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调研资料显示,川藏线医院医务人员战伤救治水平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部队卫勤保障能力[1].为切实加强沿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能力,2008年以来,我院按军地联合卫勤分队训练的新模式[2],积极开展和地方医疗机构的联合训练与联合救治,对川藏线医务人员战伤救治技术水平和各种高原疾病救治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显著成效.新训练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效提高了新时期川藏线军队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中,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和新技术正在实战中研究和应用,并呈现出突出和明确的发展趋势。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主要包括聚焦后勤与全谱卫勤、一体化卫勤与模块化、卫勤信息化、伤病员分级分类与时效、伤病员立体后送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战伤一线救治新技术概述了常见伤情出血、急性失能性组织损伤、疼痛、休克、神经损伤和低体温等救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野战卫生装备与信息技术在救治中的运用,并从救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和未来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描述了战伤一线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战伤救治是军事医学的核心内容。武器的发展、战争模式的改变及卫勤的需要使得战伤救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战伤多是全域环境下混合战争造成的损伤。外军特别是美军通过局部战争和相关军事行动, 实施或完善了不少有关战伤救治技术和卫勤对策, 提出战伤救治相关新概念和新策略, 对未来作战条件下我国战伤救治体系建设、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战伤救治体系极具参考价值。为此, 笔者从整体健康、自救互救训练及救援力量前伸和新技术在战伤救治中的应用两方面阐述现代战伤救治新概念和新策略, 为构建未来作战条件下具有我国特色的战伤救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伤票发展情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雷  贺祯  张寓景 《人民军医》2008,51(2):63-64
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2006年,总后卫生部修订下发了新版《战伤救治规则》,对战伤救治伤票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为使部队医务人员了解伤票的有关情况,以便在战伤救治和平时卫勤训练中更好地使用伤票,本期摘登有关战伤救治伤票发展和应用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人民军医》2009,(12):785-785
安徽滁州73091部队医院陈启忠、王孝奎、胡成彪、吕荷花来稿:提高基层卫勤人员保障能力的做法。文章说,他们近年来狠抓卫勤人员集训与岗位练兵,有效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的卫勤保障能力。他们的主要做法:(1)努力提高卫勤人员的战伤救治水平。一是根据现代化战争的特点,重点抓野战外科手术模块(包括手术车,x线车展开)、野战内外科急救等野战救护训练;二是包括院领导在内的所有卫勤人员一人不漏地参加全项卫勤训练,  相似文献   

6.
军队医院以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保障为牵引,依据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医院卫勤保障力量的实际情况,要平战结合,加强训练,提高卫勤分队组织指挥能力、机动保障能力和战伤救治能力,确保在未来战争和突发事件时的卫勤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7.
71521部队以应急保障任务为牵引,以提高快速反应和救治保障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部队担负的任务特点,对平时的卫勤科目训练和模拟实战环境下的卫勤保障综合演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单科目训练向系统训练延伸,从一般性技术操作向实战保障延伸,从室内训练、营区训练向野战化、实战化训练延伸,并严格训练标准、狠抓训练质量,从而显著提高了部队的战伤救治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现代作战卫勤整体保障能力。71521部队 抓改革促创新锻造卫勤尖兵@林书全 @许迎喜 @高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军参加多次部署行动,作战经验丰富,战伤救治培训模式完善。本文对美军医务人员战伤救治培训现况进行综述,从创伤系统、培训平台、培训内容、培训项目/课程、培训形式、培训效果评估归纳培训经验,总结培训的不足,为我军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罗德军 《人民军医》2008,51(7):435-435
福建南安73146部队医院罗德军来稿:加强现场战伤救治训练的做法。文章说,近年来,他们以加强基层卫勤保障能力为重点,突出一线救治,特别是重点抓好现场战伤自救互救训练,战场急救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将自救互救训练列入年度军事训练计划,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卫生人员负责具体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该文作者团队从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和使用过程3个方面,设计出一套符合空降作战伤员救治训练需求的集群式仿真训练系统.该系统对战场环境仿真、计算机仿真、战创伤救治模拟人等进行技术集群,旨在进一步缩短参训人员训练时间,提升训练效果,提高空降作战典型场景下卫勤人员战伤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曦  郑驰  许贲  赵靖 《西南军医》2013,(2):233-235
军队医院必须始终着眼于未来作战、战区连锁反应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件下卫勤保障实际,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努力增强训练适应性,提高卫勤指挥和保障能力,突出战伤救治训练,使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综合保障能力、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锻炼[1]。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眼战伤救治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军实施眼战伤救治的策略。方法:调研二十世纪以来我军和外军重大战争中眼战伤卫勤资料,对“两山”作战和海湾战争中卫勤保障和眼战伤救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识到现代战争眼战伤具有高发性、严重性、多样性的特点;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强调战区救治机构机动、灵活、靠前配置;与美军相比,我军“两山”作战中眼战伤救治力量配置相对靠后,救治水平不高。结论:我军眼战伤卫勤保障在救治机构优化配置、专科技术力量建设方面尚待提高;眼战伤救治也应倡导“时效救治”,在我军大规模快速后送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其实施的核心是眼战伤救治技术力量的前伸。  相似文献   

13.
阮德胜  满博 《解放军健康》2007,(4):F0003-F0003
第二炮兵某部立足战时卫勤保障需求,狠抓战略训练,不断提高战伤救治水平。他们坚持从战时着眼,从平时入手、把卫勤专业技术训练和平时的医疗技术训练相结合,把基本训练和专科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武警医院应急卫勤保障分队规范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  郑静晨  侯世科 《武警医学》2009,20(9):805-807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医院应急卫勤保障分队的规范化建设.方法 综合采用文献综述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卫勤演练、桌面推演和实践检验等研究方法,对应急卫勤分队的人员抽组、物资配备、组织指挥、集成运行、训练实战和评价验收等要素进行研究,建立规范化标准.结果 以任务需求为牵引,建立了以组织指挥体系、物资保障体系、训练实践体系、评价验收体系为标准的应急卫勤分队标准化指标.结论 应急卫勤保障分队的规范化建设要立足于快速机动能力、战伤救治能力、组织指挥效能、医疗后送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应急作战部队卫勤保障的场站医院,为适应高技术作战,很有必要研究出一整套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卫勤保障的方式方法。①认清新形势下战伤特点,强化场站医院卫勤保障及救治能力。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使得伤员可能突然大量发生;其次,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整个战场呈现多维、宽正面、全方位的立体作战特点,使得伤员呈全方位和时空不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近日,武警部队各级卫勤应急保障分队战高温,斗酷暑,锤炼坚强意志,苦练救治本领,全面提升保障能力。1.贴近实战、构建体系。以紧急、突然、复杂情况和同时保障两个以上重点方向为保障背景,按照平战结合、快速反应,统分结合、灵活机动的组织原则,抽组卫勤分队,编组综合医疗、外科救治、生化救治,卫生防疫等保障模块,加强组织指挥、战伤救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提升卫勤应急保障科学编组,灵话应对能力。2.以练为战、突出重点。围绕“反恐”武力突击、生化救治卫勤保障等难点课目,在依托院校培训骨干基础上,组织防护、侦检、救治演练,演练…  相似文献   

17.
战伤救治能力直接影响伤员预后[1]。通过提高救治人员对急危重战伤处置的敏感性及重视程度,熟练、合理、准确地使用救治器械,可以达到有效救治的目的[2]。战伤救治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战化训练生成、保持及提高[3]。目前,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的模型选择多样,训练方法不一,缺乏系统、标准的战伤动物模型[4]。本文就战伤救治训练的模型发展现状、动物模型作用、动物模型选择、动物模型伤情、动物模型发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现代战争中,由于致伤武器的多样化,如爆炸性武器、燃料空气炸弹、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和动能武器等的使用,不但使得伤情复杂,且短时间内会出现大量伤员,给一线救治及后送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伤救治特点和原则,对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技术和卫勤保障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眼战伤救治措施时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伤救治需求,应用现代创伤学、眼科学,以及时效救治等新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研究制定眼战伤救治时间、救治阶梯和救治措施等时效救治标准,并将眼科医学的新技术应用于军事卫勤保障,以求达到眼战伤的最佳救治效果。现就眼战伤救治措施的时效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卫生员是火线战伤救治的骨干力量,因此,必须加大对新卫生员战伤救治技能的训练,提高救治水平。几年来,我们在组织新卫生员战救技术训练中,克服了学员多、组织难度大、训练器材不足、考核标准不统一等困难,立足现有条件,狠抓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战救训练,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1科学组织实施1.1以中队为单位讲授理论课重点讲解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卫勤保障特点与基本要求,火线抢救的实施方法,战伤分类以及战伤救治的注意事项。1.2以排为单位进行示范教学教员对"五大技术"每个动作要领进行讲解示范,并组织观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