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并经病理诊断的8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SH2、MSH6、MLH1、PMS2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 8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MMR蛋白总表达缺失率为14.8%(12/81),其中MLH1/PMS2配对表达缺失率最高(66.7%,8/12),MSH2/MSH6配对表达缺失次之(16.7%,2/12),MSH6或PMS2单独表达缺失最少(8.3%,1/12)。MMR表达缺失组与MMR表达正常组在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累及子宫下段、临床FIGO分期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复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R蛋白表达异常可辅助用于初步筛选子宫内膜癌相关Lynch综合征患者,并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探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OC)中的表达情况,MMR蛋白异常与EOC的临床特征及微卫星不稳定(MSI)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EOC患者的存档石蜡样本共7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MM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MSI实验检测癌组织丰富的样本和对应的远癌正常组织样本的MSI表型。结果:73例中有10例(13.7%)EOC肿瘤有MMR异常,包括肿瘤MMR完全缺失6例(8.2%)和肿瘤MMR低表达5例(5.5%)。MMR蛋白异常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等因素无关。60%的MMR异常组术前CA125小于140 U/ml,65.1%的MMR正常组术前CA125值大于140 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异常组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MMR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中有15例满足MSI实验测试要求进行了测试,5例(100%)MMR异常患者均表现为MSI,其中4例MMR完全缺失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1例MMR低表达表现为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10例(100%)MMR正常病例均表现为微卫星稳定(MSS)。结论:在EOC中MMR异常与MSI表型可能有关;MMR异常患者的术前CA125水平可能低于MMR正常患者,预后可能比MMR正常患者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探讨错配修复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MSH2、MSH6、MLH1、PMS2)及ER、PR、Ki67表达情况。结果:101例子宫内膜癌中MMR、MSH2、MSH6、MLH1、PMS2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0.6%(41/101)、8.9%(9/101)、10.9%(11/101)、14.9%(15/101)、31.7%(32/101)。MLHl/PSM2及MSH2/MSH6联合缺失率分别为13.9%(14/101)及4.0%(4/101)。BMI<24kg/m~2与MSH2表达缺失相关(P<0.05),24kg/m~2≤BMI<28kg/m~2与PMS2表达缺失相关(P<0.05);内科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与MLH1表达缺失相关(8.2%vs 24.3%,P<0.05)。肌层浸润深度≥1/2与MMR、MSH6、MLH1及PMS2表达缺失相关(P<0.01)。肿瘤直径≥2cm与MMR及PMS2表达缺失相关(P<0.01)。结论:MMR蛋白表达缺失与预后不良相关。肿瘤组织MMR蛋白尤其是MLH1/PMS2检测有助于识别预后不良患者,特别是Lynch综合评估后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的错配修复(MMR)蛋白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检测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中的一致性及差异原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1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对其MMR蛋白的免疫组化(MMR-IHC)检测结果进行复核, 通过二代测序(NGS)技术进行MSI状态(MSI-NGS)及多基因体细胞突变、胚系MMR基因突变检测, 计算肿瘤突变负荷(TMB)值。对MMR-IHC检测与MSI-NGS检测结果不相符的患者进一步进行MSI-PCR检测和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 并结合TMB值综合评估MMR、MSI状态, 明确分子分型。结果 (1)21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POLE突变(POLEmut)型22例, 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55例, p53异常(p53abn)型29例, 无特殊分子改变(NSMP)型108例。其中, MMR-d型患者的中位确诊年龄为54岁、侵袭性病理亚型(包括子宫内膜样癌G3和非子宫内膜样癌)的比例为40.0%(22/55), 均高于NSMP型[分别为50岁、12.0%(13/108)], 两者分别比较, 差异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CD57分子的细胞(CD57+细胞)数量与机体免疫功能及流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198例RS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子宫内膜CD57+细胞情况,根据再次妊娠结局计算最优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其中178例患者分为CD57分子低表达组(105例)和CD57分子高表达组(73例),对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将再次妊娠的68例患者分为持续妊娠组(45例)和流产组(23例),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一般资料,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98例RSA患者子宫内膜CD57+细胞阳性率为84.3%(167/198),CD57+细胞数均值为4.52个/HPF,中位数为4.00个/HPF。(2)CD57分子高表达组的总T淋巴细胞、Th细胞、NK细胞、Th1亚群细胞数量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持续妊娠组与流产组比较,仅不同的CD57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MLH1、MSH2和PMS2、MSH6两种抗体组合在子宫内膜癌(EC)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敏感性,优化检测EC中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抗体组合。方法:选取126例EC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中MLH1、MSH2、PMS2和MSH6蛋白的表达。结果:126例子宫内膜癌中MLH1和MSH2蛋白缺失的检出率为22.22%(28/126),PMS2和MSH6蛋白缺失的漏诊率为6.35%(8/126);PMS2和MSH6蛋白缺失的检出率为29.37%(37/126),MLH1和MSH2蛋白缺失的漏诊率为5.56%(7/126)。结论:应用MLH1、MSH2和PMS2、MSH6两种抗体组合均不能完全检测到MMR蛋白的表达缺失,仍需联合应用四种抗体检测EC中MMR蛋白的表达缺失,防止某一种MMR蛋白表达缺失病例的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研究其与临床标准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MMR蛋白表达缺失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情况。结果:临床诊断或可疑的Lynch综合征22例(7.0%),存在MMR表达缺失者49例(15.7%)。临床诊断或可疑Lynch的患者中,存在MMR表达缺失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1),其中主要是MSH6表达缺失存在差异(P=0.004)。MSH2表达缺失和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低(P=0.002,P=0.045)、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25,P=0.020)、肿瘤分化差(P=0.030,P=0.010);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相对年龄更小(P=0.021)。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缺失在诊断或可疑Lynch综合征患者中的比例更高,可用于辅助进行Lynch综合征的筛查及诊断。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低龄、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不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MR蛋白在Lynch综合征相关EC中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免疫组化法检测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的EC患者80例,分析MMR蛋白表达缺失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其中2例行全外显子测序明确基因突变位点。结果:80例EC患者中,MMR蛋白表达缺失者22例(27.5%),其中以MLH1和PMS2蛋白缺失表达为主。MMR蛋白表达缺失者年龄相对更小,以子宫下段居多(P0.05)。其中2例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验证了相应MMR基因的突变。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缺失可用于Lynch综合征相关EC的初筛。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低龄及病灶部位相关。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进一步行全外显子测序确定相关基因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URIF)的关系,探讨其对URIF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156例URIF患者为URIF组,同时匹配年龄,纳入近一年有健康分娩史的41例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完成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ROC曲线评估淋巴细胞亚群对URIF的预测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IF组CD3+CD4+[(34.03±7.26)%vs.(36.79±6.35)%,P=0.017]、CD3+HLA-DR+[(2.60±2.28)%vs.(3.60±2.39)%,P=0.017]、CD3+CD16+CD56+[(1.24±1.04)%vs.(2.62±2.57)%,P<0.000]及CD4+/CD8+(1.37±0.4...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错配修复(MMR)蛋白缺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伴MMR缺失即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另选择同期MMR表达正常即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E-cadherin、N-cadherin单克隆抗体行石蜡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比性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MR(-)型与MMR(+)型子宫内膜癌对比,在年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累及子宫下段、阴道断端及宫旁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脉管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MR(-)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率、总染色强度、阳性细胞数均低于MMR(+)型,而N-cadherin表达呈相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MR(-)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678,P 0.01)。结论:MMR(-)型子宫内膜癌与MMR(+)型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N-cadherin表达趋势不同,具有不同的上皮间质转化水平,可能导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第 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基因 (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PTEN蛋白在 5 0例子宫内膜癌、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结果 :5 0例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 5 6 0 0 % ,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以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10 0 0 0 %、91 0 0 % ) (P <0 0 5 )。PTEN蛋白在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 1/ 2的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76 0 0 % ,肌层浸润 >1/ 2或有淋巴结转移者为 36 0 0 % ,与肌层浸润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5 ) ,且Ia Ib期与Ic期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 ;但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有无复发无关 (P >0 0 5 )。结论 :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期做好维生素D3补充,对改善其胰岛抵抗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建档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指导基础上积极补充维生素D3进行口服补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参数、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经过干预管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下降表现更明显,其空腹血糖为(4.08±0.39)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5-OH-D3水平为(82.57±3.16)mmol/L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T淋巴亚群指标,研究组CD3+、CD4+、CD8+及CD4+/CD8+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炎性因子指标检测结果,研究组IFN-γ、TNF-α水平更低,其IL-4水平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最终妊娠时顺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全身麻醉),研究组(30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表达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减轻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患者炎症反应轻微,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蛋白、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复杂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DACH1蛋白、ER、PR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复杂增生子宫内膜中DAC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3%(29/80)、95.0%(19/20)、8/10、10/10,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组(P=0.000)。DACH1表达阳性率内膜癌Ⅰ期为47.7%,Ⅱ~Ⅳ期为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H1表达阳性率与内膜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1~G2级显著高于G3级(43.6%vs 20.0%,P0.05)。内膜样癌中DACH1表达阳性率为42.2%,特殊类型癌中DACH1表达的阳性率为2/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ACH1阳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DACH1阴性组(P0.05)。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34例呈ER阳性表达,42例呈PR阳性表达,DACH1蛋白表达与E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245906,P0.05),与P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3527758,P0.01)。结论: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缺失,且和ER、PR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它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eriostin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00例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距病灶3cm的癌旁组织,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eriostin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 CD133~+细胞并培养,免疫荧光检测Ishikawa肿瘤细胞球中CD133的表达情况。Western bolt法检测CD133~+ Ishikawa和parental Ishikawa细胞中periostin的表达。构建针对periostin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Ishikawa CD133~+细胞和过表达periostin的载体转染亲本parental Ishikawa细胞。Western bolt法检测细胞中periostin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olt法检测Wnt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c-myc、CyclinD1、GSK3β)的表达。结果:perio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65,P0.01)。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能形成肿瘤球并表达干细胞标记物CD133。periostin在CD133~+ Ishikawa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亲本parental Ishikawa细胞(P0.01);相对于转染空载体组细胞,periostin shRNA能有效抑制Ishikawa CD13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且抑制Wnt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c-myc、CyclinD1、GSK3β)的表达(均P0.01)。Parental Ishikawa细胞过表达periostin慢病毒能增强其增殖和侵袭能力,表现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periostin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道促进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eriostin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_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艳宾  薛凤霞  刘增佑  焦书竹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6):454-456,460,i0002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选取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手术子宫内膜癌104例和正常子宫内膜35例(其中增生期17例,分泌期18例)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组织中hMLH1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并对hMLH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hMLH1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4.4%、37.5%、11.8%和5.6%。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01);子宫内膜样腺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癌hMLH1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8.9%、50%、25%和0,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hMLH1基因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2,P=0.003)。hMLH1基因表达缺失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12),遗传性子宫内膜癌、非特异肿瘤聚集性子宫内膜癌及散发性子宫内膜癌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00%、94.1%及55%,遗传性及非特异肿瘤聚集性子宫内膜癌hMLH1基因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P=0.02,P=0.003)。结论:hMLH1基因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有关。hMLH1基因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中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有关,hMLH1基因表达缺失者预后较好,且在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将所有患者资料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辅助治疗,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及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指标高于对照组,CD8+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脉管瘤栓阳性率、切缘阳性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后对病情的控制效果十分理想,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可良好调节免疫系统,安全性较高,值...  相似文献   

18.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我国EC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公布的数据统计,子宫体癌的发病人数为7.11万例,仅次于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2]。研究显示,约80%的EC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其中约90%有异常阴道流血的症状[3]。  相似文献   

19.
正子宫内膜癌合并重度肥胖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少见,治疗相对棘手。现报道1例子宫内膜癌合并重度肥胖[体重指数(BMI)65.1]代谢综合征病例,采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胆囊切除术+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行减重手术同时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手术顺利,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ⅠA期,术后随访18个月无癌复发,体重减轻64.5 kg,约占术前体重41.7%,减肥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肿瘤抑癌蛋白PTEN、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肿瘤抑癌蛋白PTEN、突变型P53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半定量方法研究PTEN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PTEN、P53蛋白表达研究,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Western印迹定量结果显示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EN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而P53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17/30例(56.7%)子宫内膜癌中PTEN完全缺失,9/30例(30.0%)部分缺失。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其中Ⅱ期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临床Ⅱ、Ⅲ期,但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突变型P53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为36.7%;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而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无关。PTEN表达缺失率在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癌组织中明显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的癌组织。结论K-PTEN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是相对早期的分子事件;P53的突变提示肿瘤预后不良,是相对晚期的分子事件,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