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治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l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MAP组(16例)和SAP组(15例)分别于住院后第1、3、6、9d抽取静脉血2ml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并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三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及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第9天与第1天的阳性率比较。结果SAP组及MAP组人院第1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AP组入院第1、3、6、9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MAP组(P〈0.05)。且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第9天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住院第1天的阳性率(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评估其严重程度,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并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敏  刘雷 《安徽医药》2015,19(9):1770-177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 AMY)、C反应蛋白( CRP)和降钙素原( PCT)对急性胰腺炎( AP)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0例轻型胰腺炎( MAP)患者和9例重型胰腺炎( SAP)患者和48例健康人的血清AMY、CPR、PCT水平,比较各组结果。同时,对单项指标和联合检测指标进行灵敏度、特异度的比较,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AP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入院时SAP患者血液中的CRP比MAP患者高(P<0.05),ROC曲线中血清AMY、PCT的曲线下面积( AUC)较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AP的诊断效果最佳。结论联合检测AMY、CRP和PCT可提高AP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CP-1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对病情发展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例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5例无MODS的SAP、26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MCP-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263.34±23.78)比较,MAP组(315.53±28.36)(P〈0.05)sAP组(396.57±31.25)(P〈0.05)MOSD组(510.65±35.68)(P〈0.05)血清MCP-1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比MAP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高于SAP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结论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的预测指标,对判断预后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紧张素-Ⅱ(AGT-Ⅱ)的水平变化。方法60例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PAF、AGT-Ⅱ比较观察三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SAP组(急性期,恢复期)和MAP组(急性期,恢复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SAP组急性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均P〈0.05);SAP组和MAP组恢复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均P〈0.05);SAP组死亡者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者(均P〈0.05~0.01)。结论TNF-α、IL-6、IL-8、与SAP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SAP组AGT-Ⅱ水平升高较MAP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对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运用降钙素元水平进行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A组患者为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B组为未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标准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疾病运用降钙素元水平进行判定,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值得临床诊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2组CRP、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8和16天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能够准确显示出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程度,对其预防和治疗均具有明显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热原因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69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伴发热患者根据发热原因分为细菌感染组( a组)36例和非细菌感染发热组( b组:包括病毒感染发热、心肌坏死吸收热和不明原因发热)33例,检测比较2组发热后24 h体温、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PCT)水平。结果 a组hs-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热原因的鉴别诊断指标,且可作为选择抗生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以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36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为研究对象,另以4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及PCT水平,分析二者与患者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BahhazarCT评分、血清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AP组、MAP组、健康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31.37±168.67)pg/ml、(261.32±178.55)pg/ml、(15.31±3.15)pg/ml,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AP组、MAP组、健康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4.22±2.84)ng/ml、(0.45±0.33)ng/ml、(0.12±0.11)ng/ml,三组间P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L-6和PCT水平与Ranson评分、APACHE11评分、BalthazarCT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和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周海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02-10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其中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均通过电子肠镜确诊,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9例SAP患者,其中非感染者28例,并发感染者31例;另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SAP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的测定。结果 SAP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则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判断SAP患者是否合并感染、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伴感染组30例、非感染组30例)及健康人对照组30例,进行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各组间的含量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高于急性胰腺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胰腺炎伴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均高于急性胰腺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快速诊断,能够敏感的反应患者存在感染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的判断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轻度胰腺炎(MAP)40例、中度胰腺炎37(MSAP)和重度胰腺炎10例( SAP)患者第0、1、4、7天的CRP、PA、WBC等的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P患者CRP、GLU、WBC均有升高,且MSAP、SAP组CRP与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AP、SAP组PA明显下降。结论动态监测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对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其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46例,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对其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三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及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第7天与第1天的阳性率比较。结果:SAP组及MAP组入院第1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AP组入院第1、3、5、7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MAP组(P0.05),且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第7天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住院第1天的阳性率(P0.05)。结论: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胰腺炎病例43例,重症胰腺炎病例35例,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48 h、72 h和离院前1 d采集标本检测血清PCT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重症胰腺炎组血清PCT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著高于轻症胰腺炎(P〈0.001);入院后72 h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离院时达到最低;同一时段,血清PCT水平表现为重症胰腺炎组高于轻症胰腺炎组(P〈0.001)。结论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是一项早期、快速、安全、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与临床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十五味赛尔斗丸联合头孢美唑、加替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3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3)和治疗组( n =70)。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卧床休息、补液、解痉止痛等基础上采用静脉联合应用头孢美唑和加替沙星进行治疗。头孢美唑1~2 g/d,2次/d。加替沙星2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十五味赛尔斗丸,3次/d,3丸/次,嚼碎或捣碎吞服,服药期间禁食蛋类和油腻食物,禁重体力劳动。2组疗程均为7d。观察2组患者炎性因子和血淀粉酶同工酶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後.05)。对照组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2组治疗前X淀粉同工酶、P-淀粉同工酶、T-淀粉同工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后X淀粉同工酶、P-淀粉同工酶、T-淀粉同工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组治疗后X淀粉同工酶、P-淀粉同工酶、T-淀粉同工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2组治疗后X淀粉同工酶、P-淀粉同工酶、T-淀粉同工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十五味赛尔斗丸联合联合头孢美唑、加替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够在积极协同抗感染的同时,修复胆囊、促进胆汁分泌,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3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23例,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并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CRP的水平,并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CRP、TC、TG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CRP、TC、TG及LDL-C均低于AMI组,HDL-C均高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CRP低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CRP、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脂及血清CRP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04-340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TNF-α和IL-10在AP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AP患者分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于入院后第一、四、七日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于-20℃冰箱保存,血清TNF-α和IL-10细胞因子均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1)MAP组和SAP组患者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M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S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入院后第一,四日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七日则明显下降与前一时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同一时间段SAP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患者IL-10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第一日SAP组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在第四、七日IL-10水平虽在递减,但与MAP组相比与差异显著性(P〉0.05);(2)MAP组、SAP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增高(P〈0.05),S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结论:促炎一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在决定AP全身表现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ICU脓毒症患者共86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监测降钙素原水平下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选择56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非脓毒血症组。测定三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根据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情况指导抗生素应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己酮可可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黏膜微循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胰腺炎(SAP)组、己酮可可碱(PTX)治疗组。建立大鼠SAP模型。3组于2、6、12、24 h 4个时相观察腹水量及胰腺病理变化、肠黏膜微血管管径、流速。检测3组血浆内毒素( LPS)和血清淀粉酶( AMY)、脂肪酶( LIP)水平。结果腹水量、胰腺病理评分各时相SAP组与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TX组与SAP组相比各指标变化程度较小( P <0.05)。 SAP组、PTX组与SO组比较,肠黏膜微血管管径减小、血流速度减慢( P <0.05)。 SAP组、PTX组LPS、AMY、LIP水平明显高于SO组( P <0.05);PTX组血液指标均低于SAP组( P <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有效改善SAP时肠黏膜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含量变化,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AP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AP患者92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8例,在发病24h内分别检测血清中PCT和SVCAM-1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h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和SVCAM-1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较轻症胰腺炎组PCT和SVCAM-1亦有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 PCT和SVCAM-1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的灵敏且特异的实验室指标,二者联检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