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采用髌旁外侧入路外侧单髁置换术(lateral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LUKA)治疗膝关节外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15例(15膝)膝关节外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51~82岁,平均67.3岁。病程3~15年,平均5.4年。左膝6例,右膝9例。骨关节炎根据Ahlback评级标准,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5例。采用LUKA治疗后,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髋膝踝角,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法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中2例发现前交叉韧带断裂或内侧间室软骨磨损,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失访,其余1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6~45个月,平均32.5个月。获随访的12例患者切口长度为6~8 cm,平均6.9 cm;术中出血量105~250 m L,平均152.2 m L;手术时间90~155 min,平均115.8 min;术后24 h引流量为50~300 m L,平均145.6 m L。除2例切口发生浅表感染外,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HSS评分为(94.6±2.1)分,较术前(73.4±4.6)分显著提高(t=14.240,P=0.000);获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髋膝踝角由术前外翻(10.08±1.38)°减小至外翻(5.17±0.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26,P=0.000)。膝关节活动度为(123.75±4.09)°,亦较术前(108.67±5.10)°显著提高(t=8.998,P=0.000)。X线片检查示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进展为内侧间室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采用髌旁入路LUKA治疗具有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创伤小的优势,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近年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膝内侧UKA的FEA研究文献,从假体排列和术后关节线对膝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假体改进、不同... 相似文献
4.
杨涛薛龙文涛马童薛华明涂意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9):723-728
背景: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常用于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OA)。由于膝外侧间室与内侧间室在解剖学和运动学方面均存在差异,外侧UKA被认为是一种技术难度上更具挑战性的手术。目的:比较膝关节外侧单髁关节置换术(LUKA)与膝关节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M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OA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UKA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xford 3活动平台MUKA 189例,LINK-Sled固定平台LUKA 7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通过HSS评分、OKS评分、WOMAC指数、FJS评分、膝关节ROM评估临床疗效。通过术后X线片测量影像学评估指标: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CPSA)、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CVA)、股骨假体屈曲角(FCPSA)。结果:随访时间为4~6年,平均(5.1±0.8)年。与MUKA相比,LUKA的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第1日的患肢肿胀程度轻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大(P<0.05),两组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术后第3日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末次随访的HSS评分、OKS评分、WOMAC及FJ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CVA、TCPSA、FCVA、FCP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见假体无菌性松动、下沉等。MUKA组术后发生衬垫滑脱2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2例,皮肤浅层感染1例;LUKA组出现1例膝内侧进展性OA,翻修采用MUKA。结论:LUKA技术要求更高,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手术技术,精准把握假体定位和屈伸间隙平衡,避免畸形矫正过度,可以获得与MUKA同样优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单髁置换术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60(26. 2±16. 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VAS评分由术前(7. 05±0. 89)分降至(1. 16±0. 88)分,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16. 04°±7. 85°)升至(120. 60°±4. 52°),HSS评分由术前(64. 35±5. 40)分升至(88. 71±3. 33)分,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FJ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KA治疗32例膝内侧间室OA患者。比较术后1、3、6个月的FJS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FJS评分与VAS评分、膝关节ROM、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FJ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JS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62,P 0.05),FJS评分与膝关节ROM呈负相关(r=-0.998,P 0.05),FJS评分与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956,P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疗效较好,术后进行良好的镇痛和膝关节锻炼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固定平台膝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术后下肢力线矫正情况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符合外侧UKA手术适应证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0例(22膝)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与术后3个月进行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检查,并测量下肢外翻角度;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结果:患者术前下肢均有一定程度的外翻,平均外翻角度为(4.1±2.7)°,术后3个月患者下肢外翻角度明显改善(P<0.05),平均角度变化(3.8±1.8)°,手术前后外翻角度呈线性相关。同时,术后6个月患者AKS评分、OK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年龄较大(≥60岁)患者术前AKS评分低于年龄较小(<60岁)患者,而术前OKS评分高于年龄较小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术侧对手术前后AKS评分和OKS评分均无明显影响。术前重度外翻(≥4°)患者术后AKS评分低于术前轻度外翻(<4°)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翻(<-1°)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侧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技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例行外侧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外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8膝), 女性14例(14膝), 年龄65.7岁(范围:54~83岁)。患者在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并除外关节外畸形。手术采用髌旁外侧入路, 胫骨截骨采用髓外定位法, 先垂直截骨, 再水平截骨;股骨髁采用摆锯手工切除外髁残存软骨直至软骨下骨。选择合适假体, 术中反复确认间隙的松紧度及关节的稳定性。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统计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24.6个月(范围:8~40个月)。术后未发现切口渗出、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截至末次随访时, 未见假体松动、垫片过度磨损、脱位及术后感染病例。末次随访时, 患者的OKS由术前的(46.5±3.1)分降至(22.4±3.3)分(t=13.4, 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高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1—2020-02于商丘市立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膝关节内侧间室OA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UKA组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依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单髁置换术(UKA)均为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对于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并没有统一结论。目的:对TKA和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数据库,筛选比较TKA及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RCT,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由两名检索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所得数据均采用Review Manager 5.1.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0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17篇;共有患者1473例(1493膝):UKA组725例(733膝),TKA组756例(760膝)。在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屈曲90°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UKA组均优于TKA组(P<0.05);在膝关节KSS评分和疼痛缓解优良率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TKA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UKA能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屈曲90°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UKA组和TKA组。UKA组39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32例;年龄45~74岁,平均(63.4±7.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92±2.70)kg/m2。TKA组39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7例;年龄53~76岁,平均(65.8±6.3)岁;BMI为(26.61±4.07)kg/m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长、术后引流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80~120(92±9.89)min,出血量130~325(206±45.74)ml,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手术并发症。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KSS膝评分:优9例,良6例,中3例;KSS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中4例。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胫角角度有改善。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372-1377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KA)与全膝置换(TKA)治疗老年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3例,20例接受UKA治疗,23例接受TK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膝关节学会评分(K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UKA组(193.00±41.81)ml,TKA组(347.83±93.52)ml(P<0.05),TKA组术后5例患者输血,UKA组术后无患者输血(P<0.05)。UKA组术后屈膝到90°所用时间为(3.15±0.75)d,TKA组为(5.83±0.72)d(P<0.05)。术后早期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平均26.5个月),UKA组术前与末次随访ROM、KSS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K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UKA组与TKA组间ROM、KSS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关节翻修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UKA与TKA均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等优点,但是长期效果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将156例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KA组(64例,采用UKA治疗)和TKA组(92例,采用TKA治疗)。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疼痛VAS评分、HS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和负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术后第1、3天TKA组均显著低于UKA组(P<0.05)。总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输血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UKA组均少(低)于TKA组(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3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术后3个月UKA组高于TKA组(P<0.01)。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UKA组大于TKA组(P<0.05),伸直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全负重站立、正常行走,无需助行器辅助。结论 UKA和T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但UKA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更利于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7例(94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关节力线等进行评估分析,分析单髁关节置换临床效果、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4年(6个月~7年),返修2例,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HSS评分由术前61.05分增至92.67分,优良率达92%。VAS评分由术前6.46分降至2.80分。术后疼痛缓解率94%。膝屈曲度平均达127.53°。术后力线平均内翻2°。[结论]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功能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04诊治56例单间室重度KOA,将30例接受TKA治疗的患者纳入TKA组,26例接受UKA治疗的患者纳入UKA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9,P=0.982);UK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KA组,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时间短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KA组膝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大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与T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UKA术中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8月,收治26例(32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患者,其中11例(14膝)获2年以上随访。男7例(9膝),女4例(5膝);年龄50~74岁,平均62.4岁。左侧6膝,右侧8膝。均为退行性关节炎,病程5~23年,平均11.6年。患者均有明确关节内侧间室负重疼痛和压痛。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根据Ahlback分期标准,Ⅱ期4膝,Ⅲ期10膝。膝关节均伴内翻畸形;无主、被动屈伸活动受限。手术取髌内侧旁切口,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行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手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3个月5例出现切口下方局部鹅足疼痛症状,给予保守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症状均消失。术后11例(14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0个月,平均27.5个月。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移位,对侧间室和髌股关节病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股胫角较术前改善(P<0.05),但仍为轻度内翻;胫骨平台内翻角较术前有所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内髁后倾角明显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中期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两种假体在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行UKA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使用假体的不同分为活动平台组(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假体治疗,63例)和固定平台组(采用ZUK固定平台假体治疗,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疼痛VAS评分、KSS评分、髋膝踝角(HKA)。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年。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疼痛VAS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屈曲ROM:两组术后2年均优于术后1周(P <0.001),术后1周、2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1周HKA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KA差值(术后1周-术前)活动平台组大于固定平台组(P <0.05)。结论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和规范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活动与固定平台两种假体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活动平台在恢复下肢力线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1998-2000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5年2月~2018年12月60例(60膝)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行单髁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对手术前后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109.00±15.32) ml,术后平均引流量(162.00±20.23) ml,术前及术后随访时,VAS、HSS、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及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单髁置换术显著改善了患者膝关节功能,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