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晖  谢小华  何琼  王玉芝  宋意  杨嘉慧 《护理研究》2012,26(15):1357-1359
[目的]调查难愈创面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难愈创面病人77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难愈创面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水平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 5),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病人抑郁和躯体症状水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焦虑、抑郁、恐惧和躯体症状是难愈创面病人常见的心理障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难愈创面病人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指导病人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广州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111例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估量表(SSRS),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高于国内常模;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P<0.05);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01)。结论:COPD病人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应予以关注和重视,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帮助病人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对疾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分析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与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0.00%,女性患者抑郁得分高于男性(P<0.05);自费患者抑郁得分高于医疗保险和公费患者(P<0.05)。抑郁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水平,从而减轻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2016年1~12月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本地区3所综合医院急诊科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128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与急诊科未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100名医护人员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比较,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急诊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医护人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均高于未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均高于未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P0.05),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医护人员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利用度评分低于未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急诊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心理状况呈负相关(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心理状况呈正相关(P0.05)。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容易存在不良的心理状况,不同的应对方式及社会利用度是影响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应激作用过程理论,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制订缓解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月—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生活定向测验问卷修订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4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9.52±10.93)分,自我调节疲劳与症状困扰、疾病感知、回避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476、0.428、0.303、0.611,均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气质性乐观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0、-0.652,均P<0.01);与面对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性(r=-0.032,P>0.05)。Bootstrap分析显示,屈服应对方式、气质性乐观、领悟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在症状困扰和自我调节疲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027~0.203),症状困扰对自我调节疲劳的总效应为(P<0.001,95%CI:0.576~0.751),直接效应为(P<...  相似文献   

6.
耿梦雅  张俊娥 《全科护理》2021,19(13):1729-173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与症状负担的现状与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血液透析病人症状负担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负担总分为(63.76±46.70)分,每例病人经历(14.10±7.91)个症状,症状发生率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瘙痒、皮肤干燥、疲乏、入睡困难、口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负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症状频率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0.202、-0.205,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同时经历多个症状,制定相关措施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指导病人正确利用社会支持,可改善病人的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7.
杨文华  高伟  陈少蕾  张明  杨敏  董祥芹  焦健 《护理研究》2013,27(20):2070-2072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抑郁状况,分析抑郁与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0例银屑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银屑病病人SDS得分为(59.44±10.94)分,显著高于常模,抑郁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对病人抑郁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和对支持利用度是抑郁的最重要预测因素,二者可解释43.5%的变异量。[结论]银屑病病人抑郁状况较严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银屑病病人应对方式的健康教育,同时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帮助银屑病病人克服抑郁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尹雪燕  谷桂芳 《全科护理》2021,19(15):2032-2035
目的:了解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28例稳定期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稳定期CODP病人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各维度分别与常模比较,病人的内控性得分低于常模(P<0.01),有势力他人及机遇得分高于常模(P<0.01);屈服得分高于常模(P<0.01),稳定期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10.63±3.57)分、(10.49±2.81)分,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36.72%.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负相关(P<0.05),机遇与面对呈负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P<0.05),而机遇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表现为外控倾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适当提高病人的内控性,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箫  王英华 《循证护理》2023,(23):4342-4348
目的:基于压力系统理论探究克罗恩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克罗恩病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社会支持度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及炎症性肠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克罗恩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压力知觉、社会支持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相关性。结果:160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9.53±9.41)分;病程、治疗不良反应、压力知觉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评分为克罗恩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克罗恩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压力知觉呈负相关(r值为-0.405,P<0.05),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7,0.568,0.574,均P<0.05);压力知觉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46,-0.752,-0.081,均P<0.05);社会支持与应对...  相似文献   

10.
陈梅 《当代护士》2022,(8):11-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理论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简表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状态焦虑、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特种作战部队202名参训官兵应用人口学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1)本组官兵6.44%伴有焦虑情绪,2.97%有轻度心理应激反应;状态焦虑量表评分与地方男性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2)不同兵龄、人际关系、业余活动、休息时间充足与否官兵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兵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官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入组官兵状态焦虑量表及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评分与应对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特种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部分官兵仍存在有状态焦虑及心理应激问题,其影响因素众多,部队在开展心理服务过程中应关注团队文化、业余生活、合理作息、科学管理等对官兵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2名女性性受害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女性性受害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性受害者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家庭外支持维度评分均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内支持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自我接纳问卷的自我接纳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评价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自我接纳、消极应对能改善人际关系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影响乳腺癌术后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病人术后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188例乳腺癌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乳腺癌治疗功能评分、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高学历、原配婚姻、高经济收入、低TNM分期、保乳术式和无术后化疗者治疗功能评分较高.治疗功能评分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度呈正相关(P=0.00).多因素分析保留在方程中的协变量为经济收入、手术方式、TNM分期、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社会支持度.结论:经济收入、手术方式、TNM分期、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社会支持度是影响乳腺癌病人术后生命质量的独立因素,护理中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提高支持程度和改善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将153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76人)和对照组(77人),对照组家属给予常规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属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照顾者压力量表、疲劳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值。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家属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支持维度、朋友支持维度、其他支持维度评分分别为(27.15±3.69)分、(25.83±3.68)分和(26.23±3.57)分,照顾者压力量表评分(52.18±4.40)分,疲劳评定量表评分(74.43±8.61)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6.86±0.74)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8.45±0.42)分,均优于干预前,也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程度,减轻其照护压力和疲劳感,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李雪芬 《全科护理》2020,18(10):1203-1206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213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与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焦虑与是否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抑郁与积极应对、性别、管理者有关(P<0.05)。[结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依据影响因素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应对,保持家庭和社会良好支持度,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做好心理防护,保持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自我效能感问卷(SUPPH)、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120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抑郁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与患者年龄、经济收入、体育锻炼、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肿瘤转移、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康复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调查表(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5例SARS康复期拟出院的患者(康复组)进行调查研究,并作相关分析。结果:①康复组在SAS和SDS总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和阳性项目均分均高于对照组(t=2.41,2.37,2.89,2.36,2.53,2.26和2.30,P<0.05~0.01);②康复组采用的应付方式依次为面对(19.5±2.0)、回避(16.9±3.3)和屈从(7.2±2.2);③经相关分析发现:客观支持与应付方式屈从显著负相关(r=-0.68,P=0.03),支持利用度与应付方式面对显著正相关(r=0.55,P=0.02)。焦虑评分与应对方式屈从呈显著正相关(r=0.15,P=0.037)。结论: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支持的利用度有利于提高SARS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邵奇敏  刘虹 《全科护理》2022,20(4):530-532,535
目的:探讨园艺互动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57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7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园艺互动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总体幸福感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园艺互动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可改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心理的人格、应对、社会支持方面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关系及治疗对策。方法对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和7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人口学病史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乙肝组HAMD评分、HA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与积极应对、家庭外支持、内外向呈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焦虑症状与积极应对、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内外向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外支持、积极应对、神经质、精神病性4个自变量(β=0.002、0.003、0.004、0.022)进入回归方程,且可预测抑郁症状;神经质、积极应对2个自变量(β=0.003,0.011)进入回归方程,且可预测焦虑症状。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抑郁、焦虑,其中抑郁症状与患者人格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密切相关,焦虑症状与神经质有关,神经质的个性特征、缺乏积极应对策略及家庭外支持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发生。改善患者个性特征,积极应对,完善家庭外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减少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从心理-社会学层面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行膝关节置换的41例病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视觉模拟量表(VAS)、状态焦虑问卷(S-A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于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病人术后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人术后不同时点S-A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S-AI得分与术后各时点VAS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不同职业S-A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I得分与PSSS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焦虑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职业、疼痛强度,护理人员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