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理机制,并且从肝胃相关理论方面,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理论;从脂代谢与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的肝胃相关论,探索性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发病机制联系。通过对两者中医病因理论、发病机制及关联性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肝胃同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非酒精性脂肪肝及两者合病症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依据和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方式及致病特点与伏邪致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伏邪理论的溯源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的探究,认为二者密切相关。根据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传变规律来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做到见微知著,见病识源,抓住疾病的本质。在无明显临床症状时,着手解决驱逐伏邪,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重视攻逐伏邪,驱除宿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全面地认识HPV病毒感染,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系统整理伏邪理论的学术脉络,从概念、病因、发病部位、外发途径、治疗等方面,对历代著名医家关于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HPV病毒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结果]伏邪理论最早源于《内经》。一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均为伏邪。伏邪病因多端,外感六淫、内伤杂病等都可导致邪气潜伏;对于其发病部位、外发途径则应以证候为依据,审症求因;伏邪的治疗,一般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法,并根据其病机随证治之。[结论]伏邪理论自内经时代开始发展至今,虽饱受争议,但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HPV病毒感染即为伏邪",从伏邪论治HPV病毒感染为临床HPV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痤疮的病位在皮,肠腑损伤,腑病及肺,肺主皮毛,故肠道菌群失调会参与或加重痤疮的发病。皮生痤疮,内合于肺,肺病及肠,又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二者紧密联系,存在相关。本文基于 “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肠道菌群在中医中药干预痤疮治疗中的作用,为痤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姜彬言 《医学综述》2011,17(15):2358-236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其发病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治疗可能为IBS的一种有效方法,现拟从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抑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增强肠黏膜屏障、增强肠黏膜免疫、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等几个方面对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机制及安全性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中医伏邪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综合分析EB病毒感染者的发病病因、证候特征及免疫功能特点,提出"EB病毒感染乃中医伏邪致病"观点,及非特异性的系统干预原则即整体治疗用于指导EB病毒感染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鸿士名老中医对于"伏邪温病"学说的历史朔源、内涵机理、发病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依据肝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发病特点,认为肝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与"伏邪温病"类似,提出肝病为"伏邪温病"的观点,并用这一思想指导临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形成了完善的肝病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8.
伏邪学说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学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辨证论治。文章概述了伏邪学说的基本思想,从白疤的临床特点及目前中医界治疗白疤初期的主要方法说明白疤实为伏邪发病,最後应用本学说的相关思想来探讨白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孔光一教授从事温病学理论研究与临床诊疗60 余年,擅长治疗肺系及发热性疾病。对于发热性疾病,孔老强调伏邪致病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体质、病邪属性、邪伏部位、邪正盛衰、治疗情况等影响伏邪发病的因素及伏而后发、诱因引动、反复发作等伏邪发病的特点,确立了清宣理肺、清化积毒、清解透达、和血泄热等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被称为"21世纪的灾难",给全球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随着宏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肠道微生物在DM发病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最近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观传调控方面的发现,提示肠道菌群可能是参与糖尿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一种方式。本综述对DM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的作用及表观遗传调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感与伏邪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伏邪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因病机,以期更全面的认识RA,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整理伏邪致病学术理论,从释义、理论溯源、现代医家认识等方面,对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伏邪致病的规律对RA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探讨。[结果]伏邪理论最早源自《黄帝内经》,伏邪目前多分为外感伏邪和内伤伏邪,RA的病因具有伏邪致病客观依据,其病机符合伏邪的致病机理,其治则治法与伏邪致病的治疗大法相一致。[结论]根据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传变规律来认识RA,能更好地抓住疾病的本质。伏邪理论对RA的诊治具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伏邪理论认识RA为临床证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伏邪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至今仍在中医学病因理论中占重要部分,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恶性度最高,早期难以发觉,治疗难度大。文章以伏邪理论探讨卵巢癌的发病机制,认为患者因内属先天伏寒体质,外受淫邪,化为伏毒而发病,与西医遗传因素中BRCA1/2基因突变的影响具有相关性,为中医学预防及改善卵巢癌患者状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一种因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肠内菌种比例失调、菌种数量改变及肠内细菌(或毒素)移位的病理状态。脓毒症作为急重症监护室极为常见的高致死性综合征,是肠道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而肠道菌群失调反过来会显著加速脓毒症的发展。肠道虽然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库和内毒素库,但临床医生在救治脓毒症致多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时,往往会忽略肠道菌群失调所带来的危害,最终可能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简要地从脓毒症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易复发性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菌群失调参与该病发病,本文即从肠道及皮肤菌群失调两方面出发,探讨二者变化与其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经验,为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查阅COVID-19相关文献,观察收治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结合伏邪发病隐匿、易从火化及致病严重等特点,探讨COVID-19(尤其是重症、危重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结果]COVID-19的隐匿性、潜伏性、易从火化、反复发作、发病较为严重等特点与伏邪致病特点基本一致。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的形成和发展与伏燥基础和感受湿毒时疫密切相关。伏燥基础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过程与伏邪从火而化的过程有相通之处。结合伏邪发病特点可预判病势,从而在发病前可进行有效干预,发病中可截断扭转病情。在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治疗中,重视伏燥基础、燥湿相兼的病机特点以及伏邪易从火化、致病严重的发病特点,选择合适的处方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COVID-19的发病特点符合伏邪致病特点,其重症及危重症的形成和发病机制与伏邪发病密切相关,运用伏邪理论可指导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江杨洋 《医学综述》2014,20(20):3757-3759
糖尿病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慢性代障碍性内分泌疾病。由于糖尿病在临床上治疗难度大,多数需终身治疗,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病因及康复学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文从生态病因学的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机制及相应的肠道菌群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同时在心力衰竭的病理演变中脾与心的关系也最为密切。以肠道菌群作为心力衰竭防治的新靶点,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此,结合中医药思路以心脾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以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等疾病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的发病率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127例IBS患者中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病率。结果 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总发生率为60.6%,伴抑郁症者68例(53.5%),肠道菌群失调者46例(36.2%),功能性消化不良者46例(36.2%),抑郁症在肠易激综合征各型中普遍存在,而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见于腹泻为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可能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