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两种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多功能造影导管(100例);另一组选用6F Judkins型造影导管(103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冠脉造影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结果多功能导管组手术成功98例(98.0%),不成功2例(2.0%);Judkins导管组手术成功102例(99.0%),不成功1例(1%),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影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导管动脉途径行CAG安全、可靠、减少X线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2.
董鹏  李镝  靳维华  曲涛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02-1603
目的研究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与5F共用型造影导管的区别。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54例,按其造影开始时选用的共用型造影导管不同分为4F导管组(n=143)和5F导管组(n=21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痉挛和闭塞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平均X线透视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打折率及痉挛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管闭塞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常用的5F造影导管相比造影成功率无明显差异;采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延长,且导管打折率增加,但痉挛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5F共用型造影导管与通用型Judldns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共用型造影导管的优缺点。方法:1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三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结果:三种造影导管操作时间、X线暴光时间、左右冠脉成功率、并发症方面无差别,不成功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窦扩张、升主动脉严重迂曲、冠脉开口低及开口异常。结论:5F Medtronic共用型造影导管能较好地适用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通用型Judkins导管及AL1导管可作为备用导管,而AL1导管更适用于开口异常冠脉;三种造影导管适当备用可提高造影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GAG)中5F及6F两种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346例患者,按造影时首选造影导管的不同,分为6F造影管组168例和5F造影管组178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图像效果、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及血管痉挛和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F组造影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和血管痉挛、迷走反射等并发症明显低于6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F和6F造影管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时各有优缺点,5F造影管发生血管痉挛少、造影剂用量少、出现迷走反射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林虹  黄从新  王风 《微创医学》2006,1(1):14-15
目的探讨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肱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选择经肱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86例,分为Judkins型组即A组(n=201)和共用型组即B组(n=285)。对比两组造影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①A组186例(93.8%)造影成功,B组282例(97.8%)造影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13.58,P<0.01);A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平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9±5.1)min和(31.8士20.2)min;B组分别为(5.3±3.5)和(23.9±11.4)min,差异有显著性(u=6.3和u=5.5,P<0.05)。结论使用较小直径造影导管即5F共用型导管经肱动脉径路施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高于Judkins型导管,且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均较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用左右冠状动脉共用型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例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经皮桡动脉穿刺(其中12例为右手桡动脉,8例为左手桡动脉),用左右冠状动脉共用型造影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该导管进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12例经右手桡动脉途径的患者,其中1例因桡动脉痉挛改为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2例因造影导管长度不够,未能完成肾动脉造影;8例经左手桡动脉途径的均成功。20例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用左右冠状动脉共用型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可行性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右桡动脉应用多功能(Tiger I)导管和左、右Judkins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例。分别选用多功能(Tiger I)导管和左、右Judkins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结果 (1)Tiger I导管组经右桡动脉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8.5%(197/200),Judkins导管组成功率98.0%(196/2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影操作时间:Judkins导管组为(33±16)min,Tiger I导管组为(26±10)min;X线透视时间:Judkins导管组为(2.4±0.9)min,Tiger I导管组为(1.9±0.6)min;造影剂用量:Judkins导管组为(43±6)ml,Tiger I导管组为(34±5)ml,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桡动脉痉挛发生率:Judkins导管组(2.0%)显著高于Tige I组(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Tiger I导管在经右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经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12月收住院伴有血压升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4例,按不同的动脉途径分为两组:经桡动脉造影组68例,经股动脉造影组56例,均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即刻同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比观察两组在肾动脉造影期间X光照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共检出肾动脉狭窄18例,肾动脉狭窄总发生率为14.5%。两组在X光照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桡动脉造影组手术成功率低于经股动脉造影组(P〈0.05),经桡动脉造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造影组(P〈0.05)。结论:在目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逐渐开展的状态下,经同途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来确诊肾动脉狭窄患者,具有安全、可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并可通过改进导管长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多采用股动脉入路,但易出现穿刺点的并发症,包括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出血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腹膜后血肿,而且术后需要卧床制动,对患者十分不便。新近采用经皮桡动脉入路行CAG和PCI术,能显著减少穿刺点并发症,术后患者无体位限制,创口处理简单,使患者依从性增加。国内学者多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选用1.67mm(5F)共用型造影导管。但使用5F共用型导管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操作中,特别在右冠状动脉选择时导管误入分支率较高,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且经右桡动脉路径会遇到造影管无法通过锁骨下动脉迂曲硬化段、无法选择进入升主动脉和PCI中指引导管支撑性差的问题。国际上目前主要根据术者经验,选择经左或右桡动脉行CAG和PCI。本文旨在评价经左、右桡动脉二种途径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在手术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以及血管痉挛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8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途径组(R组,n=294)和股动脉途径组(F组,n=288),分别记录、比较两组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首选导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间造影成功率、首选导管成功率、手术时间及透视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组穿刺成功率低于F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可替代股动脉途径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常规血管入路.  相似文献   

11.
[背景]探讨5F共用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可行性.[病例报告]采用5F共用导管给107例患者(Allen’s试验呈阳性)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桡动脉穿刺成功者为105例,改行股动脉穿刺者为2例;改用JL4.0者为1例,改用JR3.5者为3例,其余均采用5F共用导管获得成功.[讨论]5F共用导管应用于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5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可靠性及评价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年12月1日至2002年11月5日间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患共155例,术前常规行改良Allen试验,阳性遂穿刺右(或左)桡动脉,依个人习惯使用5F Medtronic BRACHIAL4.0桡动脉造影导管或5F CordiaMPA-2造影导管。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8%,5例失败,失败原因:2例因血管严重痉挛而无法操纵导管,3例右锁骨下动脉严重扭曲致导管无法到达升主动脉。2例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无出血、夹层、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患痛苦少,易于接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249例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9例病人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血管途径建立以后,置人造影导管,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造影成功者237例,成功率为95.18%;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24%(23例),主要是局部血肿(17例,73.91%),桡动脉闭塞(5例,21.74%),术后局部皮下出血(1例,4.3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对提高冠心病治疗水平有莫大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使用5F桡动脉鞘及造影导管经桡/尺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连续性患者624例,其中男346例,女278例,年龄33~84岁,临床上均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指征,无禁忌证。使用5F桡动脉专用穿刺鞘组首选穿刺右侧桡动脉,若失败再选择穿刺右尺动脉、左桡动脉或左尺动脉,分别使用5FJudkins型造影导管或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19例患者经桡/尺动脉径路成功完成左右冠脉的造影,5例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失败而改股动脉径路成功。结论经桡/尺动脉入径使用5F桡动脉鞘及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极易接受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2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s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使用6F桡动脉专用鞘管,5F桡动脉造影导管和6F指引导管。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19例,成功率为98.3%;造影成功112例,成功率为92.5%,9例失败,其中7例为老年女性患者;14例行PCI治疗。局部血肿1例(0.9%),术后无桡动脉闭塞、出血、夹层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病人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选择病例时对于身材矮小、桡动脉搏动细弱的老年女性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分为左侧桡动脉100例及右侧桡动脉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导管到位所需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 右侧桡动脉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6.25%,左侧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对比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桡动脉组导管到位时间比右侧组患者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主要为导管打结、血管痉挛、局部血肿等,右侧桡动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5%)明显高于左侧桡动脉(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右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均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两侧入路的手术相关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左侧入路导管造影到位时间更短,同时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