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常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易发生螺钉固定不牢靠,出现螺钉松动、退钉,造成固定失败。目的:探讨应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6例,均采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后路钉棒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发生,骨水泥无明显渗漏,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X线及CT检查示,椎体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螺钉松动、断钉。患者术后7 d、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患者末次随访上述指标与术后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提供坚实稳定性,有效恢复脊柱序列,维持椎体复位后高度,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空心带侧孔椎弓根螺钉灌注骨水泥强化技术治疗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03-2013-06应用空心带侧孔椎弓根螺钉并灌注骨水泥强化治疗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0例。结果 术后疼痛及神经受压症状基本缓解。骨折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恢复满意,未发生伤椎再塌陷,无骨水泥渗漏、脊髓损伤;无螺钉松动、断裂脱出;无腰背痛及功能损失等后遗症状。结论 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空心带侧孔椎弓根螺钉并灌注骨水泥强化后进行复位固定治疗,既提升了螺钉的把持力又稳定了脊柱,恢复了脊柱矢状和冠状的几何序列,是一种切实可行、相对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潘伟  李波  简月奎 《骨科》2017,8(2):150-152,156
目前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作为脊柱后路稳定的"金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病人合并骨质疏松症,其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骨水泥强化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术后骨质疏松椎体的稳定性,还能明显改善固定节段的周期性抗屈能力,为骨质疏松性椎体提供坚强、持久的内固定,从而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骨水泥强化技术也存在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加快邻近节段退变、增加骨折风险等.本文通过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力学特性、骨水泥的选择、强化方式及近远期并发症等方面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应力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应力骨折的6例患者行后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结合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后侧方植骨融合术,合并神经损伤者同时行椎管减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90~180 min,术中出血量200~700 ml,围手术期未发生伤口感染,并发肺炎1例;所有患者术后2~3 d后疼痛明显缓解,7 d后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5分降至1.7分;4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随访期内未发生钉棒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应力骨折,可提供稳定的骨折愈合环境,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减少固定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螺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6-09采用经皮骨水泥螺钉内固定结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4例。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24例中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少量骨水泥通过伤椎下终板渗漏到下椎间隙,但术后均未出现任何神经症状。本组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 d、3个月、1年各观察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较术后3 d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骨水泥螺钉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恢复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可灌注椎弓根骨水泥螺钉与可膨胀椎弓根螺钉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腰椎退变疾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2015老年腰椎退变疾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30例;完善术前X线片、CT及MRI检查后,15例行经皮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固定+Mis-TILF减压手术技术,另15例行可膨胀螺钉固定+Mis-TILF减压手术技术。分别记录术前、术后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椎弓根钉松动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JOA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均未见螺钉断钉、断棒现象。可灌注椎弓根骨水泥螺钉组所有患者椎弓根螺钉未见松动现象,可膨胀椎弓根螺钉组有2例患者椎弓根钉出现不同程度松动,占可膨胀螺钉组13.3%,两组椎弓根钉松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下中空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应用于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效果更可靠,固定更牢固,不易松动,可为老年微创手术患者提供稳定有效的脊柱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VAS)疼痛评分、ASIA残损分级方法进行评定,应用X线片评估术后内固定效果。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6424个月(平均13.4个月)随访,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7.9分降至术后平均1.2分,7例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ASIA残损分级术后改善1~2级。61枚椎弓根钉中44枚行骨水泥强化,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骨水泥渗漏有关的神经症状和体征。X线片示椎弓根钉未发生松动及脱出,周围无透亮线出现。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2.6°改善至术后平均10.3°,末次随访时后凸角平均为14.3°。结论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病变,能增加脊柱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和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后路病灶清除椎问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椎问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23例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1,5~3年,23例患者胸腰椎结核全部治愈,无复发病例,X线片显示椎问植骨全部融合,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 该术式可在一次手术中同一切口内达到椎管内减压、脊柱矫形、融合和脊柱恢复稳定的目的,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年期间收治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12例,平均68岁.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Ⅱ级4例,Ⅲ级8例.所有患者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骨水泥强化提高螺钉稳定性,植入椎弓根螺钉共26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结果 患者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腰腿痛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改善明显.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4个月.1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出现.结论 经椎弓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化椎体的同时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界面把持力,能够满足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研究皮质骨螺钉通道技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与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后路固定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行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5例,其中使用皮质骨螺钉通道技术内固定20例,使用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内固定25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末次随访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置钉过程未出现神经及血管损伤,骨水泥组未出现水泥渗漏,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螺钉松动、退钉、断裂,内固定、融合器在位。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12.8个月。术后VAS评分逐渐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在术后7dVAS评分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VAS及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融合均较满意。结论应用皮质骨螺钉通道技术与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均有对椎体把持力好、螺钉稳定性高、固定牢靠、术后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的特点,而皮质骨螺钉技术对肌肉组织剥离少、损伤小,螺钉置入过程更安全,神经损伤风险小,同时增加了皮质骨的接触面,增大螺钉把持力,是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内固定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新型可膨胀椎弓根螺钉(Thunder钉)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中固定的可靠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hunder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各种腰椎疾患42例(236枚螺钉),其中腰椎退行性疾病24例,腰椎结核二期后路融合手术8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例,腰椎翻修手术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查,患者腰椎骨密度平均下降2.6个标准差.术后处理与其他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相同.术后1周、3个月、半年、1年及2年随访患者,摄X线片并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获平均16(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3、6、12及24个月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Thunder钉位置良好,无螺钉松动、断裂迹象,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0、3.0、2.9和2.9.脊柱骨融合于术后随时间延长趋于完善,骨融合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3、2.5、3.0、3.0.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Thunder钉具有良好的钉-骨界面结合,能够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固定强度,为脊柱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聚甲基丙烯酸甲(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23例老年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7例;年龄62~77岁,平均71岁;均采用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测量待置人螺钉之椎体的骨密度,术中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取出螺钉后经钉道注入3ml粘稠的PMMA,再拧入螺钉,10min后拧紧螺钉并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减压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24个月,平均17个月,腰腿痛治愈好转率达87%,无手术并发症发生.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后,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由0.591±0.213N·m增至1.332±0.377N·m,差异有显著性(P<0.01):影像学表现为骨水泥分布于钉道周嗣松质骨中,未出现椎体外渗漏.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能明显增强螺钉的稳定性;正确掌握进钉技术及螺钉强化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在治疗严骨质疏松性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早期疗效。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20例需行内固定治疗同时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采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进行脊柱后路稳定手术,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摄动力位X线片及CT扫描,了解螺钉稳定性、骨水泥分布及脊柱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应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不腰痛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共置人膨胀式椎弓根螺钉168枚。所有患者术后获12~ 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术前及术后3个月JOA评分平均分别为(11.4±2.6)分和(24.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776,P=0.000);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0±1.4)分和(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0,P=0.000)。螺钉及骨水泥在椎体内位置稳定,周围骨小梁致密,未见明显透光带,无内固定松动移位迹象;后外侧融合节段植骨愈合良好,椎体间或椎板、关节突及棘突旁有连续性骨小梁形成,连接上下椎体。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早期及晚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临床复发。结论 对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螺钉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腰椎疾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老年腰椎疾病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椎间植骨融合。术前测量待植入螺钉之椎体的骨密度;术中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用3ml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减压后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睽腿痛治愈、好转20例,2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强化椎弓根螺钉后,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由(0.591±0.213)Nm增至(1.332±0.377)Nm.差异有显著性(P〈0.01)。影像学表现为骨水泥分布于钉道周围松质骨中,未出现椎体外渗漏。结论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腰椎疾患能明显增强螺钉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方法和评价 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6具新鲜老年女性胸腰段骨质疏松脊柱标本 (T10~ L5),使用双能 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试每个椎体的骨密度,随机取 16个椎体 (32侧椎弓根 ),一侧椎弓根拧入 CCD螺钉,测量最大旋入力偶矩后拔出螺钉作为正常对照组,用 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作为修复固定组,行螺钉拔出试验;另一侧经导孔直接强化椎弓根螺钉后拔出作为强化固定组,记录三组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体平均骨密度为 (0.445± 0.019)g/cm2;螺钉最大旋入力偶矩为( 0.525± 0.104) Nm;正常对照组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为 (271.5± 57.3)N;修复固定组为 (765.9± 130.7)N;强化固定组为 (845.7± 105.0)N。 PMMA骨水泥强化或修复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最大抗压力明显高于强化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1)。结论 PMMA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能显著增加螺钉在椎体内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条件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强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脊柱手术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四个水平;然后,每个骨密度水平,分直接置入椎弓根螺钉(对照组)和用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置入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组),各12枚,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定最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三项指标,进行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骨密度水平从正常下降到重度疏松程度,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随之下降,同种置钉方法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显著性低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P〈0.05)。结论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尤其是骨质疏松条件下经钉道强化后可以达到需要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联合骨水泥加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就诊的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行椎弓根螺钉联合骨水泥加固治疗,采用Frankel分级方法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X线胸片评估内固定效果。结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X线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联合骨水泥加固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曹勇  刘旭  辛坤 《颈腰痛杂志》2021,42(3):380-382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在合并骨质疏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运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96例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TLIF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机均分为...  相似文献   

20.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7例,2个椎体16例,3个椎体8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分析术前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3年,平均16.5个月。脊柱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46.3°改善到术后平均14.3°(P<0.05)。术后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