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试验组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将试验组根据痊愈情况分为痊愈组和未愈组,分析痊愈的影响因素。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与非痊愈组的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严重程度、治疗前尿失禁严重分级、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助于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5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参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阴道肌力、纤维疲劳指数、肌电压、阴道动态压力、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夜尿次数及尿失禁情况。结果 试验组阴道肌力低于参照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的纤维疲劳指数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压高于参照组,阴道动态压力高于参照组,PFIQ-7评分低于参照组,夜尿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尿失禁发生率为78.1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93.75%(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女性健康管理中心91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两组均于产后42天~3个月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磁电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治疗前后盆底肌、性生活及盆腔脏器脱垂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两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性生活、性高潮次数均增加,且研究组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脱垂、后壁脱垂、前壁脱垂发生率均略有降低,且研究组均略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水平,提高性生活质量,治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产后综合管理门诊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肌力<Ⅲ级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Ⅰ~Ⅱ期)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阴道哑铃配合盆底肌肉锻炼(即Kegel运动)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手测肌力、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均有改善,有效率分别60.0%、85.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器宫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阴道哑铃Kegel锻炼更有助于患者产后盆底肌力增强、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58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盆底肌恢复、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泌尿生殖障碍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盆底磁刺激、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筋膜手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49例PFD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24例)与试验组(225例)。试验组接受盆底磁刺激、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筋膜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盆底磁刺激、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初次缓解、盆底表面肌电值恢复、症状完全缓解治疗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磁、电刺激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PFD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症状缓解及盆底表面肌电值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器锻炼)对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后42 d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SUI)或合并盆腔脏器脱垂(S+P)的产妇236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78例于产后42 d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康复器锻炼,哑铃组78例于产后42 d进行阴道康复器(阴道哑铃)锻炼,对照组80例进行产后一般健康教育。3组均于产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盆底肌力测定、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 (ICIQ-SF)调查和POP-Q分度。评价盆底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哑铃组,哑铃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治疗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比对照组低,而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和哑铃组SUI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时3组S+P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6个月时治疗组S+P的发生率低于哑铃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是提高盆底肌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SUI和PO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的初产妇609例,肌力为Ⅱ~Ⅳ级,随机分为8组:锻炼组、电刺激组、生物反馈组、两两联合组(3组)、三者联合组、对照组。用Phenix盆底治疗仪检测各组产妇治疗前后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及肌电位均值和疲劳度情况;采用ICI-Q-SF问卷、POP-Q量表、FSFI问卷分别判定产妇的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及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盆底肌电位均值明显升高、疲劳度明显降低(P<0.01);三者联合组盆底脱垂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42);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三者联合组SUI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42);两两联合、三者联合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042)。结论:单纯、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均有疗效,其中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三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治疗经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Kegel训练,试验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比较两组的盆底肌电检查结果、盆腔脏器脱垂分级及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10 s慢肌收缩均值、60 s慢肌收缩均值、快肌收缩最大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盆腔脏器脱垂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失禁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治疗经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肌力情况及脏器脱垂程度,利于产后盆底功能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伴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进行阴道收缩力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盆底会阴肌力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在治疗3个月后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产妇治疗后性交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阴道收缩力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产妇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性交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产妇的性交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女性盆地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哑铃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其盆底肌力强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产后盆底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病症的发生,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方法对212例产妇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并纳入本次研究中,遵从随机抽样原则等分分为两个组别,即对参照组106例、研究组106例。前组产妇未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后组产妇采用神经电刺激治疗仪器,统计整合两组与治疗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有所改善,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情况所有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磁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行子宫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30例,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FD发生率、盆腔器官脱垂(POP-Q)情况、Ⅰ类肌疲劳度、Ⅱ类肌疲劳度、阴道压力、盆底肌力。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PFD发生率、POP-Q评级≥Ⅱ度占比、Ⅰ类肌疲劳度、Ⅱ类肌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POP-Q评级为0~Ⅰ度的占比、盆底肌力分级、阴道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磁治疗能提高子宫切除术后PFD患者的肌力及张力,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2组分别于产后6~7周及产后5~6个月应用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完成产后6个月随访者171例。经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择期剖宫产患者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及ⅡB类肌纤维收缩个数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2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力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增强,尤以阴道分娩组明显。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均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阴道分娩后的产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盆底磁刺激疗法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于产后42 d行盆底功能筛查、确诊FPFD并治疗的初产妇,根据其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行生物电反馈治疗;实验组(105例)生物电反馈联合磁刺激疗法。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盆底肌电Glazer评分、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调查及ICIQ-SF问卷以及会阴超声下测量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各阶段Glazer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盆底肌力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P及SUI发生率明显降低,ICIQ-SF评分显著降低,解剖学指标值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盆底磁刺激疗法可显著促进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预防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盆底康复训练的干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盆底生物反馈评估和修改的会阴肌肉测试法,对产后3天、6周初产妇按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估.将175例产妇,配对分为Kegel训练、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锥体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训练,每疗程8周,训练前后均进行评估,并评价训练效果.结果:各组产后6用SUI发生率较孕期明显降低(P<0.05);Kegel训练组、盆底生物反馈组、阴道锥体训练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1);各训练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训练组训练后盆底肌电收缩强度和盆底肌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盆底生物反馈组与其他3组比较亦明显增强(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锥体和Kegel训练对产后SUI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重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8周来院检查盆底功能的200例孕足月初产妇,其中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4000g者100例(研究组),2500g~<3500g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情况,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测试结果,盆底肌电评估结果及盆底超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孕前BMI、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撕裂率、会阴侧切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评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研究组的pb、Aa点、Ba点、C点、D点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SUI发生率(53%、9%、33%),均高于对照组(33%、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电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前静息值、后静息值、快肌收缩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 USB 4进行盆底筛查和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4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家庭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3、6、12个月有效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89.9%vs. 63.3%)、(95.9%vs. 84.8%)、(87.5%vs.63.6%),P均<0.05]。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和盆底肌疲劳度改善情况、子宫及阴道前后壁脱垂改善情况以及尿失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用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提升盆底肌肉的恢复能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程度,缓解尿失禁的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疗法在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后42~60天的妇女,有产后尿失禁或盆底器官脱垂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27例,其中能在医院接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的87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的35例完成了2个疗程;而无法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家进行Kegel锻炼法的40例患者为锻炼组,6~8周后来医院复查。并分别比较两者治疗或锻炼前后、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盆底肌收缩力的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快速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持续收缩力增长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锻炼组(P0.05);而快速收缩力增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P0.05)。4治疗组2个疗程的快速收缩力优于1个疗程(P0.05),持续收缩力与1个疗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后Kegel锻炼法、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对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均有效,但电刺激加生物反馈优于单纯的盆底肌肉锻炼,疗程长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宫缩持续疼痛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后护理期间,开展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加速产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盆底康复时机对高龄产妇产后PFD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进行分娩的187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在产后6周复查诊断盆底功能障碍(PFD)后进行治疗,依据产后治疗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产后6~8周治疗, n=98)、对照组(产后9~11周治疗,n=89),对比其治疗前后盆底肌力、Glazer盆底表面肌电参数、盆底功能相关参数、PFD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及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BSD-S高于对照组,而UVJ-M、PUVA-S、PUVA-R、BND、BSD-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疗程后快肌阶段最大值、慢肌阶段平均值、耐力测试阶段平均值、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SUI、盆腔脏器脱垂等的发生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躯体状态、精神状态、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产后早期(6~8周)开展盆底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