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失眠发生在全球多达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中[2],存在病程慢性化的特点[3]。失眠与呼吸系统疾病、软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躯体疾病及精神健康、疼痛和体能下降的发生密切相关[4],诱发社交、职业、教育、经济、行为等各方面的生活问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公共卫生压力[5]。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将失眠定义为“不寐”[1],在我国有43.4%的成年人受到不同程度失眠的困扰,睡眠障碍患者数量高达3亿[2],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3]。中医护理对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4~6],如艾灸、拔罐、刮痧、耳穴贴压等,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易于临床护士掌握与实践,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辨证施护是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7],临床上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改善失眠患者症状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临床护士大多数没有进行辨证施护仅采取对症护理。故本研究将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构建失眠症中医辨证施护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继发性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并常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躯体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3]。PSD常发生于卒中后3-6个月,其发病率为20%-50%。对PSD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PSD多伴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往往会加重抑郁病情,而两症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4]。研究表明[5],约有1/3-1/2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障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经影响到各年龄段和各行各业的人群[1],2012年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为38.2%[2],2017年已达45.4%[3]。失眠是患者对睡眠的时间或质量感到不满意,且明显影响到日间生活的一种主观体验,或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西医治疗失眠以口服镇静催眠类化学药物为主[4],  相似文献   

5.
<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常经历疼痛、镇静、睡眠中断、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频繁等不良因素刺激,易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障碍[1]。研究[2]表明,44%~70%的ICU幸存者出院后1年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仍受到阻碍,无法回归正常生活,同时给家庭、医疗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儿童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几乎所有癌症患儿在其病程中都会经历疼痛,其中70%以上患儿会有重度疼痛的经历[1]。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癌痛的管理明显落后。慢性癌痛可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情绪低落、抑郁等伴随症状[2],不但使患儿的躯体和精神承受痛苦,而且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目前,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儿童癌性疼痛的证据很少,相关治疗方案大多基于临床经验和权威机构的建议[3]。  相似文献   

7.
<正>失眠障碍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指与日间主诉相关的睡眠连续性障碍,其特点为在有充足的睡眠机会的条件下,仍有睡眠时间不足和/或睡眠质量差的体验,并对日间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一方面,失眠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医疗保健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卫生负担;另一方面,失眠是各学科临床就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为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务人员对于失眠的认识,本文将从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两个方面对失眠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受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日间功能是患者预期的治疗目标。但失眠不仅是睡眠问题,尤其慢性失眠有导致重大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高血压、糖尿病、痴呆、癌症等)的风险,常与躯体和精神疾病共病[1]。  相似文献   

9.
<正>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是一种发病率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除慢性及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外,还伴有疲乏、睡眠、情绪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1],人群发病率为2%~4%[2]。纤维肌痛由于症状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3],且诊断和治疗成本较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镇痛药等现常用于纤维肌痛临时症状,治疗常针对某一方面的症状,总体治疗效果不佳,同时伴随着药物使用带来的的不良反应,因此亟待寻求一种疗效明确,不良反应更小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癌症学会“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癌症新发患者例数占据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的20%以上[1],其中晚期患者占比60%~70%,患者五年内生存率<30%[2]。恶性肿瘤晚期会呈现出恶病质、失眠、癌痛等症状,严重摧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其生活质量普遍不高[3]。  相似文献   

11.
<正>围产期心理疾病是指从妊娠至产后一年内发生的心理疾病[1]。最常见的围产期心理疾病为抑郁和焦虑,其发生率约为16.3%和8.1%~16%[2-3]。但研究表明[4],仅有不到1/4围产期心理疾病患者因情绪问题求助,且其中接受心理保健治疗的女性占极少部分。然而,未经治疗的围产期心理疾病可能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和母婴联结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孕产妇自伤、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5]。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水平是影响个体心理保健服务资源利用高低的重要因素[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重庆市公交车驾驶员的睡眠、疾病、情绪以及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关系。 方法对重庆市299名公交驾驶员进行一般人口学问卷、STOP-Bang问卷、健康抑郁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筛查量表(GAD-7)、职业倦怠问卷和疲劳驾驶情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将公交驾驶员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高风险组(225例)和低风险组(74例),存在失眠症状组(254例)和没有存在睡眠症状组(45例)。 结果公交驾驶员OSAHS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年龄[(41.04±7.92)岁,(37.32±8.45)岁,t=-3.34]、体重指数(BMI)[(25.37±3.30)kg/m2,(24.18±3.42)kg/m2,t=-2.63]、高血压病史[24.32%(18/74),3.11%(7/225),χ2=32.71]、GAD-7评分[(7.32±6.47)分,(2.55±3.76)分,t=-7.80]、PHQ-9评分[(9.69±7.71)分,(3.56±3.84)分,t=-9.00]、职业倦怠[50.70%(39/74),23.56%(53/225),χ2=22.21]和疲劳驾驶[22.97%(17/74),59.11%(133/225),χ2=29.0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公交驾驶员是否存在失眠症状在年龄[(40.82±7.93)岁,(37.78±8.49)岁,t=-2.24]、GAD-7评分[(11.27±6.71)分,(2.39±3.14)分,t=-8.71]、PHQ-9评分[(14.71±6.63)分,(3.37±3.38)分,t=-11.22]、职业倦怠[68.89%(31/45),24.02%(61/254),χ2=36.14]和疲劳驾驶[24.44%(11/45),54.72%(139/254),χ2=14.02]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OSAHS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OR=1.16,95%CI:1.04~1.30)、高血压病史(OR=16.96,95%CI:5.39~53.34)和PHQ-9评分(OR=1.19,95%CI:1.05~1.34)为公交驾驶员发生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公交驾驶员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有关,高血压、超重和抑郁症状会加重患OSAHS风险,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失眠,中医又名"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近年来笔者采取阿普唑仑联合交泰丸治疗失眠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5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2岁,中医辨证分型均属于心肾不交型。1.2诊断标准所有诊断标准均符合《神经病学》[1]失眠诊断标准:(1)睡眠障碍几乎为唯一症状,其  相似文献   

14.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1],将导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并伴随生活质量降低[2]。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消化道症状明显重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4],产生病耻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负担。帕金森病专科护士为帕金森人群护理提供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案,发挥其职能及核心作用。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截至2016年,由于全球年龄标准化PD患病率较1990年增加74.3%。全球有6 1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其中290万人(47.5%)为女性,320万人(52.5%)为男性[5]。因此,PD患者从住院期到门诊复诊最后过渡到家庭护理[6],均需不同水平的护理援助。帕金森病专科护士(Parkinson’s disease nurse specialist,PDNS)可以维持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脑卒中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球致残最主要的因素[1]。卒中后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随着康复治疗的介入,仅有12%的患者手功能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2]。卒中后手功能的不良预后严重限制了患者日常生活的正常参与,如何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已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康复治疗是改善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但这种训练过程模式单一,患者易疲劳[3]。  相似文献   

16.
李丹  刘玲玉  靳令经  王茹 《中国康复》2023,38(10):621-625
<正>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脑卒中是我国乃至全球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2]。脑卒中患者常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3],73%~88%的首次脑卒中患者和55%~75%的慢性脑卒中患者可遗留上肢运动障碍[4-5],尽管物理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等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已经应用于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仍有约20%~30%的患者不适用这些康复策略[6]。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步态姿势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1]。该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预计在2030年达到500万,对家庭及社会将带来极大的负担[2]。目前除运动训练外,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也开始尝试用于PD的治疗[3]。小脑与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存在着广泛联系,通过对小脑的神经调控可以影响这些远隔区域的活动[4]。  相似文献   

18.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以卵泡发育障碍、雄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常见妇科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影响着6%~21%的育龄期女性[2]。PCOS是不孕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正常育龄期女性相比,PCOS患者发生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概率增加15倍[3]。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它表现为一系列关于睡眠质量、睡眠时长或睡眠连续性不满意的主观体验。主要的夜间症状包括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过于早醒且无法再入睡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下仍会发生。此外,失眠还会导致日间社会功能受损,如疲劳、认知功能下降,以及情绪问题(如易怒、烦躁不安)等[1]。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1],约70%—80%的卒中患者因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循证医学指出,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途径[3],而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精准评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是脑卒中康复发展的必然趋势[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