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 其病因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为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7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PA并行AVS或单侧肾上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数据,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与单侧醛固酮优势分泌相关的因素, 并基于这些因素建立了诊断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UPA)的预测模型:年龄<40岁, 血浆醛固酮浓度(PAC)>15 ng/dL, 肾上腺CT示单侧典型腺瘤, 自发性低钾血症。该预测模型可使14%的PA患者避免非必要的AV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肘正中静脉行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2月至12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连续50例经肘正中静脉行AVS,记录选用的导管,并统计两侧取血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AVS成功定义为肾上腺血样皮质醇与外周血样皮质醇比值≥3。结果 50例患者均先使用5F MPA1导管寻找右侧肾上腺静脉,其中47例插入,其余3例改用5FTIG导管插入,而左侧肾上腺静脉均使用5FTIG导管插入。90.0%(45/50)患者右侧取血成功,94.0%(47/50)患者左侧取血成功,88.0%(44/50)患者双侧取血成功。术中平均导管操作时间(16.5±4.3)min,X线曝光时间(5.2±1.5)min,造影剂用量(14.9±4.5)mL。1例(2.0%)患者发生右侧肾上腺血肿。结论经肘正中静脉行AVS安全可行,双侧取血成功率较高,但因样本量小,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3.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其在普通高血压中约占10%,在难治性高血压中高达17%~23%~([1-2])。PA最常见的亚型是双侧肾上腺增生和醛固酮腺瘤,两者占PA的95%~98%~([3-4])。分型诊断对PA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醛固酮腺瘤患者行瘤体切除术可纠正低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经肘正中静脉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AVS)操作流程改良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7月的54例AVS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的66例AVS作为改良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VS操作流程(双导管策略):先用MPA1导管采集右肾上腺静脉血(如失败,换用Tig导管),再换用Tig导管采集左肾上腺静脉血,最后用Tig导管采集下腔静脉血。改良组采用改良的AVS操作流程(优先单导管策略):先用Tig导管采集下腔静脉血,再直接后撤Tig导管至左肾上腺静脉采血,最后反转Tig导管至右肾上腺静脉采血(如失败,换用MPA1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到位率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放射量、造影剂用量以及导管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左右侧导管到位率[98.5%(65/66)比100%(54/54)、86.4%(57/66)比87.0%(47/5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手术操作时间[(11.4±3.5)比(17.8±4.6)min]明显缩短,放射量[(10.3±3.2)比(15.4±4.9)mGy]明显降低,造影剂用量[(10.9±3.7)比(17.6±4.8)mL]更少,且导管费用[(260.6±84.6)比(331.0±0)元]更节省(均P0.05)。结论改良后的AVS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更短,放射量更低,造影剂用量更少,费用也更节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术前各项诊断筛查方法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A患者不同指标筛查PA的阳性率,各项确诊试验对PA确诊率及CT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上述患者中,以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30 ng/dl为筛选条件筛查PA的阳性率为42%,以ARR50 ng/dl筛查PA的阳性率为64%(P0.01);盐水滴注抑制试验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对PA的确诊率分别为90.91%和92%(P0.05);与术后病理对照,CT对醛固酮腺瘤(APA)和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UAH)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24%和73.33%(P0.05)。结论 ARR50 ng/dl筛查PA的阳性率高于ARR30 ng/dl;盐水滴注抑制试验与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确诊率相当;对于分型,CT对APA的诊断符合率与UAH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多项临床试验方法的作用。方法收集1995~2000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104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生化检查、体位激发试验、影像学检查与肾上腺静脉插管在诊断中的阳性率及符合率。结果(1)血醛固酮升高为筛选PA阳性率最高的检测指标。(2)醛固酮腺瘤患者生化异常较明显。(3)与手术病理比较,B超在醛固酮腺瘤和双侧肾上腺增生中的诊断符合率分为95.77%及73.33%;CT为98.51%及31.03%;体位激发试验以升幅30%为标准时在醛固酮腺瘤和双侧肾上腺增生中的符合率分别为61.11%及57.14%,以50%为标准时为72.22%及42.86%;肾上腺静脉插管的符合率为83.33%及100%。结论PA的诊断中,典型患者经血钾、血尿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等筛查可明确诊断,但部分患者上述生化改变并不典型。体位激发试验结果在醛固酮腺瘤及双侧肾上腺增生中有部分重叠。影像学未能发现明显占位灶者可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5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APA19例,占76%;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例,占24%;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92%.结论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肾上腺CT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99例,均进行肾上腺CT扫描。将CT扫描显示肾上腺异常者作为研究组92例,未见异常为对照组107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年龄大[(67.20±10.34)岁vs(61.59±12.51)岁,P=0.03],醛固酮肾素活性水平符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或库欣综合征诊断的比例高(48.91%vs 22.43%,P<0.05)。研究组CT显示,左侧肾上腺增生最常见,其中27.45%的患者激素水平符合PA诊断标准。结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CT检查肾上腺异常的检出率高,这种改变可能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定侧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临床分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指导治疗。目前所知原醛至少有 7种类型 ,其中以醛固酮腺瘤 (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IHA)两型为多见。鉴别腺瘤和增生的方法中以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检查 (AVS)法最为可靠 ,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局限性而难以广泛开展。CT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单侧大结节腺瘤CT诊断的结论可靠 ,不必考虑AVS检查 ;对于其它病例 ,特别是IHA ,CT检查的结论不可靠 ,必需进行AVS检查以及早作出分型诊断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0.
路强  臧运江 《山东医药》2010,50(10):62-63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上腺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自发性肾上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中B超检查发现肾上腺囊性肿物5例、低回声肿物3例。6例行CT检查,发现肾上腺囊性肿物5例、实性肿物1例,CT值34.7—85.0HU,增强CT扫描均无强化。行肾上腺及肿物切除术5例,部分肾上腺及肿物切除术3例。结果8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上腺髓质内出血。结论自发性肾上腺出血术前诊断困难,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双侧肾上腺出血、腰腹痛明显、单侧肾上腺出血但血肿〉5cm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 其患病率高、危害大。区分单、双侧肾上腺病变是PA分型诊断的难点, 对PA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是PA分型诊断的"金标准", 但其为有创检查, 技术难度大, 难以推广。新的无创方法有望替代AVS、简化临床诊治流程。本文将对PA无创分型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醛固酮而导致肾素受抑制,临床上以高血压伴(或不伴)低血钾、高醛固酮和低肾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因包括:醛固酮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家族性PA等。目前,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的诊断流程包括:筛查、确诊和分型"三部曲"~([1-2])。明确诊断为单侧病变的PA可以通过手术根治,而不宜手术的PA患者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以醛固酮产生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可导致高血压及心脏和肾脏靶器官损害,而不同亚型的PA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临床多采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来区分醛固酮升高的病因,AVS也是目前分侧定位、区别不同亚型PA的金标准。对于AVS的应用范围、结果判读、是否采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醛固酮分泌、醛固酮测定的准确性等问题,还有待更为统一的标准和共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臂锥形束CT(CBCT)血管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诊断为前列腺癌进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解除下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患者在介入栓塞术中行2D-DSA检查的同时行CBCT检查,对比分析2D-DSA及CBCT对前列腺动脉(PA)起源、数目判定的准确性、识别邻近器官动脉吻合支的敏感性以及对PA最佳投照角度显示情况。DSA图像及CBCT图像均由一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医师及一位高级职称介入手术医师进行阅片分析,术后观察患者的排尿困难改善情况,前列腺体积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进行双侧PA超选并栓塞,1例完成单侧PA栓塞;52侧髂内动脉的DSA及CBCT检查中,DSA可以辨识PA起源的有39侧(75%,39/52),CBCT可以辨识PA起源的有51侧(98.08%,51/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侧髂内动脉共15支PA DSA未辨识出或辨识错误,而CBCT可以准确辨识。52侧髂内动脉共发现69支PA,DSA发现55支PA(79.71%,55/69),CBCT...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结核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肾上腺结核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特征,以提高该病的CT诊断水平。 方法 对经临床证实的13例肾上腺结核患者的CT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例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0~58岁,平均42岁。肾上腺结核累及双侧共12例,单侧1例。肾上腺肿块样增大10例,轻度或中度增大3例,轮廓完整。肾上腺密度均匀增高1例,不均匀增高12例。周边强化11例。4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复查CT,其中1例双侧增大的肾上腺体积缩小或恢复正常,其内低密度消失,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而且术前术后进行了抗结核治疗。早期肾上腺结核 CT 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并见密度不均匀的扁圆形肿块9例,增强扫描后肿块周边强化,其内见线样明显强化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分隔,边缘清楚。晚期肾上腺结核表现为腺体萎缩及钙化4例。8例患者伴有肾上腺外结核,包括肺结核4例、泌尿系结核2例、脊柱结核1例,同时伴有肺结核、左肾结核及脊柱结核1例。 结论 肾上腺结核的CT具有特征性表现,当发现全身多脏器结核,同时发现肾上腺上述影像变化,则要考虑肾上腺结核的诊断,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完成常规AVS和ACTH兴奋的AVS,且至少有一种AVS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计算选择指数(SI)、优势侧指数(LI),比较ACTH兴奋与否对插管成功率及优势侧判断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3名原...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囊肿2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7~2007年收治的27例肾上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手段的术前诊断率及不同术式(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结果发现B 超、CT、MRI 术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8%(7/12)、39%(9/23)和100%(1/1),三者联用时为64%(7/11);三种术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腹腔镜手术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开放手术者(P<0.05).术后随访2例失访,余均无复发,且生存状况良好.认为肾上腺囊肿术前应同时行B超、CT、MRI检查以提高诊断率;腹腔镜手术和后腹腔镜手术效果均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2):129-134.该文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兴奋在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nous blood sampling,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完成常规AVS和ACTH兴奋的AVS,且至少有一种AVS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计算选择指数(selection index,SI)、优势侧指数(lateralization index,LI),比较ACTH兴奋与否对插管成功率及优势侧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肾上腺结核的认知。方法:收集我院自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临床诊断为肾上腺结核的16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5例(88%)患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如皮肤黏膜颜色加深伴色素沉着(14例),纳差、消瘦(12例),乏力、易疲劳(12例),性欲减退及性功能下降(3例)等。肾上腺结核CT表现为肾上腺增粗(14例)或缩小(1例)、病灶内出现斑片样钙化影(7例),病灶可强化(11例)。诊断后行抗结核及激素治疗等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 286.0±947.7)ng/L]、血氢化可的松[(70.27±26.40)μg/L]及24 h尿氢化可的松[(311.88±243.13)μg/24 h]未得以恢复。1例患者表现为肾上腺脓肿,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肾上腺结核可引起肾上腺分泌功能紊乱,可根据CT表现进行初步诊断,规律抗结核辅以激素治疗等对症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不能改善肾上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总结丁25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APA19例,占76%;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例,占24%;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92%。结论: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