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生士官学员432名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寄生螨,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1].为了解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我们于2009年春季对我院18~24岁卫生士官学员432人进行面部蠕形螨感染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 ,它们的致病性已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1] 。为了了解军校新近从部队招收的卫生士官学兵的感染情况 ,并观察投药治疗效果 ,我们做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2 0 0 0年级卫生士官学兵 112人 ,男 ,年龄 2 0~ 2 5岁 ,用透明胶带粘贴法查螨虫。取市售透明胶带 (上海产 ,熊猫牌 ) 2张 ,大小为 2 .5cm× 1cm ,晚睡前温水洗净面部 ,贴于受检者两侧鼻沟处过夜 ,次晨取下贴在载玻片上。全片低倍镜检 ,分别计虫口数量。1 2 选择 6 0名阳性者 ,随机均分为A ,B ,C三组 ,每…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透明胶带法,调查了我校106名男学员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感染率为80.2%.面部有痤疮者感染率高于面部正常者,提示蠕形螨可能系痤疮的病因之一,有56人使用硫磺香皂洗面治疗15天,疗效与普通香皂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对649名学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蠕形螨的总感染率为32.7%;男高于女,两者相差显著。各学员队的感染率相差显著,学员队内部主要通过间接接触而广泛传播,提示学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肤螨灵对蠕形螨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对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羊蠕形蚤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的虫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种畜场8个群羊(1 600只)蠕形蚤病感染率为92.5%,蚤指数在40~103个.根据虫体的形态学特点鉴定,病原为蠕形蚤科、长喙蚤属、羊长喙蚤(Dorcadia ioffi Smit,1953).该蠕形蚤寄生羊体大量吸血,造成羊只贫血,消瘦,食欲下降,母羊流产,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6.
家畜花蠕形蚤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眼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寄生在民丰县牦牛和绵羊体的花蠕形蚤进行了形态学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寄生于牦牛体的花蠕形蚤雌蚤在大小、腹部颜色、体表结构上与羊体雌蚤都有明显的差异.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花蠕形蚤雄蚤抱器具有错位现象,同一雄蚤的两个可动突形态有所不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虫体抱器上具有类似可动突的形态结构,该突起呈矛头状,位于可动突与不动突之间,其末端有一根长刺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蠕形螨与痤疮之间的关系,笔者自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应用检螨技术对106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使用自配瘫肤欣擦剂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你以为自己天天洗澡就清洁了吗?别下这样的结论,在你身上“安营扎寨”的细菌至少有100亿个,更别说还有无数真菌、酵母菌和极小的虫子了。虽说出生以前是绝对没有微生物能招惹上你,但是它们占领新生儿的口腔和皮肤只需几个小时。那么,细菌寄生在人体何处呢?●睫毛:毛囊蠕螨(又称“脂螨”)是一种微小的螨虫,长度小于0.4毫米,生活在毛孔和毛囊中,常见于睫毛根部,就像长着粗短腿的蠕虫。大多数成年人多少都有些脂螨及其虫卵,不过油性皮肤或者浓妆艳抹而又不彻底清洗的人身上脂螨最多。●牙齿:测试表明,1毫克牙菌斑中就有1000亿个细菌“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新疆发现的花蠕形蚤、叶氏蠕形蚤、北山羊蠕形蚤、羊长喙蚤和狍长喙蚤的形态学特点、地理分布和某些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我们在浙南山区青田县高湖发现一新种纤恙螨,为当地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地理分布与恙虫病的流行相一致;自该螨幼虫及其寄生宿主和病人中同时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螨为恙虫病的新媒介。因在国内首次发现于高湖,故定名为高湖恙虫(新种)[Trombi-cula(Leptotrombidium)Gaohuensis nov sp]。曾在1960年公开发表。 1984年7月以11只高湖纤恙螨幼虫在作者身上作叮咬试验,证明该螨具有叮咬人的能力;在转换新宿主后(鼠→人)仍能再叮咬;该螨接触人体后至少经过35分钟的徘徊,才开始叮咬。叮人试验获得成功,为确定高湖纤恙螨的媒介作用,从生态学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自然感染绵羊从春末夏初开始连续定期采集病料.包括病羊、羊圈及生活环境粪样、土样、脱落羊毛等,镜检查找和观察病原,用放大镜对羊体上的瘁螨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温度。结果显示:绵羊痒螨在夏季存在潜伏期,其潜伏过程与温度的高低密切相关,绵羊瘁螨夏季在平均气温20℃左右时开始进入潜伏期,大量螨虫死亡,痒螨寄生数量急剧减少,仅有少量带卵雌螨存活下来,到9月中旬气温下降,雌螨所产卵开始发育,10月上旬又形成痒螨寄生、繁殖的新高峰。  相似文献   

12.
新疆民丰县蠕形蚤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新疆民丰县羊蠕形蚤病流行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民丰县只对进入高山冬季牧场的部分成羊进行了药浴,对羔羊也未进行药浴,这是羊蠕形蚤病防治后散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对进入冬牧场的羊群(不论有无蠕形蚤)都要进行100%的药浴,并且要连续坚持3年以上,对在冬牧场出生的羔羊,应在出生后2周左右进行必要的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是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也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沿海山地、岛礁、海岸地区频繁发生。流行特征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经恙螨幼虫叮咬人的皮肤后所导致的,极易引起暴发流行。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寄生宿主),患者不是传染源。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黄毛鼠和褐家鼠。本病传播媒介为恙螨幼虫。恙螨主要孳生于湿度较高的丛林边缘和河流两岸的多草地带。恙虫病的感染过程为:恙螨幼虫吸食宿主(主要为鼠类)血液后,感染东方立克次体,然后再叮咬人的皮肤,将立克次体注入人体而引起…  相似文献   

14.
陶然  吕川  宋建星 《人民军医》2008,51(8):546-547
寻常性痤疮(AV)系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以颜面皮脂带——额部、鼻周、口周较多,青春期后自然痊愈或减轻。内分泌、遗传、蠕形螨(毛囊虫)等因素与AV密切相关,局部变态反应与AV炎症有关;职业或生活环境与外源性AV相关。痤疮按照病情程度分为9级,轻者表现为少量粉刺,严重者表现为炎性结节囊肿伴较多丘疹脓疱。现将其治疗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海岛纤恙螨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8月~1986年11月,作者以我国发现的恙螨新种海岛纤恙螨子代幼虫656只,分为21组,叮咬健康小鼠,从子1代到子4代幼虫叮咬过的小鼠中,连续分离出7株恙虫病立克次体,证明海岛纤恙螨能够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至少4代.同时在该螨的卵、幼虫、若虫、成虫组织细胞内发现有恙虫病立克次体寄生,并发现有分裂增殖形态的立克次体,证明海岛纤恙螨各变态期内均保有恙虫病立克次体,这些立克次体能在恙螨体内大量增殖,连续传代.此项研究结果,对于确认海岛纤恙螨为浙江沿海地区恙虫病的传染媒介和宿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择62只发病新疆多浪羊,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螨净、螨净+伊维菌素、伊维菌素三种方法治疗处理。绵羊给药后的第40 d检查绵羊背部,臀部和头部虫体寄生情况,记录3组绵羊的螨虫病治愈率。结果显示:投药后的第40 d A组、B组、C组治愈率分别为70%,100%和65%,其中B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C组之间的螨虫病治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螨净和伊维菌素联合方法对绵羊螨虫病进行处理,达到了一次性给药方式治疗绵羊螨虫病的效果,即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3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曾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估计解放初期的患者人数多达千万,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进入人体后,主要集中在肝脏和门脉系统,但其虫卵也可寄生在脑、肺、肾、肾上腺和脊髓等组织内。寄生在脑内的,按其发病时期和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急性型病例在国内报道较多,慢性型亦不少见,但经病理或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对绵羊吸虫感染状况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调查,结果显示,被检的所有绵羊均有吸虫感染,感染率达100%;被调查的绵羊感染6种吸虫,分别是寄生于肝脏的矛形双腔吸虫、中华双腔吸虫、东方双腔吸虫和肝片吸虫,寄生在胰脏的胰阔盘吸虫和寄生在小肠的斯氏吸虫。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选取有效药物进行驱治,保障羊群健康和养羊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和)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人体引起以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钩虫成虫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大肠钩虫病少见。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4202例,检出结肠钩虫病11例,检出率0.77‰,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