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为 0 .2 T开放式永磁型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所研制的有源匀场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匀场方法 ,并在最后给出了该 MRI通过自旋回波成像方式产生的一组影像 (T1加权和 T2加权 )以展示该系统良好的匀场性能。  相似文献   

2.
余晓锷  林意群 《医学信息》2000,13(7):367-368
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是医院临床应用中重要的大型影像诊断设备。定期对CT进行检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最近几年我国在对CT等大型影像诊断设备的质量保证方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军队在这方面的工作也逐步展开。1 检测工具和CT机性能参数要求检测设备:美国ThePhantomLaboratory公司的Cat-phan性能参数体模以及美国Radcal公司生产的CT剂量仪和头部剂量体模。测试结果依据:国家卫生部发〔1996〕第216号文件《大型医用设备CT机质量评审检测项目及照片抽取要求(草案)》;及军队大…  相似文献   

3.
背景:口腔锥形束CT具有图像精度高、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它应用于口腔临床至今约10余年,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目的:介绍锥形束CT的数据处理特点、工作站配置、数据存储传输,及其在口腔临床医疗科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有关CT影像存储与传输的文献资料,结合口腔锥形束CT数据的特点,举例说明锥形束CT工作站的设计与配置、影像存储架构的设计、诊断工作站软件和硬件的配置。采用锥形束CT对口腔临床患者进行CT扫描,分析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口腔锥形束CT影像的数据量较大,宜采用存储区域网存储架构进行影像资料的存储:诊断工作站电脑的配置应高于CT设备厂家的推荐参数,同时应配备激光干式打印机等设备以便图像输出。口腔锥形束CT可以提供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结构的三维影像及任意层面的断层影像,有利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提示口腔锥形束CT影像对于口腔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立PACS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医学成像方法和设备,如传统的X线透视和摄影、X线计算机断层术(X-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核医学(NM)、核磁共振成像(NMR)、超声成像(US)等。这些成像设备产生的医学影像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堆积如山的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各类图像常常需要在科室内部、各室之间、医院之间,甚至地区之间进行传递,以满足医疗诊断、治疗、远程会诊和教学的需要。为此,需要了解PACS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1 PACS系统的技术要求与难点 PACS系统技术要求非常高,它可以说是集最先进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之大成的应用:一个实用的PACS系统必须具有处理各种医学影像能力,这些影像种类繁多,包括DR、CR、CT、MR、US、PCT、ECT、各种光学影像(包括内窥镜、显微影像),甚至还有心电一类一维图像。在另一方面,医学影像的数据量极为庞大。例如一幅DR的图像可达16MB.一个病人的DSA资料可达GB数量极。一个中等规模医院仅放射影像部门一年的数据量就可高达4TB(1TB=1000GB)。如何储存与管理如此巨大的数据量,无疑是对  相似文献   

5.
<正>以"创新·信实·惠众"为主题,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医疗技术、影像设备与解决方案亮相第23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向业界诠释前沿的医学影像技术及创新的医疗解决之道。Biograph mC T Flow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PET)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的技术特点——PET子系统对注入到人体中的正电子发射型放射性药物进行分布的测量与成像,CT子系统则产生人体的断层图像,采用Flow Motion流式扫描技术,规划和扫描只要基于单个病床的连续动作就能完成。最后由图像计算机重建来自不同角度的同一轴面或螺旋面的X射线数据,在正确剂量下形成精准图  相似文献   

6.
康静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4):2787-2788,2795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中常见伪影的形成与消除方法,以减少或消除乳腺检查时产生的伪影,达到改善图像的质量,为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使用GE senographe DS钼铑双靶数字成像设备、柯达8900干式激光打印机、柯达干式激光片行3000例次(图像12000幅)乳腺摄影,产生伪影的种类及其原因。结果:人为伪影100幅(0.8%);打印机伪影30幅(0.25%);成像板伪影12幅(0.1%);滤线栅伪影10幅(0.08%);其他伪影6幅(0.05%)。结论:正确认识各种常见伪影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技术,来有效地抑制或消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医用全身正电子发射成像(PET)技术是最成功的分子影像技术之一,已经在肿瘤诊断、心血管疾病诊断和脑神经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医用全身PET技术的系统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图像信噪比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和提升空间。系统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主要受晶体性能和晶体检测头设计的影响,而PET系统设计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成像参数的平衡与优化,实现最佳的成像质量。随着闪烁晶体、光电传感器、高速电子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发展,医用全身PET系统的性能有可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报告了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QCkV-1模体结合PIPSpro软件评估分析射波刀VSI系统非晶硅平板数字探测器记录的影像质量。方法:将QCkV-1模体配合专用定位架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重复放置于射波刀成像子系统的影像中心位置,X射线管拍片后获取由非晶硅平板数字探测器(成像仪A和B)记录的两组影像,导入PIPSpro软件分析,指标包括空间分辨率(f30、f40、f50)和对比度噪声比。结果:在临床治疗的kV值范围内(100~125 kV),成像仪A的f30、f40、f50最大偏差为0.94%、1.67%、0.29%,成像仪B分别为0.81%、1.31%和1.42%。对于对比度噪声比,当小于115 kV时两成像仪随kV值变化平缓,大于115 kV时展现出明显分化。结论:QCkV-1模体结合PIPSpro软件能够便捷开展射波刀VSI系统非晶硅平板数字探测器成像质量的检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0.2 T开放式永磁型核磁共振成像仪自屏蔽梯度线圈系统的测试技术,它包括梯度大小的测量、自屏蔽性能的测试以及梯度场线性度的测试技术.最后给出了一组通过自旋回波成像方式产生的影像(T1加权和T2加权),以展示该MRI样机良好的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CVD)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致死率高,又可引起严重的后遗症,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影像医学迅速发展,提高了临床对疾病的认识,使医疗、教学和科研各方面均取得极大进展,脑血管疾病从60年代的临床经验和病理检查阶段到80年代的神经影像学如计算机体层成像和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于CVD的定位、定性成像等,使许多脑血管病得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熟悉、掌握和应用这些诊断技术,对专业和非本专业医师都极为重要。 迅速发展起来的神经影像诊断技术种类多,亦已日渐成熟。影像医疗技术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不可缺  相似文献   

11.
<正>西门子医疗以"为健康中国创新"为主题,携一系列创新医疗技术、影像设备与解决方案亮相第26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China MED 2014)。DNA单源能谱成像技术,凭借151能级宽谱单能成像,基于常规剂量,广泛应用于神经、呼吸、腹部、泌尿、骨骼关节等各个系统疾病,实现了高清能谱图像、金属伪影去除、肿瘤性质判定、物质分离量化等临床突破,在完成常规形态学检查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组织成分学信息,为临床带来更加精准的诊断。第二代Biograph mMR,以独有的晶体"指纹"、靶向匀场及"指南针"运动校正等技术为医疗机构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医用磁共振系统是由磁体构造、波谱分析和计算机成像等多种技术融为一体的医疗成像设备。该文通过对磁共振射频系统与其体部线圈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造成同一平板线圈连续烧毁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维护措施,以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确定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相关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案,以更好地保障医患安全及设备本身的安全运行。方法:本论文从医用核磁共振设备的成像原理出发,分析各个设备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国家现有的相关标准与医院临床实践需求,设计出医学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风险管理流程及其具体管理方法。结果:根据对现有医院影像设备管理的需求分析和实地调研,结合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自身运行特点,完成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要风险因素的具体分析,所设计的风险管理流程涵盖了与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相关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等风险管理基本环节。结论:虽然医用核磁共振设备技术复杂,在平时运行维护过程中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但是,如果医院能够建立合理的医用磁共振设备的风险管理流程,让操作员工熟悉每个风险因素的前因后果,熟悉相应的科学处置方案,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细则,就可以降低每个风险的发生几率,可以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从而可以保持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等等。  相似文献   

14.
数据采集系统在全数字医用超声成像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应用于超声成像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AD9228芯片(Analog Devices Inc)作为模数转换芯片,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构成相关控制、缓存等数字电路模块,使用ISE组件Chipscope对采样结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样本正确;FPGA准确接收采样数据的输出,并完成串并联转换、缓存等处理;系统可以稳定地工作在40MHz的数据采集与存储速率下,符合医用超声成像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良性活检的发生,对于经乳腺X线摄像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归为3~5类,无法明确其良性/恶性),进行辅助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常用的影像诊断方法 (如超声、磁共振、核素成像以及电阻抗扫描成像等),在这一具体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性能,目前尚缺乏明确认识。通过全面检索2000~2011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Meta方法在大量病灶样本基础上明确了各个影像诊断方法的诊断性能。超声、磁共振、核素成像以及电阻抗扫描成像的灵敏度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81.3%(0.794,0.831)、90.0%(0.883,0.916)、84.4%(0.821,0.866)和81.0%(0.778,0.839);特异度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93.0%(0.921,0.938)、82.9%(0.811,0.846)、83.6%(0.816,0.855)和67.9%(0.651,0.707);准确度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94.7%(0.924,0.969)、93.4%(0.894,0.973)、92.8%(0.900,0.955)和76.9%(0.691,0.846)。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乳腺癌影像辅助诊断应用领域,磁共振方法灵敏度最高,超声特异度最好。从准确度角度考虑,超声、磁共振和核素成像3种方法准确度相当,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电阻抗成像方法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相对较低。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各个方法的诊断性能采取单一的(超声/磁共振/核素成像以及电阻抗成像)或组合的(磁共振再辅以超声)影像方法进行辅助诊断,良性活检率可由80%降低为25.7%/43.0%/43.8%/61.2%,甚至6.4%,但同时存在一定的漏检率(10.0%~27.0%)。实际应用中,应对经辅助诊断判为良性的患者采取进一步的短间隔随诊,以减少漏诊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子影像是用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PET/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PET/CT)、PE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PET/MRI)、超声仪(ultrasound)和光学成像仪(optical imaging)等成像系统,直接或者间接非侵袭性对活体组织细胞的生化、生理、诊断和治疗等分子事件的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医院集中式DICOM医用打印系统中,一台高速DICOM打印机往往连接着多台DICOM主机.由于各主机对输出图像的质量要求不同,如何在打印机端适应主机的要求,控制打印图像质量,是得到令人满意的胶片输出的医用图像的关键.本文以AGFA Drystar5500干式相机为例探讨该DICOM医用打印机的图像控制原理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影像组学在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估, 以及评价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可以将肿瘤的影像组学表现与其分子表型联系起来, 在脑胶质瘤的分级和治疗反应的预测和预后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利用常规和先进技术将脑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进行区分, 可用于脑胶质瘤的诊断和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半自动和自动化的肿瘤分割技术也被开发用于评估脑胶质瘤的复发情况。主要对多模态MRI影像组学在预测胶质瘤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胶质瘤分级诊断、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及评估术后复发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断层解剖学教材的编写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0年以来 ,超声成像 (USG)、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CT)、磁共振成像 (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等在国内逐渐走向普及 ,已成为影像诊断学的主流。这些断层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性治疗疾病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 ,因此 ,在医学院校内开设断层解剖学课程 ,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师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早在 1 983年 ,国外便开始将断层影像解剖引入大体解剖学教学。在我国 ,由于缺乏师资、教材和教具 ,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PACS系统在超声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超声影像学的临床教学过去主要依赖对超声检查的实时观摩,缺乏丰富多样的图像资料和详细全面的病例资料[1]。随着PACS(P ictures arch iving and Commun ications System)系统的投入使用,这个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现就PACS系统在超声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1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高质量影像资料PACS系统及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应用于医院的数字医疗设备如CT、MR、US、DSA、CR等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诊断、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它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以高速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