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足的分型与治疗时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华  郭永成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99-249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与治疗时机的关系。方法 通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足背动脉搏动检查及X线检查等能早期发现循环,神经病变。测定SCV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局部应用是近年开展的治疗方法;部分采用自体皮瓣转移或移植是加速难治性足溃疡愈合的有效治疗手段。结果 SCV:缺血性足组(38.1&;#177;30.8)m/s,神经性足组(36.2&;#177;38.1)m/S。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重视早期定期进行足神经及周围血管检查等简便易行的检查,发现神经及循环改变立即采取措施给以治疗,防止病变恶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腹泻的辨证分型与推拿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药泡洗分型治疗糖尿病足(DF)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郑州市管城中医院120例D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泡洗分型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33%(59/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洗分型治疗DF临床疗效显著,可最大限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辨证分型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松林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36-1936
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笔者采用以中医药辨证分型论治32例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析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中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29%,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截肢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桑文凤  张全英 《现代护理》2004,10(9):870-870
由于董泉珍、陈可冀等[1 ] 早年对生脉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相关制剂生脉针、参脉针作为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药物已使用多年。但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发现个别患者出现失眠心烦急躁等不适 ,考虑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遂进行临床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6月在我科住院 ,符合下列条件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使用参脉针配合治疗者。共 5 4例 ,其中男 34例 ,女 2 0例。年龄在 4 2~ 78岁 ,平均 6 2 .5岁。2 观察与统计方法2 .1 使用参脉针出现心烦、失眠、急躁、心悸等副作用与否 ,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用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扩张血管常规治疗或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将糖尿病足分为血瘀、湿热、气阴两亏3型,分别辨证治疗,内服外治有机结合。2组均15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2组间有效率、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和踝肱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分型施治配合常规治疗糖尿病足能明显快速地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同时对血液黏度、微循环、血脂及神经传导等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抽取88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接受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停药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辨证分型治疗癫痫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贾巧  杨霞 《当代护士》2007,(4):72-73
目的 总结48例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中医辨证施治、外用PP粉浸泡、湿润烧伤膏、海普林外涂、加上生活饮食调节及局部精心护理.结果 48例糖尿病足,47例痊愈,1例转外科手术.结论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学的临 …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将49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俱本化治疗方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6型,分别县用协定外方降压宝00~04号5个品种。结果2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88.33%及86.67%和50.00%(P〈0.05及P〈0.01)。组服药1~5年随访表明舒张压〈12.00kPa(1kPa=7.5  相似文献   

13.
柳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893-3893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进行分析,84例患者全部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经过2-3个疗程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后,8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8.6%,其中10例无效,14例有效,22例显效,38例控制。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成本较低的优点,值得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本文将上消化道疾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滞、胃中积热、脾胃虚寒、胃阴亏虚四种证型。旨在讨论上消化道疾病与胃脘痛的内在联系,总结胃镜下胃粘膜表现与胃脘痛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脉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足浴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痔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31例痔血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61例,采用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7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西药安络血、头孢拉定或静脉滴注止血、抗炎药物治疗.5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5.1%,对照组显效率28.6%.2组显效率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观察组治愈病例平均治愈天数为3.3d,对照组为4.4d.结论:辨证分型治疗痔血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的优点,是治疗痔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用中医辨证分型法治疗脑血栓,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发病1~5天入院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组(简称治疗组)42例及西药对照组36例。治疗组按不同证型服用相应中药,每天1剂,水煎服。西药对照组据情况予20%甘露醇250ml,每日1次静点,连用3天。同时予5%葡萄糖250ml加血塞通0.2g,每日1次静点。两组患者20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共2个疗程。结果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组基本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8%;西药对照组基本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结论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与治疗时机的关系。方法通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足背动脉搏动检查及X线检查等能早期发现循环,神经病变。测定SCV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局部应用是近年开展的治疗方法;部分采用自体皮瓣转移或移植是加速难治性足溃疡愈合的有效治疗手段。结果SCV:缺血性足组(38.1±30.8)m/s,神经性足组(36.2±38.1)m/s。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重视早期定期进行足神经及周围血管检查等简便易行的检查,发现神经及循环改变立即采取措施给以治疗,防止病变恶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对胸壁宿伤(胸肋陈伤)[1]的论述极少.为此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将本病按不同的症状及体征分型,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