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连市1990~1995年梅毒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姜仁惠孙永惠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防治中心(116021)大连市1990~1995年的6年间共报告梅毒患者95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4例,男女之比为179∶1。年平均发病率为031/10万...  相似文献   

2.
小儿梅毒5例报告郑行照福建省三明市皮肤病防治院(365001)近几年来,梅毒病例在我市逐渐增多,以后天性早期梅毒为多见,但由于胎传而出现的先天性梅毒及小儿后天梅毒,目前尚较为少见。我院门诊发现3例小儿先天性梅毒,2例小儿后天梅毒,现报告如下:例1男,...  相似文献   

3.
头孢三嗪治疗9例早期梅毒临床疗效报告陈美明陈琦李绍兴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成都市610031)为了观察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评价进口和国产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于1993年4月至1995年6月分别用两家药厂生产的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9例...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1991~1997年梅毒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1991 ̄1997年梅毒疫情资料分析,阐明福建省梅毒疫情态势。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梅毒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位居各传染病的第五位(从1995年开始),估计实际发病率151.18/10万)约为报告发病率的6倍,疫情以城市,内地为高,流行因素与国际间交流与日俱增,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西方性观念与性行为、生活方式的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1995年性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市1995年性病疫情分析上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200050)龚伟明谭美丽乐嘉豫1995年全市共报告性病病例15297例。病种仍以淋病为主,但梅毒的发病数明显增高,外来人员的发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现将上海市1995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结果1流...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1991~1995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许亚平浙江省性病防治监测中心(德清县313202)近几年来,梅毒病例显著增长,1991~1995年浙江省登记报告1240例梅毒,现将流行学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全省各地市性病监测网中的各级医疗机构,皮防站(...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东阳市1995年梅毒疫情监测报告张昌栋浙江省东阳市皮防站(322100)1995年报告梅毒12例,发病率为1.59/10万,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在25~34岁之间。职业:个体5例,司机3例,建筑工人2例,干部、代销员各1例。多数为市外发病...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梅毒流行的特征与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福建省梅毒流行的特征与相关因素探讨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福州市350009)林伯滢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已成为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福建省梅毒年发病率跃居全国首位,已引起有关方面关注。本文试通过近8年来福建省梅毒流行动态以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0-2022年福建省梅毒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2010-2022年福建省梅毒病例,利用ArcGIS 10.3软件对梅毒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0-2022年福建省共报告280 311例梅毒,2010-2019年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增长趋势(χ2趋势=2 363.26,P<0.001),年均增幅4.79%;2019-2022年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248.62,P<0.001),年均降幅14.58%。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2022年梅毒报告发病率全局Moran’s I值均大于0(P<0.001),提示梅毒病例呈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梅毒发病率聚集类型以高-高聚集为主,且高-高聚集区分布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宁德市辖区内,仅2012年和2013年出现低-低聚类区。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级聚集区为宁德市蕉城区、霞浦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和福安市,聚集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20年11月。二级聚集区为近些年出现,由东向南,沿经济较发达的海岸线分布。结论 福建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宁德市辖区内,在重点抓好宁德市梅毒防控工作的同时,还应关注东南沿海地区梅毒发病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三明市1989—199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三明市梅毒流行动态,为有关部门防治性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1989-1999年全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989-1999年全市登记性病20236例,其中梅毒2322例,占同期性病数的11.47%,1989年首先报告3例,占性病总数的0.37%,1999年报告433例,占17.64%,呈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以前每年报告在20例以下,1993年后呈跳跃式上升,1995年起每年报告在300例以上,并出现胎传梅毒、小儿梅毒和晚期隐性梅毒。男女性别比为1.30:1,年龄4天-67岁,职业以工人、个体及无业人员居多,占62.19%,已婚占77.09%,非婚性接触传染占70.20%。结论 11年来三明市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梅毒占多数,传染性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几年梅毒仍有可能在较高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6─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梅毒病例报告质量,为今后新疆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年7月─2017年6月新疆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梅毒病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65例现场核查。结果 2016─2017年15家医疗机构共报告梅毒病例3 529例,重复报告176例,其中重复1次153例、2次10例和3次1例,重复报告率4.98%;乌鲁木齐市报告梅毒1 924例,重复报告率1.46%,诊断准确率98.55%,梅毒分期准确率,一期梅毒89.28%、二期梅毒93.33%和隐性梅毒99.00%;喀什地区报告梅毒1 605例,重复报告率9.22%,诊断准确率为82.77%,梅毒分期准确率,一期梅毒8.80%、二期梅毒77.41%和隐性梅毒100.00%;乌鲁木齐市梅毒诊断准确率(χ~2=38.59)和一期梅毒分期准确率(χ~2=86.25)高于喀什地区(均P0.05)。结论新疆存在梅毒病例重复报告,乌鲁木齐市各医疗机构诊断准确率高于喀什地区,喀什地区一期梅毒分期准确率较低;应加强医疗机构诊治医师的梅毒诊断标准培训,提高病例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梅毒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G(1,1)模型对2011-2013年梅毒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灰色系统G(1,1)模型预测2011-2013年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结论新乡市梅毒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遏制梅毒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掌握三明市梅毒流行动态,为有关部门防治性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1989~1999年全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89~1999年全市登记性病20236例,其中梅毒2322例,占同期性病数的11.47%.1989年首先报告3例,占性病总数的0.37%,1999年报告433例,占17.64%,呈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以前每年报告在20例以下,1993年后呈跳跃式上升,1995年起每年报告在300例以上,并出现胎传梅毒、小儿梅毒和晚期隐性梅毒.男女性别比为1.301,年龄4天~67岁,职业以工人、个体及无业人员居多,占62.19%,已婚占77.09%,非婚性接触传染占70.20%.结论 11年来三明市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梅毒占多数,传染性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几年梅毒仍有可能在较高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1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自2006年开始,虹口区梅毒报告发病例数一直位列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1位。为了了解虹口区报告梅毒病例的特征,探讨梅毒发病上升的原因,为深入开展性病防治工作和正确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2005—2010年虹口区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省自1985年重新有梅毒病例报告以来,至1994年,每年报告不超过10例,呈高度散发状态。从1995年开始,梅毒出现多发,1997年,全年报病1310例,是上年度的6.3倍,比此前报病总数多1000例。为了尽快掌握我省梅毒的发生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97年梅毒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就防治策略加以探讨。回资料来源全省各级性防机构上报的疫情资料及本中心门诊收集的梅毒病例资料。2流行病学特征分析2.l性别、年龄与梅毒分期在1310例梅毒中,男性668例、女性642例、男女之比为1:0.96,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6-2019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人群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该人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北京市2016-2019年梅毒报告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9年北京市老年人群梅毒报告病例数依次为1 378例、1 426例、1 526例、1 604例,年均增长率为5.19%。老年人群梅毒病例数在全部梅毒病例中的构成比由2016年的26.94%增加到2019年的30.26%。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的4.05/10万增加到2019年的4.21/10万。隐性梅毒病例所占构成比依次为90.13%、89.27%、90.89%和89.71%。各年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60~6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70~74岁组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增幅最大(26.93%)。结论 2016-2019年北京市老年人群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在全市梅毒病例中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所占比例高。要重视老年人的性健康,根据其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北京市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北京市上报的梅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病例20839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6.08/l0万、27.03/10万、24.09/10万、24.45/l0万、25.50/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间。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区县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结论青壮年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应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和其他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2009~2013年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探讨相关防治措施。方法从梅毒分期、性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对番禺区2009-2013年梅毒报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间,该区共报告梅毒4 539例,梅毒报告发病率波动在46.94/10万~58.96/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2.20/10万,高于同期广州市梅毒报告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21∶1远高于广州市梅毒性别比;梅毒分期中二期患者比例最大(65.57%);年龄分布上以20~40岁患者占比最大(79.32%);职业分布上以无业人员占比最大(52.02%);文化程度分布上以初中及以下占比最大(48.87%);在报告发病人群中,以流动人口占比最大(59.02%)。结论梅毒发病患者主要为20~40岁人群,以无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流动人口为主,应强化针对性强的梅毒防治综合措施,有效防控梅毒。  相似文献   

19.
张慰煌  兰永贵 《地方病通报》1996,11(4):59-59,62
福建省龙岩市1995年碘缺乏病现况调查张慰煌,张平强,谢祥波,兰永贵,张志超,张亚平(福建省龙岩市卫生防疫站,364000;龙岩地区卫生防疫站)龙岩市是福建碘缺乏病区之一。从1982年在全市推行食用盐加碘以来,碘缺乏病(IDD)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3年武威市淋病和梅毒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1990年武威市报告首例性病,截止2013年底共报告梅毒1 883例、淋病1 812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13/10万、4.54/10万;两种疾病发病率流行曲线图基本一致,1990─2001年发病率基本稳定,从2002年开始发病率逐渐上升,至2011年、2005年形成发病最高峰,2012年开始下降;1990─2001年仅有一期、二期梅毒报告,其中一期梅毒发病例数最多,占80.00%以上;自2002年与2004年开始,隐性梅毒的增长较快,2010─2013年隐性梅毒已超过一期梅毒,占87.38%以上。结论梅病已成为武威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隐性梅毒的危害的宣传,才能有效地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