数据,筛选出皮肤黑色素瘤的差异表达基因,预测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中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提取GSE3189、GSE114445、GSE46517基因芯片,使用GEO2R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及其插件筛选PPI网络中关键基因,应用GSCA数据库进行关键基因的突变分析。通过Gepia 2.0数据库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集(Cancer Genome Atlas,TCGA)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分析。根据度(degree)值和生存分析结果综合筛选出核心基因(集),应用GSCA数据库对核心基因(集)进行泛癌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并使用TIMER 2.0数据库对核心基因分别进行免疫浸润分析。使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预测作用于关键基因的潜在中药。结果 共筛选出DEGs 114个,其中上调基因36个,下调基因78个。上调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等通路,下调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方面。15个关键基因为EGFRKPNA2GATA3AURKATYMSPKP1SPP1MMP1KLF4EPCAMKIF23DTLCLDN1LCP2FGFR2,其中共3个基因KPNA2AURKADTL被视为核心基因(集)。潜在治疗中药有丹参、人参、构皮、高良姜、甘草、蓖麻子、油桐叶等。结论 皮肤黑色素瘤中关键基因的突变以FGFR2的错义突变为主,突变方式多为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转换。EGFRKPNA2GATA3AURKAPKP1DTLLCP2对皮肤黑色素瘤的生存预后存在显著影响。核心基因集在多种癌症中显著上调,并与自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cells,nTreg)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有关。潜在调控中药包括补虚药、清热解毒药、拔毒生肌药、消肿拔毒药、温里药、健脾利湿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9类,在相关古籍中存在对应的中医内外治经验记载,其中药活性成分亦被证明对皮肤黑色素瘤存在一定的调控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跃华  冯丽  衡明莉 《中草药》2023,54(4):1267-1273
从药材及饮片(植物药)的包件取样、包件内取样及试验样品制备等方面对《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P)、《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BP)及《美国药典》(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进行对比,结合新药用饮片检验的要求,就中药新药用饮片取样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1)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起草中药新药用饮片取样的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2)暂时参照EP、BP的取样法对中药新药用饮片进行研究,并关注饮片取样对检验结果的影响。(3)根据试验样品的特点研究确定其处理方法。如饮片的不同药用部位或位置的质量差异大,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减少取样误差。(4)加强药材的源头管理,减少药材质量差异。(5)在新药用饮片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混合步骤提高同批饮片的同质性。(6)在ChP“中药材及饮片取样办法”中增加:待检批次饮片应具有较好的同质性;有些样品或试验需要采用更严格的取样方法,包括更多取样包件数或包件内取样量;此外,可对包件内抽取的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量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差异基因在多种癌症的调控作用,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以及对应中药,为临床中药的使用、中医药组方及加减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肿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应临床数据,使用R语言的edgeR包分析得出差异表达基因,并筛选、分析关键基因在泛癌的表达量及共表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