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82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征、血常规、尿常规及心肌酶谱相关检查指标,观察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除1例重型患者外,将81例COVID-19患者分为轻型及普通型两组,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1例COVID-19患者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多见,其次为右肺病灶,近1/2的患者均合并淋巴细胞减少,1/3的患者尿蛋白阳性,仅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害。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轻型及普通型组在上述指标中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轻型及普通型COVID-19患者预后佳,针对疑似COVID-19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向重型/危重型COVID-19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儿童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发热病房收治的7例COVID-19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学检验及CT影像学等特征。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应用于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诊断和筛查的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间收集的48例SARS-CoV-2特异性IgM或IgG抗体阳性人员的血清抗体动态检测信息, 分为COVID-19确诊病例组、疑似病例组、假阳性组。结果 15例COVID-19确诊病例组在患者确诊后0~4 d、5~9 d单纯IgM抗体阳性率为6.67%和13.33%, 10~14 dIgM和IgG双抗体阳性率达100.00%;19例疑似病例组中单纯IgM抗体观察期间全部转为IgG抗体;14例假阳性人群表现为单IgM阳性, 观察期间无1例IgG转阳。结论动态检测SARS-CoV-2特异性抗体变化趋势可协助判断COVID-19感染情况, 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核酸复阳的危险因素, 并初步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1日至2021年12月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45例COVID-19患者临床数据, 根据出院后14 d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复查是否阳性分为复阳组(n=9)和持续阴性组(n=36), 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 筛选出影响COVID-19患者复阳的可能危险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间病程、阴转时间(SARS-CoV-2核酸ORF或N单基因首次阴性日期至出院日期的间隔天数)、IgM、CRP、SAA、LYMP%、WBC、N-Ct(鼻咽拭子核酸RT-PCR的Ct值)、联合治疗方式、肺部病变时间(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的日期与提示病变吸收日期的间隔天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 = 0.801, 95%CI:0.660~0.973)、联合治疗方式(OR = 0.346, 95%CI: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患者临床及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广安市收治的3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将23例普通型患者设为普通组,7例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设为重症组。分析30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普通型COVID-19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总结经验及制定科学、高效的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来自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中医四诊信息、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5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以及临床表现异常者共22例(42.31%),主要表现为咳嗽17例(32.69%),其次还有便秘、胸闷、腹泻、纳差、乏力、气促等症状。舌质主要为暗红(50.00%),其次为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苔主要为黄腻(53.85%),其次为白腻、薄白、薄黄、少苔。临床证型分属为湿毒郁肺证24例(46.15%),其次为寒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根据辨证主要为湿毒郁肺型,"湿""毒"为主要致病因素,治宜以祛湿为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大兴区进一步做好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报告的大兴区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聚集性疫情特征,为今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28日海淀区COVID-19聚集性疫情感染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特征。结果:疫情初期海淀区共发生聚集性疫情13起,涉及感染者45例,死亡5例,以家庭聚集(11/1...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DPR)在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对2020-01-30—2020-02-1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264例重型及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治疗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n=212)和死亡组(n=52)。收集各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合并症和临床表现,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水平,并计算NLR和DPR。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COVID-19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LR和DPR对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NLR和DPR水平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病史、NEU、D-二聚体、NLR以及DPR水平均显著增高,LYM和PLT水平均明显下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心病、NLR和DPR是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PR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略大于NLR;当NLR的最佳截断值为7.069时,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75.9%。当DPR的最佳截断值为0.010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5.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NLR和DPR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NLR和DPR患者(P0.01)。结论:高水平NLR和DPR均是COVID-19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PR预测COVID-19患者死亡价值略高于NLR。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对神经、肺、肾、血管和心脏均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对肌肉骨骼的作用仍缺乏关注。新近的研究表明COVID-19与骨质疏松症(OP)存在紧密关联。COVID-19本身及其治疗、患者自身因素等都与OP的发生有关, 同时骨密度(BMD)降低与COVID-19患者的临床病程及预后也密切相关。此外, 抗OP治疗与COVID-19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因此, 本文就COVID-19与OP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分析, 以期为COVID-19患者以及未来疫情下治疗OP、加强骨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湖北输入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聚集性疫情特征,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4月河北省报告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病例30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5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临床特征,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收治511例COVID-19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8±15.9)岁,痊愈组(440例)和死亡组(71例)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应用于COVID-19复阳患者复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者对2022年4月17日至2022年6月17日期间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接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复治的COVID-19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OVID-19复阳患者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复治仍然有效, 复治开始到核酸阴转的时间中位数为8(7~10) d。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复治过程中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可能对缩短住院及隔离时间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oXiris配套行血液净化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重症患者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以2020年2月至4月就诊于武汉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7例COVID-19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oXiris配套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收集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20-02-06—2020-03-09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计14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存活组103例,死亡组46例。两组在年龄、既往史、主要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的血钾(HR=1.55, 95%CI 1.17-2.06,P0.01)、高尿素氮血症(HR=1.10, 95%CI 1.06-1.15,P0.01)、高乳酸血症(HR=1.14, 95%CI 1.01-1.32,P0.05)是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水平的淋巴细胞计数(HR=0.84, 95%CI 0.71-0.99,P0.05)、动脉血氧分压(HR=0.97, 95%CI 0.95-0.99,P0.05)是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血钾、尿素氮、乳酸、淋巴细胞计数、动脉血氧分压均对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率较高,低氧血症、低淋巴细胞计数、高乳酸血症、血钾升高以及高尿素氮血症是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引起河南省2021年11月COVID-19暴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征,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情况并进行溯源。方法:收集病例急性期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SARS-CoV-2核酸进行检测。选取SARS-CoV-2核酸阳性样本进行高通量基因序列测定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基于密度分布特征(CDD)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例COVID-19病例和43例非COVID-19肺炎病例。将所有患者的211份胸部CT图像分为训练集(n=128)和验证集(n=83)。参考北美放射学会发布的COVID-19相关性肺炎的CT结构化报告,构建基于CT影像特征的DNN模型(DNN-CTIF)。根据胸部CT图像上肺炎CDD建立DNN-CDD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结果:DNN-CTIF模型的AUC在训练集为0.927,在验证集为0.829。DNN-CDD模型的AUC在训练集为0.965,在验证集为0.929。DNN-CDD模型在验证集的AUC高于DNN-CTIF模型(P=0.047)。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0.04~1.00概率阈值范围内,DNN-CDD模型相比DNN-CTIF模型使患者的净获益更高。结论:DNN-CTIF和DNN-CDD模型对COVID-19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其中DNN-CDD模型优于DNN-CTIF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出一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区域对疑似及确诊病例合并骨创伤患者的外科流程化分区收治处置对策,研究在COVID-19疫情中心区域实施相应诊疗行动对骨科住院择期及限期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5日收治的湖北省武汉市COVID-19疫情中心区域骨科择期及限期手术患者共计40例,按门急诊处理及分流、医院综合缓冲病区隔离筛查、专科病房及手术处置3个阶段分区诊疗处理决策进行救治。记录平均院前待床时间、住院后平均手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2019年度同期收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治疗优良度的临床评估。结果 COVID-19疫情下手术患者平均手术前准备时间和2019年同期相比存在较大幅度增长,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则有所缩短。因平均院前待床时间延长,陈旧性骨折发生率有所升高,但手术优良率在评估时未见明显下降。结论 COVID-19流行区域采用外科流程化分区收治诊疗处理可以有效对骨科患者进行快速处置,在控制院内感染风险的基础上,维持医院周转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19 在AML1-ETO 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 ,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共66 例初治AML1-ETO 阳性AML 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CD19 表达与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AML1-ETO 阳性AML 患者初诊时CD19 的表达率为50.0%。CD19 阳性与阴性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 阳性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于阴性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27)。CD19 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CD19 阴性患者(P =0.030),CD19 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较阴性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19 阳性是AML1-ETO 阳性AML 患者OS 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CD19 阳性可能是AML1-ETO 阳性AML 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嗅觉障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嗅觉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交及日常生活.本文通过对COVID-19 嗅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临床评估、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嗅觉障碍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