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传统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科2006年3月-2007年3月25例侧路经皮椎间孔内镜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同期70例传统手术患者作对比分析。比较两组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康复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伤口长度。结果 经皮椎间孔内镜组患者伤口长度、平均住院日、平卧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传统组。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治疗、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导杆导引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穿刺下开展TESSYS技术椎间盘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相同术式,但采用导杆导引下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放射暴露次数等手术指标,比较术前、术后1、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个月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满意度,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放射暴露次数、穿刺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6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03,P=0.043)。结论导杆导引在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缩短工作通道建立时间,降低穿刺时间、次数,减少放射暴露,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研究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评价这种方法建立通道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从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27例,女37例,年龄(57.1±6.45)岁(范围50~77岁)。其中32例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方法建立通道(可视化组),32例采用传统常规方法建立通道(常规组)。分析两组住院天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间一般资料、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视化组在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和透视次数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ODI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  相似文献   

5.
侧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准备及体位训练,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下肢功能及疼痛的观察、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生活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术后疗效评定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孔扩大成形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就诊于我院的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评价治疗前后病人椎间高度、颈椎曲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手术后病人颈椎曲度测量值较手术前显著增加(P<0.01),手术前后病变椎间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后病人VA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JO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经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感觉障碍,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74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和对照组37例(采用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在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VAS、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成形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 L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至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5例有腰椎内固定病史的病人,有典型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其中L4-5间隙5例,L5-S1间隙10例,均为单侧症状。病史6~13个月,平均7.5±5.1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3个月、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估腰椎功能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所有病人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结果:根据Nakai疗效评定的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可和差,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优秀、良好、可、差率依次为60.0%(9/15例),26.7%(4/15例),13.3%(2/15例),0.0%(0/30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VAS, ODI和JOA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同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ODI和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内固定术后并发邻近节段有典型根性症状和间歇性跛行的腰椎间孔狭窄症的病人,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成形神经根减压技术微创、安全、简单、有效,精准的诊断和成熟的脊柱内镜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B组给予PTED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记录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患者腰痛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术时间为65~20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135 ml,平均55 ml。卧床时间均不超过24 h,平均住院日为5 d。术前1 d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6.57±1.96)和(7.03±1.75)分,术后第2天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2.03±0.96)和(1.97±1.07)分,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1.83±0.95)和(1.77±1.04)分,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ODI指数分别为(70.42±3.55)%、(22.56±0.72)%和(22.69±0.70)%。可以看出术后3个月和术后2 d较术前1 d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在临床疗效上,术后3个月患者的优良率为96.67%。明显优于术后2 d的优良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与TLIF组,OLIF组44例,TLIF组43例。OLIF组患者选用脊柱内镜辅助OLIF方式进行手术,TLIF组患者选用脊柱内镜辅助TLIF方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参数(腰椎矢状位Cobb角、腰椎冠状位Cobb角以及顶椎中心偏移距离),比较两组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融合率、塌陷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时间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别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OLIF组与TLIF组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和TLIF组腰椎矢状位Cobb角大于手术前,腰椎冠状位Cobb角以及顶椎中心偏移距离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Sublamina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突出位于椎间孔区域,造成双根受压同时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4/5间隙6例,L5/S1间隙1例,平均病程(8.6±2.5)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UBE下Sublamina入路进行治疗。结果 7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8.6±1.3)分,术后2 d (2.1±1.1)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10.1±2.4)分,术后2 d (17.3±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BE下Sublamina入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腰腿痛是现代社会中缺勤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约占腰腿痛问题的50%,近20年来,LDH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1,2]。目前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髓核切除术(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TPED)因其对脊柱的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已经成为LDH的主流治疗方式之一[3]。但仍然有部分LDH病人经TPED治疗后疗效不佳,需要继续药物治疗,甚至再次手术[4]。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影响TPED治疗LDH疗效的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相关联系,进一步提升TPED治疗LDH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83例在该院住院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n=40)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组(n=43).Mis-TLIF组腰椎椎管狭窄原因:腰椎滑脱1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路可视化环锯椎板间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间盘髓核重度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老年性腰椎间盘髓核重度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可视化环锯椎板间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具体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优良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卧床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可视化环锯椎板间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髓核重度脱垂患者的效果与椎间孔成形术相当,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椎板间成形术时间短、术中放射线照射次数少,更适用于老年重度游离脱出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外侧型突出19例(椎间孔外型9例,椎间孔内型10例),旁中央型突出2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65~130m 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5~30 mL,平均12 mL.1例L5/S1患者术后症状未缓解,改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复发病例.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6.53±1.68)、(8.37±1.63)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15±1.27)、(1.82±0.7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0.5%.结论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极外侧型突出,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以及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D组和PEID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PEID组的手术用时短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P<0.05);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与PEID治疗老年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PEID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单纯行髓核成形术;B组30例,髓核成形术后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C组20例,单纯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前1天,治疗后3天,3个月,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试验(SLRT),治疗优良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3天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一天明显降低(P<0.01或P<0.05);A组与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C组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较A组与C组明显提高(P<0.05).A组治疗后3天、3个月、6个月时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5.0%、80.0%、60%,B组分别为100%、90%、83.3%,C组分别为100%、35%、30%.B组3个月,6个月优良率较A组与C组提高.结论: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优良率100%,提高远期优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