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阳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理论思想。在传统医学中,人体阴阳平衡一直被医家认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而扶阳思想是以人体阳气为主,是指保护阳气、资助阳气、调理阳气等多方面为治疗特点的方法论。人体生理基础是“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但并不与阴阳平衡相矛盾。笔者主要通过对《内经》饮食养生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探讨扶阳思想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第二轻工业局职工医院陆纪云(200031)关键词:扶正祛邪,扶阳扶正祛邪是中医学的特色。《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扶正中又以“扶阳”为最重要。《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  相似文献   

3.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是万事万物之根本,是生命之动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及女性生活习性的变迁,耗损阳气因素逐年增加.阳气亏虚,冲任虚寒,固摄无权,阳不摄阴,经血非时而下从而导致崩漏.中医治疗重在治病求本,扶阳的目的在于调衡人体阴阳生理状态,恢复人体阴阳本体结构,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动态平衡.作者整理古今文献,基...  相似文献   

4.
“扶阳抑阴”在诸多老年疾病中的运用体会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崔树欣(266700)主题词扶阳抑阴阳衰阴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著名医家张介宾尤其重视阳气对人体的作用,他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  相似文献   

5.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是进行中医调养的一条重要原则.扶阳,在清代阮元编著的《经籍纂诂》中,“扶”有三层意思,即帮助、保护、调节治理.而扶阳呢,就是指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的意思,通过扶阳,就能够使人体的阳气得到宣扬,得到强盛.调摄即是调理、摄养的意思,俗称调养.“扶阳”的调摄方法主要有:起居调摄、七情调摄、饮食调摄、服药调摄、运动调摄等.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了体质九分法,平和体质的形成离不开机体阴阳的平衡,8种不同偏颇体质存在不同的阴阳失衡状态。“阳化气,阴成形”构成了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其中“阳化气”推动人体生理功能影响“阴成形”,从而导致不同体质类型的形成。因此纠正阴阳偏颇恢复阴阳平衡是体质调理的关键。扶阳法以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强调通过调理阳气功能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本文将基于“阳化气”理论探讨不同偏颇体质的形成机制,以及运用扶阳法调理体质的思路与方法,为体质调理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7.
孙良生 《河南中医》2010,30(8):738-740
恶性肿瘤以寒者、虚者居多,扶阳散寒、固本扶正就是肿瘤治疗的大法。肾阳乃人身一身阳气的根本,乃机体正气的根源,扶正当以固扶阳气为要,因此扶阳法就是扶助补益人体阳气,是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证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强调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素同·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因此,后世医家提出人体是以阳气为主导,阴为从属关系而存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明  相似文献   

9.
传承吴佩衡学术思想 践行温阳扶阳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佩衡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重视人体阳气的理论,法自《伤寒论》三阴寒化证温阳扶正思想,传承、发扬了郑钦安学说之精华。吴氏学术思想之核心是极其重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阳气乃人身立命之本,立法论治首重温阳,善用、重用附子大剂起死回生,誉满天下,世誉吴附子。文中所附笔者2则医案,遵循吴佩衡先生温阳扶阳之法而施治,疗效满意,验证了扶阳大法在临床实践中的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注重阳气 肾阳为本——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钦安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 ,是从阴阳立论 ,认为元阴元阳即肾中真阴真阳 ,是人身立命之根本。因此他以阴阳为纲 ,统分万病 ,“认证只分阴阳” ,“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在此基础上 ,郑钦安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之义 ,提出个人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重视阳气 ,崇尚扶阳。也就是说 ,在阴阳两纲中 ,他并非等量齐观 ,而是特别看重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 ,他又特别推重肾阳即真阳。认为是人身立命之根本 ,也是人体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1 阳统乎阴阳主阴从郑钦安认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  相似文献   

11.
谈论扶阳问题,首先要知道阳气在人体哪里?《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素问·阴阳别论》说:"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因为脾胃主四肢,故《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内经》没有一处讲阳气在肾,故张仲景多用大小阳旦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四逆汤(太阴病主方,亦云小泻脾汤)温中扶阳。  相似文献   

12.
秦建 《中医研究》2008,21(8):41-42
何谓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阴液所化生的一种液体,即“汗生于阴而出于阳”。这是汗液产生的生理过程。就病理性出汗而言,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其中包括人体阳气的盛衰,阴液自身的过度蒸化,以及外感时邪、内伤杂病的影响等等。最终结果为阳虚不固,阴虚不敛,汗液随之而出。医家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使阴阳复归平和、  相似文献   

13.
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开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在强调人体阴阳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阳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人体阳气亏虚不足,不能守其位而发挥其作用。就像天空中失去太阳一样,人的寿命就会减少。受《内经》重阳理论的启发,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阳气,偶有所得,现择其三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罗安明 《新中医》2022,54(6):228-231
《黄帝内经》“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揭示了阴阳理论的核心是阳密,藉此对癌症的病机进行探讨,认识到肿瘤的病机是阳不秘,阴不固,也就是阳不胜阴,化气不及,成形太过。治法当扶阳抑阴。阳气生于脾,藏于肾,主于心。扶阳的重点是健脾胃以建中气。主张用补气法来补阳,多用人参、炙甘草、黄芪,慎用姜、附、桂。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发掘,来指导中医临证实践,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阴阳的从化在自然界及人体有一定的规律,阳气在阴阳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阳气在自然及人体内的生化过程对探索疾病病机与辩证施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阴阳五行在生化过程中阳气的变化规律来探讨扶阳治疗疾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经》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素问·阴阳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即阳气,“阴”即阴液。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津、血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如经常见到血...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在揭示人体的生命规律时,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生理常态;同时又指出:“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在强调“阴平阳秘”的同时,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银香  刘锦灿 《光明中医》2009,24(3):412-413
《伤寒论》太阳病篇对“汗”精辟独到的论述及对与汗相关的临床经验见解,成为后世医家的辨治准绳。篇中明确提出汗法的用法要点,如以汗出辨虚实、应汗当汗、汗法有度等,或论汗与血津液、阳气密切相关,现阐述如下:1汗与营卫相关《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反映体内阴阳的平衡与否。汗乃人体阴津阳气互相作用的产物,为阳气所主,阴津所化。营属阴,卫属阳,汗与营卫密切相关。外邪袭表,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如“太阳病,  相似文献   

19.
扶阳重阳是中医扶阳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扶阳学派宗师、晚清医家郑钦安,毕生研读《易经》《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升华经典中的扶阳重阳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使其渐成体系.该理论认为,阳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也是人体的根本,在临证上强调扶阳重阳,尤其重视人体命门之火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在阴阳的关系上,强调阳主阴从,在用药上善用姜桂附等辛温热药[1].近年来,扶阳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医者认识和接受,并运用于临床.笔者通过对扶阳学派著作的研读,略有所得,应用于临床,颇多效验.现就临床在扶阳理论指导下诊治的骨伤科典型病例,谈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指出人体的阳气在生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阳主动、主热,有温煦、鼓舞、固卫及化生阴精等作用。所谓“阳密乃固”之“密”,实有“秘”字之义,即阳须平秘、冲和、安静,才有保护阴精、固卫人体、温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