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科手术常见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渗液、出血、肿胀、水泡、瘀斑、感染、愈合不良、瘢痕等,切口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以及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骨科手术切口管理是实施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本指南,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本指南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切口并发症危险因素的评估,期望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切口并发症;第二部分介绍骨科手术切口缝合技术;第三部分是各种常见切口并发症的定义、病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2.
手术部位感染是骨科择期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对于关节置换术或脊柱内固定术更是灾难性的后果,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加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是实施骨科择期手术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本指南,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本指南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骨科择期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术前措施;第三部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术中措施;第四部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术后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99例接受骨科手术患者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术后实施3个月的快速康复路径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其出院前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前各患肢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促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理念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临床结果显示出显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本研究拟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护理.方法: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与常规围手术期方案比较,比较手术期间的护理差异.分析探讨手术期间的护理.结果: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方案较传统的方案,强调手术前向患者宣教、围手术期间限制液体输入、手术期间保温等措施.这些综合的手术室期间的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促成了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手术是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脊柱结核手术可最大程度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减少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针对脊柱结核手术尚无完整ERAS体系协助患者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加速康复。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针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结核手术的目的及围手术期ERAS进程的主要问题,术前宣教,术前评估,抗生素使用及皮肤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时机及要点,围手术期血液管理,输液管理,疼痛管理,耐药脊柱结核的检测与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医用管路管理,术后康复训练及出院后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和措施在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和加速康复外科组(加速康复围术期处理方案),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加速康复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110.33±28.79)minvs(112.72±33.63)min]和术中失血量([100.86±42.27)mlvs(95.22±32.54)ml]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2.24±0.82)dvs(3.84±1.02)d]、治疗费用([4980.13±575.38)元vs(7843.14±473.63)元],恶心呕吐发生率(34/58vs44/5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没有增加。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可加快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成功的镇痛可以让患者早日出院,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初步的康复。综合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法应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术前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成功镇痛的第1步,在术前即应使用镇痛措施;术中镇痛包括局部伤口浸润、关节内麻醉药物的管理;术后镇痛应包括口服镇痛药物、恒速输注设备、患者自控镇痛、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持续低温疗法以及补充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8.
<正>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患者康复的质量和速度。2020年的一项针对多个外科专业的ERAS相关的荟萃分析显示,与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相比,ERAS可显著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达2.35 d,减少平均医疗花费约4000元/人[1],同时ERAS并不增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2]。自1997年ERAS的概念提出以来,ERAS理念逐渐从骨科广泛推广到多个外科亚专业。ERAS有关术前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患者教育与心理疏导,对于机械肠道准备的使用仍存在争议。术中护理的主要进展表现为液体管理,最新的研究表明术中个体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优于传统的液体管理[3]。在术后护理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者早期活动及尽早恢复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减少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4]。然而,尽管ERAS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肝移植领域,ERAS的应用进展缓慢。本综述...  相似文献   

9.
加速康复外科(ERAS)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术中有效的麻醉、镇痛及精确的外科技术以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由于胰腺解剖位置的特殊和胰腺手术本身技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加速康复的实践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始终不广泛.但ERAS能减少手术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优势已被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也是胰腺外科发展的方向.如何在追求最佳预后与加速康复上找到最佳平衡点是胰腺外科医师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环状混合痔围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使患者术后数周的机体功能下降过程缩短为数天,很快就可康复出院。它是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措施的组合应用而产生协同的结果。这些措施包括3个方面内容:(1)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2)术中更好的麻醉及微创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的应激。(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止痛、早期下床活动及早进食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治疗与护理;2016年1~12月行相同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76-188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骨科入院病例的主要组成部分。90%的老年髋部骨折为低能量损伤,受伤机制多为意外摔倒。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包括骨质疏松、关节退变以及其他高发的基础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身体其他脏器的老化及长期服用药物造成的代谢异常,还有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给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经济上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使得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变得十分复杂,给骨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治疗注意力仍然在手术技术与方法,对于围手术期以及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未足够重视。本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目前关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及康复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今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与康复的发展方向,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为优化及全面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对围手术期处理进行重新设计的创新性管理模式,重点针对存在器官功能障碍及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强调从评估手术指征到术后处理直至出院后管理的长程管理模式,将病人评估、风险分层、术前预康复、手术方案、术后康复结合起来。即将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围术期处理节段有效整合,进行全程管理。需要手术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病人,多在术前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治疗,常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风险因素,属于手术并发症高危人群,对这类病人进行术前评估、风险因素的优化以及术后的长程管理十分必要,从而使得PSH理念在IBD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和普及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围手术期处理的管理模式,PSH可以为IBD这类具有一定风险因素的特殊病人群体提供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近八年来收治的82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术后实施的护理措施,功能康复指导,并进行关节功能评定分析.结果:入院时82例患者评分均<3级;经住院康复治疗护理25d~60d,出院时评分为5级29例,,4级34例,,3级19例,术后6个月随访,评分为6级68例,5级14例,达6级患者占82.9%.结论:高龄患者国手术期得到正确的护理,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围术期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多模式策略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新型理念。围术期液体治疗是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其目的旨在维持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循环血容量状态,保证循环稳定和组织的有效灌注,避免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可以减轻患者手术应激,维护内环境稳定,降低...  相似文献   

17.
日间手术指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入院、手术及出院,患者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麻醉评估,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利益。随着加速康复外科在外科的应用,将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相结合,探讨日间手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规范化策略。通过分析日间手术定义及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国内外现状、实施情况,结合我国的医疗环境、诊疗传统、认知及目前实施情况,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FST组采用FST程序,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的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不放置鼻胃减压管,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早期口服饮食,加强术后止痛,尽早下床活动等。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营养状态、肠道功能、并发症发生及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比较,FST组比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排气时间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手术后体重下降减轻,以上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T组的并发症并未增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按FST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后足骨折,通过国内外医师学者的长期研究,其在诊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引入,更加规范了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本共识以ERAS理念为指导,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创伤骨科专家讨论形成。本共识从多模式镇痛、术前宣教、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手术微创操作等ERAS涉及的多个方面进行推荐,为治疗此类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加速康复外科(ERAS)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ERAS主要强调围手术期及术后干预。然而,术前病人各项功能及相关能力差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提高病人术前各项功能及相关能力可以改善术后恢复。包括运动、营养和心理社会成分在内的术前多模式预康复可作为对ERAS方案的有益补充,目标是增强病人的能力、降低术后发病率,提高术后恢复率,最终通过持续行为改变和并发症管理以期改善病人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