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很多人都听说过。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今后针对在体检中发现的“危险指标”,医生将可能采用中药或中医等手段进行干预,以防止由“疾”逐步变成“病”。  相似文献   

2.
梁媛琦 《健康必读》2009,8(1):39-39
祖国医学即中医学,对疾病的预防问题已早有深刻的认识和措施,它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提出“治未病”要从正邪两方面入手。祖国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瑛 《社区卫生保健》2009,8(6):385-385,427
“治未病”是中医学防治理论体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治未病”思想与实践一直贯穿始终。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而后历代医家对“治未病”不断丰富,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中医预防保健的三个主要层次:“未病先防”强调未雨绸缪,摄生以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思想的体现,是中医学防治理论中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重要原则。黄帝内经已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综观历代医家医著,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分3个层次:一为“未病先防”,即采取各种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养生四要》卷四为《却疾》,即专论防治疾病。万全笃信《黄帝内经》有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十分注重预防疾病。他在本卷一开始就说:“吾闻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者十痊八九,治将病者十痊二三,治已病者十不救一。”认为医生如果注重治未病,也就是着重于预防疾病.其效果可高达百分之八九十;  相似文献   

6.
孙怡春 《社区卫生保健》2009,8(3):167-167,184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祖国医学提出来的防病养生思想,也是我们目前所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断病变的恶化.这样才有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祖国传统医学关于养生有着丰富的见解和实践经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明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所谓“治未病”就是主张预防为主,即把养生放在治病之前。养生不外乎养神和养形,而养神是养生的关键。按中医理论“心主神明”,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是由心所主宰的,因此养生必先养心。  相似文献   

8.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理论精髓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基本意义,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2008年4月,长宁区积极创建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区工作,2008年10月经市卫生局批准,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落户长宁区,本中心也成为了上海市首批“治未病”试点单位。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中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实现“治未病”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努力构建有中医特色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关于养生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多数医家认为是未病或未老的预防以及病中、病后的护理与调理。事实上,养生不单是预防保健的方法和手段,而是涉及天文、地理、社会、哲学、人文等学科的深奥的学问。笔者认为“治未病”是养生的核心理念,即“未病防发,已病防变,病愈防复”,养生之道可归纳为“五字诀”。  相似文献   

10.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有“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的说法,就是要重视预防和保健,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预防疾病思想的最好体现。以医疗为载体、人民健康为最终目的,把人民健康建立在预防保健的基础上,就是“上工治未病”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治未病”高峰论坛,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其实,200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紧接着,遴选确定了两批,共46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涉及17个省(区、市)和局直属直管医院。同时,确定了上海、广东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市,开展区域性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治未病”科研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并及时转化推广成果。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充分说明祖国医学早已认识到对疾病应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3.
张平 《中国卫生》2010,(4):72-73
作为全国“治未病”工作试点区,上海市长宁区应用中医特色健康保障一服务模式,积极建设发展中医特色保健服务体系,区域人群不断增强对“治未病”的正确认识,接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队伍不断扩大,初步开创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新局面,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21世纪国家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预防为本,预防以教育为本。因此我们认为创建社区“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之基础工作在于管理健康。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在社区中开展了系统的中医“治未病”工作,现就实践中具体的做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有才能的人。懂得防患于未然。病已经形成再治疗它,混乱的状况已经形成再去治理它,就好像口渴了再打井,开始争斗再制造兵器。“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行之,则可延年益寿、颐养天年;背之,则疾病缠身。苦熬时日。  相似文献   

16.
魏萍 《中国卫生》2010,(4):67-6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近日在北京召开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发表了主旨讲话,他在回顾总结“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维护提升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创立“治未病战略联盟”,加快推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此学说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怎样预防骨质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一年.本刊“健康话题”栏目共列举了12种老年性疾病,讲了它们的来龙去脉、病理病状,重点是围绕着这些老年病的康复向读者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这虽然是必要的,却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部分、也应该是养生保健的重点,要放在“预防”上——有多先进、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不如不得病。古人早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也就是说对疾病要“预防为主”。这是养生保健的根本出路。有鉴于此。今年本刊就将重点移至预防,全面系统地向老年人介绍一些疾病预防的方法,努力争取帮助老年朋友们不得病或少得病.在健康和快乐中安享晚年。本期“健康话题”就先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了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以“治未病——把握健康”为主题,在回顾总结“治未病”健康工程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播“治未病”理念,交流推广“治未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作经验,探讨完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模式),促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一词的由来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里的“治”有调养、调摄之意;“未病”指尚未患病的机体,“治未病”就是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