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探讨毒力岛在大肠杆菌中的结构和功能。方法 对毒力岛的关键基因irp2,fyua和asn-intB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并对irp2和fyua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在检测的93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的10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irp2的检出率分别为32.25%(30/93)和30%(3/10),fyua的阳性率为21.51%(20/93)和30%(3/10)。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毒力岛大部分连接到天门冬氨酸tRNA(asntRNA)位点。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和致病性大肠肝菌中较高的阳性率,对于大肠杆菌毒力的变化和毒力的调控以及细菌毒力的进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西南战区部队和地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做细菌分离与鉴定,分析病原菌组成。对分离的部分生化反应符合大肠艾希菌,但血清学证明不属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菌株,做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检测,了解西南战区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大肠艾希菌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常规法分离,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API-20E或GYZ-11e系统)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以及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GYZ-9V系统)进行系统鉴定,PCR扩增法检测耶尔森菌HPI毒力岛。结果在1 352例腹泻病人中检出36个属种59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3.93%,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为6.14%、肺炎克雷伯菌为5.62%、变形杆菌4.66%、志贺菌4.07%,EIEC 1.85%,检出36株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大肠艾希菌,检出率为2.66%。结论从1352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占首位,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变形杆菌、志贺菌分别居第三、第四位。西南战区存在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的大肠艾希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探讨毒力岛在大肠杆菌中的结构和功能。方法 对毒力岛的关键基因irp2、fyua和asn-intB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并对irp2和fyua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在检测的93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10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irp2的检出率分别为32.25%(30/93)和30%(3/10),fyua的阳性率为21.51%(20/93)和30%(3/10),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毒力岛大部分连接到天门冬氨酸tRNA(asn tRNA)位点。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较高的阳性率,对于大肠杆菌毒力的变化和毒力的调控以及细菌毒力的进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携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并评价其菌株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方法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irp^-2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捡测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9株阴沟肠杆菌均扩增出irp^-2基因片段,其相对分子量与对照菌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WA株(08型)的相应PCR片段一致,并具有较强的毒力。结论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且为具有毒力的菌株,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携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并评价其菌株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方法 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irp-2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检测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9株阴沟肠杆菌均扩增出irp-2基因片段,其相对分子量与对照菌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WA株(O8型)的相应PCR片段一致,并具有较强的毒力.结论 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且为具有毒力的菌株,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  Zhu Q  X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27-1429
目的:探讨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采用PCR扩增和菌落原位杂交检测HPIEC-irp2毒力岛基因,并用血清学分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类致泻大肠杆菌。结果:从1032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652株大肠杆菌,经血清学和PCR毒力基因分型,检出各类致泻大肠杆菌225株,其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20株,ETEC81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47株,产志贺样毒素侵袭性大肠杆菌(ESIEC)74株,产毒素大肠杆菌(EIEC)3株。所有致泻大肠杆菌和未能分型的普通大肠杆菌株,再用HPIEC-irp2探针作菌落原位杂交,共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irp2)112株,总阳性率为17.2%。其中41例是从致泻大肠杆菌ESIEC(24/74)和SLTEC(17/47)中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87.5%),腹痛(58.0%),腹泻(>6次/d,75.9),发热(50.9%),以粘液便为主(69.6%)。结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7.
胡静  俞守义  阚飙  刘志华 《热带医学杂志》2005,5(2):116-119,123
目的 构建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全岛缺失突变载体,为进一步构建HPI全岛缺失株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并克隆irp8结构基因,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以irp5的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并将之克隆入同一载体,中间插入有卡那霉素(Km)基因(kan)、抗性标记。以自杀质粒pcvD442为载体.构建了含有irp8基因和Irp5部分序列的缺失突变载体pCO85。结果构建的突变载体经酶切及PCR鉴定克隆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致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全岛缺失突变载体,这个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靶序列构建的重组自杀质粒可应用于肠杆菌科及其他菌属HPI毒力岛全岛缺失株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并鉴定HPI毒力岛缺失的EAggEC突变株.方法运用基因重组方法,以irp8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irp5基因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另一侧序列,中间插入有卡那霉素(Km)抗性基因(kan)标记。以pCVD442作为载体,构建含有irp8部分序列和irp5基因的重组自杀质粒pC085。以EAggEC O42为出发菌株.构建缺失irp8-irp5约24kb的HPI毒力岛功能卡受心区区域的全岛缺失侏EAG85.结果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利用蔗糖抗性筛选,pC085上的同源序列有效的置换rEAggEC O42的irp8和irp5基凶。PCR方法扩增irp3、ybtA、irp9等基因的结果显示,筛选出的EAG85确为缺失HPI毒力岛基闪的EAggEC菌株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缺失HPI毒力岛的EAggEC O42突变菌株.为进一步阐明HPI毒力岛存EAggEC菌株中的功能建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并鉴定HPI毒力岛缺失的EAggEC突变株。方法 运用基因重组方法,以irp8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irp5基因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另一侧序列,中间插入有卡那霉素(Km)抗性基因(kan)标记。以pCVD442作为载体,构建含有irp8部分序列和irp5基因的重组自杀质粒pCO85。以EAggECO42为出发菌株,构建缺失irp8~irp5约24kb的HPI毒力岛功能核心区区域的全岛缺失株EAG85。结果 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利用蔗糖抗性筛选,pCO85上的同源序列有效的置换了EAggECO42的irp8和irp5基因。PCR方法扩增irp3、ybtA、irp9等基因的结果显示,筛选出的EAG85确为缺失HPI毒力岛基因的EAggEC菌株。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缺失HPI毒力岛的EAggECO42突变菌株,为进一步阐明HPI毒力岛在EAggEC菌株中的功能建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东省动物宿主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从家畜和家禽宿主中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 2225份标本中共检出7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3.24%,包括生物1A型和生物4型。其中共检测到13种血清型,从猪的标本中分离到3株致病菌株,占细菌总数的4.17%,仅携带ystB基因的占81.94%。结论本地区动物宿主中普遍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本地区应进一步加强该菌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04-107
目的 研究临床老年尿毒症患者分离的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老年尿毒症患者UPEC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VitekⅡ系统鉴定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非植入导尿管老年尿毒症患者所分离117株UPEC,并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对照组52株,多重耐药组65株。多重PCR检测两组菌株粘附因子、铁载体相关因子、保护性物质及毒素等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对大肠埃希菌均较为敏感;对照组及多重耐药组中fimH、feoB检出较高均在70%以上,经χ2检验分析,对照组与多重耐药组毒力基因sfa、afa、iha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fa、afa、iha均为粘附因子家族基因,可能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菌型分布及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型分布及毒力携带情况。方法采集佛山市十类食品362件中分离的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按GB4789.6-94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血清分型;用ELISA检测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毒力测定采用小鼠致病力试验和采用irp2和irpB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检测ES-IEC菌株毒力岛。结果 菌型分布在三类11个型别上,其中EPEC占41.17%(7/17),EIEC为35.29%(6/17)。ESIEC为23.53%(4/17);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七类食品中均有存在。对小鼠致病力试验均为阳性;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均为阴性,其中4株ESIEC中1株携带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结论佛山市食品中污染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普遍,对小鼠致病力与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无必然联系;有携带耶尔森氏菌HPI的ESIEC存在。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qnrA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中qnrA基因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213株,通过PCR法扩增qnrA基因,对qnrA基因阳性株,KB纸片法检测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琼脂稀释法测MIC,并进行质粒结合试验。[结果]213株菌中查到2株qnrA阳性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qnrA基因比对吻合率达100%。其中一株对多种抗菌药耐药,另一株则比较敏感。[结论]大连地区检测到了qnrA基因阳性的菌株,耐药机制复杂,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中毒力岛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以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毒力岛在大肠杆菌中的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方法 PCR扩增和原位杂交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93株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的毒力岛的检出率为32.25%(32/93),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毒力岛大部分连接到asntRNA(天门冬氨酸tRNA0位点。结论 产毒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较强的病原菌之一,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大肠杆菌中阳性率较高的分布。对于进一步研究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毒力的变化和毒力的调控以及细菌毒力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从婴儿腹泻患者粪便分离的84株大肠杆菌,做了药敏性和接合性R质粒的检测。共检出对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氨苄、青霉素6种抗生素的耐药菌80株,占95.2%。对检出的80株耐药菌进行接合试验,R质粒的平均检出率为92.5%。讨论部分还将本文结果与正常人群大肠杆菌的药敏及R质粒检出结果,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肠球菌中毒力岛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使用PCR和杂交方法对155株肠球菌进行毒力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155株肠球菌中,88.39%携带至少一个毒力岛基因,各基因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yd(81.94%),psaA(78.06%)、nuc(57.42%)、esp(53.55%)、cylB(52.90%)和gls24-lik e(38.06%);除esp基因,其他5个基冈的阳性率均是粪肠球菌高于屎肠球菌,其中nuc、cylB、gls24-like三个基冈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粪肠球菌中临床分离株各基因的阳性率和所携带的基冈数均高于健康人分离株.结论 肠球菌普遍携带毒力岛相关基因,粪肠球菌各基因阳性率高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临床分离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毒力岛基因数目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分离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uxS基因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临床分离大肠杆菌S17为研究对象,PCR分别扩增S17 LuxS基因的上下游序列和质粒pEGFP-N1的卡那抗性基因,分别连入T载体pAT2,再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分别将LuxS基因的上、下游序列连接入pAT2-kana质粒,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AT2-△luxS,同源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扩增后,提取质粒后双酶切获得同源重组片段,将同源重组片断电转入感受态S17,通过同源重组构建LuxS基因缺失的S17,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分析LuxS基因缺失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LuxS基因缺失株基因组PCR扩增出1678的片断,测序鉴定正确,成功构建临床分离大肠杆菌S17 LuxS基因缺失株,S17与S17LuxS基因缺失株形成生物膜的微孔板法半定量OD值的结果分别为(1.51±0.09)和(0.43±0.13)。结论 LuxS基因对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