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辣素对小鼠醉酒的预防作用。方法(1)醉酒实验:4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各组分别以0.30、0.31、0.32、0.33、0.34 ml/20 g 52°泸州老窖二曲酒灌胃,观察各组醉酒潜伏时间、维持时间等,筛选小鼠的醉酒剂量。(2)防醉试验:另选昆明小鼠30只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热姜水组、姜辣素组,分别给各组小鼠以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热姜水和姜辣素液灌胃,30 min后分别以52°泸州老窖二曲酒(0.32 ml/20 g)灌胃,测定各组小鼠醉酒率、醉酒维持时间。(3)另选昆明小鼠75只,按防醉试验分组、灌胃,在灌酒后30 min、1 h、1.5 h及2.0 h测定各组小鼠的血清乙醇浓度。结果0.32 ml/20 g为小鼠醉酒的最佳剂量。姜辣素组的醉酒率最低,醉酒维持时间、各时间点血液乙醇浓度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热姜水组(P<0.05)。结论姜辣素对小鼠醉酒具有较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21只泌乳母兔根据其产仔数分为5个小组,进行一个月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泌乳期间母兔的体重变化与产仔数关系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仔兔的增重呈正相关(r=0.898)。母兔产仔后20日龄体重降到最低点,以后母兔体重开始逐渐恢复,而窝产仔数与个体初生重呈负相关(r=-0.849)。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羊膜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取第四代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3×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200μl/孔,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羊膜匀浆条件培养基(800、400、200、100μg/ml),培养24、48、96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Müller细胞增殖率。(2)第四代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4×10^4个/ml密度接种于预置有盖玻片的6孔板中,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羊膜条件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免疫组化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检测。(3)4代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4×10^4个/ml接种于6孔板中,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羊膜条件培养基,继续培养48h,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随着条件培养基中羊膜匀浆浓度的增加,对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增殖效应逐渐增强,800μg/ml时获得最大增殖效应,细胞增殖率为62.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进入S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56.49%)。在羊膜匀浆浓度恒定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其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增殖效应逐渐加强,在48h即达到较高的增殖效应,96与48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3、0.007,P=0.492、0.729)。800μg/ml组和400μg/ml组PCNA阳性表达率(0.84±0.07;0.79±0.06)与对照组(0.54±0.1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82、-0.151,P=0.002、0.015)。结论羊膜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了解膝关节腔注射三氧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20μg/ml三氧治疗组(c组),40μg/ml三氧治疗组(D组),60μg/ml三氧治疗组(E组)。采用Videman法对B、c、D、E组家兔进行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复制。造模6周后将空气1ml注入B组家兔左膝关节腔内作为对照,将20、40、60μg/ml浓度的三氧1ml分别注入C、D、E组兔左膝关节腔内,每3d1次,治疗2次后,处死动物,观察兔膝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及进行病理积分统计。结果B组肉眼外观及病理显示关节软骨有明显破坏,病理积分较A组明显升高(P〈0.01),C、D两组病理改变较B组显示关节软骨有所修复,病理积分较B组降低(P〈0.05),E组与B组比较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病理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40μg/ml浓度的三氧关节腔注射可促进早期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修复,有利于减轻及阻止骨性关节炎的发展;而60μg/ml浓度三氧关节腔内注射对已损伤的软骨无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9只,取瘤块(1mm^3大小)开腹包埋法接种到兔肝脏左叶,于种植后第1,1.5,2,2.5,3,3.5,4周分别行超声学检查主要观察兔肝VX2成瘤检出情况。成瘤情况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①围手术期3只兔因麻醉死亡,1只因感染死亡,成活率为93.2%(55/59);②兔肝原位肝实质内种植成功50个,其中伴有16只异位种植,单纯异位种植为3只,未发现病灶2只,原位成瘤率为90.9%(50/55);③接种后1周、1.5周经超声检查22例,发现病灶者8例,检出率为36.4%(8/22);其余肿瘤在2周及2周以后超声检查全部检出。两个时间段检出率有明显差异;④兔肝VX2肝癌的超声主要表现为略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周围可见声晕。结论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周期短、动物死亡率低,种植2周后超声学筛选及监测本瘤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13~15g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内含100TCID50CVB3m的MEMEagle’s液0.2ml/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感染CVB3m后的模型组小鼠,出现竖毛、蜷缩、活动减少等体征,第3天起,开始出现死亡,第5~7天死亡率达到高峰.剖检死亡小鼠,发现心肌有大面积的炎症;取存活小鼠的脾脏进行脾细胞分离,用MTT比色法测定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发现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说明此模型与人病毒性心肌炎症状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YTMLC-90、C6、A549、Hela、SMMC-7721和lewis等6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处理靶细胞系,以MTT法检测异鼠李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小剂量梯度(80、40、20、10、5、2.5μg/ml),给药48h和72h对各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不明显;大剂量梯度(100、80、60、40、20μg/ml),给药72h,Lewis细胞株有明显病变,并随剂量而显示出梯度,IC50为72.18μg/ml;给药96h,各细胞系均有病变,IC50分别为:87.27μg/ml(SMMC-7721),96.69μg/ml(A549),106.23μg/ml(Hela),79.31μg/ml(YTMLC-90),65.01μg/ml(C6),Lewis细胞株抑制显著,无法观察到梯度,未测定OD值。IC50均高于丝裂霉素(P〈0.05)。结论:异鼠李素对鼠源性肿瘤细胞Lewis和C6两株细胞抑制作用明显,但体外作用较丝裂霉素弱,如需开发为抗肿瘤药物需作结构修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acid,KA)致痫大鼠外周血炎性因子的水平与癫痫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70只。模型组以10mg/kgKA腹腔注射建立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同样处理。观察行为学变化。以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点血清TNF-α、IL-1β、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KA注射后,大鼠在3h-9h进入癫痫大发作期。与对照组相比[6h:(12.3±3.1)pg/ml,12hl(11.5±3.8)pg/ml],模型组在6h-12h促炎因子TNF—α[6h:(21.5±3.2)pg/ml,12h:(20.6±4.2)pg/ml]和IL-1β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抗炎因子IL-4只在12h时明显升高[(53.55±3.08)pg/ml,(33.26±4.16)pg/m1](P〈0.05),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参与了癫痫的发作过程,其水平与癫痫发作程度密切相关;抗炎因子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癫痫的发作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总医院常见革兰氏阴性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天津医大总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分离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将患者血液、尿、粪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部分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1727株细菌,G^-秆菌1510株(87.43%),G^+球菌217株(12.57%),分离率较高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15.34%)、大肠埃希氏菌(13.49%)、肺炎克雷伯菌(12.50%)、鲍曼不动杆菌(10.02%)等。药敏试验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该院感染致病菌以G^-秆菌占多数.G^+球菌居次。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致肾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清洁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下腔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10ml/(kg·h)。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SMA1h,下腔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10ml/(kg·h)。异丙酚组(P组)阻断SMA1h,再灌注前5min将持续输注的0.9%生理盐水10ml/(kg·h)更换为等容异丙酚10mg/(kg·h)。于再灌注2h后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Bcr);处死大鼠后取双侧肾,右肾皮质部制作组织均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左肾作病理标本。结果:与S组相比,I/R组SOD活性降低,MDA、BUN及Bcr含量升高(P〈0.05);与I/R组相比,P组MDA、BUN及Bcr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光镜下I/R组肾小球及球后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细胞水肿,球后毛细血管内堆积大量破裂红细胞:P组肾结构接近S组。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肾损伤,异丙酚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Hao YH  Ma JX  Xiu HM  X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39-1143
目的观察羊膜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取第四代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3×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200μl/孔,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羊膜匀浆条件培养基(800、400、200、100μg/ml),培养24、48、96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Müller细胞增殖率。(2)第四代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4×10^4个/ml密度接种于预置有盖玻片的6孔板中,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羊膜条件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免疫组化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检测。(3)4代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4×10^4个/ml接种于6孔板中,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羊膜条件培养基,继续培养48h,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随着条件培养基中羊膜匀浆浓度的增加,对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增殖效应逐渐增强,800μg/ml时获得最大增殖效应,细胞增殖率为62.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进入S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56.49%)。在羊膜匀浆浓度恒定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其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增殖效应逐渐加强,在48h即达到较高的增殖效应,96与48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3、0.007,P=0.492、0.729)。800μg/ml组和400μg/ml组PCNA阳性表达率(0.84±0.07;0.79±0.06)与对照组(0.54±0.1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82、-0.151,P=0.002、0.015)。结论羊膜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131I-抗肿瘤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TNT)用于裸小鼠的安全剂量.以提供今后进行药效学研究的剂量范围,将5~6周龄SPF级BALB/c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3只。前3组为实验组,分别经腹腔注射~(131)I-TNT-TNT22.2、14.8和7.4MBq/只。第4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31)I-TNT的放射性比活度为3.7X1011Bq/g,放化纯度>95%,免疫活性>75%,标记后24h内使用,标记物经无菌、无热源检查均合格。使用前用含4%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理盐水稀释三所需浓度。注射后分笼饲养,每日观察进食量、体重变化、行为活动等生命活动指标。结果,腹腔注射~(131)I-TNT14.8MBq/只组与7.4MBq/只组,裸鼠活动如常,表皮有光泽,进食量不下降,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各项生命活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且30d内无死亡。~(131)I-TNT22.2MBq/只组1周后进食开始减少,活动迟钝;2周后开始逐个死亡,30d后仅存留2只,且表皮无光泽,体重减轻;由生存率曲线和体重曲线可观察到22.2MBq/只组与其他各组有明显差异。因此,~(131)I-TNT在棵小鼠上14.8MBq/只以下剂量可认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小军  聂爱玲 《中原医刊》2007,34(15):83-83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 2001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0%(25/125),2002年为35%(56/160),2003年为41%(82/200)。痰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占69.3%(113/16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并对多种抗菌药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红细胞膜MDA及膜粘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证明,动物或人体,缺血/再灌注(I/R)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RBC膜的流动性均有显著的改变[‘-’],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后RBC膜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其与膜微粘度(h)关系报道较少,本组研究旨在对此进行初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选择健康杂种家兔20只,体重(2.5土0.5)kg,雌雄不拘。随机分1/R组(n—10)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n一10),1/R组用乌拉坦(1.og/kg)静脉麻醉,行气管切开并插管,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全身肝素化后插管,连接LMS-Z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监测血压,剖腹并分离肠系膜上动脉,l…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1)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SD大鼠24只,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用药后3、6、48h组和NS对照组,每组6只。10mg/kg 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随后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大鼠的体重、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血浆ET-1含量、肾系数等变化。[结果]大剂量DDP用药后6h大鼠体重明显降低;用药后48h大鼠血浆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肾功能衰竭;用药后72h66%的大鼠死亡。大剂量DDP用药后6h,大鼠肾系数为11.3±1.2,与对照组9.0±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剂量DDP用药后3h大鼠血浆ET-1升至(213.68±28.3)ng/mL,与对照组(157.45±27.7)ng/mL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DDP用药72h后存活大鼠血浆ET-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DDP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血浆ET-1浓度的变化有关,但大鼠肾功能的变化与血浆ET-1的变化不一致,提示ET-1可能在DDP所致肾毒性损伤早期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显示免基底动脉的结果,为建立兔脑血管痉挛(CVS)动物模型奠定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20只),制备模型。按25mg/kg氯胺酮加复方氯丙嗪针肌注麻醉后,经耳后中央静脉穿刺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Omnipaque 300mgI/ml)。使用GE Lightspeed pro(16层)多层面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免基底动脉扫描,视野(FOV)9.6cm,图像后处理工作站ADW4.2版本,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5只大耳白家免行基底动脉MSCTA检查,成功率达100%;根据MIP测得实验免SHA前基底动脉长径平均17.2mm,横径平均1.56mm;VR测得实验兔SHA前基底动脉长径平均17.0mm,横径平均1.30mm;本实验同时获得了SHA后兔基底动脉痉挛的动态变化。结论:MSCTA是动态评价活体动物CVS模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脂蛋白原接种阻断As的免疫病理机理,将42只新生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I)和2个实验组(Ⅱ、Ⅲ)。Ⅱ、Ⅲ组于生后12h内及第7、15天分别向腹腔注射分离纯化的VLDL0.5mg/只,1.0mg/只。18周开始喂高胆固醇饲料。第17、30、40周检测总补体(TC),血清免疫复合物(CIC),体外吞菌百分数(SP)和杀菌率(KBR)。结果表明,17周时Ⅱ、Ⅲ组TC明显高于I组。提示生命早期接种脂蛋  相似文献   

18.
王康俊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81-1882
目的建立头孢西酮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2mol/L的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8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td。结果头孢西酮钠在0.0804~0.294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最低检限为0.02ng,本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性良好(RSD%:0.23%,n=6)经专属性试验,可知杂质峰与主峰分离良好,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分离度均大于3。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2%(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西酮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胡黄连苷Ⅱ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最佳剂量和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CCAO)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化学比色法和光化学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效果:根据血清SOD、GSHPx和CAT活性分析,分别为脑缺血1.5h腹腔注射20mg·kg^-1、1.5h/10mg·kg^-1和1.5h/20mg·kg^-1体重。根据脑组织SOD、GSHPx和CAT活性分析,分别为脑缺血1.5h腹腔注射20mg·kg^-1、2.013/20mg·kg。和1.5h/10mg·kg^-1体重。结论从用药剂量最小化和治疗时间窗最大化原则综合评价,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和剂量为脑缺血1.5~20h腹腔注射10-20mg-kg^-1体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致成人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205例成人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患者共分离出22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革兰阳性(G^+)菌、真菌分别占63.8%(141/221)、29.9%(66/221)、6.3%(14/221)。分离率居前3位的G一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0.0%(8/40)、61.5%(24/3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85.4%(35/41)、18.2%(2/11)。药敏结果常见的G^-菌、G^+菌分别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最为敏感。蛄论导致成人败血症的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常见,需对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临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合理地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