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采取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7年5月—2020年5月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8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24 h、90 d 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口腔出血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97.50%高于常规治疗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1,P<0.001)。结论 rtPA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较常规治疗预后更好,治疗安全性上与常规治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不同时间窗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61例/组).在参照组患者发病后3~4.5 h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在研究组患者发病后3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8月大田县总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病情、血小板指标,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BI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NIHSS评分、m 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介入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取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凝血功能、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升高,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T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介入取栓能够提高BDNF水平,降低高凝的血管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姜欣 《医药前沿》2022,(10):43-45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把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此外常规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276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8)和观察组(n=13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  相似文献   

8.
张旭 《医药前沿》2021,(1):60-6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并借助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溶栓剂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阿替普酶溶栓进行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65例治愈,19例好转,2例恶化,2例死亡,治愈率为73.9%。结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脑部血液微循环状态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共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则改用rt-PA静脉溶栓,两组均在溶栓后予以抗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40例)替罗非班治疗,试验组(40例)替罗非班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疗程为72 h,之后续以为期86 d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记录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恢复情况评价其有效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从替罗非班应用负荷量起至用药第10天,试验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两组严重出血及轻微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7、14 d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  相似文献   

12.
张潇文 《世界复合医学》2021,7(6):188-191,195
目的 分析并探究超急性脑梗死采取高压氧+阿替普酶+依达拉奉诊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该科室接诊的70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探究对象,以奇偶法原则展开分组,可划分为参照组(n=35)和研究组(n=35),接受阿替普酶+依达拉奉诊疗者纳入参照组,以此为基准,采取高压氧诊疗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n=30)与联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n=3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34例患者溶栓1h冠脉再通率为32.35%,溶栓2h冠脉再通率为64.71%;观察组34例患者溶栓1h冠脉再通率为55.88%,溶栓2h冠脉再通率为85.29%。观察组溶栓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好,再通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于心源性或者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脑梗死类型分为心源性组37例和非心源性组38例.两组均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均较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许昌市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 按照溶栓药物分为阿替普酶组(74例)和尿激酶组(7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溶栓后(2、24、72 h及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比较两组溶栓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预后于溶栓后90 d采用临床结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 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溶栓24 h后, 阿替普酶组临床总有效率(91.89%, 68/74)高于尿激酶组(80.00%, 56/70), P<0.05。溶栓后2、24 h, 阿替普酶组NIH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P<0.05);溶栓后72 h、7d,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 两组Hcy、FIB、脂蛋白a水平低于溶栓前, 且阿替普酶组低于尿激酶组(P<0.05)。溶栓后90 d, 阿替普酶组mRS评分优于尿激酶组(P<...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N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GF、S-100β蛋白和NSE的分泌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该院2013年3月-2019年3月选取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一组为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缺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