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逐经督脉灸疗法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肠道微生物和肠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59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逐经督脉灸组(29例)采用自制逐经灸自动艾灸机及特制空心艾条进行督脉治疗,传统督脉灸组(30例)采用传统艾灸盒及传统艾灸进行督脉治疗。观察两组的主次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粪便微生物数量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主次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逐经督脉灸组各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督脉灸组(P 0. 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后逐经督脉灸组的ESP及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督脉灸组(P 0. 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后逐经督脉灸组明显低于传统督脉灸组(P 0. 05)。治疗后,两组的粪便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自体杆菌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且逐经督脉灸组显著低于传统督脉灸组(P 0. 05)。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水平、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降低,且逐经督脉灸组显著低于传统督脉灸组(P 0. 05),两组CD8+T细胞水平均增加,且逐经督脉灸组显著高于传统督脉灸组(P 0. 05)。结论采用自制的逐经灸自动艾灸机和特制空心艾条逐经灸督脉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主次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也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关节炎,以慢性腰痛、放射学骶髂关节炎、脊柱骨质破坏过多和异常骨形成为特征,多数患者表现为HLA-B27阳性,增加了患病风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A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女比例为2~20∶1,而中药在临床治疗AS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王钢主任医师总结前人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虚督寒是AS的重要病机之一,并以此提炼出一系列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剂。通督温肾方作为其中之一,在中医药治疗AS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熏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病因尚不清楚,病变以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骨突关节。国内AS患病率为0.3%,是造成人群残疾的重要病因。中药熏蒸是通过药物蒸汽的作用,使患部淤滞通畅,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汤合火龙灸技术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中医补肾强督汤联合火龙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及后晨僵、疼痛时间、ESR、CRP、а-AGP指标及SF-36、SAS、SDS。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及2组实验室指标ESR、CRP、а-AG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积分及SF-36各项均明显升高,而SAS、SDS积分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强督汤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AS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建莹 《天津护理》2012,20(3):166-167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病因不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椎、胸椎、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韧带钙化、终致骨性强直。晚期可出现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循经走罐是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竹罐治疗颈肩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颈肩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拔罐,观察组将药物与竹罐煮沸后拔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竹罐治疗颈肩痛,能迅速减缓疼痛症状,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疼痛的疗效及对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4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病人予口服药物治疗,熏蒸组33例病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2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估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观察记录病人的中医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对照组、熏蒸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90.91%;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熏蒸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神疲乏力、四肢沉重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熏蒸组身寒、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亦有所改善(P0.05),而熏蒸组缓解病人疼痛、身寒、四肢沉重、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可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疼痛,对与寒湿相关的中医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10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证候分布规律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安徽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2例AS患者归档病历,对其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中药频次统计分析。结果:1.证型分析发现湿热痹阻证(81例)最常见,其次是肝肾亏虚证(21例),分别占79.41%、20.59%。2.这两种证型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湿热痹阻证的白细胞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血沉(ESR)高于肝肾亏虚证(P<0.05或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患者免疫球蛋白A、血沉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补体C3与抗O(ASO)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CRP)与ASO呈正相关,ESR与血小板(PLT)呈正相关。4.AS患者两证型中药使用频数统计发现:湿热痹阻证前10位中药分别为蒲公英、蛇舌草、薏苡仁、茯苓、白术、陈皮、猪苓、车前草、桃仁、红花;肝肾亏虚证前10位中药分别为桑寄生、杜仲、狗脊、薏苡仁、白术、陈皮、茯苓、猪苓、丹参、桃仁。结论:AS患者中医证型实证以湿热痹阻型为主,虚证以肝肾亏虚型为主;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补体C3、CRP与ASO,ESR与PLT等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操配合中药熏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开放性研究的原则,将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熏蒸,观察组康复操配合中药熏蒸,时间均为10 d。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扩胸度、schober实验、指地距、枕墙距、颌胸距等指标。结果观察组schober实验,扩胸度明显增大,指地距、枕墙距、颌胸距明显短(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指地距、枕墙距缩短明显(P0.05或P0.01),schober试验、扩胸度、颌胸距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操配合中药熏蒸,对改善关节功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火龙罐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就诊的96例A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艾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综合功能、炎症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较高,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臀地距、枕墙距、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巴氏AS计量指数(BASMI)评分、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低,晨僵时间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应用火龙罐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AS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胸廓扩张度、指地距、枕壁距、BASDAI评分、BASMI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口服中药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可显著提高疗效,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祖师麻片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A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嘧啶肠溶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片治疗1个疗程,观察组口服祖师麻片及中药熏蒸治疗1个疗程。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晨僵时间、AS功能性指数量表评分(BASFI)、AS活动性指数量表评分(BASDAI)、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祖司麻片配合中药熏蒸治疗AS(寒湿痹阻证)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14.
姚建  张萍 《中国康复》2007,22(6):42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及关节的作用.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34例,均口服柳氮磺砒啶,观察组同时外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治疗20 d后,观察组关节功能Keitel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予新风胶囊口服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BASDAI,BASFI,BAS-G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ESR、hs-CR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新风胶囊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新风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AS疗效肯定,优于西药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AS患者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清热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肾虚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清热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指地距、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的晨僵时间、VAS评分、指地距和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 0. 05),Schober试验结果显著提高(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 0. 05)。治疗后,观察组ESR、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补肾清热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肾虚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主要侵犯髋关节和骶髂关节、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过去一直将其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亚型而被命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枢型”或“类风湿性脊柱炎”。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骨痹”、“肾痹”、“龟背风”等范畴。AS可使受累脊柱有迅速发生屈曲,畸形,骨性强直的趋势,对患者危害较大,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笔者采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姚建  张萍 《中国康复》2007,22(6):425-42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及关节的作用。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34例,均口服柳氮磺砒啶,观察组同时外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治疗20 d后,观察组关节功能Keitel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温肾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疗效。方法:用自拟健脾温肾强督汤治疗30例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肾虚督寒型的强直性脊柱炎与未用自拟健脾温肾强督汤治疗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肾虚督寒型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未用健脾温肾强督汤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0%,而用健脾温肾强督汤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补肾化淤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活动程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AS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施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